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产区川芎内生真菌菌群组成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  严铸云  何冬梅  王萌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2):1893-1897
研究采用PCR-DGGE和DNA测序技术,探究了四川5个不同产区间川芎内生真菌群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芎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不同个体、不同产区间的差异,同产区不同个体川芎内生真菌的相似程度较高,不同产区间的相似程度较低;道地产区都江堰市石羊镇川芎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较其他4个产区丰富,同时与其他产区相似度均很低,存在其他产区未见的特有种.综合分析认为在四川5产区中,都江堰市石羊镇的川芎内生真菌种群最为多样且群落结构相对固定,这可能是川芎道地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穆帝秀  孙莹  王清蓉  陈新  严铸云 《中草药》2018,49(1):194-202
目的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基因组中存在的Pht1基因家族成员进行挖掘、鉴定和功能预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Pht1这一功能基因家族奠定基础。方法基于丹参基因组数据库及NCBI数据库,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筛选获得丹参Pht1家族候选基因的序列,进而对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保守结构查找及系统进化树构建,最后完成其特征性分析和生物学功能预测。结果从丹参基因组中共挖掘出了12个新的Pht1候选基因,加上已报道的Smpht1,共13个Pht1成员,其同源性高达74.34%,并对9个成员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功能注释。该家族基因中,Smpht1Sm1、Sm4Sm6、Sm5Sm11这3对成员可能属于彼此协同进化的同功能基因;Smpht1、Sm1、Sm3、Sm5、Sm7及Sm11这6个成员在丹参根部表达,除了受缺磷特异性诱导表达的Sm7和不受磷素供缺因素所影响的Sm3以外,其余4个均有可能属于缺磷诱导增强表达型基因,进而对丹参磷素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另外,Sm7与Sm16还有可能在丹参花器官中表达而参与植株花期磷素平衡的调节;Sm14则很有可能是一个菌根诱导特异性表达的磷转运基因。结论首次系统地从丹参基因组中挖掘筛选出Pht1基因家族,并发现了具有特征性生物学功能的成员,这将为进一步阐明Pht1在丹参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代谢中所起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背景支持和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亚洲薄荷的快速繁殖及炼苗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亚洲薄荷生根的3个主要因素吲哚乙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及Marshing-Shong(MS)培养基的3个水平进行考察,检测亚洲薄荷的平均根长和平均根数,优化亚洲薄荷的生根培养基;经过炼苗达到种植要求。结果综合考虑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指标,并考虑到培养基配制方便,确定亚洲薄荷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4 mg/L)+NAA(1.0 mg/L)。结论该优化方案切实可行,能够满足亚洲薄荷下一步互作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蒙古族、哈尼族习用药黄瓜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生药学方法对黄瓜根进行性状、显微鉴定,薄层色谱法进行理化鉴定。结果:找出了黄瓜根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结果为该药的鉴定、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从NCBI下栽的鼠尾草属11747条EST序列(其中,丹参10228条)进行分析,搜索到含SSR的序列1911条,共合有SSR2156个,出现频率为18.35%。在丹参EST—SSR中,核苷酸重复基元种类共77种。单核苷酸重复最多,出现频率为10.45%,二、三核苷酸的出现频率为3.72%、4.40%。三核苷酸重复中ACG/CTG为主要类型,占27.3%。共设计引物143对,合成13对(其中,丹参6对,Salvia fruticosa7对),在对引物、dNTP、MgCl2进行测试后,建立了合适的PCR反应体系。引物筛选发现7对引物(丹参6对,S.fruticosa 1对)对丹参基因组DNA均有良好的扩增,并对11个不同产地丹参样品进行扩增均呈现良好的多态性。本研究结果证明根据丹参EST资源建立丹参EST—SSR标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别四川9种药用香茶菜,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采用形态组织学方法,比较观察了碎米桠、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毛萼香茶菜、瘿花香茶菜、细锥香茶菜、黄花香茶菜、显脉香茶菜、腺花香茶菜等的药材性状、茎和叶横切面、叶表面与药材粉末特征.结果:9种药用香茶菜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不同,提供了特征图表和鉴别检索表.结论:提供了相关药用香茶菜品种真伪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川芎可培养内生细菌种群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川芎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多样性信息.方法 实验采用富集培养法培养内生细菌,从菌液中直接提取总DNA,并扩增细菌16S rDNA V3片段,应用DGGE分析16S rDNA V3片段的多态性.结果 DGGE图谱显示:不同川芎样品的16S RDNA V3片段产物出现的带型及数量有一定差异,不同样品的强度高条带数量及其在泳道中的迁移率各不相同,体现优势种群的种类与数量的区别.结论 川芎根茎的可培养内生细菌具有较丰富的种群多样性,地域因素(产地)可能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品种.  相似文献   
8.
濒危植物三角叶黄连的资源调查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道地药材雅连的原植物--三角叶黄连的药用历史、资源现状、分布、生长环境、种群特性等的调查与研究,为雅连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核对标本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报道和总结了三角叶黄连的利用历史、自然分布特点、种群生态特性并提出了保护策略等,有利于对三角叶黄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论:三角叶黄连资源已经濒危,应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以有利寻找雅连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变化规律,寻找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并收集了1997年以来不同产地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数据,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丹参野生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普遍高于栽培品,近50%栽培品丹参酮ⅡA低于0.2%;数据的统计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引起数据差异较大,其中以四川产地的数据分歧最大;野生丹参的变异系数低于栽培品,不同产地栽培丹参的变异系数不同,反映出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不同;市购样品的变异系数大于自采样品;加热回流提取法得到丹参酮ⅡA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10.
川芎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内生真菌类群与川芎品种和产地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川芎的内生真菌,采用点植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6个产地的川芎根茎样品共获得内生真菌50株,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1纲、3目、4科、13属。结论: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川芎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推测川芎内生真菌种群可能和川芎的特定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