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凋亡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之间的关系.方法28例CRF患者分为透析组和非透析组,应用Annexin-V及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及电镜观察,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及肾功能指标,并与27例肾功能正常者的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淋巴细胞的减少与细胞凋亡过度相一致.两组CRF 患者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且透析组高于非透析组(P<0.05);肾功能指标与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CRF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与淋巴细胞过度凋亡有关;肾功能指标与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及其Fas、FasL的表达,探讨二期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3例二期梅毒患者和30例正常人PBLC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的表达。结果:梅毒患者CD3+、CD4+及CD16,56+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凋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CD3+、CD4+及CD16,56+细胞Fas与FasL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Fas与FasL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CD3+、CD4+及CD16,56+细胞凋亡率分别与其Fas、FasL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85,P<0.01;r=0.712,P<0.01;r=0.705,P<0.01;r=0.694,P<0.01;r=0.716,P<0.01;r=0.727,P<0.01)。结论:二期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淋巴细胞凋亡过度有关,而淋巴细胞凋亡过度与Fas、FasL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病变中的作用。方法110例CRF患者分为3组:CRF组(n=24)、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组(ESRF组,n=51)和维持性血液透析组(MHD组,n=35),另纳入健康成年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对110例CRF患者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检测及与血浆TNF-α和CRP的相关分析,了解CR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特征及微炎性反应状态在CRF心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结果(1)CRF患者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PWTH)、TNF-α、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2)MHD组患者LAD、IVST、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PWTH、TNF-α、CRP高于非透析CRF患者(P<0.05或P<0.01),而EF、E/A低于非透析CRF患者(P<0.01)。(3)非血液透析CRF患者TNF-α和CRP分别与LAD、IVST、LVDd、LVDs、PWTH、血清肌酐(Scr)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分别与EF、E/A均呈负相关(P<0.01),TNF-α与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微炎性反应状态参与了CRF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通透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测定15例CRF高通量透析患者(HPD组)和15例CRF常规透析患者(CHD组)透析前后血清iPTHl、eptin水平及肾功能指标(BUN、Cr)。比较两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的下降率,并分析高通量透析前、后血清iPTH和Leptin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CHD组透析后血清iPTHl、eptin水平与透析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HPD组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对小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D组透析前后血清iPTH和Leptin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0和-0.665,P<0.05),且透析后血清iPTH下降率小于leptin下降率(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很好地清除CRF患者血清iPTH和leptin;高血清leptin水平与高血清iPTH水平两者可能具有相互桔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和15例血透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值观察发现,32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FN值明显低手正常对照组(P<0.05);15例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FN值无显著变化;10例稳定的血透患者血清FN与血Sn/Scr呈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慢性肾衰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FN降低与营养状态低下有关,FN测定简单,半衰期短,可作为观察CRF和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疗效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B淋巴细胞的数量、功能及凋亡相关蛋白水平,以探讨B淋巴细胞在IR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例初诊患者,15例治疗后血象恢复正常的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细胞的数量,B淋巴细胞胞浆内免疫球蛋白IgM的表达以及B淋巴细胞膜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抗原(CD95)、胞浆内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IRP初诊患者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后血象恢复组和正常人(P均<0.05),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诊患者骨髓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IgM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组患者B淋巴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率无明显区别(P均>0.05);初诊患者B淋巴细胞胞浆内bcl—2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均<0.05),治疗后血象恢复组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间B淋巴细胞凋亡相关指数(CD19~+CD95~+/CD19~+Bcl-2~+)比较,初诊组显著低于治疗后血象恢复组和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血象恢复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淋巴细胞的比例与治疗起效时间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 IRP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可能与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异常、功能亢进及凋亡受抑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C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透析组,每组各41例;透析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透析组(78.05%)(P<0.05);联合组BUN、Scr、β2-MG水平低于透析组(P<0.05);联合组CRP、WBC水平低于透析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低于透析组(24.39%)(P<0.05)。结论对于CRF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其肾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CRF患者(非透析组34例、透析组39例及37例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ECA)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情况以及颈动脉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 CRF非透析组和CRF透析组患者CCA、ICA及ECA的内径和IMT,以及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0.01),CRF非透析组和CRF透析组患者CCA、ICA及ECA的PI和RI值分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0.01),而CRF透析组IMT、RI及PI均高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RF患者颈总动脉病变情况和颈动脉血流参数,对早期发现和预防CRF患者动脉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CRF组48例,分为血液透析组25例,非透析组23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结果:CRF组血清瘦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RF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客观生化指标均显著低下。在血透组,血清瘦素水平与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RF时存在高瘦素血症,且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0.
唐杏明  关晓东  魏丽萍  朱学海 《右江医学》2012,40(4):475-477,614
目的分析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Cys-C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Cys-C与血肌酐(Scr)的相关性,探索判断残存肾功能的新型标志物。方法选取肾内科病情稳定的CAPD患者160例归为腹膜透析组,病情稳定的HD患者80例归为血液透析组。两组患者每1~3个月抽血一次,采用胶乳凝聚法检测血清Cys-C浓度,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Scr,比较两组患者的Cys-C、Scr水平,并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腹膜透析组血清Scr、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液透析组(P<0.01),两个指标的比值进一步比较,腹膜透析组仍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对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及两组合并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Scr和Cys-C呈线性正相关(P<0.01)。进一步行简单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估计为:Scr=389.93+98.49Cys-C。结论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Cys-C的清除能力低于血液透析;Cys-C可作为判断维持透析的ESRD患者残存肾功能的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氧化应激的关联。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ESRD患者40例,其中2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为I组;另20例未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为Ⅱ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Ⅲ组。检测3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结果①与Ⅲ组比较,ESRD患者CD3+、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而CD3+、CD4+T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两者呈负相关(r=-0.79,P〈0.01;r=-0.87,P〈0.01)。②与Ⅲ组比较,ESRD患者血清MDA明显升高(P〈0.05),SOD明显下降(P〈0.05);并且CD3+、CD4+T细胞凋亡率与MDA呈正相关(r=0.41,P〈0.05;r=0.58,P〈0.01)。结论ESR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减少与其凋亡率相关,后者又与氧化应激状态关联。因此推测氧化应激可能诱导淋巴细胞过度凋亡,促使细胞数减少。加重ESRD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观察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 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HD)治疗组、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率,观察并记录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3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HD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D+HP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3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比较,HD组为(5.65±3.25)%、HDF组为(40.30±2.70)%、HD+HP组为(41.16±5.30)%,HDF组、HD+HP组均优于HD组(P<0.01),HDF组、HD+HP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D+HP组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HD组(P<0.05)。 结论 定期进行HDF与HD+HP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蓄积,减少长期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探讨患者免疫功能与其氧化应激状态的关系.方法 40例ESRD患者分为血液透析治疗组(HD组)和非血液透析治疗组(NHD组),每组20例;以同期接受体检的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集各组静脉全血,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淋巴细胞计数及亚群分选,计算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及其与其他T细胞亚群(CD8+T细胞)的比值(CD4+/CD8+);检测CD4+T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NC组比较,HD组和NHD组的CD3+、CD4+ 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CD4+ T细胞凋亡率上升,增殖率下降;IL-4含量增加,IFN-γ含量减少;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D组与NHD组CD3+、CD4+ T细胞百分比、CD4+ T细胞凋亡率和IL-4、 IFN-γ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ESRD患者中,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与其细胞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与细胞增殖率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CD4+T细胞凋亡率与血清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1),与血清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含量与血清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1).结论 ESRD患者(尤其是未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且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同时,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可能是通过诱导CD4+T细胞过度凋亡和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使机体免疫功能缺陷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2 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血液透析 (HD)患者透析前后血中脂蛋白 (a) [L p(a) ],并同时测定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脂 (TG) ,载脂蛋白 A1(Apo A1)和载脂蛋白 B (Apo B)的浓度。结果发现 ,HD患者 L p (a) ,TG,Apo 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为 P<0 .0 1) ,HD后无明显改善。提示 HD患者体内存在着 L p (a)等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前后及透析中血浆内皮素(ET-1)和降钙素(CGRP)含量变化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18例血液透析(HD)中高血压病人和13例HD中无高血压患者分别在透前、透后及透析中测血压和血中ET和CGRP含量,20例健康成年人血中ET-1和CGRP作为对照。结果HD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P<0.05),HD高血压患者ET-1含量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血透后 ET-1比血透前明显减少(P<0.01),ET-1含量与血压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3=0.607,r0=0.587,P<0.01)。HD患者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D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之间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组的血压升高与CGRP含量下降呈明显负相关(r3=-0.73,r0=-0.69,P<0.01)非高血压组血压变化与CGRP下降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3=0.19,r0=0.16,P>0.05)。结论 ET-1和CGRP平衡破坏是HD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普通血液透析组(普通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普通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组(HD+HP组),检测患者血标本中瘦素、β2‐MG、Hb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其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透析前比较,首次透析及透析6个月后,3组患者血标本中瘦素、β2‐MG水平均降低,且HD+HP组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HD组比较,HDF组、HD+HP组首次透析及透析6个月后血标本Hb、EPO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H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普通HD组与HD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F组、HD+HP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普通HD组,且HD+HP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HP法治疗,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中瘦素、β2‐MG水平,不影响Hb水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振江  徐月清  陈威 《医学争鸣》2003,24(23):2165-216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方法 :84例CRF患者分为 3组 :非血液透析组 2 8例 (I组 ) ,常规血液透析组 31例 (II组 )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组 2 5例 (III组 ) .2 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 ,ELISA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 .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结果 :3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I ,II组分别较III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 .3组CRF患者的体脂百分比均与其血清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341 5 ,0 .2 0 31和 0 .2 1 6 3,P <0 .0 1 ,<0 .0 5和 <0 .0 5 ) .3组客观营养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 ,II组和III组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其血清白蛋白显著负相关 (r =- 0 .2 1 6 9和 - 0 .1 986 ,P <0 .0 5 ) .SGA评估表明CRF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 ,其营养状况越差 ,血清瘦素水平越高 (P <0 .0 1 ) .III组SGA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和P <0 .0 5 ) .结论 :CRF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 ,其增高与CRF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关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有助于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 ,从而进一步改善CRF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8.
王红  郑育  金领微  周志宏 《浙江医学》2010,32(2):173-175
目的 探讨影响血液透析(HD)患者智能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长期行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HD组)和肾功能指标正常者(对照组)各59例,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进行智能状态的整体评定.并测定两组血液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HD组患者的MMSE得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HD患者的智能状态与其年龄、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程度、合并症的数目和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钠浓度、血钙浓度及Kt/v值呈正显著相关(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则合并的疾病越多、血清血红蛋白水平越低、尿素氮水平越高、Kt/v水平越低,HD患者智能状态减退则越严重.结论 HD患者智能状态可能与其营养水平、合并症数目和尿素氮、Kl,v、血红蛋白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磷及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5 mmol/L的基础上,血磷值大于1.78 mmol/L、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值大于300 pg/ml,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每组20例,均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i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1 3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HD+HDF组与HD+HP组对血磷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组的清除率与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D组治疗前后血i PTH水平无显著下降(P>0.05),HD+HP组与HD+HDF组治疗后血i PT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HD+HP组清除率与HD+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3组患者治疗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可有效清除血磷,且HD+HDF及HD+HP清除血磷的效果明显优于HD;HD不能清除血PTH,HD+HDF及HD+HP均能有效清除血PTH,尤以HP+HD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血液净化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和/或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40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iPTH水平。结果 血液灌流和/或血液透析后iPTH水平均降低,但血液灌流组降低幅度大于血液透析组(P=0.031)。结论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能比单纯血液透析更有效地降低CRF患者iPTH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