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阿霉素颈椎椎旁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例临床确诊的头面部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阿霉素颈椎椎旁介入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阿霉素颈椎椎旁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镇痛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阿霉素颈椎椎旁介入治疗PHN的VAS评分,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VAS评分)、舒适度评分(GCQ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WHOQOL-BREF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GCQ、PSQI及WHOQOL-BREF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睡眠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药等;神经阻滞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与病变区域相对应的神经支配节段于鞘内注射镇痛液行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一周后VAS评分首先降低,对照组起效慢,两周后开始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两组镇痛总有效率均≥70%,但观察组疼痛完全缓解率(65.38%)及总有效率(84.6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椎旁神经阻滞疗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PHN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宋伟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16-117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视觉模拟评分(VAS)>7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观察组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8.6%,观察组为9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83例老年PH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1例,采用常规临床用药治疗,而联合组42例则增加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1、2、4周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对老年PHN患者疗效确切,且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治疗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1例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46例予以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治疗,两组均行抗病毒、营养神经和口服镇痛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数字评分(VA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R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PB在治疗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疼痛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地减轻疼痛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肖宇民 《医学综述》2007,13(23):1894-1895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对6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抗病毒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交部位不同,行星状神经、颈丛神经、椎旁神经、臀上皮神经或坐骨神经等镇痛液神经阻滞。治疗组口服中药升降散加味汤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VAS评分、SQS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升降散加味内服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阻滞,观察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普鲁卡因,比较二者疼痛改善情况和止痛时间。结果观察组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缩短止痛时间,改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与后遗神经痛预防中神经阻滞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治疗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6.85±1.25)分与对照组(6.74±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2.2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98±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59%(1/63)低于对照组11.11%(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17%(2/63)、6.35%(4/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神经阻滞疗法可取得显著效果,且有助于后遗神经痛的预防,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疼痛治疗疗效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皮肤科带状疱疹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强的松片联合加巴喷丁胶囊,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镇痛治疗,均以疼痛消失停止用药;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针抗病毒治疗,10 d左右。并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以及第12周对形成PHN患者进行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带状疱疹治疗的生活质量、VAS评分比较:治疗第2、4周评分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HN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6.7%,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12周后两组PHN患者生活质量、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疼痛疗效显著,并可降低PHN的形成,加巴喷丁可有效提高PHN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4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观察组(早期患者)和对照组(非早期患者)各47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巴喷丁治疗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以此为依据判定治疗效果,统计遗神经痛(PHN)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HN发生率为(12.77%),低于对照组的(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3周、6周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快速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PHN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皮损区用0.2%布比卡因、泼尼松龙、弥可保浸润,同时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及椎旁阻滞。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S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2、3周两组VAS和SQS评分均明显下降(JD〈0.01),观察组治疗后VAS和SQS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显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显著疗效,但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均优于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和单纯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组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QS评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2、3、4周VAS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VAS和Q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PHN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起效快,疼痛缓解率高,改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4.
文传兵  杜宇  代月娥   《四川医学》2018,39(2):181-18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术加神经阻滞治疗胸背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RF组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加神经阻滞组,NB组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VAS评分、PSQI总分、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两组的VAS评分、PSQI总分、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RF组的VAS评分优于N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气胸、呼吸困难、血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射频热凝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胸背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且中长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副作用率、带状疱疹后遗痛开始缓解及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的P物质浓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心理评分、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痛开始缓解及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观察组P物质浓度、焦虑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副作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降低P物质浓度,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心理,缩短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4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3~5 ml,甲钴铵0.5 mg,复方倍他米松1 mg,稀释至15 ml,行椎旁神经阻滞.此外A组同时以浓度为30%三氧10 ml行椎旁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并记录疼痛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治疗后A组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24/24例)明显高于B组75%(18/24例),且A组的治疗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β-内啡肽水平、前列腺素E2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内啡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β-内啡肽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前列腺素E2水平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CEH)应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CE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给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头疼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EH患者给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现象,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并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结果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对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66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普瑞巴林)22例、B组(单纯椎旁神经阻滞)22例、C组(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口服普瑞巴林)22例.在治疗后1、3、6、9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法(QS)综合评定治疗结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组按照给药方案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和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但起效缓慢、药物用量大,不良反应多;B组起效快,但起始对疼痛和睡眠的改善还欠缺;C组治疗后的效果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并优于A和B组(P<0.05);3组都有少量的不良反应,其中C组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安全可靠,其疗效比单纯口服普林巴林或椎旁神经阻滞优越,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