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343-346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全球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极高,确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丧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全身化学治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患者对化学治疗易产生耐药性,治疗药物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抗胰腺癌新药是科学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生物碱类药物的问世,紫杉醇类生物碱等初步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已经成为国内外抗胰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紫杉醇类、苦参碱类、小檗碱类、喜树碱类、长春碱类以及其他类生物碱在抗胰腺癌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毒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元培 《重庆医学》1996,25(6):328-330
抗肿瘤药物可使肿瘤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或治愈,成为当今肿瘤三大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之一。由于抗肿瘤药物的特性,常引发各种严重的毒性反应。Jean回顾20年文献将抗肿瘤药物治疗后12个月以上发生的晚期并发症进行过归纳。我们现将临床肿瘤化学治疗常见的毒性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恶性肿瘤治疗已由单纯手术或放射、化学治疗进入综合治疗时代,如手术、放射、化学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的有机结合[1]。已有研究表明全身化学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肿瘤,可降低患者的化学治疗反应,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康艾注射液(吉林长白山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既有免疫调节又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为进一步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我们对康艾注射液联合  相似文献   

4.
唐玲  皮远萍  邓本敏 《重庆医学》2012,41(35):3789-379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抗肿瘤药物大多数选择性较低,因此抗肿瘤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是肿瘤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腹泻可引起患者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6]。本研究对临床常用化疗方案的消化  相似文献   

5.
陈淑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35-1337
药物化学治疗是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抗肿瘤药物可在手术后辅助或巩固治疗,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在应用抗肿瘤药物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以至于无法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采用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在中药方面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研究发现,中药五味子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乙素是抗肿瘤的一种有效成分,在多个方面能够发挥抗肿瘤作用,如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抗肿瘤药物增敏、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等。而本文就五味子乙素对抗肿瘤及其他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五味子乙素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恶性肿瘤,虽然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化疗已成为治疗各种胃肠道肿瘤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近代肿瘤化学治疗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药的不断出现,肿瘤化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本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注意到化疗药物的肝损害不容忽视.目前,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已占药物性肝损害的1/5~1/4,成为其第二大病因.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均较低,预后差,因此,开展胰腺癌细胞免疫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胰腺癌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人树突状细胞(Denderitic cell,DC)是当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热点。本文就DC在胰腺癌中的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华蟾素是从蟾蜍干皮提取分离的药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蟾毒内酰外酯类、吲哚生物碱类、多肽类等。目前其注射液及口服制剂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的临床治疗,并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理研究表明,华蟾素主要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肿瘤细胞DNA损伤、调节免疫功能、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以及影响肿瘤代谢酶的活性等多种作用。文章主要就近年来华蟾素抗肿瘤相关作用机制进展情况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加速试验法研究黄芩药材的贮藏稳定性。方法:黄芩药材置于湿度为70%、温度为37℃的恒温箱内,分别于0、1、2、个月取样,以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药材的整体变化和局部变化。结果:加速试验条件下,红外光谱法显示在贮藏期内黄芩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已酸变为其它成分,糖(苷)类物质的含量减少;高效液相色谱法显示,在贮藏期内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明显下降,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结论:黄芩药材的质量在贮藏期内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应有效控制黄芩药材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获得了黄芩茎叶HPLC指纹图谱.结论:指纹图谱可用于控制黄芩茎叶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受试药组衰老小鼠分别灌胃50、100、200mg/kg的黄芩多糖溶液,共7周,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黄芩多糖能使小鼠脑、肝中的丙二醛(MDA)不同程度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不同程度升高。结论黄芩多糖可通过清除羟自由基而达到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比较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其常见衍生物对黄芩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成分的包合效果,寻找对黄芩提取物整体包合效果好的环糊精,为黄芩提取物整体入药制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从蛋白质晶体数据库PDB(www.rcsb.org)中获取β-CD的分子模型,经构象优化计算后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s,HP-β-CD)、羧甲基-β-环糊精(carboxymethyl-β-cyclodextrin,CM-β-CD)、磺丁基醚-β-环糊精(sulfobutylether-β-cyclodextrin,SBE-β-CD)和甲基-β-环糊精分子模型(methyl-β-cyclodextrin,Me-β-CD),同时建立黄芩提取物中4种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的分子模型.通过分子对接得出它们之间两两的平均结合能,参考黄芩提取物粗制品与精制品中各成分含量,得出不同环糊精对黄芩提取物的总体包合效果.结果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黄芩提取物的总体包合效果为:SBE-β-CD> HP-β-CD> Me-β-CD> CM-β-CD>β-CD.结论 SBE-β-CD 对黄芩提取物的包合效果最好, HP-β-CD其次.  相似文献   

15.
吴蕊  许礼发  叶松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1008-1010
目的:观察黄连、黄芩等10种常见中药的水提取物与醇提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86:H2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取黄连、黄芩、连翘、大黄、大蒜、三颗针、金银花、白头翁、苦参、马齿苋加水煎煮以及加乙醇浸泡热回流提取法,所得溶液倍比稀释,测定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86:H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连翘、金银花、大黄几乎无抗致病性大肠杆菌活性,其余7种中药显示出不同的抗菌强度,黄连、大蒜、黄芩抗菌活性较好,其中大蒜与黄连乙醇提取物对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O86:H2的MICs均<1.96 mg/ml,白头翁、三颗针、马齿苋、苦参的抗菌活性次之。结论:黄连、大蒜与黄芩具有一定的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可从中药材中开发新一代的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正交法优化超声醇提黄芩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芩药材的超声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醇浓度、超声时间、溶剂体积和超声次数4因素正交实验。结果黄芩超声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0.5 g黄芩样品用70%的乙醇6 mL超声提取2次,每次25 min。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提取率高,可用于黄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曾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90-91
目的了解、探讨黄芪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8颗需牙周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9颗患牙。对照组单纯基础治疗及翻瓣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黄芪粉末置于创口缝合。记录观察牙周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术后12周时,实验组的PPD、CAL分别为(4.02±0.43)mm、(4.26±0.56)mm,较对照组(4.66±0.65)mm、(4.87±0.62)mm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05)。术后12周,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9.8%。结论黄芪治疗牙周炎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乌蕨与黄连、黄芩、穿心莲抗菌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研究乌蕨的抗菌活性强度 ,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将其与黄连、黄芩、穿心莲等抑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乌蕨抗菌作用与黄连、黄芩相近 ,而强于穿心莲。认为乌蕨是一种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化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黄芩苷最佳提取条件.结果 黄芩苷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7%、超声时间57 min、液固比150 mL/g,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0.05%.结论 超声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黄芩为大宗常用中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良好开发前景。通过对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进行生药学比较,对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旨在对黄芩的质量评价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黄芩药材做性状比较、组织比较、粉末比较、理化鉴别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黄芩苷含量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了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在性状上产生了一定的变异;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一致;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栽培黄芩大于野生黄芩;无机元素Mn、Zn、K的含量,野生黄芩大于栽培黄芩。[结论]栽培黄芩可作为黄芩商品的来源代替野生黄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