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15例(88.2%)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2例(11.8%)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76.5%),滤泡性腺瘤3例(17.6%),甲状腺滤泡状腺癌1例(5.9%).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1例(5.9%),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CT检查有助于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适用于大部分病例,手术创伤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1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11例(68.8%)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3例(18.8%)单纯纵劈胸骨,2例(12.4%)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68.8%),滤泡性腺瘤5例(31.2%),其中有2例局部微小癌形成。术后并发迟发的胸骨后血肿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CT检查有助于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适用于大部分病例,手术创伤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诊断、外科治疗的手术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19例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4例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 (3 /23),无1例死亡.结论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理想入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恶性肿瘤手术径路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25例行颈部低位领式切口,3例行颈部领式切口+胸骨劈开入路。结果2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病理示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甲状腺腺瘤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3/28),无死亡。随访3年以上,未见复发与癌变。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损伤小,容易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邓淼  陈登庭 《中原医刊》2009,(20):15-1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手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1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伴气管旁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20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2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术后1~5年随访无复发。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前行CT和MRI有助手术入路的选择;颈部低位领状切口手术对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是一种安全可靠并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中30例(88.2%)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4例(11.8%)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7例(79.4%),甲状腺腺瘤7例(20.6%),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2例(5.9%),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CT检查有助于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适用于大部分病例,手术创伤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胸骨后甲状腺肿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均为坠入性,良性病变12例,甲状腺癌2例,9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5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辅以正中切口,其中2例仅胸骨上段劈开;3例胸骨全劈开.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一经确诊,均应手术治疗,只要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术中仔细操作,都可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梁晓敏  肖丽颜  肖翠群  区爱武 《广东医学》2002,23(11):1201-1201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与纵隔关系密切 ,主动脉、头臂静脉、作用头臂静脉、迷走神经等重要血管神经分布在纵隔 ,给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我院头颈科自 1985年 8月至2 0 0 0年 8月对 2 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进行手术切除。其中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 2 3例 ;颈部领式切口的胸骨劈开入路 3例 ;开胸加颈部领式切口 1例 ;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有关手术配合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85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头颈科共收治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 2 7例。女2 0例 ,男 7例 ;年龄 2 5~ 82岁 ,中位年龄5 3岁。发…  相似文献   

9.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均为Ⅰ型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且为部分型,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状腺囊腺病3例。33例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3例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部分胸骨劈开;行甲状腺大部切除28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8例。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声嘶8例,其中5例术前有声嘶症状;一过性手足抽搐6例。结论:胸骨后甲状腺病变是颈部甲状腺的病变向下延续所致,且大部分患者手术可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完成,必要时行胸骨部分劈开。  相似文献   

10.
经颈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物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经颈入路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8例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均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肿瘤,并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伤口出血2例(占11.1%),喉返神经损伤3例(占16.7%)。结论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是可行的,该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旨在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7月,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患者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外科手术则为颈部低位领形切口、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加胸骨正中劈开、开胸手术.结论 胸骨后甲状腺中一经发现,应行手术治疗,并在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林凌  冯键  胡定中 《医学综述》2012,18(8):1269-1270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对胸内甲状腺肿的治疗意义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治疗情况与随访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51例,姑息性切除1例。低位颈部领式切口45例(86.5%),低位颈部领式切口+胸骨正中小劈开4例(7.7%),右后外侧开胸3例(5.8%)。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7%。52例患者中,失访者6例,1例甲状腺低分化癌患者于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转移,余45例未见复发或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胸内甲状腺肿治疗的首选。低位颈部领式切口因暴露佳、切除率高、创伤小、符合美观要求,适合绝大多数早期患者。肿块大伴外侵应在充分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右后外侧切口第四肋间进胸进行探查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胸骨后甲状腺患者选择颈部低领式手术入路,4例患者行颈部低领式切口+胸骨劈开入路.结果:所有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完全切除肿块,无术后出血,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随访0.5~4年,31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多为良性病变,CT是其术前重要的诊断手段.手术切除肿块是胸骨后甲状腺肿有效治疗手段,首选颈部手术入路,必要时可联合胸骨劈开入路.  相似文献   

14.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当代医学》2011,17(7):95-95
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经验与疗效。方法 25例患者中,行颈部低领式切口入路23例,行颈部低领式切口+胸骨劈开入路2例。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全部完全切除肿块。结论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多数患者可以行颈部低领式切口入路完成,必要时行颈胸联合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Ⅰ°15例,Ⅱ°3例,均采用低位领形切口手术治疗,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结论:CT结合胸部X线检查是术前的重要诊断手段。外科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手术可以经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完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1996年初至2007年底期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34例,恶性肿瘤2例. 结果 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CT、MRI等检查确立诊断.手术入路一般分3种:①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坠入胸腔内的甲状腺多可经此切口完成手术(本组24 例) 此切口便于处理甲状腺上、下血管及中静脉,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率.②低位领形切口加纵劈开胸骨:适于较大的甲状腺不能 自胸廓入口取出、疑有恶性变、粘连严重或低位领形切口操作困难者 (本组11例). ③开胸手术:适用于迷走性甲状腺肿或坠人深度在1 2cm以上或从颈部取出困难及术前诊断不明者(本组1例).术后并发症1例,为损伤喉返神经. 结论 X线胸片、CT、MRI检查、同位素扫描是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胸内甲状腺肿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物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出血和喉返神经损害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可通过术中防范措施来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治疗和手术入路选择原则。方法:回顾1976年初至2007年底期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62例.恶性肿瘤8例。结果: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CT、MRI等检查确立诊断。手术入路一般分3种:①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坠入胸腔内的甲状腺多可经此切口完成手术(本组65例)此切口便于处理甲状腺上、下血管及中静脉,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率。②低位领形切口加纵劈开胸骨:适于较大的甲状腺不能自胸廓入口取出、疑有恶性变、粘连严重或低位领形切口操作困难者(本组3例)。③开胸手术:适用于迷走性甲状腺肿或坠入深度在12cm以上或从颈部取出困难及术前诊断不明者(本组2例)。术后并发症5例,为出血及损伤喉返神经。结论:X线胸片、CT、MR/检查、同位素扫描是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胸内甲状腺肿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物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出血和喉返神经损害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可通过术中防范措施来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2013年3月—2018年8月手术治疗的3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颈部低领弧形切口35例,经颈胸联合切口1例。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节性甲状腺肿26例,腺瘤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3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例(8.33%),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5.56%),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采用一定的手术技巧,绝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可以经颈部低领弧形切口顺利完成,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会侠 《中原医刊》2004,31(18):28-29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3年间收治的1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X线、CT检查、同位素扫描。均行手术治疗,10例采用颈部低领状切口,2例采用颈部低位领状切口加胸骨正中切开,1例开胸手术。术后喉返神经损伤2例,食道瘘1例。结论:本组1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前确诊12例,误诊1例。手术切除是胸骨后甲状腺肿的首选治疗措施。手术方式先行颈部低位领状切口,若有恶性变或胸骨后粘连严重再加胸骨正中切开或开胸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中Ⅰ°15例,Ⅱ°3例,均采用低位领形切口手术治疗,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结论 CT结合胸部X线检查是术前的重要诊断手段;外科手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可以经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完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