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应用多普勒评价进藏官兵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 对50名急进高原官兵赴高原前和赴高原1个月时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峰血流速度(E)、二尖瓣A峰血流速度(A)、二尖瓣瓣口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E/e'比值.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官兵急进高原后舒张末期右心室横径、主肺动脉内径较赴高原前增大,心率明显增快,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进高原前相比,急进高原后1个月E/A,e',e'/a'降低,E/e',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以上人群E/A,e',e'/a',E/e'变化更加明显.结论 急进高原后出现早期左心功能异常,为舒张功能异常,40岁以上人群更为明显,可通过E/e'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10(IL-10)、D-二聚体(D-D)水平与高龄住院衰弱患者衰弱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420例高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衰弱组47例,非衰弱组373例。比较衰弱组、非衰弱组,衰弱组中不同衰弱程度患者、再入院与未再入院患者血清25(OH)D、IL-10、D-D水平,分析高龄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血清各指标与衰弱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高龄住院伴衰弱患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   结果   年龄、住院时间、血清25(OH)D、IL-10、D-D均为高龄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OR=4.847、5.887、0.580、4.820、5.120,均P<0.05);血清25(OH)D水平(r=-0.415)与高龄住院伴衰弱患者衰弱程度呈负相关性,IL-10(r=0.379)、D-D(r=0.392)水平与衰弱程度呈正相关性(均P<0.05);血清25(OH)D、IL-10、D-D联合预测高龄住院伴衰弱患者再入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844,敏感性为80.96%,特异性为80.77%。   结论   血清25(OH)D、IL-10、D-D水平异常表达与衰弱程度相关,三者联合可为预测高龄住院伴衰弱患者再入院提供循证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1-10月住院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维生素D充足组(n=19)、维生素D不足组(n=30)、维生素D缺乏组(n=21)。比较三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E/A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及维生素D不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6、5.12,P0.05);维生素D缺乏组LVMI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及维生素D不足组(t=5.05、3.7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高于维生素D不足及充足的患者,血清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左心室肥厚低于维生素D不足及充足患者,25(OH)D可能在T2DM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左室肥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肺动脉压力(PAP)情况,探讨ESRD病人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8例ESRD病人,其中进行血液透析的6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无血液透析的6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病人的PAP进行评估,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结果。并将观察组分为无PAH和PAH组,比较2组实验室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指标,分析PAH发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25(OH) 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P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PAH发生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7.7%(P < 0.05)。PAH组与无PAH组血清iPTH、血液透析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和P < 0.01)。PAH组与无PAH组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iPTH与PAH的发生有关(P < 0.05)。结论ESRD病人PAH常见,长期血液透析病人发生率更高,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PA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心脏毒性评估的应用。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患者65例,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给予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technique,3D-STI),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脏指标参数的差异,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E/Em)、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移动速度(Em/Am)、二尖瓣环收缩期移动速度(S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二尖瓣舒张早期环移动速度(Em)、二尖瓣舒张晚期环移动速度(Am)、左室扭转(LVtw)、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 GRS)、整体面积应变GAS )指标。  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相关参数和治疗前相比,LAVI、E/Em、Am有所升高,Em/Am和Em有所下降,LAVI和E/Em之间呈正相关性;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LVEF、GLS、GRS、LVtw、GCS、GAS均有所下降(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时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效果理想,可以早期、准确对心脏毒性情况进行判断,可以为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改善预后、临床结局方面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谢伟楠  刘智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1836-1839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后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9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HD的40例SHPT患者,收集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前的一般资料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以及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缩短分数(FS)、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患者用药后1、3、6个月iPTH明显下降(均P<0.05),钙、磷、钙磷乘积水平相对稳定。治疗6个月后,iPTH下降幅度≥50%的患者例数为21例(52.5%),≥30%的患者有28例(70.0%)。40例患者用药6个月后LVMI、LVM、IVST、LVDd、LVPWT、LVM明显下降(均P<0.01), FS升高(P<0.01),LAD、LVDs、EF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其中LVH组的患者LAD、LVMI、LVM、IVST、LVDd、LVPWT、LVM较前明显下降(均P<0.05),FS升高(P < 0.01),非LVH组的心功能相关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  帕立骨化醇能够明显降低iPTH水平,有效治疗SHPT,对钙、磷及钙磷乘积影响较小,并且能够消退LVH或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Vit D)缺乏对心功能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协和医院收治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25-(OH)D3水平分为Vit D缺乏组(<50 nmol/L)和Vit D正常组(≥50 nmol/L),检测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B型利钠钛、血肌酐及血白蛋白水平,并分析Vit D缺乏组25-(OH)D3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it D缺乏组与Vit D正常组相比,25-羟维生素D3[25-(OH)D3]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i PTH、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血肌酐及血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it D缺乏组患者25-(OH)D3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清i PTH、B型利钠钛水平呈负相关(r=-0.452、-0.492、-0.534、-0.712、-0.391,均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5);而与血清肌酐及白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Vit D缺乏情况,监测Vit D水平对血透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及时发现Vit D不足或缺乏并适当补充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衰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的疗效、预后及治疗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78例,根据射血分数情况分为射血分数减少(HFrEF)组(共40例)和射血分数保留(HFpEF)组(共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均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脑钠肽(BNP)、血钾、肾功能和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变化,并记录治疗的安全性。同时以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内累积无终点事件生存率。   结果  HFrEF组治疗6个月后较其治疗前BNP水平下降,LAD、LVEDD减低,NYHA分级改善(均P<0.05);HFpEF组治疗6个月后亦较其治疗前BNP水平下降,LAD、LVEDD减低,NYHA分级改善(均P<0.05);HFrEF组患者BNP水平的下降程度和NYHA分级的改善程度较HFpEF组更佳;HFrEF组和HFpEF组累积无终点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9% vs. 85.0%, P=0.694)。2组安全性均较好。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但与射血分数减低性心衰相比疗效稍差。两者6个月累积无终点事件生存率和安全性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1—12月诊治HFpEF患者80例为HFpEF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个亚组:轻度亚组13例、中度亚组44例、重度亚组2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心脏超声测量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峰、A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并计算E/Ea值。综合统计分析胆红素水平与心脏超声各项结果的关系。结果中度亚组和重度亚组HFpEF患者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B:t_(中度)=1.732,P=0.045;t_(重度)=2.032,P=0.025。DB:t_(中度)=2.732,P=0.007;t_(重度)=2.036,P=0.026),HFpEF患者组内比较可见,重度亚组HFpEF患者血清TB和DB明显低于轻度亚组(TB:t=1.715,P=0.047;DB:t=2.032,P=0.024)。HFpEF组患者Ea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0.010,P=0.017),而E/Ea高于健康对照组(t=0.022,P=0.032)。重度亚组患者Ea峰和E/Ea均明显差于轻度亚组(Ea峰:t=2.079,P=0.023;E/Ea:t=2.411,P=0.011)。TB及DB水平与E/Ea呈负相关(r=-0.401,P=0.040;r=-0.434,P=0.030)。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TB水平可作为自变量能分别进入E峰(P=0.003)和Ea峰(P=0.003)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方程。结论胆红素水平与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HFpEF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1例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骨化三醇治疗(0.25μg口服,每天1次)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25(OH)D_3、25(OH)D_2、脑钠肽(BNP)、甲状旁腺素(iPTH)、Ca(2+)水平、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QTd/QTe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T)、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等的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血25(OH)D_3及血Ca(2+)水平、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QTd/QTe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T)、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等的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血25(OH)D_3及血Ca(2+)水平明显上升,BNP、iPTH水平明显下降,QTd及QTcd明显缩短,LVEDD、LVPWDT、LAD、IVSDT、LVEF、E/A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25(OH)D_3与血BNP、iPTH、QTd、QTcd、LAD、LVPWDT、IVSDT、LVEDD均呈负相关,(r=-0.39,r=-0.49,r=-0.65,r=-0.66,r=-0.48,r=-0.49,r=-0.50,r=-0.52,P<0.05,P<0.01),与LVEF及E/A呈正相关(r=0.47,r=0.46,P<0.01)。结论 25(OH)D_3治疗可改善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减轻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及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维生素D缺乏者气道重塑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40例及年龄≥60岁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低于20 ng/mL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46例。慢阻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分别为高剂量组(48例)、低剂量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在入组时、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液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高分辨率CT测量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及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  结果  慢阻肺组患者25(OH)D水平[(13.47±5.32)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0.35±8.34)ng/mL,P<0.05];而MMP-9、TGF-β1、TIMP-1、T/D、W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低剂量组补充3个月后25(OH)D、MMP-9、TGF-β1及WA%较补充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补充6个月后TIMP-1和T/D较补充前也有改善(均P<0.05)。高剂量组补充3个月及6个月治疗后,患者的25(OH)D水平及上述气道重塑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其中补充6个月后的25(OH)D、TGF-β1及WA%与同期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5(OH)D水平与MMP-9、TGF-β1、W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7、-0.311、-0.389,均P<0.05)。  结论  老年慢阻肺维生素D缺乏者每天补充阿法骨化醇对25(OH)D水平的提升及气道重塑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高剂量连续补充6个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细胞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以期为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4—7月,以村/居委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某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社区健康体检档案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身高、体重、血压、血细胞参数等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细胞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NAFLD检出率为63.29%(2 041/3 22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 < 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性粒细胞比率、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均P < 0.05)。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空腹血糖后,红细胞分布宽度过低,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过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单核细胞绝对值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这可能为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2例CAP婴幼儿作为CAP组,同期儿科门诊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再按照25-(OH)D水平不同将CAP组分为充足组(88例)、不足组(54例)和缺乏组(30例),记录并比较各组间血清25-(OH)D、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肺外并发症及病情程度的差异,并统计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WBC、CRP、PCT、ESR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CAP组与对照组比较,25-(OH)D缺乏率分别为48.84%、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充足组、不足组和缺乏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25-(OH)D、WBC、PCT、ESR、肺外并发症、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中缺乏组的WBC、PCT、ESR、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疾病重症率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WBC、ESR呈负相关(r=-0.444、-0.326,均P < 0.05),与CRP、PCT无相关关系(r=0.033、-0.170,均P>0.05)。  结论  CAP婴幼儿的血清25-(OH)D缺乏率较正常婴幼儿偏高,与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监测25-(OH)D水平在CAP婴幼儿病情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miR-192表达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治疗的1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LVPWd、IVST、LVEDD、LVESD、LVEDV、LVESV、LAD、LVEF和LVMI等指标,并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肥厚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192表达,ELISA法测定TGF-β1、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  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1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76例出现左心室肥厚(肥厚组),111例未发现左心室肥厚(对照组);肥厚组患者LVPWT、IVST、LVEDD、LVESD、LVEDV、LVESV、LAD、LVMI和hs-CRP均较对照组升高(P < 0.05);肥厚组患者血清中miR-192、TGF-β1、PⅢNP和PⅠC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miR-192水平与LVPWT、IVST、LVEDD、LVESD、LVEDV、LVESV、LAD、LVMI、TGF-β1、PⅠCP和PⅢNP呈正相关(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PWT、IVST、LVEDD、LVESV、TGF-β1、PⅠCP和PⅢNP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miR-192水平的相关因素(P < 0.05)。  结论   血清miR-192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中升高,且与左心室肥厚程度及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怒族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8年7至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年龄 ≥ 60岁怒族老年人1080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及体格检查。   结果   高血压检出率为29.5%(95%CI:26.8%~32.3%),正常高值检出率为29.3%(95%CI:26.5%~32.0%)。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正常高值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 < 0.05);高血压检出率,离婚或丧偶的怒族老年人群高于有配偶人群;超重人群高于正常BMI人群;企事业单位人群高于农民人群;中度医疗人群负担高于轻度人群;一直饮酒人群高于曾经饮酒人群和从未饮酒人群,曾经饮酒人群高于从未饮酒人群;中度和轻度抑郁人群高于正常人群;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P < 0.05)。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饮酒的跨层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个体水平协变量BMI(OR = 1.057,95%CI 1.007~1.111)、离婚或丧偶对高血压有正效应(OR = 1.901,95%CI 1.296~2.788)。   结论   怒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饮酒、BMI、离婚或丧偶、超重、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度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测定健康体检人群血液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昆明地区为例分析目前云南高原地区维生素D水平状况并探讨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清样本,分别按性别、季节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 2 563例体检者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误吸风险分级护理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入院护理评估和干预,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常规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根据GUSS评分进行误吸风险分级,然后依照误吸风险分级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GUSS吞咽功能评分,同时对比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是为7.69%和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6%、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96、9.867,均P < 0.05)。观察组GU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是(16.87±3.12)分、(95.23±2.0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6.87±3.12)分、(90.41±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15.481,均P < 0.05)。   结论   误吸风险分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3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 检测其血清25(OH)D3水平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 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结果将孕妇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74例)和正常妊娠组(232例), 比较2组孕妇血清25(OH)D3水平, 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GDM的相关性,并比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亚组间的妊娠结局。  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为(55.20±0.06)nmol/L, 低于正常妊娠组的(64.92±1.10)nmol/L(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进一步分析相关性发现血清25(OH)D3水平与空腹血糖(FPG)、TC、TG呈负相关(均P<0.05);正常血清25(OH)D3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周为(39.20±0.16)周, 高于体内缺乏25(OH)D3的患者[(36.67±0.51)周], 且新生儿体重大于体内缺乏25(OH)D3的患者[(3.72±0.15)kg vs.(3.07±0.12)kg, 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5(OH)D3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孕妇, 且与FPG、TC、TG等糖脂代谢参数指标存在显著关联,若体内缺乏25(OH)D3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