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3.0T 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病理证实且未行辅助治疗而直接手术治疗的宫颈癌病人(其中鳞癌83例,腺癌19例)的DWI影像资料,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将其分别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分别测量各组病灶ADC值,对3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宫颈癌ADC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平均ADC值分别为(0.94±0.10)×10-3mm~2/s、(1.12±0.12)×10-3mm~2/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3,P0.05)。宫颈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平均ADC值分别为(1.05±0.10)×10-3mm~2/s、(0.94±0.07)×10-3mm~2/s、(0.85±0.06)×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74,P0.05),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宫颈鳞癌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s=0.70,P0.05)。结论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宫颈癌诊断、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ADC值与病理分级相关性.方法 收集47例宫颈鳞癌,宫颈病灶最小直径大于或等于3cm,于MRI检查时未做过任何治疗;收集同期23例正常宫颈病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常规MRI及DWI(b值取0、500、1000s/mm2),分别观察DWI信号强度,并测量ADC值.分析正常宫颈与宫颈癌间关系,并将宫颈癌病灶体积与宫颈癌ADC值、宫颈癌ADC值与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进行比对.结果 正常宫颈ADC值为(1.416±0.188)×10-3mm2/s,宫颈癌ADC值为(0.865±0.184)×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病灶体积与ADC值无相关性(r=0.139,P=0.351);宫颈癌ADC值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r=0.848,P=0.000).结论 DWI对宫颈癌原发灶具有良好的对比度,可以清晰观察病灶形态、边缘.定量指标ADC值与病理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以用来提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低、ADC值高的病灶,预后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弥散成像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正常宫颈结构及36例宫颈疾病患者(病理证实20例宫颈癌、16例宫颈良性病变)的弥散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研究,总结宫颈病变的DWI特点。结果正常宫颈内膜、结合带及肌层三层结构平均ADC值为(1.63±0.24)X10-3mm2/s,结合带与肌层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合带与内膜及内膜与肌层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宫颈癌患者平均ADC值为(0.93±0.17)X10-3mm2/s,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的内膜、结合带和肌层三层结构的平均ADC值(P<0.05);宫颈良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77±0.23)X10-3mm2/s,与宫颈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在DWI图像及ADC图上具有特征性,DWI能够区分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对宫颈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峰正  朱林  黄阳光  梁玲俐  蔡锦杏 《四川医学》2017,38(12):1447-145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病例组),收集时间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同期宫颈检查正常的妇女30例(对照组),采用DWI技术检测两组妇女并比较ADC值,并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层分析不同宫颈癌特征患者的ADC值,对比治疗前后不同临床疗效患者的ADC值。结果病例组宫颈组织的ADC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Ⅰ期、Ⅱ期的宫颈癌患者与Ⅲ期、Ⅳ期的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AD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ADC值越来越小;经过治疗,共获得CR患者14例、PR患者28例、SD患者15例、PD患者3例;治疗后,CR+PR患者的ADC值显著的高于SD+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宫颈、宫颈癌DWI的表现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测量宫颈癌癌灶ADC值,并以20例成年健康女性志愿者宫颈扩散加权成像做为对照组,测量正常宫颈三层结构的弥散信号强度,分别计算ADC值,并与宫颈癌组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寻找鉴别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的最佳ADC值截断点。结果正常子宫颈三层结构的弥散图像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内膜信号最高,肌层次之,结合带最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各层ADC值:肌层(1.911±0.305)×10-3mm2/s内膜(1.590±0.311)×10-3mm2/s结合带(1.361±0.203)×10-3mm2/s,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ADC值为(0.924±0.110)×10-3mm2/s,低于正常宫颈内膜、结合带、肌层ADC值(t值分别为-7.438,-7.140,-11.221,P=0.000)。以1.120×10-3mm2/s为最佳截断点,鉴别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内膜,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5%。结论宫颈癌与正常子宫颈三层结构DWI和ADC值存在差异,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鉴别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患者不同分化程度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ADC值及rADC值的变化及其与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PCNA、Ki-67的相关性。 方法 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检查并进行扩散加权成像;术中病理均进行PCNA以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应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PCNA以及Ki-67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CNA以及Ki-67、ADC与rADC值的相关性。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低分化组ADC值以及rADC值低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P<0.05)。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化程度降低,PCNA以及Ki-67表达程度逐渐升高。随着PCNA以及Ki-67表达程度的升高,ADC值与rADC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后发现,ADC值与Ki-67和PCNA表达程度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宫颈癌DWI成像ADC、rADC值的测量有助于评价并鉴别宫颈癌不同病理级别并有潜力作为评价肿瘤增殖程度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化疗前后MRI影像学变化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57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后行MR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化疗前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对应ADC图像以蓝绿色区域为主;化疗后,11例病灶无残留,DWI低信号,对应ADC图蓝色区域减少;36例肿瘤缩小,DWI高信号,ADC图以绿色或浅绿色为主;9例DWI和ADC图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有效组化疗后ADC值显著高于无效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亚型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预测宫颈癌肿瘤化疗效果,但影像学无显著变化者会伴随出现负面情绪,需给予积极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探讨MRI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对患者的癌症进行分期,同时,将其与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常规MRI平扫及DW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对不同宫颈癌分期患者的ADC值进行测量,分析患者ADC值与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常规MRI、DWI+常规MRI诊断宫颈癌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7.5%、97.5%,DWI+常规MRI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两种方法诊断宫颈癌Ⅲ期和Ⅳ期的符合率均为100.0%,但在Ⅰ期+Ⅱ期的比较上,DWI+常规MRI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常规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ADC值均在1.0×10-3mm2/s上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与ADC值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但宫颈癌患者的病灶ADC值(1.05±0.28)10-3mm2/s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1.39±0.37)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成像技术可以为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提供可靠依据,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磊  苗重昌  卞光军  贺小平 《广东医学》2014,35(15):2377-2380
目的 选择肺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合适b值,并探讨ADC值与肺癌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首诊病理证实的120例肺癌患者行前瞻性MR扫描,应用b值为400、600、800 s/mm2时获得T2WI、DWI图像,根据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选择最佳b值并测量肺癌ADC值.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ADC值与肺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肺癌肿块在T2 WI为等高信号,DWI图像上为高信号.当b值为600 s/mm2时DWI图像的SNR和CNR较高,此时测量肺癌的ADC值,腺癌ADC值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和腺癌ADC值随着分化程度增高而上升,高中分化癌与低分化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b值为600 s/mm2的DWI序列检查利于肺癌病变的检出.AD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状况,有助于肺癌评估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不同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及相关ADC(表观弥散系数图)的诊断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进行急性脑梗塞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急性脑梗塞患者37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13例,对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检查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不同诊断手段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准确性、敏感性,并测量ADC的相关值,对病灶的范围进行测定。结果: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显示: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DWI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高信号,12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急性脑梗塞患者只检测出30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CT、MR检查中显示正常(T2WI)。ADC值与对侧相应区域相比,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急性脑梗塞患者在ADC值上都表现为梯度征。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对脑梗塞患者的不同类型有敏感性,同时诊断正确率远高于常规CT、MR检查;ADC值的测定,可以有效的推测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及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5例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后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评价化疗前后肿瘤及转移性淋巴结在DWI图像及其ADC值的变化。结果(1)25例宫颈癌化疗后肿瘤实性成分ADC值较化疗前明显升高,且肿块体积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WI序列对转移胜淋巴结的检出敏感性高于T2WT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的淋巴结DWI信号减低,ADC值增高。(3)宫颈癌病理分型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序列评价宫颈癌化疗前后疗效早于肿瘤体积变化,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 W 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90份为研究样本,术前1个月内均行常规磁共振扫描(T2WI)及DWI,记录T2WI、DWI、(T2WI+DWI)三种诊断方法的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同将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三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分析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前列腺癌患者ADC值[(0.85±0.17)×10-3mm2/s]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患者,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TNM分期增加,前列腺癌患者ADC值降低,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WI、DWI、T2WI+DWI三种诊断方法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6.7%、83.3%、90.0%,特异度分别为76.7%、75.0%、80.0%,准确度分别为73.3%、77.8%、83.3%,其中T2WI+DWI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T2WI(P0.05),三种诊断方法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区ADC值与Gleason分级呈负相关(r=-0.576,P0.05),与TNM分期无相关性(r=-0.234,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临床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彭涛  肖建明  朱丹  杨进 《四川医学》2013,(8):1236-1238
目的探讨1.5T场强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能力,以及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根据前列腺穿刺结果,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前列腺扩散加权图像中相对应的187个感兴趣测量区,其中癌肿灶102个,良性灶85个。测量信号强度及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通过直线回归分析探讨ADC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癌肿组和良性组在b=0、100、800s/mm2时的信号强度、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ADC值的诊断能力最强。ADC值随着癌肿C-leason分值的升高而降低。结论在1.5T场强下,扩散加权成像特别是ADC值对前列腺癌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且能够为判定肿瘤分化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乳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化疗1周期、化疗全程后行MRI检查,包括常规扫描、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比较化疗前后肿瘤轴位最大径、早期强化率、ADC值变化,并根据病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与未完全缓解组,比较2组化疗全程结束后肿瘤退缩率,对化疗全程后相关参数之间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化疗全程结束后轴位最大径、第1min、2min、3min早期强化率较化疗前均明显下降,ADCmean、ADCmin则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肿瘤退缩率(0.690±0.193),显著大于未完全缓解组的(0.409±0.338)(P0.05)。肿瘤退缩率与轴位最大径、早期强化率显著相关(P0.05),而与ADC值无相关性(P0.05)。肿瘤退缩率54.45%以上时,诊断完全缓解敏感度、特异度分别84.5%、75.0%。结论 DWI的ADC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反应有较大的价值,通过MRI增强扫描及DWI序列观察肿瘤退缩率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椎良恶性压缩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103个病变椎体均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5例44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8例31个椎体,结核组20例2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63例共63个椎体。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变组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成像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椎骨折的病因。DWI的信号改变不能非常准确地鉴别良恶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诊断宫颈癌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DWI使用单次平面回波技术,身体相控阵线圈,b=0、400、800 s/mm2。20例非子宫疾病者行盆腔磁共振检查。对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DWI的ADC值分别进行了测量和比较。采用诊断试验方法,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3项指标判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结果宫颈癌在DWI表现为弥漫高信号,其ADC值为(0.89±0.07)×10-3mm2/s,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平均ADC值。子宫颈癌最易受累淋巴结为闭孔淋巴结,DW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94.1%,准确性为91.8%。结论宫颈癌和盆腔淋巴结转移DWI和ADC显示更为突出,DWI区分正常宫颈和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外照射20GY后进行常规的盆腔MRI扫描和DWI扫描,并测量肿瘤的最大径和ADC值。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根据RECIST标准将患者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外照射20GY后肿瘤的ADC值和ADC值提高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外照射20GY后肿瘤的最大径及退缩率。结果有效组25例,无效组7例,两组治疗前、外照射20GY后的ADC值和最大径、退缩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的ADC值提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有效组在治疗早期ADC值的提高率明显高于无效组,证实DWI序列能早期预测宫颈癌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为优化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