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辅助T细胞(Th,包括Th1、Th2、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平衡关系的变化,以及在卵巢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卵巢癌疾病组及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l、Th2、Thl7、Treg表达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并计算Th1/Th2、Th17/Treg的比值.结果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2、Th17及Treg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h1百分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亚群变化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类型及细胞分化无关(P>0.05).卵巢癌组Th1/Th2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存在Th2方向极化;卵巢癌组Treg/Th17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细胞亚群表达异常,存在Th1/Th2、Treg/Th17比值失衡,为卵巢癌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洁  周东  唐勇  杨友松 《四川医学》2005,26(5):526-52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细胞因子TNF α、INF γ、IL 1含量变化。方法 以1 甲基 4苯基 1,2 ,3 ,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形成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以ELISA法测定黑质致密部细胞因子TNF α、INF γ、IL 1变化。结果 模型组TNF α、INF γ、IL 1含量水平较正常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增高,P <0 .0 1。结论 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脑内存在炎性免疫应答反应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性肝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IL 17及IL 3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肝损伤患儿为肝损伤组,1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无肝损伤患儿为非肝损组,同期20例体检健康婴儿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PCR(FQ-PCR)法检测尿HCMV-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IL 17、IL 35浓度,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含量,分析细胞比例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联。结果: ① 与对照组比较,肝损伤组婴儿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 17浓度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P均<0.05); ② 肝损伤组Treg 比例及 IL-35 浓度显著低于非肝损组和正常对照组,且Treg与IL 35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肝损伤组 Th17/Treg 比值明显高于非肝损组和对照组(P均<0.05)。③肝损伤组外周血ALT显著高于非肝损组和对照组(P均<0.05),非肝损组和对照组间AL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17、IL-35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密切相关,Th17/Treg的平衡在维持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付坚 《广西医学》2004,26(3):330-331
目的 检测细胞因子网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途径。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1 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 2 1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3(IL 3)、白细胞介素 1 2 (IL 1 2 )、干扰素γ(INF 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再障患者外周血IL 1 2、INF γINF α水平升高 ,而IL 3水平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对再障患者细胞因子的检测有助于了解再障患者群体的免疫状态 ,对阐明其发病机制、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如IL-6、TGF-β1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鼻咽癌患者5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鼻咽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1、IL-6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鼻咽癌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升高,与鼻咽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Treg细胞与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鼻咽癌外周血中TGF-β1、IL-6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鼻咽炎组、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分别与血清中IL-6、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比例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鼻咽癌患者患者血清中TGF-β1、IL-6水平升高,可能影响Treg与Th17细胞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NOD鼠胰岛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 (APS)以NOD小鼠 1型糖尿病免疫干预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RT CPR技术分别检测APS处理组和对照组NOD小鼠所有胰腺组织内 15条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PS组IL 1β、IL 2、IL 6、IL 12、TNF α、INF γ、Fas、iNOS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IL 4、IL 5、IL 10、TGF β、Bcl 2、SOD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 APS能纠正NOD小鼠Th1/Th2型细胞 /细胞因子的免疫失衡状态 ,预防或延缓 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形成及其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 ,它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肝脏虫卵肉芽肿及其纤维化。在血吸虫病的各个阶段 ,肝脏和血清中的纤维化相关物质如透明质酸 (hyaluronicacid ,HA)、胶原蛋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而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和调节过程中细胞因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CD4+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D4+ T细胞可分为Th1细胞和Th2细胞 ,Th1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有 :INF γ、IL 2、IL 1 2、TNF α、IL 1 8等。Th2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有 :IL 1 0、IL 1 3、IL 4、IL 5。这两类细胞因子对细胞外基质的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IL-23的变化.方法 收集SLE患者7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法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5分,38例)和稳定组(0~4分,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Treg百分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6、IL-23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Th17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17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高(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reg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低(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h 17/Treg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 17/Treg高于SLE稳定组及对照组(均P<0.05).Th17、Th 17/Treg、IL-6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923、0.567、0.397,均P<0.05),Treg与SLEDAI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8,均P<0.05).结论 SLE患者中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百分数存在异常,且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提示两种共同变化或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及Th 17/Treg失衡的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同期53例宫颈癌、25例CIN和25例子宫全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宫颈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CIN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及Th 17/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5),Treg细胞表达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组织中Th 17/Treg与FIGO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表达均显著升高,Th17/Treg失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的疗效是否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并以此作为预测干扰素α疗效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逆转录PCR方法 ,对应用干扰素治疗的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 γ水平较低 ,但无明显差异 ;IL 4水平则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亦如此。与治疗前比较 ,干扰素α治疗后 3和 6个月 ,在完全应答的患者中 ,IL 4水平下降 ;而IFN γ水平在 6个月时升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1)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可能以Th2类占优势。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干扰素α的疗效密切相关。 (3)通过检测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 ,可以预测患者对干扰素α治疗的反应 ,对及时判断干扰素α治疗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胸腺肽治疗前后血清中Thl/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阐明其与病情、疗效及病毒学的关系。方法: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治疗组)19例,正常对照组10例,治疗组每周2和5注射胸腺肽α1 mL,于治疗前、治疗13周、21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因子水平、HBV DNA、肝功生化指标,正常对照者随机检测1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IFN、TNF、IL-4、IL-6及IL-10的变化,并分析细胞因子含量与生化应答及病毒学应答的关系。结果:应用胸腺肽治疗后,患者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TNF、IL-4、IL-6、IL-10)较治疗前增多(P<0.05),应答组Th1细胞因子(IL-2、IFN、TNF)的水平高于无应答组,无应答组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水平高于应答组(P<0.05)
。按生化学应答分析,细胞因子水平能反应患者治疗效果,病毒载量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部分应答组,部分应答组低于无应答组,应答组细胞因子〖JP3〗水平低于无应答组,细胞因子增长趋势与病毒学应答治疗效果呈反向趋势(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胸腺肽治疗后血清中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助于机体对HBVDNA的清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reg和Th17细胞在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CHB患者(CHB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Treg(CD4+CD25highCD127lowT)和Th17(CD3+CD8-IL-17+T)细胞频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0、TGF-β1、IL-17及IL-23水平。结果 CHB组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频数及其相关因子IL-23、IL-10、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IL-17升高不明显(P>0.05)。CHB组Treg/Th17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轻中度CHB组Treg/Th17比率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重度CHB组(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reg/Th17失衡;Treg/Th17失衡可能参与了CHB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在喘息婴幼儿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喘息婴幼儿60例(喘息组)及下呼吸道感染但不伴喘息发作的婴幼儿50例(非喘息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婴幼儿50名(对照组),并根据患儿既往喘息发作次数,将喘息组分为A1组(首次喘息组,34例)及A2组(反复喘息组,喘息发作≥2次,26例);根据有无合并哮喘高危因素分为B1组(合并高危因素组,25例)和B2组(未合并高危因素组,35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婴幼儿Th17细胞、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婴幼儿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IL-10的表达.结果: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Treg细胞百分数及Treg/Th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喘息组、非喘息组的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h17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喘息组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非喘息组(P<0.01),Th17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非喘息组(P<0.01).3组血清中IL-17、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喘息组、非喘息组的IL-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喘息组的IL-17显著高于非喘息组(P<0.01),IL-10水平显著低于非喘息组(P<0.01).A1组外周血Th17百分数高于A2组(P<0.05),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A2组(P<0.01);A1组IL-17显著高于A2组(P<0.01),IL-10显著低于A2组(P<0.01).B1组外周血Th17百分数显著高于B2组(P<0.01),Treg细胞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B2组(P<0.01);B1组IL-17显著高于B2组(P<0.01),IL-10显著低于B2组(P<0.01).结论:早期监测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可为有支气管哮喘发展倾向的患儿提供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Th17、Treg细胞在HBV-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HBV-ACLF患者、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HC)外周血Th17、Treg细胞的频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水平,同时分析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及HBV-DNA载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HBV-ACLF组患者的Thl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较CHB组和HC组明显增高,CHB组又较HC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ACLF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间存在正相关(r=0.873,P<0.05),CHB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间存在正相关(r=0.638,P<0.05),HC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间存在正相关(r=0.617,P<0.05)。HBV-ACLF组Thl7细胞与ALT呈正相关(r=0.612,P<0.05),Th17/Treg与ALT呈正相关(r=0.592,P<0.05);CHB组Thl7细胞与ALT呈正相关(r=0.636,P<0.05),Th17/Treg与ALT呈正相关(r=0.712,P<0.05)。HBV-ACLF组、CHB组和HC组Th17、Treg、Th17/Treg与AST和TB间无相关性。HBV-ACLF组和CHB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与HBV-DNA载量间无相关性。结论 Thl7细胞和Treg细胞在机体内可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在CHB和HBV-ACLF体内这种平衡可能已经打破。Thl7细胞、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和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同时,Th17细胞有望成为评估HBV-ACLF患者肝脏损伤程度的一个免疫学指标。Th17细胞、Treg细胞与HBV-DNA载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平衡和细胞因子IL-10、IL-17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的UC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美沙拉嗪1 g口服,4次/d;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ω3-PUFAs 100 ml 静滴,1次/d。其他非特异治疗措施2组相同,疗程均为1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L-17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IL-10、IL-17水平、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而Th17细胞比例和IL-17的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IL-10水平的升高更显著,而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ω-3PUFAs辅助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eg/Th17细胞的平衡而缓解UC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亚伟  胡云辉  王若峥 《重庆医学》2016,(12):1662-1665
目的:对比新疆维、汉族 HPV16阳性的宫颈癌(CC)患者外周血中1型辅助性 T 细胞(Th1)、Th2和 Th17细胞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IL‐13、IL17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并探讨维、汉族CC患者细胞因子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集66例(汉族22例,维吾尔族44例)经该院病理科明确诊断为CC患者治疗前的血标本,使用Luminex检测技术检测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的水平,对比维、汉患者细胞因子的差异;根据患者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进行分组,在不同亚组中,比较维、汉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性。结果维族CC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CC组(P<0.05);而维族Ⅰ~Ⅱ期CC组Th细胞分泌的IL‐2、IL‐4、IL‐10高于汉族Ⅰ~Ⅱ期CC组(P<0.05);维族Ⅲ~Ⅳ期CC组 Th细胞分泌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Ⅲ~Ⅳ期CC组(P<0.05);维族中高分化CC组Th细胞分泌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中高分化CC组(P<0.05)。结论在HPV16阳性的CC患者中,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在维、汉组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而这种差异性在Ⅲ~Ⅳ期宫颈癌和中高分化宫颈癌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及其比值(Th17/Treg)的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 方法 72例ACI患者,4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7及Treg占CD4+ T细胞比例。ACI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3种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Pullicino公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3种不同梗死灶类型。同时分析Th17、Treg比例及Th17/Treg比值分别与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的相关性。 结果 ACI组患者Th17比例(7.26%±1.92%)、Th17/Treg比值(2.38±1.80)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2.86%±0.65%,P<0.05;0.35±0.07,P<0.05),Treg比例(4.29%±1.82%)显著低于对照组(8.03%±1.10%,P<0.05)。ACI患者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及Treg比例在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不同梗死灶类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h17/Treg比值分别与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r=0.865,0.672,P<0.05)。 结论 ACI患者外周血Th17、Treg比例和Th17/Treg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监测Th17/Treg比值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具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外周血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中亚群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探讨三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方法 收集了自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39名,以及健康志愿者20名。采用流式细胞仪采集分析受试者CD4+ T淋巴细胞内CD4+/CD25+/Foxp3+的Treg细胞和CD4+/IL1-17+的Th17细胞的比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血清HIF-1α的表达情况。比较患者与健康者血清HIF-1α的表达水平以及Th17和Treg的细胞比例。同时亦比较肥胖(BMI≥28 kg/m2)与非肥胖患者(BMI<28 kg/m2)上述三项指标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1.228,P<0.001),Th17和Treg细胞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也明显升高(t=11.313,P<0.001和t=8.737,P<0.001)并且Th17/Treg的比例也有显著提高(t=4.055,P<0.001)。非肥胖NAFLD患者的血清HIF-1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肥胖患者(t=2.035,P<0.05),Th17和Treg占比也有所升高(t=2.066,P<0.05和t=2.089,P<0.05),但Th17/Tre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8,P>0.05)。 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的HIF-1α表达较高,Th17/Treg平衡也出现失衡。HIF-1α和Th17/Treg平衡都可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且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 )外周血清T h1/T h2/T h17平衡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47例AD患者(AD组)和4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 )‐4、IL‐17、IL‐21、IL‐2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T h1/T h2/T h17/T reg平衡在AD中变化规律。结果在AD患者血清中,IL‐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0.05),IL‐17、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IFN‐γ/IL‐4和IFN‐γ/IL‐1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L‐17与AD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 AD病程中T h1/T h2、T h1/T h17降低,T h1/T h2/T h17平衡的漂移可能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