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透视下应用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导管与非透视下应用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效价比.方法 41例各种原因所致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边非透视下紧急应用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23例各种原因所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X线透视下植入普通起搏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比较两组难易程度、耗时及所需费用.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成功,非透视组开始穿刺至起搏成功时间为2~15 min,费用2 100元;透视组开始穿刺至起搏成功时间为2~10 min,搬运平均耗时6 min,费用2 600元.结论 非透视下应用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无需X线引导、安全有效、性价比更高,适合不宜搬动的危重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床边起搏;透视下应用普通起搏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安全有效、适合普通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保护及非透视下失败者的心脏临时起搏.  相似文献   

2.
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年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功能异常:起搏电极导管脱位、电极断裂、电极绝缘层破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各1例(1.9%),感知功能障碍4例(7.8%),通过程控或更换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管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5年随访中,囊袋血肿、囊袋破溃者3例(5.9%),经局部抽出积血,抗生素冲洗,严重者重新手术后取得很好疗效;2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13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并发脑梗死。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经食管心脏起搏效果。 2方法 随机选择行电生理检查病人 37例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经食管心室起搏 ,并与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结果进行比较。 3结果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 37例中 35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 ,成功率 94.6 % ,起搏阈值 2 5 .2 7± 3.90 V.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 ,成功率 6 5 .76 % ,起搏阈值 38.6 7± 1.2 8V,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16 .11,P<0 .0 1)。4结论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心室起搏较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起搏成功率高 ,起搏电压低  相似文献   

4.
黄武 《广东医学》2000,21(9):783-783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钢丝的状电极紧急心脏起搏术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钢丝钩状电极经皮急心脏起搏术28例。结果 8例Ⅲ度AVB患者全7部起搏成功,20例心脏骤停者均不同程度地夺获心室,总成功率为54%,起搏失败病例的主要原因是心脏停搏时间太长或呼吸停止。结论 经皮穿刺钢丝钩状电极心脏起搏术紧急起搏方法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起搏迅速、价格便宜,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的影响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0例,HUVECs按不同的干预方式分3组进行实验:对照组(含10%健康者血清)、尿毒症组(含10%尿毒症患者血清)、rhEPO干预组(rhEPO 5、10、15 U/ml,分别加入含有10%尿毒症患者血清的培养基).各组干预24 h,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结果 尿毒症患者血清环境中内皮细胞的凋亡指数和活性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rhEPO可抑制尿毒症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P<0.01);随着rhEPO浓度的增加,内皮细胞凋亡指数和ROS水平都逐渐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凋亡指数与活性氧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1).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清可以诱导HUVE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rhEPO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而抑制尿毒症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层医院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代替心脏起搏分析仪测定起搏电极的起搏阈值。方法:起得电极进入右室后,使用临时起搏器起搏心脏,将起搏电压从3伏起渐降,直到测得起搏阈值。要求阈电压在1伏以下(用起搏电压值代替起搏电流值)。结果:1994年起我院8例患者(永久及临时起搏各4例)采用此方法安装起搏器均正常起搏。其中三例使用VVIM起搏器术后经程控将起搏电压降至3.3伏,至今仍正常起搏,未发生因起搏阈值增高而致起搏失败现象。结论:基层医院条件所限,不妨用临时心脏起搏器代替昂贵的心脏起搏分析仪测定起搏阈值,开展人工心脏起搏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发生起搏故障原因。方法:自1977年起对303例患者行389例次永久心脏起膊器安置术,回顾性总结起搏故障发生与起搏器工艺水平、电子元件、电池质量、起搏电极质量及起搏电极脱位、穿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共发生起搏故障56例,其中发生于起搏器电路故障2例,电池过早耗竭24例,起搏器导线断裂4例,起搏电极脱位17例,起搏电极心肌穿孔2例及起搏阈值升高7例。结论: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工艺质量的改进提高是防止起搏故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尿毒症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尿毒症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GH浓度。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GH浓度(2.63±1.00)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48±0.96)ng/mL(P<0.05);尿毒症患者血清GH浓度(17.92±5.81)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GH浓度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虽然GH水平明显升高,但机体对其产生抵抗,故其GH水平存在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安装方法,探讨其安装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有指征的52例患者进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例完成手术,1例失败,成功率98.08%。结论:只要认真处理术前、术中及术后各个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大多数并发症可以避免;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可作为起搏器置入的首选入路;应尽可能采用生理性起搏;对于心脏扩大患者采用螺旋电极进行室间隔上部起搏亦是比较理想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施德毅  陈永东 《广西医学》2009,31(7):972-973
目的探讨应用起搏脉冲引导下紧急床旁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对26例不同原因引起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意外心跳骤停患者,脉冲引导下床旁经左锁骨下和右颈内静脉,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行紧急临时右心室心脏起搏。结果26例病人成功起搏20例,占76.9%。从开始静脉穿刺到右室成功起搏时间5-20(10.0±2.2)m in,术后24 h内发生导管微脱位2例,经调整导管后恢复正常起搏。所有患者无误穿动脉、气胸、深静脉内血栓形成、心肌穿孔、感染等并发症。3例意外心跳骤停患者起搏失败。结论起搏脉冲引导下紧急床旁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方法。方法:选择3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标准的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按照植入时间分成A组(前10例)、B组(中10例)、C组(后10例)3组,比较其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记录术中起搏参数(起搏阈值、P波振幅和电极阻抗),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测量起搏参数和X线胸片观察电极脱位情况。结果:A组心房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显著长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1、3个月起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操作简单,电极固定可靠,起搏参数满意,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郑方芳  范中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147-1148
目的:通过对永久起搏电极拔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76例永久起搏电极拔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与观察。结果:全部病例中仅1例拔除失败,出现严重并发症者11例,所有患者均无死亡。结论:术中术后密切的生命体征观察及心电血压监测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并发症,进而预防严重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尿毒症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分成两组,尿毒症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心电和动态心电检查,健康对照组只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尿毒症患者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及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异常检出率,分析尿毒症组与健康对照组DCG异常检出率差异性,比较尿毒症组与健康对照组心率变异差异性。结果:尿毒症DCG异常检出率高于ECG,尿毒症DCG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尿毒症组心率变异(HRV)各指标(SDNN、SDANNI、SDANN、RMSSD、PNN5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经过对比证明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尿毒症病人的心律失常主要是以阵发性复杂性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速、房扑房颤、阵发性室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更高,同时与ECG相比DCG可以提高尿毒症患者阵发性、突发性、复杂心电检出率,对心律失常定性及HRV定量分析。为临床尿毒症患者心脏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丰富、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尿毒症患者,安装起搏器后进行血液透析(HD)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4例,2例突发高房室传导阻滞,立即给予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然后进行HD治疗。另2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己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在安装后1.5-3.5年后开始HD。结果:2例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渐转为窦性心律,停起搏,以后进行维持HD。2例安装永久起搏器者能较好地耐受透析,经检测起搏器感知及起搏功能均正常。结论:对于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尿毒症患者,及时进行起搏治疗对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极为重要,需先起搏后方可进行HD治疗,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仍可与其他患者一样接受HD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001-2010年胸科医院心脏植入装置的类型、植入病因、植入部位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与国外差异的原因。方法:分析10年来安置心脏植入装置患者的病因、年龄、心脏疾病类型对起搏装置选择的变化趋势,心室电极类型和心室电极位置情况。结果:(1)10年来在胸科医院共安置心脏植入装置2 826例,病窦综合征(SSS)及房室传导阻滞(AVB)仍为起搏器安置的主要原因,双腔起搏器为主要类型;(2)起搏类型及电极位置的选择越来越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理念;(3)特殊疾病的起搏适应征扩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所占比例增加,但预防性ICD置入较少;(4)间隔起搏及螺旋电极数量明显升高。结论:随着对生理性起搏概念的再认识,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及起搏方式越来越符合生理性起搏模式,但猝死高危人群的预防性装置植入仍较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经济条件及医生的认识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86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无X线透视下将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盲插至右心室。结果  85例患者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 ,顺利将临时起搏导管送至右室 ,1例失败 ;在起搏期间有 8例患者发生电极脱位 ,重新调整后恢复正常 ;经X线透视观察大多数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 ,少数位于右室中部及流出道。结论 在无X线透视下经左锁骨下静脉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起搏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对13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BXTM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BXTM测定均值为(103.88±18.35)U/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测定均值(88.24±11.51)U/mL,血清BXTM测定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1.21%,特异性为81.66%。结论:血清BXTM含量测定可为恶性肿瘤诊断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广谱性。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室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②方法 随机选择行电生理检查的病人 6 9例 ,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室起搏 ,并与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结果进行比较。③结果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起搏的 6 9例中 6 7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 ,成功率 97.1% ,平均起搏电压 (2 3.6 8± 3.95 )V。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 4 1例成功 ,成功率 5 9.4 % ,平均起搏电压 (38.6 7± 1.2 8)V。两种导管起搏电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5 .0 6 ,P <0 .0 1) ,两种方法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5 5 .5 6 ,P <0 .0 1)。④结论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心室起搏较普通金属环电极起搏具有成功率高、起搏电压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10)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58例肺癌患者、34例良性肺病患者及31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ADAM10蛋白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DAM10和CEA血清水平及阳性率,肺癌组为(255.6±26.5pg/mL,62.1%;16.5±6.7ng/mL,51.7%),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24.8±12.5pg/mL,11.8%;8.2±1.3ng/mL,8.8%)和正常对照组(102.7±10.3pg/mL,6.5%;7.9±0.9ng/mL,3.2%),P〈0.01;ADAM10在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的平均值(338.5±26.9pg/mL)和阳性率(72.2%)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P〈0.01);ADAM10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平均值(308.5±26.9)和阳性率(88.2%)高于肺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患者(P〈0.01);CEA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18.7±7.4ng/mL)及阳性率(64.7%)也高于肺鳞癌和其他类型肺癌患者(P〈0.05)。结论:ADAM10与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ADAM10和CEA均与肺腺癌易于发生全身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极脱位的原因及心电图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6例中,29根电极导线脱位,双极电极导线17根,单极电极导线12根,心室电极导线18根,心房电极导线11根,心电图表现为心房、心室间断起搏或不起搏,感知功能正常或感知不良,或异处着床并间歇起搏.结论:双极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