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志勇 《河北医学》2014,(6):912-916
目的:探索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36例行单纯TACE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FP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AFP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肝功能损伤,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病灶复发率,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癌复发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再次手术组,各30例。介入治疗组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再次手术组行传统肝叶局限性切除或非规则肝叶切除术,随访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时甲胎蛋白(AF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1);介入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67%,再次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3年生存率:介入治疗组分别为46.67%、16.67%,再次手术组分别为63.33%、3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复发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相近,3年内生存率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 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后3 d、1周、3周观察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肿瘤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血清 AFP、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3 d及1周血清AFP、CEA高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观察组血清 AFP、C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45.0%),且生存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 TACE联合 RF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 AFP、CEA水平,同时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的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6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0),观察组接受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WBC、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C现、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门静脉左右分支癌栓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行微波治疗。治疗后定期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及肝癌血清学指标癌胚抗原(AFP)、门静脉癌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0.5、1、2、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癌栓缩小率、AF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5、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明显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放疗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明确诊断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两周预防性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肿瘤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瘤残留率及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转移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放疗能够改善子宫颈癌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HBV—DNA阳性乙型肝炎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38例在行TACE术后,常规保肝、降酶、支持营养、增加免疫力、水化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0.5mg,每日1次抗病毒;对照组38例在行TACE术后常规保肝、降酶、支持营养、增加免疫力、水化治疗。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转氨酶ALT、HBV—DNA、甲胎蛋白明显下降,ALB升高(P〈0.05);Child—pugh评分降低(P〈0.05),生存时间延长(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中晚期肝癌,可显著降低HBV—DNA、AFP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颗粒对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前均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复发后治疗组给予补肾健脾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变化、肝脏功能变化以及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脏功能变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补肾健脾颗粒疗效甚佳、使用安全.患者的HBV—DNA阴转率较高.值得临床摊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射频微创技术联合天芝草胶囊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进行单纯PRFA,观察组PRFA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天芝草胶囊。观察病人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术后2周检测免疫功能、AFP浓度的变化,超声及CT观察肿瘤的大小。回访观察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FP浓度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治疗可直接杀灭局部肿瘤.联合中药天芝草胶囊,极大地提高肝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消增合剂”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作用。方法:11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术后单纯化疗或配合放疗(对照组)和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消增合剂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复发转移率、复发转移时间、Karnofskys评分、免疫指标。结果:两组复发转移率、5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处转移病例中位转移时间对照组为20.7±4.63个月,观察组为26.7±6.28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明显下降,P〈0.05;CD4/CD8明显增高,P〈0.01。结论:“消增合剂”可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率,推迟复发时间,提高5年生存率;并通过稳定CD3、CD4,降低CD8,提高CD4/CD8比值,达到调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栓塞对晚期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AFP)阳性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GEF水平在治疗3d后均迅速升高,然后呈下降趋势,在治疗7d后观察组明显下降至治疗前水平,而对照组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胆红素升高、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能有效缓解病情,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介入化疗栓塞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就诊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肝炎、肝硬化、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FP、AFU、CA19-9和GGT的浓度及阳性率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AFP、AFU、CA19-9和GGT在原发性肝癌的浓度均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AFP、AFU、CA19-9和GGT在肝炎、肝硬化组的浓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FP、AFU、CA19-9和GGT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的阳性率(P<0.05)。但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且AFP、AFU、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任意指标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AFP阳性率随着肿瘤组织的直径增大,其阳性率明显增加,其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AFP、AFU、CA19-9和GGT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及肛门失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肛门失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提高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满意率,降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较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癌切除术对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月间新乡市传染病医院肝胆科及新乡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对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分别行单纯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OE)及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治疗,按接受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其中39例患者为单纯肝癌切除组(A组);46例患者为TAOE组(B组),每4周1次,共行2次;其余21例患者为以上两术联合组(C组),术前或术后均接受了TACE治疗,每4周1次,共行2次;结果A、B、G三组的1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84.6%、83.2%、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术后生存率为69.8%,71.6%和75.6%,C组虽较A、B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术后生存率为49.2%,55.5%和69.1%,C组较A、B组相比明显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联合治疗较单纯肝癌切除术或TACE可以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门脉内径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休息,针对病因治疗(抗病毒、戒酒、驱虫等),并予以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0.4 g,1日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予口服柴胡疏肝散每日1剂,水煎200 mL,分2次服。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予以完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腹部彩超等检查,观察记录腹胀、胁痛、纳差、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结论。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门脉内径改善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法治疗早期肝硬化具有一定疗效,表现为可以明显改善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以及减轻门脉压力,提示疏肝解郁法在早期肝硬化的抗肝纤维化治疗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病例主要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病例,其中肝癌组28例,良性肝病组3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AFP、CA125、CA199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的阳性率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P<0.01)。其中良性肝病组患者AFP、CA125、CA199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癌组的AFP、CA125、CA199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良性肝病组患者AFP、CA125、CA199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弥补了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明显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减少了漏诊率,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毒结清制剂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TACE治疗。结果:(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0%和46.7%,缓解率为83.3%和6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AF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AFP〉400ng/mL,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较明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总胆红素在术后1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术后1d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较少(P〈0.05),术后1周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既能抗肿瘤,又能减少TACE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以一定程度抑制血管生成,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8.
易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714-171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2),分别采用碘化油乳剂与PLE栓塞治疗。比较两组动脉造影征象、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血管瘤直径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动脉早期可见周边部位出现体积较大的血管湖影,呈"枝上挂果征"变化;静脉期或静脉后期较动脉早期出现更多血管湖影,且均不排空,呈"早出晚归征"变化;(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肝血管瘤直径及血清TBA水平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瘤直径及血清TBA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E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