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为组织工程结膜探索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为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在体外培养纯化鉴定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并用Hoechst 33342标记,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与结膜上皮细胞进行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10d,然后对诱导后的细胞用细胞免疫化学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包括角蛋白4和粘蛋白4,同时检测细胞的Hoechst 33342表达情况。[结果]纯化后的皮肤干细胞比例接近90%。Hoechst 33342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胞核显示蓝色荧光。在与结膜上皮细胞共培养10d后,皮肤干细胞显示结膜上皮细胞的标志粘蛋白4和角蛋白4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9.9%和95.6%,同时细胞还显示胞核的Hoechst 33342表达。[结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皮肤干细胞,在体外的适宜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有结膜上皮细胞特征的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为组织工程结膜探索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为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在体外培养纯化鉴定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并用Hoechst 33342标记,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与结膜上皮细胞进行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10d,然后对诱导后的细胞用细胞免疫化学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包括角蛋白4和粘蛋白4,同时检测细胞的Hoechst 33342表达情况。[结果]纯化后的皮肤干细胞比例接近90%。Hoechst 33342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胞核显示蓝色荧光。在与结膜上皮细胞共培养10d后,皮肤干细胞显示结膜上皮细胞的标志粘蛋白4和角蛋白4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9.9%和95.6%,同时细胞还显示胞核的Hoechst 33342表达。[结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皮肤干细胞,在体外的适宜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有结膜上皮细胞特征的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时RT~PCR方法检测经定向诱导分化的表皮干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探讨干细胞疗法用于眼表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细胞以结膜上皮细胞为饲养细胞进行共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相同时间,分别于第1、3、5、7天取各组细胞提取RNA进行实时RT—PCR定量检测β2-微球蛋白、角蛋白K1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共同培养3d后出现β2-微球蛋白、角蛋白K13基因的表达,第5、7天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经本实验方法定向诱导分化后表皮干细胞可表达与正常结膜上皮细胞相类似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皮肤干细胞在结膜去细胞基质上的生长和分化情况,探讨利用皮肤干细胞及结膜去细胞基质构建人工结膜的可能性。【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1~2代人皮肤干细胞接种于人结膜去细胞基质上,在体外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标本分别行HE染色、人上皮细胞角蛋白CKl9单克隆抗体、结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CK8抗体、CK13抗体、MUC5A/C抗体免疫组化鉴定。【结果】皮肤干细胞在结膜去细胞基质等模拟的体外微环境下可形成类似结膜上皮细胞的复层增生,并有类结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表达,呈CK8抗体、CK13抗体、MUC5A/C抗体表达阳性。【结论】利用皮肤干细胞可在体外模拟的微环境下分化构建人工结膜,用于结膜移植眼表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体外培养鉴定恒河猴结膜上皮细胞,探讨结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的生长环境,为深入研究眼表疾病的发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恒河猴结膜上皮在体外进行分离培养,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后进行鉴定.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免疫化学,以及RT-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恒河猴结膜上皮细胞在24 h内从组织块爬出,上皮细胞成层状向周边铺展,平均7 d左右细胞可以融合成单层.原代培养生长的细胞以结膜上皮细胞为主,混杂有少许的成纤维细胞.传至第3代细胞,基本纯化为上皮细胞,无成纤维细胞混杂.原代和第1、2、3代的结膜上皮细胞,皆呈现细胞胞浆粘蛋白4和角蛋白4阳性.但是,原代的部分细胞呈现MUC5AC和角蛋白7染色阳性,第1代少数细胞染色阳性,而第3代细胞基本上未见阳性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RT-PCR检测,显示421 bp和632 bP明亮的特异性条带.[结论]对恒河猴结膜上皮体外取材培养,可以获取纯度较高的结膜上皮细胞,其生理特征与体内相同,可以在体外模拟类似的眼表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皮肤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构建人工结膜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皮肤干细胞在结膜去细胞基质上的生长和分化情况,探讨利用皮肤干细胞及结膜去细胞基质构建人工结膜的可能性。【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1~2代人皮肤干细胞接种于人结膜去细胞基质上,在体外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标本分别行HE染色、人上皮细胞角蛋白CKl9单克隆抗体、结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CK8抗体、CK13抗体、MUC5A/C抗体免疫组化鉴定。【结果】皮肤干细胞在结膜去细胞基质等模拟的体外微环境下可形成类似结膜上皮细胞的复层增生,并有类结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表达,呈CK8抗体、CK13抗体、MUC5A/C抗体表达阳性。【结论】利用皮肤干细胞可在体外模拟的微环境下分化构建人工结膜,用于结膜移植眼表重建。  相似文献   

7.
人羊膜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目的 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对照组)或与人羊膜共培养4-5d,观察其形态分化,分别用β1整合素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 与人羊膜共培养4-5d后,ES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样的单层细胞,细胞排列紧密,呈多边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多数细胞呈现β1整合素阳性,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未见β1整合素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β1整合素细胞分别为81.4%和8.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Z检验P<0.01。结论 人羊膜组织可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对照组)或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观察其形态分化,分别用β1整合素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后,ES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样的单层细胞,细胞排列紧密,呈多边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多数细胞呈现β1整合素阳性,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未见β1整合素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β1整合素阳性细胞分别为81.4%和8.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Z检验P<0.01.[结论]人羊膜组织可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通过利用牛体内胚胎与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式,探究共培养前、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整合素αv,β3基因差异表达的变化,为今后建立快捷有效的牛子宫容受态预判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将体内冲出的牛囊胚与原代培养并传代纯化至第5代的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进行24h体外共培养,利用RT-PCR技术对共培养前、后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进行αvβ3基因的表达检测。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前、后均有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共培养I组(未孵化囊胚组),其共培养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与未共培养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共培养II,III组为孵化囊胚,其共培养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显著高于未共培养组和共培养I组(P < 0.05)。结论 牛体内孵化囊胚体外诱导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达整合素的效果明显优于早期囊胚;整合素αvβ3具有作为牛子宫容受态体外检测标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邓先见  姚波  李力  徐苗苗  顾玮  杨策  蒋建新 《重庆医学》2013,(21):2441-2443,2448
目的建立简单、可靠的大鼠表皮基底层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大鼠背部皮肤,采用胰酶两步消化法获得单细胞悬液,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富集干细胞,将慢黏附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均以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以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双重荧光染色鉴定细胞表型,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多角形、呈铺路石样排列,倍增时间约为24h,细胞形态和生长规律符合基底层干细胞的特征。免疫荧光鉴定显示细胞共表达β1-整合素和K19,基底层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细胞。结论两步消化联合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获取基底层干细胞简易可行,培养的细胞活力好、表型可靠。  相似文献   

11.
创面愈合过程中创缘表皮干细胞的再分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Li JF  Fu XB  Sheng ZY  Sun TZ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3):228-231
目的: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与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该特征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只Wistar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面积为2.54cm^2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创面随机分为2组,即银锌霜治疗组(40个创面),空白对照组(40个创面)。分别于伤后3天、1周、2周和3周以组织学检查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以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两组创面愈合率在银锌霜组为80%(32/40),对照组为60%(24/40)。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于各时相点均未见β1整合素、K19阳性细胞出现,但于创缘表皮的棘层或颗粒层出现了散在的β1整合素和K19同时染色阳性细胞,且越接近创面这些阳性细胞更加密集,组织学上与基底层的阳性细胞无直接联系。其数量随着创面的缩小渐渐增加,直至创面愈合。创面上皮化后,这些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并随着愈合创面表皮脚的出现而消失;而感染创面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未感染创面。结论:表皮干细胞能动的参与创面的修复,创缘表皮干细胞再分布的主要功能可能是促进创面再上皮化。  相似文献   

12.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出现的干细胞岛现象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从细胞分化角度研究皮肤干细胞分布与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加速受创皮肤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取8例经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而愈的溃疡他是面皮肤,7例经磺胺嘧啶银治疗而愈的创面皮肤以及3例流产胎儿、3例儿童和2例正常成人皮肤,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法研究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角蛋白14(K14)以及角蛋白10(K10)的表达特征。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经rhEGF治疗的创面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积增大,在再生表皮基底层与角质层之间出现若干干细胞岛。这些干细胞岛的特征是β1整合素和K19染色阳性,在组织学上与基底层干细胞没有直接联系,为一类独立的岛状结构。经K14与K10等系列染色鉴别研究表明,在正常成人、青少年、胎儿以及未用rhEGF治疗的对照创面皮肤均未发现类似的干细胞岛现象。结论:在经rhEGF治疗的创面表皮中出现的干细胞岛是一种特殊和独立的细胞学结构,可能由已经分化成熟的细胞逆分化而来。其机制涉及生长因子对细胞分化调控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向汗腺上皮分化可行性及条件,为汗腺组织工程探索新的种子细胞提供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人汗腺细胞。将胚胎干细胞培养于人羊膜表面诱导其向表皮干细胞转化后,与人汗腺细胞直接共同培养,诱导其分化为汗腺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诱导分化结果。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汗腺细胞CK19、CEA阳性表达。培养于人羊膜表面的胚胎干细胞β1整合素呈强阳性表达,符合表皮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经与人汗腺细胞共培养2周后,有部分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表皮干细胞表达CEA,表明通过汗腺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间直接接触等可能的作用途径,使其表型向汗腺细胞表型转化。结论:胚胎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可能成为汗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2,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 对体外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的转染和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rAAV2-EGFP 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04、105、106 转染第2代兔结膜上皮细胞,转染后第1 、3 、5 、7日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EGFP表达情况,计算转染率。MTT方法检测rAAV2-EGFP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随着MOI值增大及转染时间延长,EGFP 表达效率逐渐增高,转染后第7~8日达到高峰并维持。MTT检测各MOI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AV2载体可以介导EGFP 基因高效稳定转染兔结膜上皮细胞,并且对细胞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中期不同胎龄胎儿结膜上皮细胞中,角蛋白7、14、19p6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人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特征。方法取正常引产6h内的孕中期不同胎龄胎儿眼球前部组织,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角蛋白p63和PC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PCNA及p63表达情况一致,主要表达在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及角膜缘上皮深层细胞。角蛋白19主要表达在穹窿部及球结膜上皮细胞。角蛋白14表达在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及睑结膜上皮细胞。角蛋白7表达在穹隆部至角膜缘上皮细胞。结论细胞角蛋白7、14、19和p63及PCNA在人孕中期不同胎龄的胎儿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征性表达表明,人孕中期胎儿结膜上皮细胞普遍具有增殖的活性,干细胞位于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和角膜缘上皮细胞的深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定位大鼠的表皮干细胞,探讨表皮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定位表皮干细胞。用胶原酶冷、温消化和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新生鼠皮肤,获得单细胞悬液。选取在鼠尾胶原上快速贴壁的细胞为目的细胞,未快速贴壁的细胞为对照组,二者在相同条件下培养,适时传代,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免疫学方法鉴定表皮干细胞。结果:毛囊隆突区细胞胞浆表达角蛋白15(K15)随年龄的增长,K15阳性细胞出现在毛母质细胞区和表皮基底层。体外培养的细胞能形成大克隆,克隆形成率为14.06%,传至第4代,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浆内表达K15。结论:表皮干细胞位于毛囊隆突区,此研究所用的方法可以分离、纯化和培养表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293细胞(人胚肾细胞)和人CD34+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磁性分离仪纯化CD34+细胞,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两种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两种细胞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于一定时间内检测293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32.8%,CD34+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25%,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转染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 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能转染293和CD3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作为良好的报告基因,为将来的干细胞基因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直接抽取成年健康志愿者骨髓,采用直接贴壁法培养获得较纯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表面标志的检测、鉴定及培养扩增后,以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分化,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10,K19及β1整合素的表达。结果:诱导BMSCs1周后可见大量扁平的多角形细胞紧密连接成片,呈铺路石状排列生长,胞浆内可见丰富的角蛋白丝;大量细胞K19和β1整合素双染阳性,个别细胞K10染色阳性。结论:BMSCs在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EGF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表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