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从史学文献的角度推断药材丹参的道地产区,总结丹参药材现代科研成果,提炼文献中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分析。方法:考证不同时代的本草著作,对丹参药材历代道地产区进行归纳研究,结合古籍原文推断丹参道地产区;针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从性状、化学两个方面分别制定专业检索策略,在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炼归纳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性状及化学成分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丹参化学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本草考证相关古籍17本、近代典籍2本,提炼古代产区19个,对应现代地名(省)9个,结合频次统计结果与文献相关描述推断河南、山东、湖北、山西为丹参药材的道地产区;检索到性状文献78篇、化学成分文献3188篇。根据性状数据总结道地产区丹参药材性状特征;化学数据多指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其他产区差异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5.372%,得到可反映丹参各产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函数:F=(33.932×F1+28.058×F2+23.382×F3)/85.372。聚类分析将10个产地来源的丹参药材划分为3大类。结论: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山东为丹参最优产区,河南、山西次之,其余产区丹参质量不佳。该结果与本草考证所得丹参道地产区颇为一致,为丹参药材道地性评价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2.
信前胡的产地与道地性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历史角度对"信前胡"进行药名、基源与道地产地考证。方法:通过本草考证、现代资源调查、药材性状、有效成分与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信前胡进行考证研究。结果:信前胡是产于古信州(今江西上饶)的道地药材。结论:信前胡在历史上形成了以江西上饶县五府山、玉山、婺源、广丰、德兴等产地为道地产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本草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最佳道地药材,验证本草文献记载道地产区的合理性,初步明确最佳道地产区.方法 收集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8批丹参栽培品种,以及2个非道地产区3个品种共11批丹参药材,进行特征图谱分析.结果 河南、山西2个道地产区丹参相似度均在0.9...  相似文献   

4.
传统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本草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及3个非道地产区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以证明文献记载的道地产区的合理性.方法 收集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以及3个非道地产区共12批丹参药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丹参中丹参素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 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分析.结果 3个道地产区包括山西(S1)、河南(S2、S8)、山东(S6)所产丹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其余2个道地产区包括湖北(S9)和四川(S11)和2个非道地产区包括河北(S3)、北京(S12)等产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则相对较低.结论 研究结果部分证明了文献记载的丹参道地产区的合理性,为道地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甘肃道地药材大黄的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甘肃道地药材大黄进行了本草学研究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考证.方法查阅历代本草文献,考证大黄的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变迁、采收加工等.结果历代本草多以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为主流品种,其道地产区经由甘肃到四川再到甘肃,且明、清时期进入了大黄药用的全盛时期.结论通过上述古本草研究,结合大黄现代研究进展和资源分布情况,以甘肃...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初步确定26个道地产区及其他产地的共计78批次防风样本的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离子采集,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流动相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进行梯度洗脱;通过质谱解析软件(Markerview)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依据同位素峰度比和精确质量数确定其分子式,对比二级图谱与对照品图谱,进行结构鉴定。结合防风体内物质基础以及生物活性报道,确定候选质量差异标志物,进一步分析候选质量差异标志物在防风道地产区和非道地产区的含量变化规律,确定质量差异标志物。[结果]鉴定或推断了不同产地防风中含量差异较大的10种主要活性成分,其中Ledeouriellol、亥茅酚、补骨脂素、花椒毒素可初步作为防风道地药材的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找出一批化合物可以作为质量差异标志物,提供了新的道地药材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陕西省不同产地秦艽的质量差异,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探讨药材质量和其遗传基础的关系。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区秦艽药材中的指标成分,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计算并比较相似度。依据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特征,对不同药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对药材中提取的总DNA进行RAPD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聚类。结果 陕西省不同产区秦艽药材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产区秦艽药材也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陕西省不同产区的秦艽药材质量变异与遗传多样性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表现出与产地的相关性。结论 产地对陕西秦艽药材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提示道地秦艽质量的形成可能属于生境主导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三大产区8个产地肉苁蓉药材中浸出物及6种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考察不同产地药材质量差异,揭示其品质特征及道地性内涵。方法:采用冷浸法、HPLC-UV、HPLC-ELSD、UV-VIS测定各组分含量。结果:基于药典指标成分,各产地药材含量符合规定标准;不同产地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道地产区内蒙古总体水平较高,浸出物、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苯乙醇总苷、可溶性多糖、半乳糖醇、甜菜碱含量分别为67.02%、1.48%、0.55%、2.91%、17.12%、7.19%、5.98%。结论:与其他产区相比,内蒙古所产肉苁蓉药效物质丰富,体现了"油亮、体重、肥厚、质柔润、味甘"的道地性品质特征;可溶性多糖是本品道地性品质主要物质基础,各产地甜菜碱含量均在3.6%以上,建议将可溶性多糖作为药典指标成分之一,甜菜碱作为区别于管花肉苁蓉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白宇明  郝近大 《中医学报》2019,34(8):1792-1796
方志分门别类,取材丰富,不但是研究历史及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动物、植物、矿产、药材均有参考价值。方志中的科技篇,就记载有医药的史料,对于本草考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历代本草学家都十分重视猎取方志中有关中医药的史料,利用方志来搜集和考证药物的起源产地、品种、质量、栽植等;方志对医药工作者考证中药材品种,特别是当地特产中药和道地药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药材道地延续与变迁的第一手材料;方志在其物产类中大多数收录有当地药材情况,参看地方志,对于了解天然资源开发应用的历史大有裨益。在查考代表性地理总志时,可以看出方志记载的一些品种尚未为本草所著录。因此,方志在中医药发掘上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19,(8):1792-1796
方志分门别类,取材丰富,不但是研究历史及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动物、植物、矿产、药材均有参考价值。方志中的科技篇,就记载有医药的史料,对于本草考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历代本草学家都十分重视猎取方志中有关中医药的史料,利用方志来搜集和考证药物的起源产地、品种、质量、栽植等;方志对医药工作者考证中药材品种,特别是当地特产中药和道地药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药材道地延续与变迁的第一手材料;方志在其物产类中大多数收录有当地药材情况,参看地方志,对于了解天然资源开发应用的历史大有裨益。在查考代表性地理总志时,可以看出方志记载的一些品种尚未为本草所著录。因此,方志在中医药发掘上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药效组分含量测定,考察不同产地丹参的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探索各产地药材的品质特征。[方法]采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稀乙醇为溶剂)测定丹参总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结果]各产地丹参总浸出物含量均大于50.0%;山东临沂、河南方城、四川中江丹参各药效组分含量总体水平较高;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部分样品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低于0.25%,存在不合格药材;天津栽培丹参各指标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具有一定质量优势。[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效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差异尤为明显,为药材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山东临沂、陕西商洛、四川中江、河南方城作为丹参道地产区是合理的;非道地产区引种栽培后的药材质量存在不合格问题,因此,丹参非道地产区的广泛引种应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柴胡药材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不同产地柴胡药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GC-MS指纹图谱比较研究。方法利用GC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以道地产区河北省主产的7批北柴胡药材为基准,对比不同产地柴胡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HP-1非极性柱,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FID)温度270℃,程序升温50~270℃,体积流量为0.9mL/min,分流比为10∶1。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300℃,电子能量70eV。结果从7批道地产区柴胡药材挥发油GC指纹图谱中提取19个共有峰,用质谱分析鉴定出其成分,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的比较。结论柴胡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中各成分均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可作为柴胡药材质量评价的专属性的指纹图谱,并以此评价不同产地柴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合比较浙江不同产区白术质量,建立白术质量评价新模式。方法 采集浙江省内7个产区白术样品,采用UV法和HPLC法定量测定糖类和内酯类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筛选出分别代表内酯类和糖类指标的2个主成分,特征根累积贡献率达80.376%,得到代表白术质量的综合评价函数;采用Ward’s法,利用各产区样品糖类和内酯类指标的平均值对产区进行聚类分析。将7个产区划分为3组,磐安为最优产区,於潜、龙泉次之,其他产区白术质量相对较差。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区白术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模式,为白术资源的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荆芥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所获数据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构建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色谱柱为 SinoChrom ODS -BP(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结果 荆芥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28个峰确定为共有峰,除河南鹿邑、四川自贡的样品相似度低于0.9外,其他的21批荆芥药材的相似度为0.930~0.98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荆芥药材可被分为亳州荆芥与四川、河南、河北等其他产地荆芥两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247%,选择这6个因子可对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进行综合分析。结论 根据最终的综合得分结果可知,安徽、河北产荆芥药材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7个产区13个产地及样地的黄芩药材中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系统考察,确定不同产地黄芩质量整体特征,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醇溶性浸出法测定浸出物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限量指标成分黄芩苷和浸出物,各产地黄芩样品均高于药典限量标准;山东临沂、内蒙古赤峰两地栽培品含量总体水平最高,但各产地野生品均较低;汉黄芩苷于2.28%~3.74%,仍以临沂栽培品含量最高,其他产地野生品均较低;黄芩素于0.3%~1.0%,山西栽培品总体水平较高。[结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主产区黄芩药材整体质量较优,不存在不合格药材;山东临沂栽培黄芩各药效成分累积量最为丰富,其次为山西运城、闻喜、夏县产地,说明当前市场把山西作为优质产区具有一定合理性,也为黄芩栽培区域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丰宁、承德、赤峰野生品居于后3位,各产地野生品药效成分累积量均远低于栽培品,此现象应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查阅、整理本草古籍和近现代文献,对川贝母进行本草考证,并梳理其药用历史的变化,然后对其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分子鉴别等不同鉴别方法进行概述,总结川贝母不同鉴别方法和适用范围。结果发现,川贝母在明代以前本草著作中均未区分,自明代起川贝母被单列;在鉴别方法方面,性状鉴别仅能鉴别完整药材,显微鉴别适用于药材和粉末制品,理化鉴别、分子鉴别适用于药材、粉末制品和中成药等,其中理化鉴别既可定性鉴别掺伪情况又可定量测定掺伪比例,但分子鉴别在掺伪情况下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有效区别毛橘红与光橘红2种药材的识别模型.[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23批化橘红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建立了有效识别毛橘红和光橘红的神经网络模型,有效识别率超过91.3%,其中毛橘红均能被正确识别.[结论]神经网络技术可有效识别出道地药材毛橘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UPLC法分析连翘主成分的含量变化以评价不同产区连翘的质量差异。方法:用UPLC法分别测定10批连翘药材中连翘酯苷A、连翘苷、槲皮素的含量,结合多指标层次分析法计算3种主成分的权重,根据权重计算每个样品的综合评分来评价各产地连翘的综合质量。结果:湖北省十堰市产连翘药材中综合评分普遍较高,质量较好。结论:这一研究结果可为当地连翘药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山西远志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为有效控制远志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18 nm,流速为1.0 ml/min,分析时间为80 min,分析10批山西远志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SPSS软件和SIMCA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实验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良好。山西不同来源的远志药材相似度大于0.8,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山西远志药材的化学组成一致性较好,质量稳定。所建立的远志药材指纹图谱方法灵敏、稳定,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国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地域分布特点。〖HTH〗方法〖HTSS〗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的量,运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丹参脂溶性成分相关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结果回归分析表明,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量与二氢丹参酮Ⅰ量呈负相关,与其他两种呈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3个野生药材与山东和河南大部分产地、四川中江集凤镇栽培药材脂溶性成分较高聚为一类。建议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2%,丹参酮Ⅰ≥0.03%,隐丹参酮≥0.02%,丹参酮ⅡA≥0.2%。结论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呈现地域性差异,传统道地产区的量较高。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45%,丹参酮Ⅰ≥0.12%,隐丹参酮≥0.10%,丹参酮ⅡA≥0.35%,才能符合历史上药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