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对我科发现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后的治疗,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的病因、预防措施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胃手术后胃瘫患者采取持续胃肠减压、禁饮食,营养支持,给予综合非手术治疗措施,如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及促进胃肠蠕动药物等。结果 14例患者的胃肠功能经过2~4周的非手术治疗,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均顺利恢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随访6~14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患者均痊愈,无1例复发。结论胃手术后4~6 d患者开始进食之后,胃瘫通常易发生。胃瘫缓解的标志是色泽转清、胃管引流液量减少。确诊后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由综合因素所致的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尽量避免手术,主张综合性治疗,保守治疗,减轻患者痛苦。预防胃手术后胃瘫,术后有效的饮食指导和胃肠减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重复肿瘤4例,均发生于胃与食道,男、女2例,结合文献,简要论述了其临床病理特征和良恶性重复肿瘤中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在发生学上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4.
胃手术后胃瘫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 18例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瘫的临床表现为胃潴留 ,而无明显腹痛 ,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平衡、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以及中医方法 ,18例均得以缓解。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胃镜检查有重要价值 ,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采用积极非手术治疗 ,不应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残胃胃瘫综合征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GS组与非PGS组在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GS组与非PGS组在胃肠吻合方式与术前流出道梗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GS的发生率与胃肠吻合方式和术前流出道梗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1年12月诊治的8例PGS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PGS发生率1.43%,5例术后8~14天恢复正常,2例术后15~20天恢复正常,再手术的l例于术后23天恢复正常。结论 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7.
马新  关钛元  杨伟平  何金 《西部医学》2006,18(3):334-33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 S)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对37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 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经非手术治愈,14天内治愈11例,15~21d内治愈19例,22~28d内治愈6例,1例经手术治愈。结论PG S的诊断需排除吻合口和输出段空肠机械性梗阻,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是诊断PG S的可靠方法。治疗上应以非手术为主,对治疗无效的顽固性PG S患者可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8.
9.
胃腺癌合并胃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0岁,上腹部疼痛40年,贫血貌、剑突下压痛(+),腹部触及鸡蛋大小之肿物,活动尚可.压痛(+)。做胃镜检查在胃底部可见一鸡卵大小之肿物,表面光滑.灰白色,胃镜诊断为胃癌。取活检病理诊断:慢性胃炎。做硫酸钡X光透视诊断为溃疡胃癌。经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病理大体检查:胃窦部及胃体远端可见一直径在8.ocm之溃疡,溃疡底部呈堤状隆起,溃疡较深已达肌层深部,在胃底部有一直径在4.con。的圆形肿物表面光滑灰白色,(可见取活检之痕迹).切面可见干酪样坏死,另可见一个肿大之淋巴结。病理镜下所见:肿…  相似文献   

10.
胃平滑肌瘤和胃平滑肌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平滑肌瘤和胃平滑肌肉瘤临床上很难鉴别,有时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良性,而病程经过所反应出的生物学特性又似恶性,给临床诊断和处理带来一定困难。我院1962年4月~1987年7月收治21例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9例作一回顾性探讨,以找其共性、差异和联系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胃内异物系一少见病,1779年Baudamant氏首次报导,1883年Schonborn第一个采用手术取石.常见的有:1.有机性异物:以毛发团(毛粪石)和柿团(胃柿石)多见.2.吞入异物:别针、发夹、钱币、钮扣、小刀、铁钉、小玩具、鸡骨、鱼刺等,此类异物多见于精神失常、企图轻生和不慎误吞入者、3.胃石:(真正的胃结石)最少见,多因胃肠下钡剂的造影,溃疡病患者长期服用碳酸镁或铋剂所致;更奇特的是油漆工人有吮吸漆水(一种虫胶之酒精溶液)的习惯,服后因松香和树脂在胃内逐渐沉积形成  相似文献   

12.
胃扭转     
胃扭转是一种少见病,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和小于1岁人群,多与膈肌异常和胃韧带缺陷相关,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胃扭转,急性胃扭转可危及生命,根据Borchardt三联征症状和X线钡餐检查可做出诊断,本文对胃扭转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胃扭转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胃基因组学     
一种对人类健康正在构成严重威胁的大肠杆菌菌株的基因组顺序排列已经测定完成。与一种无害菌株的基因组相比较可揭示此细菌中的某些种类致病的原因。人与大肠杆菌可以正常地共存而相安无事。大肠杆菌是人胃肠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有益菌。但也存在着有害的种类,其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称为0157:H7,于1983年首次被确认为与人疾病有关。同年被证明是美国上一年度两次爆发严重而异乎寻常的胃肠道疾病的原因。此后,全球范围  相似文献   

14.
胃真菌感染     
谢敏银 《广西医学》1992,14(6):405-407
  相似文献   

15.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诊治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无力症发生的病因,寻找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8例,对其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胃无力症,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对此有诊断价值,经非手术治疗一般都能恢复。结论 胃术后胃无力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诊断明确后应行保守治疗,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诊治的5例PGS进行分析。结果:本组PGS发生率1.42%,3例术后(8~14)天恢复正常,1例术后(15~20)天恢复正常,再手术1例于术后23天恢复正常。结论: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7.
胃良性肿瘤     
胃良性肿瘤是一种比較少見的疾患,国外文献中虽已在千例以上,但在国內报告尚少。胃良性肿瘤所引起的并发症,如出血、幽門梗阻等,可以十分严重,还存在有恶性变的可能,因此对于胃良性肿瘤应該給予适当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19.
俞卫军  杨力 《实用新医学》2002,4(6):490-491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对12例胃手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献,结果: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胃手术后胃无力症是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采用非手术治疗措施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本组11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男102例,女16例,男女之比为6.4:1。年龄16~78岁,平均37.7岁。76例发病后首次腹透即发现有气腹。40例首次腹透无气腹者22例做了胃注气造影术。其中18例于注气后出现了气腹。6例在住院观察期于复查腹透时出现气腹。12例有典型腹膜炎体征直接做了手术。2例重度休克病人未行腹透。本组病人除8例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外,其余110例中66例做了胃大部切除术,44例做了穿孔修补术。术后并发症3例,1例膈下脓肿,1例盆腔脓肿,1例幽门梗阻。死亡4人,均死于感染性休克(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