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微波萃取葛根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葛根总黄酮的微波萃取工艺,测定所得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响应面法,考察液料比、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微波萃取葛根总黄酮效率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微波萃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43:1,、醇浓度42%、微波功率828 W、萃取时间23 min;葛根总黄酮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81.7%,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74.4%。结论建立的微波萃取总黄酮模型可靠,所得葛根总黄酮含量为11.74%,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4.
痛风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2大代谢类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痛风作为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疾病,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疗,将会损伤关节,严重时还会发生肾结石甚至是肾衰竭,危及生命。虽然西药在治疗痛风领域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西药在治疗痛风时常常伴随胃肠道反应、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且在停药后易复发,使得根治痛风成为一个难题。我国传统中药应用于痛风已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不仅能通过抑制尿酸产生相关酶的活性而降低尿酸(UA)生成,亦能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而降低尿酸,除降尿酸作用外大部分应用于痛风邻域的中药还能有效缓解关节炎症;中药药性温和,在发挥痛风治疗作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部分中药甚至能够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所以中药有望解决根治痛风这一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应用于痛风邻域的中药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近10年中药在痛风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进行归纳分析,以期能够为中药防治痛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颖华  徐苗  叶强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8):1015-1019
在过去几十年,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不同国家和区域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原体的血清群也发生了变迁。本文将脑膜炎球菌疫苗免疫接种、感染人群、不同区域和国家流脑的流行趋势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流脑流行趋势变化与其疫苗接种和后续制定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PC-12细胞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mTOR/Akt调控FoxO3核浆穿梭相关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OGD损伤PC-12细胞模型,MTT 法检测OGD对PC-12细胞存活率.人参皂苷Rg110,20,40 μmol·L-1预处理PC-12细胞24h,加OGD损伤,MTT 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p-Aktser473,p-Aktthr308,Akt,p-FoxO3,细胞核、细胞质FoxO3和总FoxO3蛋白表达.结果:OGD作用4~24h显著抑制PC-12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Rg1(20,40 μmol·L-1)预处理24h可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增加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Rg1可抑制由OGD引起的rmTOR,p-Aktser473表达降低.OGD 6 h可减少FoxO3磷酸化,并促进细胞质FoxO3进入细胞核;预处理Rg1增加FoxO3磷酸化,促进FoxO3进入细胞质.提示Rg1可经由调控mTOR/Akt/FoxO3信号通路抑制PC-12细胞损伤.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抑制OGD引起PC-12细胞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Akt信号通路调控FoxO3核质穿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成员互动护理对社区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家庭成员互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成员互动护理能较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健康恢复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砂仁挥发油抗炎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7批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与抗炎活性的关系,为揭示砂仁挥发油抗炎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7批不同产地的砂仁分别为广西、吴川、蟠龙、春城、永宁的阳春砂,云南、缅甸的绿壳砂,采用GC-MS建立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指纹图谱。取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2.5 mg·kg-1),广西组、吴川组、蟠龙组、春城组、永宁组、云南组、缅甸组(均为3.2 g·kg-1的砂仁挥发油),每组10只,i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ig 4 d,经二甲苯造模,测定耳肿胀。数据统计分析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7批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确定了其中13个色谱峰为共有峰,并对各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鉴定;7批砂仁挥发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广西和春城的砂仁无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他产地和地塞米松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P0.05,P0.01)。13个共有峰与抗炎活性均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关联度在0.857~0.734,关联度大小依次为:龙脑芳樟醇樟脑α-松油醇α-香柠烯醇D-柠檬烯乙酸龙脑酯α-檀香醇月桂烯匙叶桉油烯醇α-杜松醇莰烯α-蒎烯。结论:砂仁挥发油抗炎作用为"多成分"共同起效的结果,其中抗炎作用较好的吴川和永宁的阳春砂其龙脑、芳樟醇含量均较高,具有明显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联合孕妇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生长分化因子(GDF)-1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检测,对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确诊胎儿为β-地中海贫血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妊娠胎儿的β-地中海贫血轻、中、重型,将其分别纳入轻型组(n=48)、中型组(n=40)与重型组(n=32)。选取同期于本院建卡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且妊娠胎儿发育正常的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采集4组孕妇空腹肘静脉血,提取孕妇外周血浆中胎儿细胞外游离DNA(cfDNA),采用2次PCR方法扩增后,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检测胎儿β-地中海贫血基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4组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对4组孕妇血清sTfR、GDF-15与RDW-CV水平分别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检验。与胎儿β-地中海贫血诊断"金标准"比较,计算NIPT联合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及这4项指标单独检测,对于胎儿β-地中海贫血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粗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本研究严格按照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进行。4组孕妇年龄及其妊娠胎儿的胎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夫妻双方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相同的40例孕妇中,NIPT与羊膜腔穿刺术对于胎儿β-地中海贫血诊断的符合率为90.0%(36/40);夫妻双方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不同的80例孕妇中,上述2种方法对于胎儿β-地中海贫血诊断的符合率亦为90. 0%(72/80)。②4组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283.445、323.181、45.900,P均<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任意2组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随着β-地中海贫血胎儿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③NIPT联合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检测,对于胎儿β-地中海贫血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粗符合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88.0%、87.3%、86.7%与84.6%,其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孕妇血清sTfR水平比较:χ2=8.866、5.301,P=0.003、0.021;与孕妇血清GDF-15水平比较:χ2=9.765、5.929,P=0.002、0.015;与孕妇血清RDW-CV水平比较:χ2=7.167、4.327,P=0.007、0.038)。 结论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可能成为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生物标志物,NIPT联合这3项指标检测,可提高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NIPT联合孕妇血清sTfR、GDF-15、RDW-CV水平,对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