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AFP阳性与阴性小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并对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并应用TIC软件分析AFP阳性与阴性小肝癌与周围肝实质的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流出时间和和曲线下面积。结果 60例小肝癌患者超声造影均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征,灌注曲线呈“快上快下”的形态。AFP阳性与阴性小肝癌间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和峰值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阳性与阴性小肝癌间流出时间和和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阳性与阴性小肝癌超声造影均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征,而AFP阳性小肝癌“快进快出”的特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程蔚然 《河北医学》2013,19(7):977-98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良性及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恶性病变组患者瘤体周边假包膜显示率、肿瘤内血流及瘤体回声与良性病变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二者病变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肾脏恶性病变主要以“快进快出”强化模式和高强化为主,而肾错构瘤多呈“慢进慢出”及低强化表现,部分呈等强化,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常规超声检查准确率为75.83%(91/120),明显低于超声造影的90.83%(109/1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显示各种肾脏肿瘤的声像图、血供特点和增强特征,为肾脏肿瘤临床定位、定性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敏华  戴莹  严昆 《中国医刊》2006,41(4):32-34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对肝细胞性肝癌(HCC)各时相的时间定义及病灶增强模式,提出CEUS诊断肝癌的参考标准。方法分析206例253个明确诊断的HCC病灶超声造影表现,记录注射造影剂后肝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的开始增强时间、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HCC病灶开始增强、开始减退时间及增强特征。结果设置以注射造影剂肝动脉开始显影(5.8-18.4秒)作为动脉相起始时间;以门静脉开始显影(8.7~23.8秒)作为门脉相起始时问;以肝实质增强达峰值(17.6-38.1秒)为实质相起始时间;以180~360秒作为延迟期时间。253个HCC中94.1%(238灶)在动脉期增强,5.9%(15灶)在门脉期增强;84.6%(214灶)在门脉期或实质期退出,11.1%(28灶)在延迟期退出;4.3%(11灶)最终未能退出。归纳HCC的造影表现显示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快进不出”、“慢进快出”、“慢进慢出或不出”五种模式。结论根据超声造影时相定义及HCC增强退出特征。总结HCC超声造影模式及诊断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结果:超声造影初诊与手术病理相符24例,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4.6%,准确率为85.7%。表现为造影剂充盈快进快出17例(70.8%);造影剂达到峰值时肿块表现为高增强者16例(66.7%)。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诊断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乳腺癌超声造影特点为造影剂“快进快出”,峰值时高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孤立性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孤立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造影后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9例病变中,6例动脉期快速强化,实质期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模式 2例呈“快进慢出”模式 1例呈“慢进慢出”模式.造影前仅4个病灶诊断为恶性或恶性倾向 造影后7个病灶获得定性诊断,诊断的正确率达78%.结论:超声造影中小肝癌的增强模式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部分病灶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需结合其它影像学方法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对肾脏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对50例肾脏实质内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将经DICOM3.0格式保存的动态图像导入SW—UCS-1型超声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C),得到上升支斜率(a3)、下降支曲率(a2)、达到时间(AT)、达峰时间(TTP)、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增强强度(AM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通过时间(MTT)、灌注指数(PI)等,并比较定量参数在肾脏恶性肿瘤和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之间的差异。结果。肾脏恶性肿瘤多见灌注模式为快进快出,而慢进慢出多见于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恶性肿瘤和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灌注模式分别为:快进快出28例和0例,快进慢出4例和1例,慢进快出5例和1例,慢进慢出1例和10例。TIC分析定量参数a3、AUC和PI在肾脏良恶性肿瘤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可以对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后的特点,评估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共91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癌(HCC)动脉相早期呈整体增强,呈快进快出高增强;转移性肝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先环状强化或直接整体强化,门脉相及延迟相迅速消退,呈"黑洞"征表现;胆管细胞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开始强化,至门脉相早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呈慢进快出高增强.肝血管瘤呈典型的慢进慢出高增强,肝腺瘤呈快进慢出低增强,肝脓肿呈网格状快进快出低增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轮辐状"快进慢出高增强,不均质脂肪肝及肝硬化结节呈等增强,其增强方式与周围肝实质一致.结论 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超声造影特点,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肝脏局灶性病灶中各时相的回声变化规律,对照增强CT各病灶的特点,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常规超声检查不能完全明确诊断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采用造影剂SonoVue以及百胜公司Technos DU 8进行超声造影研究。[结果]14例原发肝癌中10例呈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6例肝转移癌表现多样,动脉期可呈环形或整体增强,肝恶性肿瘤的消退时间早于其他肝脏局灶性病变(P〈0.05),门脉期或延迟期表现为相对低回声。6例肝血管瘸有其特有征象动脉期开始缓慢向心性结节环形增,持续数分钟后才消退。与增强CT检查所观察的各病变的增强变化规律较一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明显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粥样硬化的预测能力,研究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高血脂者(分为冠脉造影阳性组和阴性组)进行颈动脉扫查。结果:冠脉造影阳性且患者动脉中膜厚度值(IMT)值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两组斑块检出率和斑块分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及造影增强模式特征。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8例(131个结节)的超声资料,总结常规声像图特征、结节血流丰富程度及血流形态及增强模式。结果:恶性组甲状腺结节回声、声晕形态及内部钙化分布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良性组甲状腺结节血流丰富程度以0级/1级为主(68.25%),恶性组以2级/3级为主(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血流形态以I型/II型为主(73.02%),恶性组以Ⅲ型/Ⅳ型/Ⅴ型居多(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良性组甲状腺结节80.95%环状增强、恶性组86.76%不均匀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用不均匀增强模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敏感度86.76%、特异度87.30%、阳性预测值88.06%、阴性预测值85.94%、准确率87.02%;利用环状增强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敏感度80.95%、特异度97.06%、阳性预测值96.23%、阴性预测值97.06%、准确率89.3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及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30例,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CDFI显示病变周边Vmax(80.30±9.10)cm/s,RI(0.70±0.11),28个(75.68%)可探及动脉频谱;病变内部Vmax(58.17±8.24)cm/s,RI(0.72±0.13),32个(86.49%)可探及动脉频谱。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动脉相均呈高增强,动脉中晚期或门脉早期快速廓清,呈快进快退表象。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而分化程度高者的开始廓清时间明显晚于分化程度低者(P〈0.05)。结论小肝癌CDFI和超声造影具有特殊的征象,超声造影并能初步评价其病理分化程度,可以提高正确诊断率,因此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诺丁汉预后指数(Nottinghamprognosticindex,NP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9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微血管成像表现,按NPI的评分分为3组。结果NPI评分3组为:〈3.4分的19例,3.4—5.4的52例,〉5.4的2l例。随着NPI增加,病灶内不均匀性增强、灌注缺损、病灶边缘增强高于中心区增强及增强边界欠清或不清的比例增加,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顺序的类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灶均以“高增强”为主,增强强度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PI增加,病灶以“早增强”、“慢消退”表现的比例逐渐增多,3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乳腺癌病灶内部微血管构筑模式与NPI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病灶内部血管增粗、扭曲及病灶周边微血管呈“毛刺状”、扭曲、增粗随NPI评分增高而出现几率增加,3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NPI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超声造影分析。依据患者斑块回声图像特点分为软斑组、硬斑组及混合斑组,比较分析三者超声造影增强率以及包括斑块峰值强度和达峰时间等时间一强度定量分析指标。结果61个斑块中经超声造影后有38个斑块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增强率达62.30%。与软斑组相比,硬斑组和混合斑组造影增强率明显下降,造影未增强率明显提高,斑块峰值强度明显降低,达峰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正确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25例(观察组)和肝血管瘤患者34例(对照组)资料。两组患者均接受肝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肿块直径、形态、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血流信号,同时观察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血流情况,比较观察指标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可见65个肝脏肿块,二维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占位效应;对照组34例患者可见89个肝脏肿块,二维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一般无占位效应;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6、9.01、5.20、81.69,P<0.05或P<0.01)。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而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观察组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最小流速[(98.75±18.64)em/s、(31.05±9.97)cm/s、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89±17.58)em/s、(25.69±7.54)e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36,P<0.05或P<0.01),门静脉血流流速[(11.98±3.78)cm/s]低于对照组[(14.43+4.1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是否能有效地检查出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灶。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块的患者147例,使用高频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乳腺钼靶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经病理检查。根据各组的病理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式对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灶的检出率。结果147例患者中乳腺钼靶检查显示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灶62例。高频超声检出单发或多发直径〈1mm针尖样强回声108个(73.5%)。其中包括96个恶性病变和12个良性病变的微小钙化灶,而96个恶性病变中有81个(84.4%)多发钙化,12个良性病变的微小钙化灶5个(41.7%)多发钙化,钼靶乳腺摄影诊断出62例,检出率为42.18%,高频超声诊断出108例,检m率为73.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1,P〈0.01)。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内的微钙化灶能有效地进行检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经胸部CT和/或X线检查发现、超声能显示的40例患者的40个肺占位病变为研究对象,包括周围型病变38个,中央型病变伴阻塞性肺不张2个;40例患者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64.8±12.5)岁(35-84岁)。首先,普通超声观察病变大小、形态、回声、血流信号分布情况, CEUS 观察病变开始增强时间( time to enhancement, TE ),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 TTP )及净增强强度( net enhancement,NE)。之后,在超声引导下避开CEUS显示的无增强坏死区行经皮穿刺活检,全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0例患者接受了经皮穿刺活检,1例(2.5%)发生咳血合并症。40个病变中,34个被确诊为恶性病变,其中1个病变穿刺病理诊断不明确,后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余6个为良性病变,穿刺活检确诊率达97.5%(39/40)。 CEUS显示良性病变的TE稍早于恶性病变,分别为(9.50±1.05)s(6-14 s)及(10.85±1.67)s(8.5-17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TE明显增快或减慢时对病变鉴别诊断有意义;比较良、恶性组TTP及N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恶性病变组中分别有16例及3例(47.1%和50.0%,P〉0.05)显示病变内有无增强坏死区。各种肺占位性病变时间强度曲线( time intensity curve,TIC)具有“快进慢退”特征。结论 CEUS在肺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指导穿刺活检取材方面有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2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和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诊断肝细胞癌价值及评估肝癌预后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4-7月收治的82例肝细胞癌(HCC)、1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和19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应用酶联吸附法及荧光定量PCR联合检测AFP-L3和AFPmRNA水平,对比其阳性率;并对术后1个月的肝癌患者检测AFP-L3和AFPmRNA水平,统计作出生存曲线。结果:术前不同肿瘤指标的检测结果:AFP-L3联合AFPmRNA检测阳性率为64.3%,明显高于AFP、AFP-mRNA单独检测的阳性率(50.9%、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AFP-L3联合AFPmRNA检测均阳性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较低。结论:术前联合检测APF-L3和AFPmRNA两项指标可提高HCC、尤其是AFP阴性HCC的诊断率,而术后联合检测又对评估HCC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飒 《中国医药导报》2013,(32):105-108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造影参数及模式对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能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赤壁市人民医院常规超声、CT等检查初步拟诊为胰腺原发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4例,其中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胰腺恶性病变者48例,良性病变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差异性;比较超声造影下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时间-强度曲线的不同参数指标.结果 ①超声造影低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100.00%(48/48)、特异性为50.00% (8/16)、阳性预测值为85.71%(48/56)、阴性预测值为100.00%(8/8);超声造影晚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75.00%(36/48)、特异性为12.50%(2/16)、阳性预测值为94.74%(36/38)、阴性预测值为53.84%(14/26).②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恶性病变相对上升时间、相对平均渡越时间、相对最高增强百分数为(-1.27±4.03)s、(6.37±18.37)s、(3.84±23.24)%,良性病变为(0.97±3.12)s、(-7.50±20.18)s、(-32.37±42.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55、4.33,P<0.05);相对达峰时间、相对到达时间恶性病变为(-1.10±4.80)s、(-0.61±5.31)s,良性病变为(1.73±6.86)s、(1.02±6.30)s,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01,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通过观察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对胰腺原发性占位病灶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发性乳腺癌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乳腺癌患者12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35岁(观察组)与〉35岁(对照组)各62例。比较两组病灶影像图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观察组团块型(77.42%)高于对照组(59.68%)(P〈0.05)。两组在形态、边界、高回声晕、毛刺征或蟹足征、钙化等方面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灶前后径(1.12±0.25)cm、纵横径比值0.51±0.45均小于对照组(1.78±0.28)cm,0.82±0.32(P〈0.05)。观察组血流分级(1.82±0.27)级,RI参数14.05±0.62均高于对照组(1.36±0.35)级,13.32±0.54(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发性乳腺癌具有特异性影像特征及血流特点。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86例FLL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分析其造影增强表现。结果恶性FLL开始增强时间(12.5±2.2)S明显比良性FLL(15.4±2.8)S早(P〈0.05)。54个(96.4%)恶性病灶动脉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至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而27个(90.0%)良性病灶则为动脉期增强后,延迟期持续高或等增强。以延迟期消退呈低增强判定为恶性病变,则本组超声造影诊断恶性FLL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6.4%(54/56)、90.0%(27/30)、94.7%(54/57)、93.1%(27/29)、94.2%(81/86)。结论超声造影对提高FLL的定性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