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及手术疗效,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0例患者的诊治,22例经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检查均符合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诊断标准。术后定期随访,包括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双手握力及X线片检查。腕关节总体功能评价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法。结果随访1~6年,平均3.5年。采用Cooney评分法评价治疗结果,优9例,良9例,满意2例。结论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早期切开复位,修复损伤韧带,是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诊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穿钉撬拔治疗月骨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13例月骨脱位患者,其中前脱位8例,后脱位5例,新鲜脱位10例,陈旧3例;均采用C臂透视下经皮斯氏钉撬拔复位。结果:13例经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按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优良率100%。讨论:经皮穿钉撬拔治疗月骨脱位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具有操做简单、复位良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应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月,采用在腕关节镜监视下辅助复位,AO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舟骨骨折14例。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术后13周。3例有轻度腕痛(21.4%),2例病人伤侧握力较健侧降低(14.3%)。结论应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创伤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对12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DASH评分进行随访.结果 患侧的活动度包括: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均较健侧明显降低(P<0.05),但是DASH评分功能良好.结论 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改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5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患者行改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术后均获得随访,采用腕关节Mayo评分,评估术后症状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Mayo评分:优4例,良1例。5例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症状立即消失,随访发现腕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其中4例握力恢复优,1例握力恢复良。结论:采用改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操作简单易行,固定牢靠,复位满意,术后对腕关节屈伸无影响,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背景]评价克氏针撬拔复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病例报告]给3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克氏针撬拔复位固定术,用放射线检查方法检测患侧及健侧的桡骨关节面的掌倾角、尺倾角及桡骨短缩,并检测腕关节内旋外旋、背伸掌屈活动范围及握力,以Cooney的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方法给予评分.患侧术前、术后、随访结果见尺倾角分别为19°,23°,22°(健侧为24°),掌倾角分别为9°,10°,8°(健侧为11°),桡骨短缩各为2,0,1 mm.平均6周后骨愈合.最终随访患侧腕关节内旋外旋活动消失角度各为1°,2°,屈曲伸展消失角度各为15°,10°,术后患侧握力平均为健侧的88%.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82分,优为6例,良为20例,尚可为8例;4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桡神经浅支损伤,3例为浅表感染;未见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病例.[讨论]若无关节内骨折、背侧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及无明显骨质疏松的桡骨远端骨折,用克氏针撬拔复位固定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AO/AISF螺钉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Krimmer分型A11例,A24例;B12例,B23例,复位后,以AO/ASIF经皮穿钉进行内固定。结果术后腕关节疼痛程度静息时为4,用力时为16,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24°(达健侧92%),尺桡偏57°(达健侧91%),平均握力为40kg(达健侧85%)。X线片示:未见内固定松动,骨折愈合,2例腕关节炎,Krimmer评分总分总体疗效优7例,良2例,满意1例,DASH值为8.0。DASH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术后腕关节功能良好,仅有轻微不适症状。结论对于治疗一些能闭合复位的腕舟骨骨折,经皮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的治疗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月骨周围腕骨背侧脱位患者16例。新鲜脱位3例,1例行月骨切开复位,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2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陈旧性脱位4例,行近排腕骨切除术1例,3例患者放弃治疗。新鲜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脱位2例,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1例,舟骨对位对线好。切开复位,舟骨行螺钉内固定1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脱位7例,近排腕骨切除6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结果: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法,新鲜骨折脱位治疗效果优秀4例,良好1例,患者满意度为满意。陈旧性骨折脱位采用腕骨切除治疗中,Mayo评分良好4例,尚可3例;其中5例患者满意,2例满意度为尚可。患者要求放弃治疗4例,Mayo评分为差。结论:伴或不伴有舟骨骨折的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早期治疗效果满意,陈旧性骨折脱位患者采用近排腕骨切除术,总体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1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3例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结果:随访6月~4年,平均24月,按Cooney评分法: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陈旧伤),优良率76.9%。结论: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可达到腕舟状骨骨折端解剖复位,有利于舟状骨骨折近段和月骨血供及腕关节轴线的恢复,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早期诊断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取自体掌长肌腱解剖重建远端桡尺韧带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患者,腕关节探查明确诊断,然后取自体掌长肌腱解剖重建远端桡尺韧带;平均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握力、腕关节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腕关节的疼痛状况,利用MMWS评分和DASH评分评估腕关节的功能状态。结果在腕关节活动时VAS评分从术前的(7±2)分恢复至术后的(3±3)分,MMWS评分为术前(50±9)分,术后(83±11)分,DASH评分从术前(37±15)分提升至术后(16±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握力术前为84.5±16.0,术后93.4±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为93.5%±6.0%,术后为96.4%±3.0%,旋前旋后活动度术前为92.6%±7.0%,术后为97.2%±5.0%,虽有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远端桡尺韧带是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手术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病人25例,分为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组(MIS组)12例和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组(ORIF组)13例。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术后随访病人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六个方向的活动度,复查腕关节正侧位片,观察对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及关节面恢复情况,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表对2组病人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2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MIS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RIF组(P < 0.01),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ORIF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腕关节均复位良好,腕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切口小,手术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可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C3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例C3型肱骨干骨折的患者,术中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本组患者的损伤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前和术后影像学检查(X线或CT),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手臂肩残疾问卷表评定术后患肢功能。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1~96(62±16)min,术中出血量80~420(162±12)ml,术后随访12~36(21.0±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6(3.2±1.1)个月。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9~95(93.5±3.8)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78~95(91.6±3.6)分,手臂肩残疾问卷表得分4.17~22.5(15.0±3.0)分。1例桡神经损伤(术前已存在),术中探查完整性存在,未作特殊处理,4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双钢板治疗C3型肱骨干骨折,手术技术简单,固定牢固,有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置钉与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采用经皮置钉的LDD患者30例,将其分为经皮组和镜下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术后复查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螺钉位置及融合率.结果 经皮组置钉84枚,镜下组置钉70枚.两组术中平均出血、手术平均时间、C臂透视平均次数、住院平均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镜下组VAS及ODI分别为(2.50±1.30)分及(50.00±3.50)%,经皮组VAS及ODI分别为(3.00±1.50)分及(58.0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镜下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3.33%、80.00%;置钉位置经影像学复查,显示位置良好,痛变节段融合良好,无螺钉松动.经皮组3枚(3.57%)螺钉位置偏差,行二次手术调整.结论 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治疗LDD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高于传统经皮置钉,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两种微创固定方法治疗青少年(10~14岁)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52例肱骨近端骨折的大龄儿童(10~14岁)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24例,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维持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经皮克氏针穿针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维持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术后3、7 d上臂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肘关节Mayo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为Neer Ⅱ、Ⅲ型骨折,术后连续随访15个月。2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3、7 d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观察组住院费用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的肩关节Neer评分与肩关节Mayo评分分值均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5个月共3个时间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因骺板早闭或骨桥形成导致的患肢生长紊乱和成角畸形。 结论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皮克氏针穿针内固定后,外固定架维持相比石膏外固定维持,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固定治疗方案,但同时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探讨肩关节镜下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应用肩关节镜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的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资料.随访术后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1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6个月,平均为9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术后终末随访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8~100分,平均为93.75分.[讨论]应用肩关节镜技术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创伤小,诊断和治疗更加全面、准确,操作安全可靠,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57例,其中伴有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30例(A组),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27例(B组).所有患者均行前路锁定钢板固定,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不予固定.术后采用腕关节各项活动度、Gartland-Werley评分及DASH量表评估腕关节功能,通过与健侧对比判断是否存在下尺桡关节不稳.结果 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各组术后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均未出现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不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成人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在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共完成关节镜下成人胫骨髁间棘骨折修复固定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新鲜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4例;按Meyers—McKeever骨折分型:Ⅱ型8例,Ⅲ型14例。22例骨折全部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缝合固定。术后进行系统化的患肢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和被动伸屈关节(ROM),髌骨推移锻炼,进行股四头肌、胭绳肌、小腿肌的肌力锻炼,以及患膝的本体感觉训练。结果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并进行放射学和,临床评估。放射学检查:术后8周,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患膝活动范围均达到了健侧水平,无疼痛症状;4例患者患膝关节有轻微的慢性肿胀。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优18例,良4例。结论关节镜下钢丝缝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可以发现并治疗关节内合并伤,能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应用于指掌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指掌骨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固定手术,观察组实施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并依照患者软组织损伤实际情况采取石膏进行外固定。术后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围术期指标、Jamar握力、总关节活动度(total angle of motion,TAM)、上肢功能评定(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A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Jamar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采取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方式对指掌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再采取石膏进行外固定,虽然增加患者的手术时间,但是能够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安全性较高,另外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