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65年Trousseau首次发现并提出静脉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相关的并发症,并把两者同时出现的情况称为Trousseau综合征[1].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20%,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比非肿瘤患者高数倍,住院的肿瘤患者及接受化疗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2.
石建平  赵梦华 《医学综述》2011,17(24):3724-3726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已明确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以上,发生VTE的风险大小根据癌症的类型而有所不同。癌症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可能有数种发病机制,放疗和化疗可增加发生VTE的风险。高龄、衰弱、长程和困难的手术、术后有并发症的肿瘤患者均可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肿瘤本身及其治疗措施等多种因素均能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 VTE是除肿瘤进展外的首要死亡原因。本文介绍了肿瘤患者处于门诊化疗、内科住院期间、外科围手术期间等不同情境下需要区别于非肿瘤患者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需采取的个体化预防策略;肿瘤相关VTE的治疗药物选择和抗凝时长;特殊临床困境下肿瘤相关VTE的防治方案调整等国内外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肺癌在国内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1]。外科手术为肺癌首选治疗方法[2],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有效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3],围术期预防并发症成为治疗及护理的重点,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仅次于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4],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其中,肺癌患者中VTE发生率为4%~10%,而肺癌手术患者VTE发生率则是未接受手术患者的3倍[5]。  相似文献   

5.
茹松伟  易忠  邱静轩  胡军  高云   《四川医学》2021,42(2):212-216
<正>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中风、抗凝相关出血和较高死亡风险相关[1]。随着恶性肿瘤筛检方法的普及以及抗肿瘤治疗的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肿瘤患者可作为一种慢性病长期生存。肿瘤患者的房颤风险高于非肿瘤患者,而且恶性肿瘤患者新发房颤可能反映了肿瘤分期较晚、预后较差[2]。据估计恶性肿瘤会使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增加4~7倍[3],而抗凝治疗会使出血风险增加2倍[4],有专家建议修改房颤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和(或)出血的风险模型,但迄今为止尚无结论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案、减少VTE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年龄、医院和肿瘤类型为匹配变量,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以湖南省肿瘤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并发VTE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时期未发生VTE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VTE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和采取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或气压治疗)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肿瘤分化程度低(OR=8.244,95%CI:1.536~44.237)、进行手术治疗(OR=10.208,95%CI:1.810~57.575)及未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OR=14.185,95%CI:2.158~93.249)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VTE的风险较大。结论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VTE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肿瘤分化程度低、手术以及未采取抗凝预防措施是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静脉血栓栓塞症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晓芳  陆慰萱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6):1865-1867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4%~20%[1].近年来,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肿瘤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加之对VTE诊断意识和技术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VTE的发现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血栓(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析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及预防治疗. 结果 142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7.04% (10/142),包括下肢静脉血栓9例和肺栓塞1例.其中宫颈癌术后发生率为6.94% (5/72);卵巢癌术后发生率10.71% (3/28);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率4.76% (2/42).患者多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增粗;高龄、合并内科疾病、术中用血、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肥胖等均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治疗采用以抗凝为主的综合性药物治疗. 结论 高龄、合并内科疾病、术中用血、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肥胖等可能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临床以左下肢静脉血栓为主.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确诊VTE,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对VTE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文慧  王辰 《中国医刊》2008,43(1):14-15
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其中以产生黏液的胰腺癌(尤其是胰体和胰尾部)伴发DVT-PTE的几率最高,其次是胃肠道肿瘤、肺癌和卵巢癌,皮肤癌、前列腺癌少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位死因。癌症患者发生VTE常常提示预后不良,实际上合并VTE的肿瘤患者只有12%生存期能达到1年。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化疗或中心静脉置管等治疗过程中发生VTE的危险性亦高于普通人群。VTE也可以为恶性肿瘤的首发表现,被认为是发生潜在恶性肿瘤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药学服务要点,为临床药师参与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合并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过程,从抗凝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协助医师优化个体治疗方案。结果 选择阿加曲班替代抗凝治疗, 患者血小板逐步恢复,顺利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提供个体化用药服务,提高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重要获得性危险因素之一。组织因子作为体内凝血因子Ⅶ和活化形式的凝血因子Ⅶa的跨膜受体,是机体外源性凝血过程的主要起始物。肿瘤细胞表达释放的组织因子阳性微粒进入循环参与介导手术治疗和肿瘤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栓形成;化疗后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增强导致很多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更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在胰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肿瘤中,组织因子还可以用于预测患者VTE风险。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组织因子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肿瘤患者VTE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组织因子与肿瘤患者VTE风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和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治疗逐渐得到重视。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通常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能够早期筛选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促进预防治疗、降低VT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阐述了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护理人员选择更加有效、可靠的评估工具,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游走性栓塞性浅静脉炎,是肿瘤发展自然病程及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肿瘤患者VTE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2~4倍[1]。在各种肿瘤类型中,肺癌并发VTE几率较高,Blom等[2]研究表明肺癌患  相似文献   

14.
余鹏  吴思荣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082-2085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导致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因受意识障碍、手术、深静脉置管、脱水治疗、全身性感染、长期卧床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发生VTE的高危人群,但VTE是可以预防的。目前TBI患者VTE的预防措施包括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等。由于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VTE的物理预防措施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和安全,已成为标准化预防血栓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凝治疗作为预防VTE的基础治疗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但针对TBI患者,由于担心抗凝药物会导致新的出血过程或最初出现的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进展,大多数创伤外科医生更倾向于延迟TBI患者的VTE药物预防。正确评估患者VTE风险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栓治疗,力求“抗栓获益/出血风险”最大化,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TBI后VTE的发病率、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金军 《中外医疗》2016,(6):47-48
目的 分析成人淋巴瘤合并VTE(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诱因.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56例成人淋巴瘤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霍奇金淋巴瘤1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9例;VTE首发症状者23例,化疗2~3周期后发生VTE29例,沙利度胺治疗期间发生VTE4例;肢体VTE4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1例,上腔静脉综合征5例.结论成人淋巴瘤的临床主要表现可能为静脉血栓,其重要诱因为化疗以及深静脉置管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VTE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探讨有效预防和治疗VTE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117例恶性肿瘤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相关指标。结果发生VTE高风险的肿瘤类型有:胰腺癌、胃癌、肺癌、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肝癌、结肠癌等;中晚期患者占93.33%。VTE患者血小板及D-二聚体增高各占86.67%,86.67%的患者接受化疗。53.33%的患者行PICC置管。结论根据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部位、分期、血液指标、化疗用药及诊疗措施,对于高危患者给予适当的预防性用药,可以降低VTE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VTE的37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中,29例单纯深静脉血栓,5例深静脉血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3例单纯肺血栓栓塞症.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发生21例(56.76%).37例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肺癌合并VTE患者1年生存率为43.24%,12个月血栓复发率为21.05%.肺癌合并VTE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合并VTE的肺癌患者(P<0.05).结论 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VTE高发,肺癌合并V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肢体肿胀.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增加病死率,血栓复发率高,抗凝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对于肺腺癌和ⅢB~Ⅳ期肺癌患者要警惕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能够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患者的自身状态.肿瘤的类型、分期,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法等均构成了VTE的危险因素。本文对肿瘤合并VTE的发病率及生存率、危险因素等问题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合称为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PA-VTE)。妊娠期女性由于存在高凝状态、静脉淤滞、血管损伤等特殊的生理变化,VTE发生风险增高。对于怀疑PA-VTE的孕产妇,除非存在明确的抗凝禁忌,首先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且无哺乳禁忌,是妊娠及产褥期VTE患者抗凝治疗的最佳选择,但是对于有高出血风险、肾功能不全,37周后并发VTE的孕妇,建议选择普通肝素。因此,需制订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因产前停用抗凝药物及分娩时因静脉系统快速减压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可能造成栓子脱落,增加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发生肺栓塞的风险,置入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血栓并发症, 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导致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或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对COVID-19患者进行VTE及出血风险评估, 并按照风险级别实施规范的预防措施可显著改善COVID-19患者血栓相关不良预后。然而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 如何根据COVID-19患者严重程度及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预防方式、抗凝方案、剂量和疗程, 动态平衡血栓和出血风险, 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 国际已发布系列COVID-19合并VTE相关权威指南及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基于此,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 经过多学科专家研讨和德尔菲专家论证, 工作组牵头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血栓预防和抗凝管理指南》, 针对COVID-19引起的血栓风险和预防策略、住院患者的抗凝管理、血栓诊治、特殊人群的抗凝管理、抗病毒和抗炎药物与抗凝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调整策略、出院后随访等诸多方面的临床核心问题进行了阐述, 以期明确对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患者及特殊人群的合理预防和抗凝管理策略, 为我国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