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19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00)给予早期手术治疗(手术距末次发病的时间≤3 d),对照组(n=98)先予以保守对症治疗,然后给予中期手术治疗(手术距末次发病的时间>4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状态,并比较不同组间术后再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预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403,P=0.01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再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随访观察100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组间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2,P=0.663)。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晚期手术会增加患者再出血风险,但是否有利于预后恢复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郑立升  杨士勇  陈光贵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8):1037-1040,1044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6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介入组34例和延期介入组29例。对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术后即刻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3个月的GOS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术后早期介入组病人完全栓塞率高于延期介入组(P < 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MoCA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 < 0.05),其中早期介入组病人的术后MoCA量表评分均高于延期介入组(P < 0.05);早期介入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介入组(P < 0.05)。术后随访3个月的GOS评估结果显示,早期介入组病人恢复情况优于延期介入组(P < 0.05)。 结论早期行血管介入栓塞术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改善情况效果明显,且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病人术后的认知功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值得临床参考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旭  詹健  张永安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215-5216
目的 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将8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根据其手术时机的不同分成超早期组(<1 d)、次早期组(1 d~3 d)、间期组(4 d~10 d)和延期组(≥11 d),均20例;评估预后.结果 次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80.0%,与其余3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超早期组与延期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0.0%,65.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3 d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并非必须在发病1 d内行急诊手术,在发病4 d~10 d后再行手术治疗,同样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4.
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鹏  王伟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518-519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4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按术前Hunt-Hess分级分为高级别动脉瘤组和低级别动脉瘤组,每组再按照患者的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SAH〈72h),间期手术组(SAH4d-14d)和延期手术组(SAH〉14d),预后用格拉斯哥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手术时机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动脉瘤患者行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较间期手术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P〈0.05);高级别动脉瘤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无影响;低级别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437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患者治疗后栓塞程度明显较间期、延期栓塞的完全栓塞程度高(P<0.01);间期组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的发生率高于超早期、早期组及延期组(P<0.01);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是否为多发动脉瘤、Fisher分级及手术时机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或<0.01),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是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超早期手术和早期手术可防止动脉瘤再出血,动脉瘤栓塞后町进行更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危险;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Hunt-HCSS分级和Fisher分级是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1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2组各78例,对照组按照保守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支架+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法,评价成功率、术后生存质量及预后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一次栓塞成功率、GO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确切,采取支架+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法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比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2例。介入组行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显微组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对比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介入组术后Hunt-Hess分级与显微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3个月mRS评分与显微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7%较显微组35.71%低,复发率19.05%较显微组2.38%高(P <0.05)。结论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效果相当,可减轻患者病情,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但术后易复发,需谨慎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机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以及预后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Hunt-Hess分级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分级(n=87,Ⅰ~Ⅲ级)和高分级(n=65,Ⅳ~Ⅴ级),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中早期、延期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效果差异.结果:低分级中,早期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良好率高于延期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分级中,延期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良好率高于早期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级和高分级的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是影响颅内动脉瘤性SAH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无相关性,积极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不同手术时机和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n=30,≤3 d)、中期手术组(n=18,4-10 d)和晚期手术组(n=21,≥11 d)。比较3组患者手术后脑积水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a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发生率,并且出院时根据格拉斯预后评分(Glass’s prognosis score,GOS)对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评价,以GOS≥4分判断为预后良好。结果:3组患者比较,早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期组及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期组与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术后DIND并发症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3.33%、66.67%及76.19%,3组间两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近期预后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早期手术可降低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张振洲  吴昇祥  张国龙 《海南医学》2016,(23):3860-3862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与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8例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动脉夹闭术治疗,将手术距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的45例患者纳入早期组,手术距发病时间为4~10 d内的23例患者纳入中期组,手术距发病时间在11d以上者20例纳入晚期组.出院时根据改良MRS量表评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4.44%、73.91%及80.00%,三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术中出血、术后动脉瘤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无脑积水发生,其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期组的13.04%和晚期组的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不同手术时机对近期预后没有明显影响,但早期手术可降低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Lvis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选用支架不同分为Lvis组(n=46)与Enterprise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栓塞效果、手术并发症情况、影像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随访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Lvis组患者共50枚动脉瘤;Enterprise组共36枚动脉瘤。术后即刻,Lvis组有34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3枚动脉瘤部分栓塞;Enterprise组有15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8枚动脉瘤部分栓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s组患者栓塞效果优良率高于Enterprise组(P<0.05)。术后6个月行DSA随访,Lvis组患者有37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2枚动脉瘤近全栓塞,1枚动脉瘤复发;Enterprise组有19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4枚动脉瘤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is组患者栓塞程度增加率高于Enterprise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79-82+87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共收治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开颅手术治疗)及观察组(介入栓塞治疗),每组各6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动脉瘤再破裂、脑积水、脑血管痉挛、意识障碍、感染、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MMP-9含量变化及术后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治愈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MMP-9含量的变化及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动脉瘤再破裂、脑积水、脑血管痉挛、意识障碍、复发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成功率更高,手术并发症更低,而且损伤小及恢复快,它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二组均行介入治疗。比较二组脑血管造影栓塞程度,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预后情况,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栓塞程度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患者完全栓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好手术时机的情况下,早期明确诊断,迅速给予病因治疗,可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栓塞介入术治疗直径≤5 mm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直径≤5 mm) 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85例(动脉瘤破裂后3 d内行开颅夹闭术)、观察组250例(动脉瘤破裂后3 d内行栓塞介入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动脉瘤闭塞程度、手术前后动脉瘤影像特征[入射角、动脉瘤瘤体高度与瘤颈长度之比(AR)、动脉瘤瘤体直径与载瘤动脉直径之比(SR)]、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后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入射角、AR、SR均较术前减少,且观察组入射角、AR、SR降低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00%,低于对照组的20. 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GOS评分分级较对照组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栓塞介入术对直径≤5 mm颅内破裂小动脉瘤进行治疗,有近期疗效好、预后佳、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观察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延期介入栓塞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8%(54/64)(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KP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4/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31%(13/64)(P0.05)。结论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颅内动脉瘤行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中2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4例行血管内栓塞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费用、完全闭塞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观察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GOS和m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显著低于栓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的完全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并发症如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可以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术式,疗效显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早期对破裂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治疗的经验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早期(发病后3d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结果10例动脉瘤栓塞闭塞率100%,3例闭塞>90%,1例在栓塞中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1例栓塞术后第3天因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及肺部感染死亡。CTA(CT血管成像)与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符合率几乎达100%。结论由于栓塞治疗的微创特点,使早期栓塞治疗破裂动脉瘤相对于手术夹闭更安全和简便。CTA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前的诊断性“筛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颅内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法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早期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对照组采用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比较两组疗效和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和脑脊液压力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缩短,GCS评分明显增高,恢复良好率明显增高,减少脑积水、脑梗塞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能够明显缩短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术后患者头痛缓解、脑脊液压力下降至正常及脑脊液转清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显微手术治疗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2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在3 d内早期经显微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15例显微手术,135例经血管内栓塞。随访3~30个月。术前术后均行TCD监测。结果:显微手术115例,院内死亡5例,半年后优78例,良27例,差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总死亡率5.22%。135例血管内治疗,院内死亡5例。半年后,栓塞组优95例,良30例,差4例,死亡1例,总死亡率4.44%。结论:要重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早期临床综合治疗,其中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各有所长,还不能相互取代。有些病例需二者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颅内未破裂的小型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和中大型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54例,根据动脉瘤直径大小不同将其分为2组:小型动脉瘤组16例(最大直径≤5 mm)和中大型动脉瘤组38例.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出院后3个月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出院后6个月通过我科DSA随访,比较两组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 ①小型动脉瘤组16例(100%)完全栓塞,13例(81.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中大型动脉瘤组36例(92.1%)完全栓塞,24例(63.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小型动脉瘤组完全栓塞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小型动脉瘤组2例(12.5%)发生脑血管痉挛,中大型动脉瘤组5例(15.8%)发生脑血管痉挛,1例(2.6%)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小型动脉瘤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型动脉瘤组14例(87.5%)恢复良好,11例(68.8%) DSA随访示无复发;大型动脉瘤组30例(78.9%)恢复良好,26例(68.4%) DSA随访示3例(7.9%)复发,小型动脉瘤组良好预后率稍高,复发率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未破裂的小型动脉瘤和中大型动脉瘤采取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