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指导恶性肿瘤的具体治疗。[方法]通过系统梳理"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治则形成的历史源流,分析肿瘤患者在脏腑、肢体、关窍等部位形式多样的临床表现,结合典型病案,探析"治中"的具体治疗方法和饮食忌宜。[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终末期或者频繁接受现代医学治疗后,临床多表现为"上下交损"。根据历代医家顾护脾胃的传统治疗思想和叶天士"当治其中"的战略性治法,提出恶性肿瘤治疗扶正以补中为先,祛邪以伤脾为禁,提倡适时适度使用虫类药物攻邪,调摄以碍胃为忌等具体治疗和调护的方法。[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上下交损",中医治疗以"治中"为要。  相似文献   

2.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论述,"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他认为调理脾胃,如果不明升降浮沉之理,当升反降、当浮反沉,就会出现相互间的差误,对机体无益反损,因而在治疗脾胃病时,十分重视升降浮沉之理."升降浮沉理论"足《脾胃论》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始终贯穿其中.李东垣强调"脾胃是人体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论治上非常重视升降浮沉原理,治法用药强调升降.  相似文献   

3.
路老指出"湿邪不独南方,北方亦多湿""百病皆由湿作祟"的湿病理论,提出湿病三大法:一者祛除湿邪,二者扶助正气,三者扶正祛湿。跟师期间,回溯古代医家治湿之法,始自《内经》提出基本治法,仲景以内外湿及部位分治,及后世各家东垣创升阳除湿法,叶天士提出三焦分化法等,渐渐悟出,所谓治湿法皆隐含"调升降"思想。即:顾护正气,立足中焦为根本;调畅气机,和合升降为利器。路老提出了"久病不愈从脾治,上下交损取其中",这是对"持中央"以调升降法的最深刻解释,中土得健而升降自调,其中虽未明示升降之法,而升降之理尽矣;路老用药调补脾胃之余强调疏畅气机,尤其善用化湿醒脾开胃和理气之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沈洪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悉心揣摩,整理相关的病例资料,总结沈师辨治CAG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沈洪教授认为,CAG的病机之本是脾胃虚弱,常兼有气滞、湿阻、血瘀等病理因素,病性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沈师临证时明辨病因,谨守病机,健运脾胃,治从其本;注重兼证,循机辨治,升降润燥,应权通变;症证结合,标本兼顾,融汇中西,宏微相参;膳食调养,顾护胃气,身心同治,怡情悦性。沈师用药精炼,驭繁以简,灵活组方,化裁古今,临床疗效显著。[结论]沈洪教授对CAG的治疗有其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杰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收集病例,对张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理论创新及临床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并列举医案验证。[结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方面,张教授认为脾胃亏虚为本,内外合毒为因,胃络瘀阻为标,虚、毒、瘀互结,并独创"肝脾建中、脾阳为本"理论指导临床,主张以肝脾同建、顾护脾阳为主要治法,兼顾解毒化瘀、扶助正气,临证重视舌脉合参,遣方用药遵循经方。所附医案,张教授辨为肝胃气滞、毒瘀互结,治宜肝脾同建、行气宽中、解毒化瘀,以柴平汤、胃痞汤两方加减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张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注意肝脾同建、顾护脾阳,兼顾解毒化瘀、扶助正气,临证时重视舌脉,遵循经方,其经验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6.
刘玉洁教授治疗泄泻,善于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泄泻时重视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提倡调畅气血、恢复升降之机、调畅中焦脾升胃降之机及一身之气机。在治疗泄泻时以脾胃为轴心,治脾而不忘调肝、肾,多采用疏肝和脾法,疏解肝气、和解脾胃;脾属土,火生土,补肾阳以温脾阳。重视湿邪致病与脾胃的关系,认为泄泻的发生与脾胃和湿邪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刘玉洁教授强调泄泻之治责之于脾与湿邪,治脾责之于运,治湿贵在燥。巧妙的将气机、气血、脾胃、肝肾联系在一起。对临床治疗泄泻及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杰教授门诊,整理分析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从病因病机和辨治经验两方面对张杰教授治疗泄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并附典型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张杰教授认为脾虚湿盛为泄泻的关键病机,脾虚以脾阳虚为要,湿有寒热之别,并独创"脾阳为本"和"肝脾建中"理论指导临床,主张脾阳为本、兼顾肾阳,亦重视肝脾建中、身心并治同时以寒热平调、中焦自衡为度,并且自拟验方建中化湿汤药用专长。所附验案一为脾肾阳虚、寒湿困中证治宜温脾暖肾、散寒化湿、涩肠止泻,方以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味;验案二为肝脾失调、湿热中阻证,治宜调和肝脾、化湿清热,方以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均取得显著疗效。[结论]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紧扣病机,重视"脾阳为本"和"肝脾建中"理论,并结合四诊,整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林吉品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擅长诊治内科系统疾病,临床重视调护脾胃中气,通过调理脾胃升降,以复肝升肺降之机,调心肾相交之常,疗效显著。现将其运用"和中焦,助升降"的临床验案举例如下。1调中法理论发微1.1气机转枢首重脾胃《素问·刺禁论》云:"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之为使,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后世经  相似文献   

9.
孙建羽  陆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55-1257, 1283
[目的]探析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随师学习,整理陆为民教授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四则加以佐证。[结果]陆为民教授认为,口疮病之病标在口,本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功能失常,邪气侵犯口腔,气血壅滞,不得宣泄,发为口疮。脾胃不能升清降浊,是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或兼肝胆郁热、脾肾不足等。治疗上以运脾通降为基础,辅以协同治疗心肝肾,共同发挥功效。所举验案分别为外感风热、胆胃郁热、脾胃气虚、阴虚湿热四个证型,外感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运脾通降,胆胃郁热者治以清泄胆热、运脾通降,脾胃气虚者治以健脾升阳、运脾通降,阴虚湿热者则治以健脾化湿、滋阴降火、运脾通降,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陆为民教授从脾胃升降的角度治疗口疮病,颇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谢晶日教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医案,对谢师治疗胆石症的理论基础、辨证特点和用药经验的独特之处进行总结,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谢师认为,胆石症的病机以肝郁脾虚为本,湿热互结为因,胆腑瘀阻为标,并首次提出了“土木升降相因”理论,主张升发肝脾之气,和降胆胃之气,脾胃肝胆升降有序,则气机运转通畅,中焦生机不息,结石无由以生。临证时以升发肝脾、和降胆胃为纲,标本兼治,以复土木之升降;针对兼症,灵活采用利湿、化瘀等法。所举医案患者症状反复发作,为胆胀肝郁气滞兼相火炽盛证,治以疏肝行气、利胆通腑之法,临床症状好转,复查超声结石基本消失。[结论] 谢师治疗胆石症注重肝脾同调,遣方用药灵活多变,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并阐发其男科应用。[方法] 以《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文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血证论》《金匮悬解》《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等相关著作论述,从经方方证的不同见解、脾胃虚衰角度的经方条文内涵讨论、“失精”男科涵义与应用拓展以及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等方面,阐发其男科应用。[结果]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以阴阳俱虚为前提,历代医家具有肝肾亏损、心肾失交、脾胃不足等不同见解,但经过方药功效的反推后,提示其根本病机应在于阴阳俱虚之脾胃不足,经方条文诸症可分别对应到脾虚不摄、不运和不温中。经方所治“失精”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皆可从脾虚角度解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借助于补益脾胃,对“失精”起到治疗作用。同时,立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可将其纳入中虚精变理论指导下的方剂范畴,并用以临床治疗。 [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立足补益中焦、兼顾收敛固摄,从而达到治疗“失精”的目的,对男科临证的理解和经方运用,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胃食管反流病从升清降浊法论治的理论依据及运用要点.[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的相关记述,及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析,并提出新的治法及注意事项.[结果]以往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以胃气上逆为根本病机,治疗多以和胃降逆为大法,但却易反复发作.笔者认为,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常是本病的根本痛机,治疗当遵循“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中“平”的理论基础,在和胃降逆的同时,更要随证兼用升清之药物以双管齐下,使中焦得和,升降复常,则疾病可除.[结论]从升清降浊法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意义,升清降浊法主要是调理脾胃之枢机,治脾要注意升阳,治胃要注意降逆,升涛与降浊同用,收效方著.  相似文献   

13.
“治中焦如衡”是治疗脾胃病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结合临床实践,对“治中焦如衡”的学术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从虚实兼顾、寒热适宜、升降并调、刚柔相济几个方面,对“治中焦如衡”的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说明和举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疾病的诊治思路及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常用药对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临证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通过舌诊将脾胃疾病分为脾胃湿热、气滞胃肠、脾胃气虚、气阴两虚4个基本证型,依据证型选用药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用药和处方。脾胃湿热证者,治以清热祛湿;气滞胃肠者,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脾胃气虚证者,治以健脾祛湿;气阴两虚证或兼瘀热互结者,治以气阴双补、瘀热并清,临床治疗脾胃病收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肠道湿热、气血凝滞,予以清热祛湿、理气行血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劳绍贤教授病证结合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疗效良好,其临床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俞欣玮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诊疗特点和用药思路。[方法]通过阅读学习俞欣玮教授的相关论文著作,结合跟师侍诊,从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特点及用药特点等方面介绍俞欣玮教授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结果]俞欣玮教授认为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当从肝脾肾入手,辨证辨病互参、分证分期论治,诊疗过程始终贯彻"治未病"思想,关注女性患者,临床用药攻补兼顾、中西结合、内外并举、分阶段合理使用含碘药物,疗效显著。[结论]俞欣玮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和诊疗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切,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整理张婷婷教授治疗不孕症的方药,分析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不孕症患者148例,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方法分析张婷婷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结果]张婷婷教授治疗不孕症用药最多依次为茯苓、仙灵脾、生地;法则以治肝肾、补脾胃、调气血为主,方药多为补虚药,代表药物有仙灵脾、生地、菟丝子、当归等。药物归经多归肝经,其次为肾经、脾经、胃经。[结论]张婷婷教授治疗不孕症,以益肾疏肝为主,兼以顾护脾胃,养血调经,以通为合,用药推崇益肾填精、疏肝理气之品。  相似文献   

17.
吴云虎教授认为失眠症的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营卫失调,其立法为补肾养心、交通心肾、调和营卫。组方以滋补阴血、调营和卫为主,养心安神为辅,同时用药兼顾中焦,以防阴柔之品阻碍脾胃。临床以天王补心丹合半夏秫米汤化裁治疗经久不愈的失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浅析张杰教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杰教授门诊,选取张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的肝积、呕吐、痫病、痿证之验案4则,并结合历代名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点等方面对验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讨"肝脾建中"思想。[结果]张师认为,肝脾在生理上同居中焦,关系密切,为后天之源泉,人身之枢机,病理上则每易相兼为病,独创"肝脾建中"思想指导临床。"肝脾建中"思想是将肝脾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纳入杂病的辨治过程,其指导下的治法即是肝脾同治、调和气血、健运中焦,以协调上下,通达内外,临证用于辨治肝郁脾虚、痰毒瘀阻之肝积,肝气犯胃、胃阴不足之呕吐,肝脾两虚、风痰上扰之痫病,阳气不足、络脉瘀阻之痿证等,疗效显著。[结论]张师临证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旨在突显肝脾二脏的相关性及"肝脾建中"的重要性,经验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映山老先生是已故广东潮汕名老中医 ,躬耕杏林 5 0余载 ,医术精湛 ,每可起沉疴重疾 ,其中尤以治疗脾胃病经验最为丰富。陈老在治疗脾胃病时 ,强调动态治疗 ,用药时兼顾到脾胃本身的升降、寒热、阴阳、虚实及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每每收效颇佳。陈老认为脾胃处于中焦 ,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如因饮食、劳倦、六淫、七情等原因导致气机升降失序 ,则脾胃失调而致病。脾胃病的病机以纯虚纯实少见而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为多 ,因此症状表现常错综复杂。如可见胃中灼热 ,口气臭秽同时并见下利清谷 ,此胃热而肠寒也。此时如果一味清胃热而不顾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时燕萍教授从虚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从虚瘀理论出发,论述时燕萍教授治疗内异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加以总结,佐以验案两则。[结果]时燕萍教授认为,脾肾亏虚、瘀浊内蕴是内异症发病的基本病机。正气亏虚是内异症形成的基础,主要责之脾肾。瘀血内阻是内异症发生的病机关键,祛瘀当根据行经周期不同各有侧重。采用补虚、祛瘀、虚瘀并调等手段治疗内异症,并结合中药灌肠,内外合治,结合月经周期,分期论治,每获佳效。[结论]时燕萍教授从虚瘀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