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美芬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提高可预测性.方法 微球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自变量为外相Span80浓度、内相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第1天微球释药百分数(F1d)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根据因变量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于较优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5个方程均采用二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选择的较佳工艺为Span80浓度1.5%、PLGA浓度175 g·L-1、理论载药量6%,按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球形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F1d分别为4.37%,72.8%,64.1 μm,1.36和8.93%,微球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鼻用人参皂苷Rg3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人参皂苷Rg3为模型药物,制备鼻腔给药微球.方法:采用复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人参皂苷Rg3鼻用微球.利用Statistic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求得方程.以载药量,包封率及40~60 μm微球所占比例为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结果:据效应面优选的较佳处方范围为:投药比为0.4~0.5;有机相与水相之比为0.4~0.6;初乳与油相比为0.13~0.17.以此优选处方制备的三批微球形态良好,球形圆整,平均粒径为(44.99±12.59) μm,载药量为(10.25±0.08)%,包封率为(30.61±1.46)%.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适于鼻用人参皂苷Rg3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PLGA纳米粒,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考察聚乙烯醇(PVA)浓度与PLGA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仪观察纳米粒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分布。结果:从复相关系数上看,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纳米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186.23±2.98)nm,包封率为(68.23±1.93)%,载药量为(8.44±0.58)%。结论:优化的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法优化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囊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以壳聚糖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将5-氟尿嘧啶微囊化,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跨距为因变量对壳聚糖浓度、芯壁比、乳化剂用量和成囊温度4个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星点设计法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为质量分数0.15%,芯壁比1.5,乳化剂的用量8%,成囊温度50℃。结论:星点设计法优化微囊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制得的微囊具有囊型好、粒径分布均匀、重现性好、包封率高且制备工艺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以包封产率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壳聚糖微球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壳聚糖质量浓度0.01 g/mL,川芎嗪与壳聚糖的质量比1:4,进风温度120℃,空气流速500 L/h,所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表面圆整,载药量为(18.60土0.15)%,包封率为(93.01士0.76)%,平均粒径为(10.69±0.64)μm.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1~15 h内拟合Higuchi方程Q=19.798 t1/2 25.209(r=0.997).结论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包封产率较高,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稳定,可望成为实现中药微球工业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银杏内酯AB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GAB-LSLN)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热融-匀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辅料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注射用大豆磷脂用量、Myrj 59用量3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从复相关系数上看,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优化条件制备的GAB-LSLN平均粒径为169.5nm,包封率为92.3%,载药量为5.1%.结论 优选的GAB-LSLN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封率高,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阿柔比星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囊材,制备可缓释释药的阿柔比星纳米级微粒制剂。方法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考虑多个条件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将阿柔比星包封在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级微粒中,并采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制备得到的阿柔比星纳米粒表面光滑,粒径大小均匀,球形致密圆整,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且累计释放率高。结论研究微球制备工艺合理,为医药工业上制备阿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级微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鲑鱼降钙素(sCT)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对其物理性质和体外释放进行考察,为研制sCT的缓释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以PLGA为成球材料制各sCT微球,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微球制备的处方工艺条件,并对所制备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度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等进行研究.结果:正交设计确定微球制备的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PLGA质量浓度400 g·L-1,PVA质量浓度20 g·L-1,搅拌速度10 000 rpm;制备得到的sCT微球外观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31.92±3.10)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65±0.27)%和(41.44±3.39)%.28 d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在90%以上.结论: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sCT微球是可行的,且工艺简单,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选择胰岛素作为蛋白质模型药物 ,以聚乳酸为载药聚合物 ,采用溶剂挥发法 ,对蛋白质的微球处方及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以微球的成球情况、粒径、包封率、产率、含量为指标 ,首先应用正交设计分析筛选油相、乳化剂、乳化温度和溶剂挥发温度 ,然后应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法优化空白微球制备工艺 ;再根据空白微球的筛选结果 ,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两个重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应用理想函数优选产率、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的胰岛素聚乳酸微球。应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微球水解前后的表面形态。应用显微计数法测定微球粒径及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以纳米银为模型药物的羧甲基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探索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对粒径、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药纳米微球,测量药物的包封率及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制剂中纳米银释放情况。结果: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是羧甲基壳聚糖浓度4.2 mg/mL,滴速为5 s/滴,纳米银投药量为20 mg(500 μL)。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制备出的载药纳米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14.1 nm,多分散系数0.204,包封率61.67%。8 h内累计释放量达80%以上,方程拟合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制备出包封率高、粒径适宜的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11.
米雷  袁志根  谭赞  艾缘  付三清  刘益锋 《西部医学》2019,31(8):1170-1173,1177
目的 优选正丁苯酞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微球的性能进行检测。 方法 使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正丁苯酞-PLGA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观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制备工艺,并观察体外释药性能。采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并测量粒径。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投药量15 mg,PLGA 50 mg,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 2%,搅拌转速为700 rpm。正丁苯酞的载药量 (14.49±0.56),包封率 (82.89 ± 1.46)。所制备的微球光滑圆整、粒径均一,平均粒径约为 (23.6±0.87)nm。体外释药实验表现为突释。结论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初步制备了正丁苯酞 PLGA微球,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制备方法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甲巯咪唑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通过Draper/lin小中心复合因子设计试验考察药物和PLGA的重量比、PLGA在内相的浓度、司盘-80在外相的浓度3个影响因子对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的影响。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最优处方工艺。结果3个影响因素和3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化处方工艺为药物和PLGA的重量比为0.08∶1,PLGA的浓度为40%,司盘的浓度为5%。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因子设计-效应面法完成了甲巯咪唑微球的多目标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构建载有骨保护素(OPG)的微球,筛选出缓释效果最佳的制备条件,并研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不同的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PLGA浓度制备OPG-PLGA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以PLGA聚合物浓度400 mg/ml、搅拌速度400 r/min、PVA浓度2%为条件制备的载药微球具有最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21×10-和75.10%,体外释药试验显示微球持续释放时间达到30 d,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结论 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OPG-PLGA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用于拔牙位点保存术的缓释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依托泊苷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依托泊苷聚乳酸微球,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处方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药物释放,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结果:所得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12.87 μm,载药量为14.79...  相似文献   

15.
正交设计优化苦参碱聚丙烯酸树脂微球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苦参碱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100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以包封率为优化指标,选择药物和Eudragit RS100的重量比、Eudragit RS100在内相的浓度、司盘-80在外相的浓度、搅拌速度为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按L9(34)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制备工艺为药物和Eudragit RS100的重量比为1:1,Eudragit RS100的浓度为10%,司盘-80的浓度为2%,搅拌速度为350r/min。结论采用正交实验完成了苦参碱微球的制备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6.
曹景强  刘李继  石坚  张朝跃 《当代医师》2013,(11):1522-1525
目的制备出包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缓释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复乳一溶剂挥发法(W/O/W)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人血白蛋白(HSA)微球,单因素法考察微球的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因素。再通过正交设计出实验优化方案,再对优化微球进行性质和体外释放的研究。结果(1)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工艺稳定。(2)PLGA浓度、分子量、聚合比对微球释药速率和缓释周期有重要影响。(3)微球的粒径和载药量对突释效应有明显影响。(4)优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缓释微球成圆球形,形态规则,粒径呈正态分布。微球在体外可缓释25d以上,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本实验制备出的优化rhEGF缓释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均匀,重现性好,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载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万古霉素(VAN)的多层海藻酸盐-壳聚糖缓释微球,探讨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和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微球;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CaCl2)浓度、油水比及span80浓度对VEGF和VAN包封率(EE)和载药量(DL)的影响,以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多层微球的表面形貌和粒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检测海藻酸与壳聚糖的自组装情况;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VEGF和VAN的EE、DL和体外释放量并绘制累积释放曲线。结果:所制备微球呈黄褐色粉末状;SEM观察,微球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约为50μm。制备缓释微球时,海藻酸钠浓度为1.0 g·mL-1、CaCl2浓度为8 g·mL-1、油水比为3:1及span80浓度为2%时为最佳配方,VEGF和VAN的EE分别达49.63%和16.67%,体外累计释放时间分别为16.5和12.5d,释放量可达95%。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制备了粒径较小、EE较高、缓释效果较好的载VEGF/VAN多层海藻酸盐-壳聚糖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18.
环丙沙星聚乳酸微球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环丙沙星聚乳酸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体外释放度试验中的浆法测定环丙沙星微球的体外释药情况,并对聚乳酸浓度对微球体外释放度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在聚胶酸浓度为10%的情况下,环丙沙星微球的体外释药情况为:53.2h的累积释药量为84.0%,T1/2为31.9h,Higuchi方程为Q=-0.0043 0.0039t^1/2,r=0.994。结论:环丙沙星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野菊花总黄酮-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野菊花总黄酮(TF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TFC-PLGA微球,观察初乳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和TFC与PLGA的投药比等不同因素对微球包封率(EE)的影响。显微镜观察微球大体形态;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和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微球EE及其体外释放结果。结果: 在搅拌速度为3000r·min-1、PVA浓度为3.0%、TFC与PLGA投药比为1:15的优化条件下,TFC-PLGA微球平均EE为(45.03±1.25)%,平均粒径大小为(102.20±1.97)μm。体外释放实验,24h时微球累积释放率为22.07%,20d时累积释放率达92.32%,TFC-PLGA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 采用优化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粒径适宜、分散较均匀、EE较高的TFC-PLGA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20.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溶液体系中利用这些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施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铈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有效地引发MAA在CPVA微球的表面接枝聚合,当铈盐浓度为4.9×10-3 mol/L、硫酸浓度为0.17 mol/L、反应温度为45 °C、单体浓度为0.54 mol/L时,每100 g接枝微球CPVA-g-PMAA可接枝PMAA 3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