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全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方法:对39例首发SCZ患者(患者组)及3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头颅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比较两组间DTI参数差异,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轴向扩散系数(AD)、径向扩散系数(RD)及平均扩散率(MD)。通过无阈值簇群增强校正(TFCE)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多重校正比较。提取患者组有差异脑区的FA/AD/RD/MD值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评分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发SCZ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FA值增大及AD、RD、MD值减小(P<0. 05,TFCE校正),主要包括右侧矢状层、丘脑后辐射,双侧大脑脚、右侧内外囊、胼胝体、右上纵束、右上放射冠等。穹窿MD值与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0. 36,P=0. 02);胼胝体干RD值与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 34,P=0. 03;r=0. 56,P<0. 001);胼胝体压部RD值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 30,P=0. 04)。结论:首发SCZ患者可能存在更为广泛的脑白质髓鞘异常和(或)轴突损伤。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974-977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究成年早期起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理学研究提供结构性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26例成年早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招募28例性别、年龄、利手情况及受教育程度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头颅结构像和DTI扫描。采用基于体素分析的方法比较2组受试者相同脑区白质各向异性(FA)及平均弥散率(M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右侧扣带回前部、胼胝体膝部、右侧内囊前肢、双侧外囊、双侧放射冠后部及右侧放射冠前部等脑区FA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双侧内囊后肢、右侧放射冠上部、左侧上纵束、胼胝体及右侧扣带束等脑区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年早期起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白质微结构损伤,这些改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以氯丙嗪和氯氮平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情稳定期患者脑白质完整性差异特征。方法:选择氯丙嗪和氯氮平维持治疗的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各24例,入组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估。所有被试者以美国GE HDx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基于纤维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分析3组脑白质完整性(各向异性分数FA、轴向弥散率DA、径向弥散率DR和平均弥散率MD值)差异区域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氯氮平和氯丙嗪组间PANSS和SSP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FA、DA、DR和MD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氯丙嗪组胼胝体体部和膝部、左侧扣带回和右侧前放射冠FA值显著降低;氯氮平组胼胝体体部、膝部及压部、左右前放射冠、左右丘脑后辐射、左侧上纵束和双侧扣带回FA值显著降低;氯氮平组穹窿和左侧内囊后肢DA值显著增高;氯氮平组胼胝体体部、膝部及压部、左右前放射冠和左右丘脑后辐射DR值显著增高;氯氮平组胼胝体体部和膝部、左右前放射冠和左侧丘脑后辐射MD值显著增高。氯氮平组丘脑后辐射FA值与PANSS阳性分呈负相关(r=-0.697,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仍存在脑白质完整性损伤,氯氮平治疗患者更为广泛,这可能是患者病情较难控制的病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脑白质特征探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特异性影像标志物。方法 选用公开数据集ADNI中43例AD、187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14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的T1加权的结构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DTI数据,基于解剖图谱的分析法计算不同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DA)和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D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全脑及脑区的弥散特征值,寻找特异性脑区,并与MMSE和CDR-SB评分进行Pearson关联。结果AD组特异性脑区均出现FA值下降,而MD、DA、DR值升高。特异性脑区有FA值7个,MD值14个,DA值11个,DR值18个。双侧扣带(海马)的MD值、右扣带(海马)的DA值和左扣带(海马)的DR值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双侧扣带(海马)的MD值、胼胝体膝部DA值、双侧扣带(海马)的DA和DR值与CDR-SB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DTI脑白质特征能反应人脑白质的变化,其中AD组脑白质结构变化明显,且其特异性脑区可作为AD诊断的影像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并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白质损伤情况。方法对于4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和45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组)进行脑部DTI扫描,测量部分区域各项异性分数值(FA)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并进行比较。结果与MCI组相比,AD组两侧海马旁回、两侧下额枕束、两侧下纵束和两侧后扣带回的FA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MCI组相比,AD组两侧海马旁回、两侧下额枕束、两侧下纵束和两侧后扣带回的MD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DTI技术可以灵敏检测出AD患者与MCI患者的脑白质结构差异,从而可作为MCI与AD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脑白质髓鞘和轴突的损伤。方法收集OSAHS患者26例,以及与OSAHS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22例,2组均为男性,行常规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及DTI扫描。用DTI Studio软件和基于Matlab平台的SPM8和REST软件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并通过基于体素的分析(voxel-based analysis,VBA)方法分析,观察OSAHS组患者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及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得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位置以及簇体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HS组患者部分脑区AD与RD值显著减低(P<0.01),AD值下降的区域主要位于额叶及顶叶皮质、后扣带回、脑干、腹外侧核、胼胝体、背侧丘脑、海马及小脑等,RD值下降的区域主要位于额叶、顶叶及颞叶皮质、前扣带回、后扣带回、脑干、腹外侧核、胼胝体、背侧丘脑、海马、小脑、楔前叶及岛叶等。结论 OSAHS患者多个脑区AD与RD值均较正常志愿者明显减低,表明OSAHS患者脑白质髓鞘和轴突存在着广泛的损伤。运用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方法对DTI进行分析,可以定性分析脑白质的微结构,进而评价OSAHS患者的脑白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最常见亚型,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神经影像为VCIND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但传统结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不能较好阐明结构改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本项目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讨VCIND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及其和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DTI对31名VCIND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246个脑区的白质连接完整性检测,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评估。然后分析患者各脑区DTI各向异性程度值(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并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中介分析。结果 VCIND患者全脑246个脑区中的部分关键区域发生了显著的白质连接改变,尤其额叶脑区显著。FA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正相关,MD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负相关。中介分析发现VCIND患者白质结构连接的改变介导了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显示DTI可以为VCIND的早期诊断及认知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震颤为主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参数变化及其与临床量表测试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陆家嘴院区神经内科的震颤PD患者31例及同期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2例,进行临床量表评估,包括帕金森病量表评分UPDRS的第3部分(运动相关部分)、Hoehn-Yahn分级(H-Y分级);所有被试者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得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全脑白质FA、MD、DA、DR值,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组间差异区域及分布;提取组间差异脑区DTI参数值与临床量表测试值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UPDRS-Ⅲ评分和H-Y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SS分析显示实验组FA值减弱区主要位于小脑中脚、内囊前肢、胼胝体、双侧放射冠、扣带回、小脑下脚、外囊。部分感兴趣区FA值与UPDRSⅢ评分和H-Y分级间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DTI技术可以为震颤为主早期PD的诊断及评价提供更完整的认识和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卒中偏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损伤程度,并探讨脑白质损伤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卒中偏瘫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进行大脑DTI数据扫描,应用TBSS方法对两组被试的部分各项异性(FA)、轴向弥散系数(λ1)、径向弥散系数(λ23)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约翰霍普金斯白质分区图谱提取卒中患者组的感兴趣区域,并与上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卒中患者在患侧皮质脊髓束、额枕下束、钩束、丘脑前辐射、上纵束、胼胝体额部和双侧胼胝体枕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05);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1值也显著降低(P<0.05),患侧皮质脊髓束、额枕下束、钩束、丘脑前辐射、胼胝体额部以及双侧上纵束、胼胝体枕部的λ23值显著升高(P<0.01).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1值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卒中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完整性有明显损伤,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1值可以反映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原发全面性癫痫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原发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患者的脑部常规磁共振成像常难以发现异常显示。文中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观察IGE患者的脑微观的异常结构,探讨其对IGE的神经病理生理学发生机制的意义。方法30例IGE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用1.5Tesla MR扫描仪行DTI数据采集。分别计算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采用SPM2软件对2组受试者的MD和FA图进行随机效应分析的两样本t检验,观察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校正后的MD值及FA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的脑区。结果与正常人相比,IGE患者双侧丘脑、颞叶、岛叶、枕叶及中脑等脑区MD值降低。内侧前额叶MD值升高。双侧丘脑及双侧扣带回后部FA值升高。双侧内侧前额叶、双侧颞叶等区域FA值降低。结论DTI是一种敏感的影像学技术,可发现IGE患者脑内广泛的微观结构异常区域,可用于癫痫脑网络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原发全面性癫痫病理生理学发生机制的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特点.方法 选择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51例癫痫患者,分为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癫痫组又分为影像检查阴性组、颞叶癫痫组[颞叶局化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合并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组].健康对照组与癫痫组均进行全脑弥散张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DTI数据则通过基于成像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ract-based spacial statistics,TBSS)进行统计.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影像检查阴性组大脑白质纤维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均显著降低(P<0.05),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值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和轴向扩散系数(AD)值在各脑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颞叶癫痫组大脑白质纤维的FA值显著降低(P<0.05),RD值和MD值显著升高(P<0.05);影像学阴性组与颞叶癫痫组之间的FA、AD、RD和MD值在各脑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颞叶癫痫组内,病灶分布于大脑白质左侧相对于病灶分布于右侧的FA值在各脑区内均显著降低(P< 0.05),RD值均显著升高(P<0.05),2组MD值和A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影像表现阴性的癫痫患者还是颞叶癫痫患者,其大脑白质纤维束均存在广泛性的损伤;颞叶癫痫病灶虽然局限,但可影响大脑网络连接,且颞叶癫痫波及的相关大脑网络连接所在的脑区还是比影像学阴性表现组广泛,即特发性广泛性癫痫的脑区范围明显局限,并且受病灶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磁共振DTI(Diffusiontensor imaging)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技术(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TBSS),对比分析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Cerebral palsy,CP)与正常儿童(control group,CG)白质纤维束FA值的差异,为临床诊疗及干预提供精准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53例30DQ70伴有认知功能障碍CP组患儿及50例正常对照CG组小儿,使用Philips Ingenia 3.0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MRI序列及DTI功能成像序列检查,行DTI基于白质骨架的纤维束空间统计法分析。结果白质骨架图显示53例CP组患儿双侧额叶白质、右颞叶白质、右枕叶白质、右顶叶白质、双侧脑室体旁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较CG组的FA值明显减低(P值0.05);随访13例CP组经6~12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的FA值在双侧内囊后肢区、右枕叶白质区、右侧内囊前肢区、右额叶白质区较康复前有所升高(P值0.05)。结论 DTI基于TBSS分析法将白质纤维束核心解剖结构可视化,揭示脑瘫患儿白质异常区域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为脑瘫患儿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指征及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0T MRI 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显示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在手术前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脑胶质瘤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传入工作站,应用Functool 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得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并测定8例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指数图(FA值).分析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16例Ⅰ~Ⅱ级胶质瘤推移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8例Ⅲ~Ⅳ级胶质瘤浸润破坏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肿瘤病灶区和灶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的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病灶区与灶周水肿区的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区域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DTI 技术可在活体清晰、无创、直观地显示脑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DTI的MD值和FA值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DTI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手术风险和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TI序列对胼胝体发育不全微结构精确评估作用,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11例胼胝体发育不全及10例对照组,行常规MRI、DTI扫描,分析白质纤维束缺失程度,采用Tensor后处理技术对感兴趣区进行量化分析;进行病理组及对照组对照比较。结果常规MRI显示胼胝体完全缺如为2例,DTI显示1例显示白质纤维束未见显示,1例可见少量纤维残存;7例常规MRI显示胼胝体压部或体部缺如,其中压部缺如5例,2例体部缺如例,DTI显示大部分白质显示中断、消失;2例常规序列可疑胼胝体部分缺如,DTI显示少量白质纤维缺失。病例组DTI所测感兴趣区ADC值、FA值降低,尤其胼胝体压部分别为:(t=22.29,p<0.01;t=9.60,p<0.01)及体部(t=26.74,p<0.01;t=23.37,p<0.01)降低显著。结论 DTI能够直观、精确显示胼胝体发育不良缺失情况,并且DTI通过测定ADC值、FA值降低多少来评估白质纤维缺失程度,因此为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合并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s,LI)患者脑白质完整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6例MCI患者,行头颅MR检查发现合并陈旧性LI者14人(MCI-LI组),不合并陈旧性LI者12人(MCI-non LI组),同期招募16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受试者均完成认知功能评估及头颅DTI检查。比较3组间DTI参数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确定DTI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MCI-LI组较MCI-non LI组扣带束左侧海马、胼胝体束额部、右下额枕束和右颞叶上纵束等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显著降低(P<0.05),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显著升高(P<0.05)。MCI-LI组扣带束右扣带回FA值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显著相关(B=–50.2,95% CI:–77.7~–22.7,P=0.003)。MCI-LI组左侧丘脑前辐射FA值(B=443.8,95% CI:222.9~664.8,P=0.001)及左下纵束MD值(B=–318.5, 95% CI:–534.7~–102.3,P=0.009)与韦氏数字符号测验(Wechsler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WDSS)评分显著相关。MCI-LI组左颞叶上纵束FA值与数字广度倒背(Backward Digit Span,BDSP)评分显著相关(B=12.5,95% CI:1.5~23.4,P=0.030)。 结论:MCI合并LI患者脑白质完整性较MCI不合并LI患者明显减低,MCI合并LI患者认知功能与部分脑白质DTI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脑白质变性的弥散张量成像报道.方法:对患者行头颅MRI及DTI检查.结果:头颅MRI示,双侧小脑半球白质内、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以双侧脑室前后角及半卵圆中心为主)示多发、对称的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FLAIR序列呈高信号影,边界清晰,DT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显示:双侧皮质脊髓束放射冠部分纤维偏少,以右侧明显;左侧枕额束较对侧偏少,左侧扣带束前部减少,胼胝体双侧前后钳纤维减少,以右前钳明显.结论:患者DTI检查显示胼胝体双侧前后钳纤维减少,以右前钳明显,表明胼胝体在整合额顶枕等皮层信息出现受阻,在临床上表现为知情意的不协调,与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也支持精神症状的左右半球信息传递及整合功能障碍的假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DTI成像参数分析并探讨脑微出血(CMBs)患者脑微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全部经SWI、DTI检测后进行分组,其中微出血并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28例为(VCI组),微出血无认知功能损害22例为(NVCI组),无微出血也无认知功能损害22例为(CSVD组)。联合VBA和TBSS两种方法分析3组患者脑微结构的改变,并将DTI参数FA、MD与MoCA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SVD组相比,VCI组与NVCI组FA值降低、MD值升高区域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脑叶、深部白质微结构及纤维束,其中VCI组范围更广;Pearson相关性显示,DTI参数与MoCA整体评分有较高相关性。结论FA值降低和MD值的升高对CMBs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的脑微结构改变敏感,CMBs造成脑区微结构、网络纤维束损害与认知障碍相关。早期应用DTI技术对CMBs患者认知功能预测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脑区白质纤维束的异常.方法 选取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2例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DTI扫描,测量胼胝体膝部、压部,内囊前肢、后肢,海马头,杏仁核,双侧额叶白质,扣带束前部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组内左右两侧额叶(0.516±0.088,0.545±0.064)、对照组内左右两侧额叶(0.525±0.055,0.528±0.054)等分别比较各脑区左右两侧相对应感兴趣区FA值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组左侧海马头(0.174±0.030)FA 值低于对照组(0.203±0.02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脑区感兴趣区FA 值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海马头纤维束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9.
李志铭  全显跃  谭理连  黄勇  刘克  梁文  王伟 《广东医学》2011,32(23):3061-3064
目的 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示踪技术分析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在正常生理及癫痫状态下DTI参数及白质纤维束分布变化特点,评价DTI技术在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临床诊断颞叶癫痫(TLE)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和DTI扫描,分别测量其双侧颞叶杏仁复合体、海马头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DTI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探讨DTI对AD和aMC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神内医师诊断AD和aMCI患者各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15例)。利用DTI技术测量上述三组被试者不同脑白质区FA和ADC参数值,比较分析三组之间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aMCI组、AD组MMS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右侧枕叶、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FA值均低与正常对照组,且AD组FA值下降区域更广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C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DTI技术对aMCI与AD患者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外囊、内囊、胼胝体、扣带回脑白质区FA值与ADC值的测量,可以评估两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变化,并通过脑白质受损程度,对AD以及aMCI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