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4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Z4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梗塞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大脑申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在发病第7d和第14d时均明显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迟发性脑梗塞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TCD检测6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第1、3、7天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结果 脑血管痉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血管痉挛组与非血管痉挛组的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06,P〈0.05),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X^2=18.54,P〈0.01),PI是评估预后最敏感的指标,PI〉I.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是早期评估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性期患者的颅内血流状况,判断脑血管痉挛(CVS)的存在,从而推测脑缺血障碍的程度。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2000~2005年已经明确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47例。与60例正常体检且颞窗良好者进行对照。结果:患病组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不同程度加快,部分严重痉挛的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峰值流速相对减低,大脑中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比值(VMCA/VICA)明显增加,提示有脑血管痉挛的存在。痉挛越重,脑缺血越重。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发生痉挛的机率明显大于正常体检人群(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尼莫同联合3H疗法(高血压、高血容量、血液高稀释度)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应用尼莫同。方法78例SA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以尼莫同10mg+500ml生理盐水日一次静脉泵入10d,10d后改口服尼莫同片30mg,日4次,持续l0d;入院后同时给予提升血压到基础血压上10mmHg,入液量4000ml(晶体3500ml,胶体500m1)每天。38例给予单纯尼莫同治疗。对比两者在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差异性,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血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尼莫同联合3H疗法组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应用尼莫同组(P〈0.05);尼莫同联合3H疗法组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脑血管收缩峰流速低于单纯应用尼莫同组(P〈0.05)。结论尼莫同+3H疗法在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优于单纯应用尼莫同。  相似文献   

5.
针刺下关穴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下关穴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成年Beagle犬20只随机分为下关穴针刺组8只,假针刺组6只,未干预组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复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下关针刺穴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手术植入同心圆双极电针于左侧下关穴,假针刺组按同样方法植入电针于皮下。于第4日起各组分别给予针刺下关穴、假针刺、不干预处理。观察各组犬进食量、神经功能、DSA、TCD结果变化。结果:治疗后下关穴针刺组进食量、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直径明显扩张(P〈0.05),且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P〈0.05)。结论:针刺下关穴能改善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在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与本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显微外科手术中防治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温度环境适应训练,热盐水恒温控制,关注术中护理细节,对比预后。结果:对照组寒颤、恶心、呕吐发生率16.25%,血管痉挛率53.75%,追加麻醉率11.15%,追加抗痉挛药物率22.50%高于干预组2.50%、25.00%、2.50%、22.50%,血管痉挛时间(7.2±0.6)min/次、抗痉挛热盐水使用量(540±240)ml/次高于干预组(5.8±1.1)min/次、(200±145)ml/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显微外科术中血管痉挛发生几率,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与研究经造影导管注入血管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或是脑血管疾病介入栓塞治疗(规范化操作下)时出现脑血管痉挛( CVS )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者,且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经造影导管注入血管内应用尼莫地平、对照组给予传统的3H疗法,由专人分析与研究两组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在前3d,对照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P<0.05);第4天时,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血压无明显变化( P>0.05);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经造影导管注入血管内应用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的脑血管痉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静脉点滴唑来膦酸4mg。A组40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0Gy/10次/3周;B组37例采用常规分割,DT40Gy/20次,4周;C组33例不照射。结果(1)治疗结束时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A组90.0%,B组86.5%,C组66.7%(A组与C组X^2=6.03,P〈0.05,B组与C组X^2=3.80,P〈0.05;A组与B组X^2=0.02,P〉0.05);(2)KPS评分变化为A组82.5%,B组70.3%,C组51.5%(A组与C组X^2=8.04,P〈0.05;B组与C组X^2=4.43,P〈0.05;A组与B组X^2=0.54,P〉0.05);(3)骨转移灶修复情况A组84.3%,B组76.9%,C组57.7%(A组与C组X^2=10.69,P〈0.05;B组与C组X^2=4.94,P〈0.05;A组与B组X^=1.17,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疗效优于单纯唑来膦酸,但是低分割照射治疗周期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蓝胜勇  肖泉  庞刚  钟书  曾敬初 《广西医学》2003,25(11):2114-2116
目的:研究重型脑损伤后血NO浓度变化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重型脑损伤病人34例,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入院后第1—3天,4—7天,14天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及抽血分离血浆后测定NO的含量。结果:19例(56%)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轻度8例,中度6例,重度5例。痉挛组(CVS)与非痉挛组(nonCVS)血NO浓度虽然在伤后均高于正常组,但两存在明显差异,CVS组NO浓度升高程度与CVS的严重程度相符。结论:重型脑损伤患动态检测血NO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伤后脑血管痉挛程度,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与抑郁症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分析2组大脑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左右大脑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左右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左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左右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血流速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采用划销测验(cancellation test,C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sorting test,WCST)评估2组认知功能,Pearman分析抑郁症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抑郁症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评分各项净分及总净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WCST评分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第1个分类应答完成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左右MCA、左右ACA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右VA、左右PCA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右MCA血流速度与CT总净分呈显著正相关,左ACA、右ACA血流速度与CT总净分呈显著负相关,BA、左ACA、右ACA血流速度与WCST总应答数呈显著负相关,左ACA、右ACA血流速度与持续性错误数呈负相关,右ACA血流速度与第1个分类应答完成数呈负相关(P<0.05) 。 结论抑郁症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健康群体,其注意力、执行功能也显著降低,但未发现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可从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角度探究其脑血流速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脑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erebral hemodynomics in patients with virus encephalitis (VE). METHODS: Within the initial 24 h and 21 days after admission,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VE (n=38) suspected to result from viral infections were examined with serial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TCD) for measurements of the systolic flow velocity (Vs), mean blood velocity (Vm) and the pulsatility index (PI) in the midd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ies (MCA, ACA, PCA) and the basilar artery (BA). RESULTS: TCD showed normal findings in 11 and abnormal findings in 27 patients, with a positivity rate of 71%. The Vm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MCA, ACA, PCA, vertebral artery and BA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V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30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P<0.001-0.05). The PI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CA, PCA and BA (P<0.001). CONCLUSION: TCD finding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cerebral vasospasm in VE during the acute pha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受试者(LA组)102例为LA病人(脑MRI证实),对照组为96例无LA的正常老人。LA组再依据Fazkas量表进行不同病变程度分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TCD检查,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SA)的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LA组MCA、ICA、ACA的Vm值较对照组减慢(P < 0.05~P < 0.01),PI值升高(P < 0.05~P < 0.01)。LA组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Vm值逐渐降低(P < 0.05~P < 0.01),PI值逐渐升高(P < 0.05~P < 0.01)。结论脑白质区域的血液主要由颈内系统提供,LA病人的脑血流速度减少,血流阻力升高;随着LA病变程度的改变,脑灌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经颅多普勒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与病程的关系。 方法 :38例 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的患者 ,分为A组 (病程≥ 10年 )、B组 (病程 <10年 )两组 ,与年龄相近的 17例对照组接受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 ,对比分析各组人群大脑中动脉 (MCA)、颈内动脉 (ICA)末段、大脑前动脉 (ACA)、基底动脉 (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 (PI)、屏气指数 (BHI)的差异。 结果 :A组MCA和B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或对照组 (P <0 .0 0 1) ,A组和B组患者MCAPI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而且A组BHI明显低于B组或对照组 (P <0 .0 0 1)。 结论 :BHI客观地反映了血管反应性 ,糖尿病病程加速了脑血管反应性的衰退 ,TCD检测提供了脑血管功能状态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3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 TCD检测显示:正常11例,异常27例,阳性率71%,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快,与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5)。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脉动指数均显著升高,与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TCD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性脑炎,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小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依据头颅MRI检查,将入组病人分为LA组106例及非LA组136例,并对两组病人一般为危险因素进行匹配,Fazkas量表分析将LA分为轻、中、重度,半定量分析LA患者FLAIR序列双侧白质高信号容积,重侧与轻侧比率〉1.5标准差定为不对称,所有入组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S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白质疏松患者相较于非白质疏松患者MCAI、CA、ACA的Vm普遍减慢,PI增高;轻度、中度及重度LA患者的MCAI、CA、ACA的Vm及PI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LA程度的增加,Vm逐渐减慢,PI逐渐增高。不对称白质疏松重侧MCA、ICA、ACA的Vm较轻侧减慢,PCA、VA的Vm重侧与轻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对称LA的重侧PI较轻侧增高。结论白质区域主要由颈内系统供血,LA患者脑血流速度普遍下降,脑血流灌注普遍降低,脑血流阻力增高;随着LA程度增加,脑灌注逐渐降低。LA患者存在慢性缺血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r-HuE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NSE、S100B蛋白(S-100B)水平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患者脑血流,统计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两组NSE、VEGF、S-100B水平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血流速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两组GCS、GOS评分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r-HuEPO干预,可下调NSE、VEGF、S-100β蛋白表达,减轻脑血管损伤程度,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血流声频和频谱形态的变化,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评估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病人,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为LA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的一般危险因素相匹配,并根据Fazkas视觉量表,将LA分为轻、中、重度组各20例。所有入组病人均行TCD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末端(T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数值,血流声频及频谱形态情况。结果 LA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LA组患者MCA、TICA、ACA的Vm减慢,PI值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VA、BA的Vm、PI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及轻、重度LA患者的MCA、TICA、ACA的Vm及PI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LA程度的增加,Vm逐渐减低,PI值逐渐增高。轻、中、重三组血流声频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频谱形态特征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A患者的MCA、TICA、ACA的Vm均减慢,PI值均增高,且与LA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CD血流参数及频谱特征变化可以反映LA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赵奎  蒋宏俨  许航  桑道乾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7):859-863, 86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恶化性脑梗死病人学血流流变学及颅内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恶化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联合组病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仅加用阿司匹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平均流速及血栓弹力图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全血黏度高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MCA、ACA及PCA降低(P < 0.05~P < 0.01),联合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MCA、ACA、PCA、M、Ma、α角、NIHSS分低于对照组(P < 0.05),联合组的凝血启动至血凝块形成之间的潜伏期时间高于对照组(P < 0.05),联合组的脑DSA显示动脉狭窄已明显缓解。对照组全血黏度低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均较轻,未出现颅内出血或消化系统出血(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恶化性脑梗死病人,有助于提高血液流动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及防止颅内动脉进一步狭窄堵塞,改善恶化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磁共振4D flow成像对正常颅内前循环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定量评估的可重复性。方法 收集正常志愿者4例,对每名志愿者的颅内Willis环区域分别进行两次4D flow成像,应用4D flow图像后处理软件测量计算正常志愿者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入颅段、虹吸段、末端、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起始部及近段、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起始部(每例取双侧共12个位置)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次扫描的平均血管面积、平均及最大血流速度、平均及最大瞬时血流量。生成血流矢量图、流线图及粒子追踪图显示颅内前循环大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4名正常志愿者两次颅内Willis环血流参数比较显示,ICA虹吸段左侧最大血流速度及右侧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两次扫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A入颅段、MCA及ACA起始部双侧及MCA近段右侧最大血流速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A近段双侧平均血管面积、ACA起始部左侧平均血管面积及平均血流速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一名志愿者的心率两次之间有较大变化,两次的最大血流速度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另外,在针对不同部位的分析中发现,颈动脉虹吸段位置两次测量的最大血流速度之间存在较明显区别。结论 应用磁共振4D flow成像对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估的可重复性较好,对于不同心率状态下以及血流状态复杂部位的血流动力学评估,4D flow成像测量的可重复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