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朱晓军  钱梅花  朱海蓉  陆磊  王兵 《海南医学》2014,(19):2922-2923
目的探讨牵舌法在帝视内窥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全麻患者100例,随机分A、B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帝视内窥镜引导气管插管。A组为对照组,用提下颌法插管,B组为实验组,用提下颌加牵舌法插管。结果 A组插管成功42例,插管成功率为84%,用时(31.3±19.8)s,8例失败;B组插管成功48例,插管成功率为96%,用时(19.8±7.8)s;B组插管成功率优于A组(P〈0.05),B组插管用时明显小于A组(P〈0.01)。A组C-L分级声门显露容易者42例,困难者8例;B组C-L分级声门显露容易者48例,困难者2例。B组声门显露比较容易(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牵舌法在帝视内窥镜插管时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寻找声门所用时间,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损伤。  相似文献   

2.
吴文浩  徐光明 《吉林医学》2009,30(15):1649-1650
目的:探讨慢诱导麻醉下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术的临床应用。方法:ASAⅠ-Ⅱ级患者4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A组)与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B组)。比较两组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患者有无咽喉部疼痛和持续的时间。结果:A组光棒引导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一次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B组。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优于传统盲探插管方法,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慢诱导麻醉下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4组,每组各20例,A组可控气管导管加吸引管辅助,B组可控气管导管,C组普通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D组普通气管导管经典调整头位法,观察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鼻后孔出血)、术后不良记忆、血压、心率、SpO2。结果一次操作成功率和操作时间A组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A、B组分别低于C、D组(P〈0.05),术后不良记忆D组有2例。结论吸引管辅助可控气管导管用于盲探气管插管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套囊预充气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置管难易的影响.方法:困难气道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n=30),两组插管前均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A组将气管导管经鼻置入到达咽部后套囊预充气,B组采用传统方法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操作时间、置管时间、置管困难发生率、插管相关并发症,以及插管期间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A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操作时间、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置管困难发生率,术后咽痛、咽部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插管期间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套囊预充气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置管简捷易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视可尼可视喉镜(SOS)在颈椎外伤手术气管插管中应用。方法选择80例颈椎外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SOS组)和B组(普通喉镜组)每组40例,记录2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及完成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记录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气管进入声门及主气管时)、插管后5min(T3)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A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100%,B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60.0%,A组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插管操作所至口腔咽喉黏膜损伤出血、术后咽痛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患者T1、T3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B组的HR和MAP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SOS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外伤手术中应用具有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操作方便的优点,较直接喉镜对患者循环功能影响小。SOS在经口气管插管方面优势明显,可安全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胃管置入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头部前倾组(A组)和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组(B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前后HR、SpO2及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结果:①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P〈0.01)。②置管后HP、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A组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对气管插管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入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心肺复苏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发生心搏骤停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气管插管,B组予常规气管插管。比较2组在心肺复苏早期的插管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 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插管所需时间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复苏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早期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开放气道中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优点,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复尔凯胃管更换同侧经鼻气管插管与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更换同侧经鼻气管插管的比较。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ICU经筛选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54例,其中利用复尔凯胃管引导下更换经鼻气管插管患者24例为观察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更换经鼻气管插管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更换成功率、插管所用时间及所需费用。结果:2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更换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所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紧急更换同侧经鼻气管插管时,复尔凯胃管的引导可以有效减少插管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86例达到有创通气治疗指征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3例)通过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43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达到撤机条件所需的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增高(93.0%vs74.4%,P〈0.05),操作用时少[(3.06±0.87)min vs(4.22±0.91)min,P〈0.01];患者耐受率高(76.7%vs51.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2.6%vs 58.1%,P〈0.05);血气分析(SaO2、PaCO2)首次达标所需时间[(25.38±10.15)h vs(32.12±11.62)h,P〈0.01]及达撤机条件所需时间[(3.22±1.46)d vs(4.37±1.61)d,P〈0.01]均较短。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对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直接喉镜辅助下改良气管插管方法在非困难气道患者双腔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胸科单肺通气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I-III级,随机分为常规方法组(A组)和改良方法组(B组),每组30例。A组常规方法、B组改良方法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定位成功率、插管期间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均100%及一次性定位成功率(A组86.7%,B组9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咽痛、声嘶发生率(0.33%、0%)较A组(23.3%、1%)降低(P<0.05)。B组T2-3时HR、MAP较A组降低(P<0.05)。A组T2-4时、B组T2时HR、MAP较T0时升高(P<0.05),B组T3-4时HR、MAP与T0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腔气管导管改良插管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循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应用于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需行单肺通气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双腔支气管组(A组)和Univent管组(B组),每组50例。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操作。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后及单肺通气(OLV)后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化;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术中OLV时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结果①Univent管组插管时间较双腔支气管组明显缩短;②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Univent管组明显低于双腔支气管组(P〈0.05);③麻醉诱导前后二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似(P〉0.05);④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情况相似(P〉0.05),而气道压力Univent管组较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明显更低(P〈0.05);⑤二组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率及手术视野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应用于OLV时均安全有效,同样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Univent管较双腔支气管导管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而气管插管并发症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氧瞬得可视喉镜在颈椎外伤患者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颈椎外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 A组)和可视喉镜组(组),每组15例。观察2组患者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同时记录给药前( T0)、给药后( T1)、插管即刻( T2)、插管后( T3)各时间点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插管时间;B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2)与B组比较,A组患者T2、T3时间点HR及MAP增加显著( P<0.05)。结论:可视喉镜用于颈椎外伤患者气管插管,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患者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在扁桃体挤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扁桃体挤切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9例)使用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在其导管前端均匀涂抹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51例)使用石蜡油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在其导管前端均匀涂抹石蜡油。对比2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心率、血压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测定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相较气管插管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相较置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相较置管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气管插管时呛咳率以及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在扁桃体挤切术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置管时间并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置管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献文 《中外医疗》2012,31(9):26-27
目的对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9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进行麻醉;B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进行麻醉。对2组患者的操作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情况,以及置管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该组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该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该组患者置管后的HR和MAP变化情况也较A组理想,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置管更加安全可靠,便于操作,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5.
翟璟文  李文婕 《海南医学》2014,(21):3233-3235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中可视化喉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紧急气管插管患者82例,随机分为传统喉镜组与可视化喉镜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成功率、副作用以及气管插管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在C/L分级中,可视化喉镜组显著优于传统喉镜组(P〈0.01);可视化喉镜组的首次插管所需时间、插管总时间均比传统喉镜组明显缩短(P〈0.05),首次插管的成功率比传统喉镜组明显提高(P〈0.05),插管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传统喉镜组明显降低(P〈0.05),在插管时以及插管后2 min的心率改善及平均动脉压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传统喉镜组(P〈0.05)。结论可视化喉镜在急诊患者的气管插管抢救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咽喉暴露状态,减少插管操作时间,且能提高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减少对患者颈部咽喉各种感受器的不良刺激,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刘鹏 《中原医刊》2011,(23):94-95
目的探讨弹性插管探条在鼾症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中使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行腭咽成型术的鼾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保留自主呼吸慢诱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组,B组行静脉快速诱导bougie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B组高于A组,诱导期及气管插管成功后血压、心率变化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使用Bougie引导经鼻插管可以提高气管内插管成功率,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鼾症手术的麻醉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注地佐辛联合表面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I~Ⅱ级)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表面麻醉组(A组)、地佐辛+表面麻醉组(B组)、丙泊酚+芬太尼组(C组)。记录人手术室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2min(T3)各时间段MAP、HR、SpO2及捅管不良反应。结果B组与A组、C组比较,T1、T2、T3时MAP、HR明显降低(P〈0.05);B组与C组比较,T1时SpO2升高(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插管不良反应减少(P〈0.05),插管成功率增加(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表面麻醉施行清醒气管捅管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导管旋转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且均需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盲探插管组(Ⅰ组)和导管旋转盲探插管组(Ⅱ组),每组20例。记录规定时限内成功插管的例数(n1),计算插管成功率(R1);同时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n2),计算一次插管成功率(R2);记录所有病例插管次数(N)及所需时间(T)。结果:Ⅱ组的n1、R1、n2及R2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采用气管导管旋转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肠管导引气管导管在声门暴露困难患者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把声门暴露困难型病例随机分两组:经口常规会厌后下方盲探插管组(A组,n=25)和经口鼻肠管导引气管导管插管组(B组,n=25)。分别进行盲探插管并记录统计插管次数、插管时间(从开始插管到听诊证实成功)、插管过程中追加麻药的次数及各时段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变化和插管并发症等。结果:B组插管1~2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BP、HR变化明显小于A组(P〈0.05),无1例发生低血氧症(SpO2〈95%)、呛咳或气管支气管痉挛等插管并发症。结论:鼻肠管导引导管用于非预测声门暴露困难患者气管内插管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气管插管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在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需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患者30例,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德国Kawe喉镜)(A组)和可视喉镜组(Glidescope可视喉镜)(C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以1%丁卡因充分气管表面麻醉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及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同时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t3)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1)C组插管时间为(41.6±10.7)s,明显短于A组插管时间(68.7±11.5)s;C组插管成功率(93.3%)明显高于A组(86.7%)(P〈0.05);(2)与C组比较,A组患者t2、t3时间点HR及MAP增加显著(P〈0.05);(3)A组患者躁动、呛咳、屏气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可视喉镜可安全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气管插管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对循环系统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