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后咽拭子、粪便、尿液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阴转情况,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的出院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后咽拭子、粪便、尿液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3例COVID-19病例治疗后咽拭子核酸转阴性,粪便核酸检测仍呈阳性,合并尿液核酸阳性1例,1例患者病程3周后出现SARS-CoV-2抗体lgM、lgG均阳性(滴度分别为4.416和18.485)。结论 建议严格把握出院标准,推荐增加粪便、尿液核酸检测,出院后仍需集中医学观察14 d以最大限度降低消化道传播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和疾病进展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标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桂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分别采集深咳痰液、咽拭子、粪便及眼结膜拭子,采用双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收集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及辅助诊断等资料,分析提高核酸检测敏感性的因素。结果 共采集537例COVID-19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654份,其中,深咳痰液569份,咽拭子26份,粪便28份,眼结膜拭子31份。SARS-CoV-2核酸阳性32例,核酸阳性检出率6.00%(32/537);首次核酸阳性的深咳痰液的采样时间与发病时间的间隔天数0~23 d。在2种样本检测比较中,深咳痰液中SARS-CoV-2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P=0.000)。粪便和眼结膜拭子中 SARS-CoV-2核酸阳性分别有19例和5例,它们的采样时间与首次核酸阳性的深咳痰液样本的采样时间比较平均晚7 d。在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中,28例单次采集深咳痰液样本为核酸阳性,其中,于发病第1、2、3、4和5 d及以上分别有6、6、3、4和9例;4例病例需采集2次及以上深咳痰液样本才出现核酸阳性结果。1例病例在采样前有发热及治疗史,作为密切接触者排查隔离观察,分别于发病后第21天(阴性)、第23天(阳性)采集2份深咳痰液标本检测。结论 SARS-CoV-2核酸检测中深咳痰液标本优于咽拭子标本,粪便和眼结膜拭子也可检测到病毒核酸,采样方式、采样时机及治疗史为核酸检测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对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需隔离观察并多次采样检测,以免漏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鼻拭子和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临床采样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8例患者共170例次同一天鼻拭子与痰配对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分析比较鼻拭子和痰标本检测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45例,年龄1~86岁,中青年(20~<60岁)患者居多(占59.0%),其次为老年(≥60岁)患者(占33.0%), 4例为儿童。170例次配对标本中,鼻拭子和痰标本核酸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34.7%(59/170)和46.5%(79/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拭子和痰标本同时阳性共46例次,结果显示27例痰标本Ct值低于鼻拭子Ct值(占58.7%), 17例痰标本Ct值高于鼻拭子Ct值(占37.0%),2例痰标本Ct值等于鼻拭子Ct值(占4.3%),提示痰标本的病毒载量比鼻拭子的病毒载量更高。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毒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阳性率高于鼻拭子标本,且漏检率低,痰标本的病毒载量比鼻拭子的病毒载量更高,更有利于病毒核酸的检出,同时患者更易接受,建议有痰患者优先采集痰标本。  相似文献   

4.
李沙  张猛  朱雄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8):760-763
目的 回顾分析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CT影像学、血常规和核酸检测结果,为COVID-19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4日—3月5日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和实验室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资料,分析疑似病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 结果 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24例,SARS-CoV-2核酸阳性率为11.2%。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确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排除的疑似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确诊病例中,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23例(占95.8%),呼吸道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或双侧浸润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确诊,在综合考虑其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仍需依靠病原学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无锡市活禽交易市场中家禽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评估人感染禽流感风险。方法 采集禽类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禽流感甲型通用及H5、H7、H9亚型病毒核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11月—2015年3月共采集并检测禽类标本1 962份,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48份,阳性率为12.64%;检出的禽流感病毒型别以H9亚型194份(9.89%)为主,其次为H5亚型38份(1.94%)、H7亚型8份(0.41%)和混合型8份(0.41%)。阳性率较高的监测场所为城乡活禽市场(24.06%)和农贸市场(14.06%)。监测期间,不同月份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0,P<0. 01)。不同类型标本中,除混合感染外,咽拭子中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均高于肛拭子。结论 无锡市活禽市场禽类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且型别多样,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应加强禽类及其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开发一种快速检测SARS-CoV-2病毒的IgM-IgG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并优化研发及应用策略,分析IgM-IgG抗体联合检测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表达纯化SARS-CoV-2病毒S蛋白的RBD和NTD结构域,通过胶体金制备工艺包被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收集15例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分析,计算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分析SARS-CoV-2抗体IgM-IgG对病毒响应的过程。 结果 在15例核酸RT-PCR检测阳性的患者血清样本中,IgM-IgG联合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73.33%,其中IgM阳性占总标本数的53.33%,IgG阳性占总标本数的60.00%;5例境外人员中有3例为抗体阳性;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病毒感染1周以上的患者共7例,抗体检测全部为阳性;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73.33%,特异性95.00%。 结论 IgM-IgG联合抗体检测法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等特点,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辅助手段对疑似患者(尤其是境外人员及无症状患者)进行初筛;且IgM-IgG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推测患者病毒感染过程的依据;快速检测IgM-IgG抗体将为COVID-19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对辽阳市2016年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比较不同病毒分型下两种标本类型阳性率的差异,探究不同类型标本对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107例辽阳市2016年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提取样本核酸,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通过McNemar检验以及Kappa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配对采集病例两种类型标本共214份,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6%、8.4%、22.4%;粪便标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9.8%、11.2%、18.7%。PE、EV71病毒的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均大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但CV-A16病毒的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却小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其他肠道病毒的咽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标本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标本,同时显示较差的一致性(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实验室肠道病毒检测中,粪便标本的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标本,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为提高标本检测阳性率,若时间紧迫应首先考虑选择采集粪便标本加以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查明荆州市某乡镇某幼儿园一起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通过面访和电话调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利用RT-PCR方法对病例标本、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疫情从2月13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91例,罹患率为18%(91/520)。回顾性队列研究未发现可疑餐次。幼儿园对呕吐物未采取消毒措施,也未采用人员疏散措施。检出7份老师肛拭子、2份幼儿肛拭子、1份食堂工作人员(帮厨)肛拭子和1份环境标本(幼儿用碗)为诺如病毒GII型核酸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首发病例,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 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发现4例普通型、1例危重症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危重症病例最终死亡。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31日发病,其他病例在首例病例发病后的1~13 d内发病,病例B、C和D、E分别为二、三、四代病例。 结论 家族聚集性疫情是COVID-19的防控重点,及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隔离,防止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2日—2月16日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特殊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为COVID-19患者组和阴性为非COVID-19患者组,分析两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就诊前用药、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OVID-19患者组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有基础疾病9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5例、CT影像学异常16例(占94.12%),就诊前使用过抗感染、退烧药10例(占58.83%);两组WBC、NEUT#和LY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两组实验室检查的不同水平分布比较,两组WBC和影像学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史、就诊前用药情况、外周血WBC、NEUT#、LYM#以及影像学特点有利于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依据,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不同生物学样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行核酸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烟台市奇山医院1月24日—2月28日COVID-19确诊患者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在疾病不同阶段采集鼻/咽拭子、痰液样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对危(重)型及普通型患者的核酸阴转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71例确诊患者,男性40例,女性31例。患者首发症状80.3%为发热,57.8%为咳嗽。普通型病例57例(占80.3%),轻型病例5例(占7.0%),重型病例8例(占11.3%),危重型病例1例(占1.4%)。治愈出院40例,平均住院(22.78±6.19)d;鼻咽拭子和痰液样本在发病的1、2、3、4和5周的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87.5%、48.6%和88.2%、44.7%和86.1%、19.1%和58.7%、11.5%和33.3%。鼻咽拭子的假阴性率在发病的1、2、3、4和5周分别为12.5%、52.9%、、44.1%、42.9%、20.0%。同期两种样本送检结果一致率在发病第1周及第5周较高;发病1周无病毒学核酸检测阴转的病例,发病2周有2例(占3.9%),3周有12例(占23.5%),4周有20例(占39.2%),5周有16例(占31.4%),5周后有1例(占2.0%)。第4~5周病毒核酸转阴率最高(占70.6%);危(重)型和普通型病人的核酸阴转时间分别为(30.00±3.54)d和(24.00±5.8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VID-19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普通型病例为主。痰液样本核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鼻咽拭子样本,鼻咽拭子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两种样本联合送检可减少假阴性的发生。在发病的第4周及第5周病毒核酸转阴率最高。重症患者病毒的持续存在,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随访研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在达到出院标准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医疗机构对出院患者随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经治疗后已符合出院标准的COVID-19患者采取院内继续隔离观察7 d,再居家隔离4周,期间记录患者每日临床体征,定期送检痰液行病毒核酸检测,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已符合现有出院标准的7例患者中有3例在5~7 d后再次出现痰液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阳性2~6 d后再次转阴;复查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生化以及胸部CT结果均无明显异常,也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余4例患者随访4周,痰液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未出现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结论: COVID-19患者按现有标准出院后复阳的比例较高,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满足现行出院标准的患者继续院内隔离观察7 d并进行连续的病毒核酸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郴州市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发病确诊过程,探讨新冠病例早发现、早报告以及病例诊断和隔离观察解除的策略依据。 方法 对该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史、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结果 利用大数据比对监测,在转送监测对象至集中场所隔离医学观察时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何某华,由此发现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何某的5名密切接触者中有3人发病确诊(包含1名重症病例),其中重症病例黄某第7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进而确诊,密切接触者中胡某有流行病学史、血常规白细胞下降和肺炎影像学改变,但是5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未确诊。 结论 大数据比对监测对发现传染病有积极作用;早期对有流行病学史人员单独隔离医学观察对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有重要意义;将2次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新冠肺炎病例的排除标准和将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必备条件,值得探讨,这都可能放走传染源,导致新冠肺炎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患者与无症状感染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水平与其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方法 动态纳入2021年2月—2021年1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资料,连续监测其住院期间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记录核酸转阴时间。采用t检验或者秩和检验、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考察各组变量的分布特征及不同变量间的联系,将不同BMI分组间分布存在差异(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253名研究对象,年龄18~63岁,年龄的M(P25,P75)为37.00(30.00,47.00)岁,男女比例为4.16∶1。研究对象的BMI为(23.97±3.33)kg/m2,50.59%(128/253)的研究对象超重或肥胖,超重者占78.13%(100/128)。所有研究对象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在1~71 d,M(P25,P75)为7.0(2.0,18.0) d (P<0.001),其中消瘦或体重正常者、超重或肥胖者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M(P25,P75)分别为5.00(2.00,19.00) d、8.00(2.00,17.75) d。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BMI水平可能与核酸转阴时间无关(HR=1.090,95%CI:0.843~1.410,P=0.510)。结论 成年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确诊患者中,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超重或肥胖现象较为普遍。尚且不能认为超重或肥胖是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