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仕彬 《西部医学》2008,20(2):341-342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其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236例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按镇静、镇痛、肌松原则给药,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方式。术中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动脉血压及CVP监测,术前输注晶体液,术中泵入硝酸甘油控制血压,必要时输注血液制品。结果2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是安全的。术中辅以控制性降压可减少异体血输注,值得大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麻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心律失常并颅内血肿患者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急诊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去瓣减压术,观察术中麻醉时生命体征.结果:2例患者在插管时发生了低血压,3例患者在术中出现了高血压,1例心率增快,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全麻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在心律失常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手术中麻醉相对安全,镇痛效果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中骨科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是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排除以下情况:腰椎手术后、凝血功能异常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者、脊柱有畸形和无法配合的患者,随机将骨科下肢手术的90例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选择复合全麻主要采用单纯气管内插管静吸,B组选择椎管内麻醉主要采用双管喉罩联合,术中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使用吸入七氟醚来全麻,C组仅使用椎管内麻醉.并对比手术过程中三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不同.结果 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合并吸入七氟醚,保留了患者的自主呼吸.结论 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具有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非常适合临床骨科下肢手术的麻醉和手术后的镇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地震后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科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治的6例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结果:经过抗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等处理后,6例伤员(3例野外条件下伤员采用慢诱导清醒盲探插管;3例后送至医院本部的伤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在全麻下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呼吸、循环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野外条件下,清醒盲探插管是颈椎损伤患者的良好选择;在后方医院麻醉时气管插管宜选择颈椎活动小的纤维支气管镜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复合浅全麻,单纯静脉全麻及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等麻醉方式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优缺点,观察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I级患儿,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分三组,A组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管浅全麻,B组为单纯静脉全麻,C组为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观察各组生命体征变化、牵拉反应、肌松及麻醉操作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C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B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B组患儿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A、C组患儿肌松良好,镇痛完善。B组麻醉操作时间最短,但术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述疼,哭闹,A组麻醉操作时间最长,A、C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苏醒后安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212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男100例,女112例,年龄75~106岁,ASAⅡ~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全麻组(GA组),每组106例。EA组静脉输注多巴胺1~2μg/(kg.min)同时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调节麻醉平面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我院住院的143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CSEA麻醉其中:股骨头坏死行股骨头置换术10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6例;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9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8例。选择L2-L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同时硬膜外腔留置导管3cm,麻醉操作结束后若侧卧位手术患者不必更换体位,平卧位手术的患者取头高脚低位。结果应用CSEA麻醉后取得了麻醉效果好,肌肉松驰,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的效果。结论 CSEA阻滞效果完全,联合使用小剂量局麻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比较适宜下肢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8.
全麻复合硬外麻醉应用于大型胸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建刚 《海南医学》2009,20(7):31-33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全麻与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对胸部和腹部大型手术患者的循环、麻药用量、术后镇痛等指标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胸、腹部大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组,诱导前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ml,有麻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与Ⅰ组相同,术后全麻组接静脉镇痛泵,全麻复合硬膜外组接硬膜外镇痛泵。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苏醒速度、镇痛满意度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外麻醉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在术野内提供良好的肌肉松驰,减少全麻药物用量,苏醒快,术后镇痛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在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方法 28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男26例,女2例,年龄52~72岁,ASAⅡ~Ⅲ级。所有患者禁食水8h,术前30min肌注吗啡1.5~2.0mg/kg、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开放静脉,局麻右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压,常规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麻醉诱导:咪哒唑仑0.05mg/kg、依托咪酯0.2mg/kg、芬太尼6μg/kg、维库溴铵0.15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min。以丙泊酚持续靶控输注(TCI)2.5~3.0μg/ml、芬太尼TCI2ng/ml,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以硝普钠和硝酸甘油控制血压。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手术开始时、主动脉支架释放前、支架释放时及手术结束时的SBP、MAP和HR值。术毕送ICU监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用于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麻醉效果满意,控制性降压易实施,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106例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病人的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106例病人均实施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及控制性降压。结果麻醉效果良好,手术顺利。术中除7例病人出现严重心肺并发症外其余99例生命体征较平稳,全组病例均度过手术期,麻醉手术期间无死亡。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并控制性降压是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病人的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并发相关感染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伤口感染及并发气性坏疽的规律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受伤部位、程度、合并症、并发症、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等.结果 本组震后送伤员147例,其中骨折117例,占79.6%,包括多发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12例;合并多发性软组织挫裂伤31例,挤压伤9例.进行伤口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41例,发现有细菌生长的感染共27例,其中软组织挫裂伤清创术后感染13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7例,截肢术后感染3例,筋膜切开减压术后感染3例(气性坏疽1例),原发性气性坏疽1例.2例气性坏疽伤员均行截肢术以救治生命.术后所有伤口均痊愈.入院后截肢2例,无死亡者.结论 地震伤具有战伤的多数特点,应按战伤分类处理.骨折伤员占地震伤的大多数,其中开放性骨折感染率高,现场急救应以清创为主,保持伤口开放引流,以利后期救治.  相似文献   

12.
地震伤员开放性伤口感染相关因素及目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先云  陈蜀岚  刘华 《四川医学》2009,30(5):737-739
目的了解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四肢开放性伤口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感控办专业人员每天进入收治地震伤员科室,通过对伤员伤口查看、症状体征观察、参加医生护士查房、查阅微生物检验报告及病历资料,对地震伤员开放性四肢伤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目标监测。结果共监测165例伤员,发现伤口感染66例40.0%(66/165)。从年龄、损伤情况、伤口个数分析:〉60岁伤员感染率高于〈60岁伤员;有骨折伤员感染率高于无骨折伤员;有〉2个创口感染率高于一个创口感染率,P〈0.05。感染病原菌:芽胞杆菌感染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28例;其它病原菌感染18例。其中多重(〉2种)病原菌感染占47.O%;引起伤口感染的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主等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及时对地震伤员四肢开放性伤口进行感染目标监测,能早期识别特殊病原菌、及时发现耐药菌感染,对降低继发性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汪红  江伟  刘跃洪  刘树平  周宇  张建军  杨灵  雷达  徐巍 《西部医学》2009,21(8):1284-1286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骨科患者救治经验,为大规模突发灾难事件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21日收治的地震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救治骨科病人1062例,地震伤员主要集中在震后头3天内(87.3%);骨科患者清创缝合434例,行切开复住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者、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及截肢手术136例;对骨折患者早期治疗以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等非手术治疗为主(77.2%)。结论针对地震伤的特点,医疗单位高效的救治管理,及时、专业地救治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地震掩埋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例掩埋伤患者的19例次麻醉情况、特殊患者的处理以及术中监测和麻醉管理要点.结果 除个别危重患者(长时间掩埋)术中出现与容量和麻醉深度无关的血压、心率波动外,麻醉效果满意,所有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顺利拔管,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地震掩埋伤患者、尤其是长时间掩埋伤员适当的术前准备和麻醉选择非常重要,麻醉中加强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和维护是麻醉成功的重要环节,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与强烈应激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v score,ISS)在5.12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在5.12地震灾害发生后2周内伤员以ISS进行检伤,并依此为依据对伤员进行诊治,分析诊治结果.结果 2周内共对2171例伤员进行了检伤,行急诊清创手术985例,其中1418例患者入院治疗,急诊室死亡13倒.结论 在大型灾害的救援中,以ISS进行检伤对保障伤员迅速、合理救治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氯胺酮-异丙酚用于烧伤整形手术麻醉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骆阳  曹金良 《河北医学》2006,12(11):1119-1121
目的:总结烧伤、整形患者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123例烧伤、整形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手术前后分别给予止吐药物.结果:患者安静无肢动者106例(86.18 %),17例( 13.82 %)有轻微肢动,经加深麻醉后,不影响手术操作.术中NIBP、SpO2、HR、RR平稳,7例(5.69 %)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经面罩控制吸氧,减少麻醉药维持剂量后很快缓解,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对于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合理调节药物注入速度,麻醉过程顺利,苏醒平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地震伤员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秀  宋小萍 《西部医学》2009,21(10):1827-1828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干预依者一般资料表,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对80例地震伤员进行调查。结果地震伤员的抑郁发生率为42.5%,患者的家庭受损状况、性格、经济状况、生活自理程度、支持系统是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地震伤员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并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8.
陈伟元  王焕彬 《医学综述》2013,19(12):2274-227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80例作为研究组,硬膜外麻醉7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将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进行比较;同时使用简易智力状态(MMS)评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判定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12、24 h两组MMS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的MMS分值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身麻醉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在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轻比重0.15%罗哌卡因6ml;II组0.15%罗哌卡因6ml内含舒芬太尼5ug;III组重比重0.6%罗哌卡因1.5ml。记录注药前即刻、注药后3、5、10、20、30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后双下肢Bromage评分、VAS评分、镇痛时间以及注药后48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II、III组镇痛时间显著延长。Ⅲ组患侧Bromage评分1分的为95%,显著高于I、Ⅱ组;健侧I、Ⅱ组Bromage评分3分者均为100%,明显高于Ⅲ组。Ⅲ组血流动力学指标5、10、20min点与I、Ⅱ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镇痛时间延长,对患侧肢体运动神经阻滞弱,有利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海玉树地震伤员伤情特点及其早期救治。方法收集2010年4月16日至5月18日收治的26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伤情特点和早期救治、积极防治并发症及多学科协同治疗的体会。结果 26例伤员中,年龄15~68岁,平均42.6岁。共有44处损伤。直接砸、压、埋所致多发伤24例(92.3%)。骨折24例(92.3%)。发病部位多在四肢(10例,41.7%),脊柱(3例,12.5%),骨盆(3例,12.5%),和肋、锁骨(8例,33.3%)。术后合并创面感染致感染性休克1例,合并其他伤病包括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1例,脑震荡1例,完全性截瘫1例,褥疮1例,贫血6例,明显心因性反应6例。转入ICU治疗2例,共实施院内会诊8次,省内专家组会诊4次,卫生部专家组会诊1次。先后有骨科、胸外、急诊、呼吸及心内多学科协助治疗。通过正确处理伤口尽早闭合创面,运用综合措施合理处理骨折,进行肢体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积极防治并发症,多学科协同治疗,加强护理,注重心理疏导和亲情关爱,26例伤员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地震灾难救援中,救治速度是关键,多学科协同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