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关资料表明大多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例常显示外铁丰富,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有时可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为了观察铁(Fe)染色在MDS诊断过程中的应用。分析26例MDS细胞化学染色(铁粒染色法)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细胞内外铁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类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含量多或寡与贫血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和普鲁士兰反应法检测186例各种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浓度和细胞内外铁粒、铁小珠的含量.结果急、慢性白血病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铁浓度升高;肾性贫血、肝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肿瘤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RA)患者血清铁下降;铁蛋白增高主要见于急、慢性白血病贫血和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肿瘤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细胞内外铁颗粒减少和外铁消失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和肾性贫血.结论检测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能灵敏地反映机体铁的贮存和利用水平;恶性肿瘤或其它细胞快速增殖时,细胞合成铁蛋白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0 引言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pathologicsideroblasts)是指有核红细胞胞质中铁小粒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异常铁粒幼细胞和(或)铁小粒绕核排列形成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在铁粒幼细胞增加的贫血性疾病的诊断中,病理性铁粒幼细胞的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们分析了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理性铁粒细胞,探讨其在疾病诊断中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1996-01/1998-12在我科确诊的贫血性血液病患者112(男38,女74)例,年龄平均32(13~68)岁,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MA)6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2例,溶血…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的反应程度,探讨骨髓铁染色在两种疾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用铁染色法对20例正常人、31例RA患者,32例CAA的骨髓涂片进行细胞外铁阳性等级,铁粒幼细胞阳性百分率,铁粒幼细胞比率,环铁粒幼细胞的阳性百分率的检测。结果:正常人、RA和CAA患者三组之间细胞外铁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铁粒幼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5.
蒋比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116-119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骨髓活检切片三联检测法对低原始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77例确诊为骨髓髓系原始细胞5%的MDS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MDS组。选取溶血性贫血(HA)患者50例作为HA组。进行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骨髓活检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观察核型异常及分子生物学异常检测结果、骨髓原始细胞计数、红系比例、粒系病态造血、红系病态造血、巨核系病态造血情况、内铁阳性水平、铁颗粒数、环铁粒幼红细胞阳性率、骨髓活检切片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联合分析。结果 MDS组核型异常、分子生物学异常检出率高于HA组(P0.05);MDS组、HA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红系比例对比,P0.05;MDS组、HA组粒系病态造血、红系病态造血异常检出率对比,P0.05;MDS组巨核系病态造血异常检出率高于HA组(P0.05)。MDS组、HA组内铁阳性水平、铁颗粒数对比,P0.05。MDS组环铁粒幼红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HA组(χ~2=19.659,P0.05)。MDS组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s,ALIP)、巨核病态造血检出率高于HA组(P0.05)。联合检测检出率为89.61%。结论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骨髓活检切片三联检测法能够提高低原始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检出率,辅助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6.
贫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系统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它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临床上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性贫血(MeA)、溶血性贫血(HA)、再生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A)和继发性贫血(感染性贫血、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的贫血等).本文通过对293例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铁染色的结果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结果比较,旨在探讨这些指标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 anem-ia),亦称荷铁性贫血(Iron-lcading anemi-a),铁利用障碍性贫血(Sideroachrestic ane-mia)等。系由于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伴有红细胞无效生成的一种贫血。多数病人周围血象有低血色素、小红细胞性或正常红细胞性贫血特征。在骨髓中可见大量含粗大铁粒的铁粒幼红细胞,铁粒且多围绕细胞核排列成环形。用铁剂治疗无效或可加重病情。因本病易误诊为缺铁性贫血,且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有关病例介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以下简 MDS)是一种源于血干细胞并且累及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的克隆性疾病。综合观察分析MDS的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改变 ,对提高 MDS的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1 材料与结果收集 1998年至 2 0 0 4年我室观察到按 FAB分型的 MDS病例 36例。其中难治性贫血 (RA) 2 0例 ;RA伴环铁粒幼红贫血 (RAS) 4例 ,RA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 8例 (其中乳腺癌化疗的 1例 ) ,慢性粒 -单细胞白血病 2例 ;过度型 RAEB(RAEB- T) 8例。病人临床症状多以贫血乏力、发热或皮肤淤斑、白细胞减少或全血减少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9.
<正> 正常骨髓中有一定量的铁,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供细胞合成血红蛋白之用,这种贮存铁称细胞外铁。在正常骨髓内,发育中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可存在少量的铁颗粒,称为铁粒幼细胞,成熟红细胞中若也含铁粒时,称铁粒红细胞,以上铁颗粒可用普鲁士兰染色法显现,我们对36例非缺铁性贫血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铁染色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正常骨髓细胞外铁值为(+)~(++)内铁为12~44%,平均值为21.4%,由上述紫癜患者骨髓细胞外铁均低于正常值,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巨幼红细  相似文献   

10.
冯敏  曾维平 《广西医学》2002,24(2):216-2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是全潜能干细胞水平上的分化障碍引起的一组克隆性恶性血液病。我们对 1 997年以来在我院就诊的 38例 MDS患者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病理切片进行了淋巴、单核、浆及组织细胞观察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初治 MDS患者 38例 ,男 30例 ,女 8例。年龄 1 6~ 72岁 ,平均年龄 4 0 .1岁。经骨髓涂片及塑料包埋法骨髓病理检查 ,符合 MDS诊断标准 [1 ] 。其中难治性贫血 ( RA) 2 0例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 ( RAS) 1例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 RAEB) 1 2例 ,转化中的 RAEB ( RAEB…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散结消瘿颗粒及方中各相关药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散结消瘿颗粒及方中各相关药物对红细胞溶血、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OH能力。[结果]散结消瘿颗粒及方中各相关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红细胞溶血和肝匀浆自发性过氧化;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以·OH;对铁离子均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结论]散结消瘿颗粒及方中各相关药物在几种体外抗氧化模型中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和免疫分子CD35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及红细胞促中性粒细胞吞噬率(ERPN),采用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率(RATR),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免疫分子CD35(RBC-CD35)数量。结果30例IDA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RC3bRR、ERPN及RAT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RBC-CD35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30例IDA患者铁剂治疗2、3个月贫血纠正后,RC3bRR、ERPN、RATR及RBC-CD35数量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DA患者存在可逆性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损害,强调IDA患者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及分群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后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血液分析仪检测40例正常对照组及7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及分群参数。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及分群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铁剂治疗后Ret、Ret^#、IRF、MFR、HMR高于治疗前(P〈0.01),LFR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网织红细胞及分群的检测,可用于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及与慢性病贫血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诊断白血病及巨幼性贫血更准确,更全面的方法.[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和手工涂片同时进行辅助诊断白血病及巨幼性贫血.[结果]在门诊总量8075份标本中筛选出18例白血病样本,4例巨幼性贫血样本.其中机器提示16例,2例未有提示.[结论]仪器对多形态,多变化的血细胞识别有限.用血液分析仪分析血样同时,不能忽略血细胞形态检查,防止幼稚细胞漏检.  相似文献   

15.
子宫阔韧带肌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捷  孟胜君  黎原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11-613
目的探讨子宫阔韧带肌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30例阔韧带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采用临床结合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76.7%,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其他组织损伤。结论阔韧带子宫肌瘤术前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超声及妇科检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正确辨认肌瘤与周围组织关系是避免其他脏器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D-D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酶免疫法测定42例心肌梗死患者,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H-FABP、D-D聚体。[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的H-FABP、D-D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SA),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UA)H-FABP、D-D聚体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SA),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的(SA)H-FABP、D-D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FABP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具备可行性,而D-D聚体可以作为AMI诊断的参考指标,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测定大肠癌、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患者血清和大肠液唾液酸(SA),与正常人血清SA比较。结果表明,结肠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血清S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大肠癌组血清和大肠液SA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阳性率分别为59.09%,68.18%。血清SA浓度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血清SA与大肠液SA呈正相关,而肠液SA阳性率更高。根治术后血清和大肠液SA降至正常。联合应用血清SA和癌胚抗原(CEA)测定对大肠癌诊断的准确性可达87.8%。  相似文献   

18.
小肠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瘤的有效诊断方法,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81年6月~2004年9月收治的小肠血管瘤患者20例。结果全组患者有轻重不等的贫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或黑便,部分患者有腹痛、腹胀,容易误诊。发病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各7例,回肠5例,空旧肠交界1例。剖腹探查并手术治疗18例,单纯胃镜检查、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各1例。结论小肠血管瘤发病部位隐蔽,多种检查方法存在其局限性,手术探查并结合纤维内镜检查是一最有效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液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干/祖细胞和骨髓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MDS患者和对照组20例(缺铁性贫血13例,血小板减少紫癜7例)患者的血液常规测定采用Sysmex - xe - 2100血常规分析仪,血液及骨髓细胞涂片采用瑞-姬氏染色法,免疫表...  相似文献   

20.
肾结核治疗体会(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肾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肾结核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经验.结果 最常见的主诉为尿路刺激征和血尿,分别为42%和50%;尿PCR-TBDNA阳性率为30%,IVU与CT的确诊率分别为20%、73%.药物治疗13例均治愈,手术治疗44例且术后病检均为肾结核.结论 肾结核不典型病例增多,临床应综合分析,力求早期诊断.X线检查应首选IVU和CT.无功能结核肾切除同时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