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鉴定腺病毒介导免疫调节基因CTLA4Ig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能力和细胞毒性。方法 以肾小管上皮细胞(PK-15),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为靶细胞,观察感染强度为100,200,400时CTLA4Ig重组腺病毒转梁靶细胞后不同时相细胞存活百分率;以免疫组化以及Westerb blot分别检测CTLA4Ig在细胞以及上清中的表达。结果 转染后2d,4d,转染组两种细胞存活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转染后24h,CTLA4Ig在PK-15和ECV-304中的阳性率表达率分别为93.7%和90.2%;Westerb blot检测到两种细胞上清中均有CTLA4Ig表达。结论 重组腺病毒对非包装靶细胞毒性很小,能够介导CTLA4Ig基因对靶细胞的高效转染,并使其表达分泌型CTLA4Ig,具备了以基因治疗诱导免疫耐受的潜能,为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移植物和抗原提呈细胞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腺病毒介导CTLA4Ig在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中的表达,探讨CTLA4Ig基因修饰的BMSCs对CD34^ 细胞的粘附力的变化,方法:以CTLA4Ig-重组腺病毒按感染复数(Mutiplicity of infetion,MOI)50转染BMSCs,免疫组的^3H-TdR标记CD34^ 细胞的cpm值观察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力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CTLA4Ig表达阳性率达85%(MOI=50),弥漫性定位于细胞质,免疫磁体阳性选择获取的骨髓CD34^ 细胞纯度可高达97.8%,转染组与对照组BMSCs对CD34^ 细胞的粘附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LA4Ig-重组腺病毒能有效介导CTLA4Ig基因在BMSCs中表达,并对其粘附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因转移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和T细胞分化群40L免疫球蛋白(CD40L-Ig)在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小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用携带CTLA4-Ig和CD40L-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移植胰岛细胞,观察糖尿病小鼠胰岛移植后血糖变化、生存情况及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物CTLA4-Ig、CD40L-Ig、胰岛素的表达和移植小鼠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 (1)糖尿病小鼠移植后2 d血糖降至正常,对照组(A)血糖平均在移植后8 d升高,CTLA4Ig转染组(B)、CD40LIg转染组(C)和联合转染组(D)血糖分别在24、21和68 d升高。(2)对照组、CTLA4Ig转染组、CD40LIg转染组和联合转染组的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8.2±0.9) d,(28.7±4.0) d,(26.6±3.2) d 和 (73.6±9.8) d,联合转染组较对照组、CTLA4Ig转染组和CD40LIg转染组显著延长(P<0.01);CTLA4Ig转染组和CD40LIg转染组较对照组显著显著延长(P<0.01)。(3)对照组在移植后1周内,IL-2、TNF-α的水平均急剧上升,较移植前显著升高(P < 0.01)。(4) 各治疗组移植物见成片的胰岛细胞团,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可见胰岛素、CTLA4Ig和CD40LIg的表达。结论 基因转移CTLA4-Ig和CTLA4-Ig均可抑制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二者联合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载体介导CTLA4Ig基因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Ad-CTLA4Ig)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诱导小鼠变应性鼻炎。实验组在OVA激发前30min予以Ad-CTA4Ig腹腔注射。未转CTLA4IgcDNA的腺病毒载体(Adv)作对照。比较各组动物鼻部症状和鼻粘膜形态学改变,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水平。结果 CTLA4Ig重组腺病毒实验组小鼠鼻部症状和鼻粘膜病理改变不明显,并且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CTLA4Ig可防治小鼠应变性鼻炎的发生,提示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有可能运用于临床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ytotoxic T lymphocytic associated antigen 4, CTLA4Ig)和核因子的抑制蛋白(inhibition of NF-κB, IκBα)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方法将IκBα和CTLA4Ig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部位(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2)连接,并以基因重组的形式插入腺病毒表达载体,以同源重组的形式转染293细胞,构建重组腺病毒.结果①成功构建Padtrack-CMV-CTLA4Ig-IRES2表达质粒; ②与BJ5183重组后转染293,获得重组腺病毒;③PCR鉴定重组腺病毒正确.结论构建了人CTLA4IGg,IκBα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间接同种异型识别在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表皮细胞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表皮细胞 (Epidermalcells ,EC)、异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eripheralbloolymphocytes ,PBL)和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 ,PBM ,含单核细胞 )。将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A4Ig)腺病毒载体转染EC。转染与未转染的EC中均加入异体PBL或PBM共同培养 ,应用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 3H TdR)掺入法 ,测定各培养系中PBL、PBM增殖情况。结果 CTLA4Ig腺病毒载体能成功转染EC并表达相应蛋白。未转染的EC刺激异体PBL轻度增殖 (P <0 .0 5 ) ,以及刺激含单核细胞的PBM明显增殖 (P <0 .0 1) ;经CTLA4Ig腺病毒载体转染的EC刺激PBL、PBM增殖则明显减弱 (P <0 0 5 )。结论 间接同种异型识别在EC排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TLA4Ig能明显减轻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腺病毒介导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及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探讨CTLA4Ig对BMP2转染的异基因MSCs诱导的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TLA4Ig和BMP2重组腺病毒转染MSCs。ELISA法检测包装的病毒感染MSCs后,CTLA4Ig及BMP2蛋白的表达;观察CTLA4Ig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抑制作用。结果腺病毒载体介导CTLA4Ig和BMP2体外感染的MSCs能够分泌CTLA4Ig及BMP2蛋白,且CTLA4Ig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抑制AdBMP2基因转染的MSCs的刺激作用。结论给予CTLA4Ig腺病毒进行基因治疗可有效的抑制AdBMP2转染的异基因MSCs引起的免疫应答,诱导MSCs移植耐受;为BMP2基因修饰的同种异体间的MSCs移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腺病毒介导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及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探讨CTLA4Ig对BMP2转染的异基因MSCs诱导的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CTLA4Ig和BMP2重组腺病毒转染MSCs.ELISA法检测包装的病毒感染MSCs后,CTLA4Ig及BMP2蛋白的表达;观察CTLA4Ig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抑制作用.结果 腺病毒载体介导CTLA4Ig和BMP2体外感染的MSCs能够分泌CTLA4Ig及BMP2蛋白,且CTLA4Ig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抑制AdBMP2基因转染的MSCs的刺激作用.结论 给予CTLA4Ig腺病毒进行基因治疗可有效的抑制AdBMP2转染的异基因MSCs引起的免疫应答,诱导MSCs移植耐受;为BMP2基因修饰的同种异体间的MSCs移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转hCTLA4Ig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 ,探讨转人CTLA4Ig(hCTLA4Ig)树突状细胞 (DCsRev)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将目的基因hCTLA4Ig转染到大鼠骨髓来源的DCs中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目的基因hCTLA4Ig表达及DCs表面分子的改变 ;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sRev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DCs的最大效率为 91 2 5 % ;在功能上 ,DCsRev不但丧失了刺激MLR的能力 ,并且能够强烈抑制MLR中反应T细胞的增殖 ,而且抑制率与加入DCsRev的数量和DCsRev预处理反应T细胞的时间长短有关。具体来说 ,DCsRev数量在 10 3 ~ 10 4之间时 ,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最高为 71 96%。而当DCsRev数量达到 5× 10 4抑制率下降为 5 9 2 %。在 12~ 48h之间 ,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 ,抑制率却不断下降 ,预处理 12h抑制率最高 ,为 99 6%。但不做预处理 ,在反应开始时同时加入DCsRev ,则抑制率明显降低 ,仅为 5 9 2 %。对腹腔注射DCsRev大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分析表明 ,DCsRev也能在动物体内诱导耐受 ,但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不能维持终身。结论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不但DCs表面CD86分子被CTLA4Ig有效的封闭 ,并且能够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TLA4Ig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CTLA4Ig腺病毒在不同哺乳动物体内的转染能力及表达情况。方法 用所构建的CTLA4Ig腺病毒通过静脉或腹腔注射到Balb/c小鼠,Wistar大鼠,兔,小香猪,羊体内,应用蛋白质斑点印记检测CTLA4Ig在以上动物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还观察各动物脏器的病理改变及动物的生存情况。结果 重组腺病毒转染7d后大鼠,小鼠血清出现CTLA4Ig持续表达2周。各动物未见异常死亡,各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CTLA4Ig重组腺病毒能够有效转染Balb/c小鼠,Wistar大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腺病毒介导CTLA4Ig在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s)中的表达 ,探讨CTLA4Ig体外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机制 ,为该基因修饰的BMSCs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HSCT) ,达到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 versus hostdisease ,GVHD)和纠正预处理损伤的造血微环境 (hematopoieticinductivemicroenvironment,HIM)积累实验依据。方法 以CTLA4Ig 重组腺病毒按感染复数 (mutiplicityofinfection ,MOI) 5 0转染BMSCs,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培养上清中的目的蛋白CTLA4Ig ,加入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ixedlymphocytereaction ,MLR)体系中 ,通过MTT显色观察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 ,以ELISA检测体系中IL 2的水平。结果 纯化的CTLA4Ig对MLR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在一定范围内与CTLA4Ig的浓度呈依赖性关系 ;体系中IL 2水平与淋巴细胞数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且成正相关 (γ =0 85 2 2 ) ;CTLA4Ig组的淋巴细胞数与IL 2水平与对照组相差显著 (P <0 0 5 )。结论 转染后BMSCs表达的目的蛋白CTLA4Ig能有效阻断B7/CD2 8共刺激信号途径 ,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 ,抑制IL 2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构建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的腺病毒载体。方法 将CTLA4Ig cDNA插入腺病毒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与病毒基因组质粒共转染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采用dot-ELISA和PCR法筛选并获得CTLA4Ig阳性表达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同源重组后,以dot-ELISA法筛选到2个293细胞的CTLA4Ig蛋白阳性表达空斑,PCR证实为含CTLA4Ig基因和腺病毒基因的重组体AdvCTLA4Ig。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CTLA4Ig基因重组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vCTLA4Ig,为进行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实验室水平制备并鉴定人CTLA4Ig融合蛋白.方法将人CTLA4Ig cDNA片段构入重组腺病毒载体中,用该表达载体感染293细胞并在其中表达人CTLA4Ig,再应用SPA亲合层析柱自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出该融合蛋白,以WESTERN印迹验证后,观察了所制备CTLA4Ig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结果经亲合层析柱洗下的蛋白为分子量为53.0kd的单一组分,经WESTERN印迹证实为CTLA4Ig,并发现所制备CTLA4Ig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本法成功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CTLA4Ig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CR7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对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 小鼠骨髓细胞经梯度离心及rmIL-4、rmGM-CSF诱导培养未成熟树突状细胞;CCR7重组腺病毒经增强离心法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观察转染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取CCR7修饰imDCs于皮肤移植前2d、移植后第5天,经腹部注入受体小鼠,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和病理变化.结果 CCR7基因成功转染入imDCs;腺病毒转染后im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较imDCs组增强但弱于mDCs组,IL-10可以明显降低刺激能力;CCR7腺病毒转染组皮肤存活时间长于转染前,IL-10能显著延长皮肤存活时间.结论 CCR7重组腺病毒转染imDCs后,im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部分增强,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5.
CTLA4Ig诱导免疫耐受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CTLA4Ig在诱导人外周血T细胞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以结核菌素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不同剂量CTLA4Ig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观察CTLA4Ig和CsA(环孢霉素A)对再次结核菌素刺激和非相关第三者APC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IL-2的变化,以及外源性IL-2对免疫耐受诱导的影响。结果 CTLA4Ig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20μg/ml时抑制作用最强;CTLA4Ig能诱导免疫耐受并与CsA有协同作用;外源性IL-2能抑制免疫耐受的诱导。结论 CTLA4Ig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L-2的分泌释放,CTLA4Ig和CsA联合应用能更彻底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分泌释放,并诱导免疫耐受;外源性IL-2能逆转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腺病毒介导CTLA4Ig在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s)中表达 ,探讨CTLA4Ig体外诱导T细胞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其机制 ,并观察该基因修饰的BMSCs促进造血的功能。方法 以CTLA4Ig 重组腺病毒按感染复数 (mutiplicityofinfection ,MOI) 5 0转染BMSCs,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培养上清中的目的蛋白CTLA4Ig,加入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ixedlymphocytereaction ,MLR)体系中 ,通过MTT显色观察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 ,以ELISA检测体系中IL 2的水平 ;通过BMSCs支持CD34+ 细胞扩增 ,观察基因修饰对其支持造血的影响。结果 纯化的CTLA4Ig对MLR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在一定范围内与CTLA4Ig的浓度呈依赖性关系 ;体系中IL 2水平与淋巴细胞数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且成正相关 (r =0 .85 2 2 ) ;CTLA4Ig组的淋巴细胞数与IL 2水平与对照组相差显著 (P <0 .0 5 ) ,但支持CD34+细胞扩增的能力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CTLA4Ig的表达能有效阻断B7 CD2 8/CTLA4共刺激信号途径 ,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 ,抑制IL 2的产生 ;而该基因的表达未明显影响BMSCs支持造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prevent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in rat model, we evaluated the feasibili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s a gene transfer target and studied the efficiency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 mediated gene therapy.Methods We constructed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containing CTLA4lg gene. Rat MSCs of passages 3-5 were infected by the adenovirus, and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as monitored by GFP markers. We performed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CTLA4lg expression. The gene transferred MSC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inhibit the allogeneic lymphocyte response in vitro and to prevent GVHD in a rat model.Results Recombinant adenovirus pAd-CTLA4lg was correctly constructed and confirmed. After MSCs were infected by the adenovirus, the CTLA4lg protein was detected not only in transgenic MSCs, but also in the culture medium. In a mixed lymphocytes response (MLR) test, the transgenic MSCs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