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白细胞(WBC)计数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078例急性STEMI患者,于胸痛发作<12h采血并采集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患者入院WBC计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肌酸激酶(CK)峰值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与WBC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1;r=0.276,P<0.01);CK和CK-MB的入院基础值也与WBC计数呈正相关性(r=0.132,P<0.01;r=0.077,P<0.05)。另外,入院WBC计数与患者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178,P<0.01)。结论急性STEMI患者入院WBC计数升高可能主要与梗死面积有关;未来应用WBC计数作为危险分层时,需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心肌肌钙蛋白I(cTnI)已被证实可预测行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前和术后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目前尚不清楚术前cTnI水平升高是否也能同样预测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而行急诊CABG的患者的预后。方法和结果:在症状出现24h内即行手术的57例ST段抬高型AM I(STEMI)患者(组1)和197例非ST段抬高型AM I(NSTEMI)患者(组2)中,研究术前cTnI水平与院内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之间可能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终点是全因院内死亡。  相似文献   

3.
陈杰  毛威  刘艳  黄小民  阮善明 《浙江医学》2007,29(9):906-907,910
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体表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值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50例STEMI患者发病后送至急诊室即刻及治疗后6h、12h分别行心电图及血清hs-CRP检查,观察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计算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值并与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值(1.41±0.78)mV与血清hs-CRP水平(16.30±22.77)mg/L呈显著正相关(r=0.732,P<0.01);与治疗前(16.30±22.77)mg/L相比,治疗后6h(2.42±3.63)mg/L与治疗后12h(1.58±0.66)mg/L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总和值≥1.5mV的患者中,各种临床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P<0.01)。结论STEMI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值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hs-CRP水平下降,具有时间依从性。ST段抬高总和值对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本试验目的在于研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高半胱氨酸的综合测量对于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度的效用。方法:纳入本院收住的连续557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测量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高半胱氨酸,分析随访第1个月和第1年发生主要事件(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结果:校正基线特征及心电图改变的多变量模型表明,仅C-反应蛋白(P=0.007)和肌红蛋白(P=0.02)与第1个月发生主要事件相关,而肌钙蛋白I(P=0.02)、C-反应蛋白(P=0.03)以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通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时间-浓度曲线计算的心肌梗死体积(MIS)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的3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3次以上,利用血清cTnI的时间-浓度曲线估测MIS.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IS与肌酸磷酸激酶(CK)同工酶MB(CK-MB)峰值、LVEF的关系.结果 (1)MIS与CK-MB峰值具相关性,r值为0.73(P<0.05).(2)MIS≥40cTnI-g组LVEF值明显小于MIS<40 cTnI-g组(P<0.05).结论 (1)cTnI具有很高的心肌特异性,可用于AMI的诊断和排除诊断.(2)利用cTnI估测出ASTEMI患者的MIS,MIS与CK-MB峰值密切相关.(3)MIS与ASTEMI患者的心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临床分型和危险度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对86例NSTEACS患者和45例正常健康者血清cTnI、hs-CRP测定,并选择性地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hs-CRP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NSTE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在NSTEMI组、UA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阳性组的冠状动脉重度病变明显多于cTnI阴性组(P<0.01)。结论 hs-CRP对NSTEACS患者早期危险性有预测价值,cTnI对NSTEACS患者临床分型及危险度分层有指导意义,并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脑钠肽(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采集胸痛发生4 h内(4 h)、12 h、24 h、48 h、5 d和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检测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变化。应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opeptin、BNP及cTnI在AMI诊断中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STEMI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与BNP、cTnI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STEMI组4 h、12 h、24 h、48 h、5 d血清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TEMI组4 h、12 h、24 h、48 h血清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5 d (均P<0.05),STEMI组12 h、24 h血清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4 h和48 h (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opeptin、BNP及cTnI诊断老年STEMI的最佳截值分别为19.38 pmol/L,1 560.74 ng/L,6.75 ng/mL,3项联合诊断老年STE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为96.5%和93.6%。相关分析显示,STEMI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与BNP及cTnI水平均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792,P<0.01;r=0.857,P<0.01)。 结论 血清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在老年STEMI患者中明显升高,3项联合检测对老年STEMI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将发病12 h内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3例分为无复流组(n=17)和正常血流组(n=66)。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MMP-9的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无复流组患者血浆MMP-9、CRP、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MMP-9和cTn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90,P=0.008);无复流组患者MMP-9、cTnI和CRP水平无相关性(r=0.018、0.139,P=0.872)。结论 PCI前血浆MMP-9、CRP及cTnI水平对预测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临床价值,可在术前有效识别和筛选出高危患者,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将发病12 h内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3例分为无复流组(n=17)和正常血流组(n=66)。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MMP-9的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无复流组患者血浆MMP-9、CRP、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MMP-9和cTn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90,P=0.008);无复流组患者MMP-9、cTnI和CRP水平无相关性(r=0.018、0.139,P=0.872)。结论 PCI前血浆MMP-9、CRP及cTnI水平对预测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临床价值,可在术前有效识别和筛选出高危患者,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薛敏  张协丰  姜东林  潘宇红  黄璇  姜升阳 《重庆医学》2013,42(11):1218-1220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82例确诊NSTE-ACS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AMI)组和不稳定心绞痛(UA)组,入院时进行GRACE评分,同时抽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NSTE-ACS患者GRACE评分以及血清hs-CRP、Hcy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NSTE-ACS患者GRACE评分与血清hs-CRP、Hcy以及NT-proBNP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69,P<0.01;r=0.445,P<0.01;r=0.685,P<0.01)。结论 GRACE评分能反映NSTE-ACS患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必要时检测血清hs-CRP、Hcy以及NT-proBNP水平,可用于对NSTE-ACS患者的方便风险评估和病情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心肌梗死三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表达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16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分为2个亚组,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亚组)5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亚组)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GDF-15水平,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法测定CK-MB、cTnI、Mb水平;并以106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血GDF-15、CK-MB、cTnI、M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其中STEMI亚组较NSTEMI亚组升高更明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GDF-15与CK-MB、cTnI、Mb均呈正相关(r=0.558、r=0.579、r=0.545,P<0.01)。结论在AMI发病过程中,血GDF-15、CK-MB、cTnI、Mb水平升高,且STEMI患者升高更明显。GDF-15与CK-MB、cTnI、Mb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不同梗死部位和相应病变血管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和N氨基酸末端脑鈉肽前体的变化。方法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冠脉造影分为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37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32例。于发病24h内抽取静脉血,行血浆cTnI、NT-proBNP检测。结果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血浆cTnI、NT-proBNP均高于正常,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的cTnI、NT-proBNP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两者比较,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NT-proBNP增高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不同病情患者的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趋势。方法选择52例发病24 h以内的ACS患者,分为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组、无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组。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SAP组。患者既往均无明显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于入院即刻、入院后24 h及1周测定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入院后7~10 d查超声心动图。结果STEAMI和NSTEAMI组的NT-proBNP峰值均高于临界值,高峰见于人院后24 h内。USAP和SAP组的NT-proBNP峰值高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80%和20%。剔除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NT-proBNP峰值与肌酸激酶(CK)及CK同工酶(CK—MB)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0.511、0.528,P值均=0.002)。而与左室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房直径及Gensini积分均不相关。KilliⅡ~Ⅳ级者的血NT-proBNP峰值均明显高于KillipⅠ级者(P<0.01)。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周后的血NT-proBNP降幅明显高于未行PCI者,而血NT-proBNP/CK—MB峰值明显降低。结论ACS时血NT-proBNP值的升高是心肌细胞急性缺血时的一种反应,并且其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有关。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功能不全者,NT-proBNP值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稳心散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室性早搏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QT离散度(QTd)、心肌酶谱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RV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及血清hs-CRP、cTnⅠ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散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心肌血清酶和血清hs-CRP、肌钙蛋白、NT-proBNP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水平与心肌损伤,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早搏次数,有标本兼治的治疗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与心电图ST段移位和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入院后12h内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cTnI浓度,同时做12~18导联心电图,计算ST段缺血性下移程度,92例患者按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术。依据cTnI>0.04ng/ml为阳性分为cTnI阳性组和cTnI阴性组。分析cTnI水平与ST段移位及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肌钙蛋白I阳性组ST段压低程度较阴性组明显(P<0.005)。血清cTnI阳性组的复杂病变和重度病变多于cTnI阴性组(P<0.01)。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TnI水平与ST段压低程度、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程度相关,血TnI水平的升高可作为识别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Meam platelet volume, MPV)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价值和意义。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NSTEMI)、5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STEMI)和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患者血清中hs-CRP和MPV的检出率在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中具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在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中,hs-CRP和MPV的单项检出率明显低于两指标的联合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NSTEMI组患者体内cTnI与 hs-CRP、MPV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7、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可作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诊断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与血钾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早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3例按心电图特征分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抬高组)49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非抬高组)44例,将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中性粒细胞检测及血钾水平测定。结果抬高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非抬高组[(3.4±1.0)nmol/L比(4.2±1.2)nmol/L,(4.2±1.1)nmol/L,P<0.05];抬高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非抬高组[(10.6±2.2)×109/L比(4.8±3.1)×109/L和(8.7±1.5)×109/L,P<0.05];高血钾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低血钾组[(8.6±1.3)×109/L比(10.9±1.2)×109/L,P<0.01],高血钾组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低血钾组[(13.6±5.1)h比(6.3±2.2)h,P<0.01];抬高组患者血钾水平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r=0.415,P<0.05),而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378,P<0.05)。结论早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低血钾症,监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钾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治疗,研究组予以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ST段回落、冠脉再通、纤溶系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T段部分回落及无回落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完全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再通率为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P0.05);两组治疗2、24 h后纤溶酶与纤溶酶原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24 h后纤溶酶与纤溶酶原均高于治疗2 h后(P0.05);对照组治疗2、24 h后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24 h后纤维蛋白原高于治疗2 h后(P0.05);治疗2、24 h后,研究组各纤溶系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促进冠脉再通,增加ST段完全回落率,安全性能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血清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测定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Fg)、肌酸磷酸激酶(CPK)和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并观察住院期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ACS病人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hs-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且hs-CRP水平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存在正相关(rs=0.37,P=0.008),血清hs-CRP升高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hs-CRP正常组。结论:hs-CRP可以较灵敏地预测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预测的敏感性比Fg及cTnI等血清标志物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血液常规、生化指标及住院病死率的差异,探讨影响梗死面积的因素.方法 大面积心肌梗死组87例,小范围心肌梗死组114例,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ST抬高导联数、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尿酸(UA)等指标及住院病死率的差别,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两组基本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ST抬高导联数、WBC计数、FB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住院死亡率4.39%vs19.45%(P=0.001).ST抬高导联数与WBS、FBG正相关(r=0.267,P=0.049*;r=0.273,P=0.003**;FBG与LDL、ApoB正相关(r=0.199,P=0.006**;r=0.277,P=0.000**);WBC与UA、FBG正相关(r=0.227,P=0.003**;r=0.175,P=0.017*).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范围越大,白细胞计数越高,血糖、血脂异常越明显,住院病死率越高.应积极干预炎症反应及糖、脂代谢异常以利缩小梗死范围、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