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与肌酸激酶总酶(CK)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非心脏病组(血清CK>400u/L和(或)CK-MB>50u/L)75例和AMI组42例患者CK-MB/CK>5%病例的阳性率,评价CK-MB/CK>5%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CK-MB/CK>5%的阳性率为78.6%,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的22.7%(P<0.01)。CK-MB/CK>5%对AMI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66.0%和86.6%。恶性肿瘤患者CK-MB/CK(41.9±29.6)显著高于AMI患者(8.9±7.4),P<0.01。结论CK-MB/CK>5%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较有限,但若能排除致CK-MB假性升高的病例,则可使诊断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魏任雄  俞勇 《宁波医学》1998,10(3):108-109
目的 比较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方法 采用微粒子免疫发光自动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各类别血清中cTn-I与CK-MB含量。结果 cTn-I检出AMI的敏感度为92.0%,特异性为100%;CK-MB敏感度为96.0%,特异性为77.4%。结论 cTn-I与CK-MB诊断AMI相比具有血中出现时间早,特异性高,升高持续时间长等优  相似文献   

3.
用普通琼脂糖快速电泳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21例AMI患者血清CK-MM亚型和PK的活力,动态观察AMI发病后不同时间CK-MM亚型和PK的变化,对比CK和CK-MB,以评价各指标在AMI后不同时间的诊断价值。结果:AMI发病5h内首次血清CK-MM3%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MM3/MM1比值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同时限测定的CK、CK-MB和PK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塞后6h内MM3/MM1诊断阳性半天高19~24h内PK和CK-MB诊断阳性率最高;36~72hCK诊断阳性率最高。血清CK-MM亚型,尤其是MM3/MM1是AMI最早、最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CK、CK-MB和α-HBDH联合测定在心肌梗塞病人中的初步观察牟秀萍(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CKMB测定对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有特异性意义,但CK活性增高维持时间只有2~4d,对AMI晚期和发病后的...  相似文献   

5.
付军  杨清  何娜 《吉林医学》2001,22(2):107
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AST)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酶学检查[1.2]。其中,尤以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对脏器的特异性较高,对心肌梗塞(MI)、癌瘤、神经肌肉等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MI后系列血清活力计算心梗范围(ISO),可发现AMI的预后与ISO密切相关[3.4]。近年来,将系列血清CK活力的改变作为监测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重要生化指标。笔者现结合70例AMI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地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MA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1比值 于上述两组。AMI发病后,CK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相关酶的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α0羟丁酸氢酶(α-HBDH)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AMI患者的CK、CK-MB、α-HBDH酶活性作了长达18天的动态连续测定,并与同期24正常进行了比较,结果:CK-MB特异性高,但持续短暂;α-HBDH出现早、消失慢,经过10天,酶活力仍维持较高水平,远高于对照组;CK在这三种酶中敏感性最高,结论:联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②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③结果AM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3/MM1比值则明显高于上述两组(t=7.81,10.08,P均<0.01)。AMI发病后,CK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21.6h,而MM3/MM1则在12.3h达到峰值,MM3/MM1比值达峰值时间明显缩短(t=7.45,P<0.01)。④结论检测CK及其亚型的变化有助于对AMI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9.
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更荣  魏任雄 《浙江医学》1999,21(5):270-271
用抗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单克隆抗体,以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烧伤,骨伤等患者及健康人血清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Hb同工酶(CK-MB)含量,比较CTnI,Mb及CK-MB对AMI的敏感度与特异性,以及三者在AMI各时相的变化,结果表明CTnI,Mb及CK-MB的敏感分别为92.0%,96.0%和88.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者的特异性分  相似文献   

10.
向大鼠杏仁基底内侧核(BMA)内微量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CCK受体阻断剂(A型或B型),进行胃内压和胃运动的记录和分析。结果如下:CCK-8(50ng/1μl)注射后胃内压(IGP)和胃蠕动频率(GMF)显著下降(P<0.01);单独微量注射CCK-A受体阻断剂L364718(100ng/1μl)或CCK-B受体阻断剂L365260(100ng/1μl),对胃内压和胃运动无明显影响;先给L364718(100ng/1μl)再给予CCK-8,则IGP,GMF的抑制不再出现;先给L365260则CCK-8对IGP和GMF的抑制仍出现;在BMA附近,如终纹连合部(BSTIA)和杏仁皮质核(PLCo)内注射CCK-8均不出现胃内压、胃运动的抑制作用。提示,BMA内CCK-8对胃运动、胃内压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BMA内的CCK-A受体有关,而CCK-B受体可能不参加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了11例AMI患者发病时肌钙蛋白I(CTnI)变化,并与CK-MB加以比较,结果:CTnI测定较心肌酶学检测有较宽的诊断时间窗,是对AMI有高敏感,高特异的生化指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早诊断与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在AMI的早期诊断一直以CK-MB为“金标准”但在AMI发作6小时内阳性率较低且对心肌特异性并非专一。  相似文献   

12.
刘青  冯来会 《中原医刊》1999,26(5):56-56
随着溶栓疗法在AMI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极早期,早期,快速准确地从心源性的胸痛患者中找出AMI病人显得尤为重要。AMI生化诊断指标CK-MB活性很难在极早期(<4小时)诊断AMI,本文采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定性试验对心源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冠状动脉(冠脉)再通对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对37例AMI行静脉溶栓治疗,96例AMI行常规治疗,依临床指标判定冠脉再通,其中溶栓治疗20例溶栓再通,常规治疗9例自发再通。再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峰值明显前移,上升率显著增快,峰值期持续时间缩短,根据其活性-时间变化曲线计算心肌梗塞量,溶栓再通分别为28.7±13.1CK-g,27.8±12.5CK-MB-g,自发再通27.1±10.8CK-g,26.0±11.2CK-MB-g,溶栓未通分别为41.8±19.9CK-g,40.5±19.0CK-MB-g,再通心肌梗塞量明显小于未通者(P<0.05)。提示AMI时冠脉再通可有效地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相似文献   

14.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秀  丁元忠 《吉林医学》1996,17(6):323-324
本文报道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m-AST)活力的动态变化,多数AMI患者血清m-AST活力在发病后12h明显增高,24h可高达峰值。m-AST诊断AMI的敏感度100%,特异性93.5%,与CK—MB相似(P>0.20),可作为AMI诊断的酶学指标。但本文尚未证实m-AST对AMI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50例疑为急性心肌梗塞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用NAC-ACTIVAED法定量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6h以内,CTnT定性测定的敏感性大于CK-MB(P〈0.01);(2)发病6-48h两指标同样敏感(P〉0.25);(3)对于隐匿型心肌梗塞的诊断CTn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CTnI,CK-MBmass和Mb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后期监测及预扣判断的临床意义,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20例AMI患者、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7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1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TnI,CK-MBmass和Mb的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3~5小时,8~14小时,20~24小时,72小时和7天共五个时段进行了测定。结果:AMI患者  相似文献   

17.
TnI和Mb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肌钙蛋白Ⅰ(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肌酸酶同功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AMI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血清作TnI,Mb,CK和CK-MB检测与分析。结果:对照组的上述四项指标均为阴性;AMI组患者在发病2小时,6小时和18小时,四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是;TnI为0,29.03%,96.77%,Mb为16.13%,64.52%,90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血清CK-MB和LDH_1的变化及意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510180)黄志锋当心肌细胞严重缺血发生不可逆损伤时,细胞内各种酶类可释放入血,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外周血中,心肌特异的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和乳酸...  相似文献   

19.
CK、CK-MB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已广泛应用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酶学诊断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溶栓监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对37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血清CK、CK-MB的动态检测,发现冠脉再通后CK、CK-MB除峰值提前外,溶栓后3h和6hCK、CK-MB的变化比值对预测冠脉再通具有重要价值。1材料和方法1.1材料37例AMI患者为我院急诊就诊病人,均符合WHO规定的诊断标准。冠脉再通的判定标准为:a.ECG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后2h内,每半小时前与…  相似文献   

20.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清酶学测定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肌钙蛋白T(TnT)是晚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比CK、CKMB对心肌损伤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水平检测AMI的方法[1~7]。本文通过观察AMI血清TnT浓度变化及与CK、CKMB比较,对其在AMI的诊断敏感性及预后判断方面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自1997年5月至1997年10月住院患者,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8]确诊AMI3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