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友芳  崔丽萍  邓忠梅 《广西医学》2009,31(8):1193-1194
目的了解新生儿体重月增长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新生儿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1297例新生儿的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母亲年龄、出生月份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生体重、性别、出生月份、母亲年龄对体重月增长值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均优于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P〈0.05);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体重增长无影响。结论出生体重、性别和喂养方式是影响新生儿体重月增长的主要因素,母亲年龄、出生月份有可能影响体重月增长。  相似文献   

2.
孙盈建  魏庆宇  朱晓明  曹发斌 《黑龙江医学》2007,31(10):751-754,778
目的评估脐血IgE水平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荧光酶免疫法等测定婴儿脐血中IgE的含量。出生后一段时间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发现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婴儿性别和孕妇吸烟对婴儿脐血IgE水平和过敏性疾病等影响较大。结论脐血IgE水平升高的婴儿易患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诊和荨麻疹。测定婴儿脐血IgE水平结合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亲婴儿脐血脂联素与糖脂代谢、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方法 选取148例GDM母亲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分为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组48例、适于胎龄(appropriate gestational age,AGA)组59例、大于胎龄(large than gestational age,LGA)组41例。检测其脐血中血清脂联素及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分析脐血中脂联素水平与糖脂代谢、胎儿生长发育各指标的关系。 结果 3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指数、脐血脂联素、脐血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脐血胰岛素、母血胰岛素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性别、脐血血糖、脐血三酰甘油、脐血胆固醇、脐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脐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脐血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母亲年龄、孕前体重、分娩时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指数增加量、母血血糖、母血HbA1c、母血HOMA-I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胎儿脐血中脂联素与新生儿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量指数、脐血HOMA-IR呈正相关,与脐血HbA1c、脐血胰岛素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指数、脐血脂联素、脐血HbA1c、脐血胰岛素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脐血脂联素与胎儿糖脂代谢及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关系,其水平可反映胎儿糖脂代谢及生长发育情况,可为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提供指导依据,减少胎儿发生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林莉 《包头医学》2018,42(1):26-28
目的:对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证与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本院选取了时间段从2015年7月~2016年9月到消化科就诊的婴儿120例.将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婴儿诊断为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对照组婴儿诊断为无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婴儿使用不合乳糖成分的奶粉喂养,牛奶过敏的婴儿使用混合的氨基酸类的奶粉进行喂养.观察两组婴儿的临床症状,调查婴儿的家族过敏史以及母亲的饮食状况,比较两组婴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2,喘息史、尿半糖试验阳性发生率与对照组、实验组1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1、实验组2疗总有效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的迁延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但多与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相关,对于饮食的合理调控能有效地改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双亲过敏病史及脐血IgE水平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禅城区中心医院产检的孕妇共161例,孕期行母血IgE、分娩后行脐带血IgE检测。同时对夫妇双方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出生后的婴儿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观察婴儿有无出现过敏性疾病。结果男方有过敏病史患者中,其妻子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妻子血Ig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S)。仅女方有过敏史患者中,其血IgE及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双方均过敏史患者中,母血及脐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37例(37.8%)。夫妻双方均有过敏史的患者中共有3例(30%)新生儿出现过敏表现。男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16例(43.2%)。结论夫妻双方的过敏体质更易提高胎儿的过敏风险,其中与母亲的关系密切。新生儿过敏的发生时间主要在前2个月,主要以皮肤过敏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影响婴儿脐血IgE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测定134例脐血中IgE的含量。所有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通过静脉穿刺采集134个脐血样本,IgE水平小于0.35kU/L的为36例,大于0.35kU/L的为98例,最高的为7100kU/L,平均数为32,5kU/L(IgE水平〉100kU/L,均认为母血已被污染)。②文中分别调查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婴儿体重、婴儿性别、过敏性疾病、孕妇吸烟与否和孕妇过敏与否与脐血IgE水平的之间的关系,发现孕妇生活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孕妇吸烟和婴儿过敏性疾病等对脐血IgE水平影响较大。结论:抚顺地区脐血IgE水平升高的婴儿易患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疹和荨麻疹。测定脐血IgE水平可预测婴儿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疹和荨麻疹。脐血IgE水平升高结合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措施对过敏高风险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为过敏初级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筛查出具有家族遗传背景的过敏高风险婴儿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采用纯母乳喂养6个月、不能母乳喂养时适度水解蛋白配方作为唯一代乳品、6月龄内不引入任何半固体及固体食物等营养干预措施,控制婴儿6月龄内牛奶蛋白等食物抗原的暴露;非干预组62例正常喂养。观察追踪婴儿过敏性症状包括湿疹、鼻结膜敏感、喘息、肠胃不适等和食物过敏的发生情况及生长发育状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食物抗原特异性IgE(sIgE)。结果观察至6月龄时,干预组湿疹累计发生率27.5%(11/40),低于非干预组的48.4%(3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4.413,P=0.036);干预组鼻结膜敏感累计发生率2.5%(1/40),低于非干预组的17.7%(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5.441,P=0.020);干预组无喘息、肠胃不适症状发生,非干预组喘息发生4例,肠胃不适症状发生5例。干预组食物sIgE阳性检出率5.0%(2/40),低于非干预组的21.0%(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4.942,P=0.026)。两组婴儿6月龄生长发育指标及血红蛋白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过敏症状发生的婴儿母亲孕期海鱼摄入高频度、坚果摄入高频度、家中豢养小动物的比例高于无过敏症状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3.898,P=0.048;礸2=4.692,P=0.030;礸2=6.060,P=0.014);有呼吸道过敏症状的婴儿被动吸烟比例高于无症状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7.178,P=0.007)。结论母乳喂养、低抗原配方奶喂养、6月龄内不引入任何半固体及固体食物等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可以降低6月龄内婴儿过敏症状的发生率,可结合环境管理对高风险婴儿进行过敏的初级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儿反复喘息与过敏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回避疗法治疗奶粉喂养、频繁喘息发作婴儿的疗效。方法通过测定过敏原特异性IgE及食物回避、食物激发试验诊断食物过敏,对奶粉喂养、频繁喘息发作婴儿进行食物回避疗法治疗。结果 89例反复喘息的婴儿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牛奶阳性12例,食物回避、食物激发试验发现牛奶过敏7例。对奶粉喂养、频繁喘息发作婴儿,食物回避疗法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反复喘息发作的婴儿中,牛奶过敏发生率高;机体内免疫机制复杂,食物回避、食物激发试验可作为食物过敏的诊断手段;对奶粉喂养、频繁喘息发作的婴儿,食物回避疗法可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江苏省昆山市12月龄幼儿身长体重的影响因素。方法:2002年-2012年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身长、体重记录完整的12月龄幼儿1087例,记录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出生体重、孕周、分娩方式、性别、身长、体重、喂养方式、初次保健时间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2月龄幼儿身长、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12月龄幼儿身长、体重与出生孕周、分娩方式、初次保健时间、户口类型无关,体重亦与出生年份无关(P>0.05);12月龄幼儿身长、体重与出生体重、性别、喂养方式有关,身长亦与出生年份有关(P<0.01,P<0.05)。出生孕周、女性胎儿、喂养方式、出生体重和初次保健时间是12月龄幼儿体重、身长的影响因素,分娩方式、出生年份和户口类型仅对12月龄幼儿身长有影响。结论:12月龄幼儿身长、体重受胎儿相关因素及出生后因素的影响,提示幼儿早期保健的关口应该前移,孕期就应重视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0.
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的1:1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以孕≥37周出生、体重<2500g 的活产婴儿121为研究对象,1:1匹配孕≥37周、出生时差 <7d、同医院、同性别、同民族、出生体重3000g-4000g的正常出生儿进行对照.单因素和二分类多因素条件 Logistics回归分析用于筛选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结果 共找到配对1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初潮年龄> 15岁、周期>30d、经期<3d、孕产胎次≥2、有流产宫腔操作史、早孕反应严重、孕期营养差、孕期食欲差、孕期阴道出血、胎盘异常、妊高征、母亲年龄≥ 35岁、慢性病史、乡村生存环境、体力劳动职业、母亲烟酒嗜好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 OR>1,P<0.05或P<0.01),产前定期保健、母亲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好、父亲身高≥170cm、母亲孕前体重≥50Kg 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OR<1,P<0.05或P <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食欲差、胎盘异常、流产宫腔操作史、母亲慢性病史、体力劳动职业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产前定期保健、母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为保护因素.结论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联,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是降低低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玲  胡健蓉  徐凤仪  苏春宏 《吉林医学》2011,32(16):3189-3190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足月妊娠脐带绕颈病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80例足月妊娠非脐带绕颈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产程延长,Apgar评分降低,脐静脉呈现乏氧性酸中毒(P<0.05);绕颈周数越多,胎儿窘迫、窒息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加强产前诊断和产时监护,选择最佳方式及时机分娩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pH值评价新生儿窒息及预测窒息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06年1月—2008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552例。监测其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分析脐动脉血pH值与生后1 min Apgar评分的关系,分别对脐动脉血pH值及1 min Apgar评分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并发症进行真实性的评价。结果1 min 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H值相关(χ2=278.13,P〈0.05)。脐动脉血pH值对于预测窒息并发症较Apgar评分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pH值异常发生比例与HIE程度有关,随HIE程度的提高而增加(χ2=4.437,P〈0.05)。结论脐动脉血pH值能客观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状况,对监测新生儿预后、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窒息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婴幼儿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采集181份新生儿脐血标本,应用ELISA方法测定脐血IgE水平,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观察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各种因素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5种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患变态反应性疾病组脐血IgE水平、家族过敏史阳性率、人工喂养率、肥胖病发生率、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早孕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患变态反应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述6种因素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阳性家族过敏史、脐血IgE升高、人工喂养方式、肥胖是影响婴幼儿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阳性家族过敏史、脐血IgE水平升高、人工喂养方式、肥胖是影响婴幼儿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早孕反应会增加婴幼儿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及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541名新生儿的脐动脉血及生后1h桡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如胎龄、体质量、母婴病理情况、家族史、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情况),结合临床检验、检查,观察住院期间有无缺氧造成各器官损害的表现。结果本研究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参数平均值为:酸碱度(pH值)7.21±0.10,二氧化碳分压(PCO,)(59±14)mmHg(1mmHg=0.133kPa),氧分压(P02)(14±8)mmHg,碳酸氢根(HCO3^-)(23.7±2.9)mmol/L,剩余碱(BE)(-4.1±3.8)mmoL/L,氧饱和度(Sp2)(15.0±14.6)%。有胎儿宫内窘迫、异常分娩史的新生儿脐血pH值较低,早产儿脐血pH值较足月儿高。1minApgar评分与脐血pH值及其他血气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而5minApgar评分仅与脐动脉血PO2和SpO2相关。神经系统损害与脐血血气分析各指标均有相关性,肾、心、代谢方面的损害与脐血pH及PC02值相关,肺、消化、血液系统损害只与脐血pH值相关。联合脐血pH值〈7.20及Apgar评分≤7评估器官损害的发生率较单用其中一项指标高。结论脐血血气分析与1minApgar评分有明显相关性,脐血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对窒息相关的器官损害均具有诊断价值,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理想。综合脐血pH值及Apgar评分可以提高窒息相关器官损害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妊娠结局与脐带血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测定156例IcP孕妇的血清胆红素、肝转氨酶和甘胆酸水平,按严重程度分为IcP轻度组、重度组,同时选取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脐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液流变学、产妇羊水粪染程度及其围产儿结局及妊娠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血液流变学与产妇羊水粪染程度、其围产儿结局及妊娠并发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IcP轻度组和IcP重度组孕妇脐静脉血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且ICP重度组孕妇的脐静脉血血液流变学指标比ICP轻度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P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ICP组(重度和轻度)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轻度组与重度组之间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围产儿死亡率与脐血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相关(r=0.3l,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IcP患者的围产儿预后不同,ICP围产儿的预后与脐带血血液流变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低血糖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间我院96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血糖水平,分为低血糖组68例,正常血糖组898例.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临床因素.结果:①低血糖组68例新生儿中早产儿14例(20.6 %),围生期窒息儿18例(...  相似文献   

17.
李凌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327-3328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新生儿满月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母乳喂养新生儿250例,人工喂养200例,对450例健康的足月新生儿体格发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和低血糖发病率的调查。结果:满月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体重和身长的增值明显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P<0.05),其新生儿高胆和低血糖的发病率也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喂养(P<0.05)。结论:新生儿母乳喂养能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发育,降低新生儿的高胆和低血糖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风险管理前)和2011年4月~2012年4月(风险管理后)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60例胎儿脐带绕颈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经验总结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风险管理前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基础护理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提高产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芹 《海南医学》2014,(22):3388-3389
目的分析新生儿贫血的现状及其高危因素,为新生儿贫血的防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3月本院收治的26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围生期新生儿的贫血发生率,同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围生期因素与新生儿贫血的关系。结果 265例新生儿中共有贫血患儿24例,发生率为9.06%,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及脐带异常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新生儿,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与新生儿贫血有密切的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较高,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及脐带异常均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此类因素给予患儿更为充分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