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豚鼠耳蜗微渗透压泵慢性灌注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应用改进的微渗透压泵进行豚鼠耳蜗慢性灌注的方法。方法:将微渗透压泵埋置于8只豚鼠背部,经固定于耳蜗底回鼓阶内的改良微导管将人工外淋巴液缓漫注入内耳,观察豚鼠耳蜗对微渗透压泵慢性灌注人工外淋巴液的反应。结果:动物术后14d脑干诱发电反应阈值(ABR)无明显的变化,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及毛细胞未见损伤。结论:改进后的微渗透压泵耳蜗灌流技术完善了内耳慢性给药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耳蜗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健康豚鼠25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单纯放射组和山莨菪碱防护组,每组观察10耳。放疗前30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mg于山莨菪碱防护组豚鼠的股部肌肉注射山莨菪碱,对照组和单放组在上述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6Mev电子线对山莨菪碱防护组和单纯放射组豚鼠的耳颞部予以分次照射,总剂量达到60Gy后作耳蜗毛细胞的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耳蜗基底膜铺片表明对照组照射耳耳蜗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如,单纯放疗组照射耳耳蜗外毛细胞有大量缺如,内毛细胞有少许缺如,山莨菪碱防护组照射耳耳蜗外毛细胞少许缺如,内毛细胞无缺如;扫描电镜表明对照组照射耳耳蜗外毛细胞的纤毛排列整齐无倒伏、缺失,单纯放疗组照射耳耳蜗外毛细胞的纤毛明显倒伏、缺失、排列紊乱,山莨菪碱防护组照射耳耳蜗外毛细胞的纤毛排列基本整齐,偶见倒伏现象。结论①分割剂量60Gy对豚鼠耳颞部照射可造成耳蜗毛细胞损害,②山莨菪碱对耳蜗辐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噪声对豚鼠耳蜗外淋巴液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于对耳蜗外淋巴液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安静组和噪声组豚鼠分别暴露于安静环境(40 dB SPL)和白噪声(115 dB SPL) 2 h,抽取两组动物耳蜗外淋巴液,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分光检测分析氨基酸浓度.结果:安静组动物耳蜗外淋巴液中含有14种氨基酸,与正常哺乳动物脑脊液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十分接近.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安静组为(6.6±0.2) μmol/L,而噪声组为(10.3±1.1) μmol/L, 后者比前者高55%,P<0.01.结论:噪声暴露可使耳蜗外淋巴中谷氨酸浓度明显提高, 推测这种提高可能和噪声导致毛细胞过度释放谷氨酸和谷氨酸转运体不能正常运转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文 目的:观察噪声损伤引起的豚鼠耳蜗内硝基酪氨酸变化,探讨耳蜗外毛细胞的死亡机制。方法:豚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SIN1耳蜗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噪声暴露组动物暴露于120dBSPL的宽带噪声环境中每天4小时,连续2天;耳蜗灌流组向动物耳蜗内灌流的5 mg/ml外源性氮自由基供体SIN1 30分钟。豚鼠耳蜗分离解剖后,用碘化丙啶(PI)染色细胞核,以便观察噪声损伤前后细胞核形态变化,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外毛细胞及耳蜗外侧壁内硝基酪氨酸的分布及噪声损伤后的变化;按表面制备法行耳蜗铺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耳蜗外毛细胞及耳蜗外侧壁的荧光信号变化。结果:(1) 噪声暴露及耳蜗外淋巴灌流SIN1后均发生耳蜗外毛细胞凋亡和坏死。(2)在正常情况下,耳蜗外毛细胞内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分布,在暴露于上述噪声后,耳蜗外毛细胞内的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3)发生凋亡的耳蜗外毛细胞的细胞核及其周围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4)在正常情况下,耳蜗外侧壁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分布,噪声暴露后,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内的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噪声刺激导致的耳蜗内硝基酪氨酸增加与耳蜗外毛细胞死亡有关,提示氮自由基参与了噪声性听力障碍的耳蜗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人工外淋巴液中的分化情况。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置入合有5%-15%人工外淋巴液培养基使其分化,3周后对分化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计数产生表达毛细胞标记蛋白Mysion Ⅶa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人工外淋巴液能诱导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表达毛细胞特异抗体的细胞。结论神经干细胞在人工外淋巴液中可以存活并分化出袁达毛细胞特异抗体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移植内耳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氨基苷粪抗生素耳毒性的作用原理:分析该类抗生素中毒所致听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为:耳蜗毛细胞处于内耳内,外淋巴液中;内耳外淋巴液中该抗生素的血药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血药浓度,其半衰期长而致该药物在此处蓄积;长期、大量使用该类抗生素而无预防措施。为此,我们要加大预防力度,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耳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胰蛋白酶孵育后机械分离法以获得单离的豚鼠耳蜗内毛细胞。方法:豚鼠被迅速断头处死,暴露耳蜗,在解剖显微镜下去除耳蜗侧壁,经胰蛋白酶消化并轻轻吹打,以获得单离的豚鼠耳蜗内毛细胞。静置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本法每侧耳分离出活性好的内毛细胞约5~20个,多数分离的内毛细胞能存活5h左右。结论:此技术能提供足量的单离内毛细胞,用于内毛细胞的电生理性质等研究。  相似文献   

8.
腺病毒介导GDNF的过表达对药物耳毒性损害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腺病毒编码GDNF(glia1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否能挽救损伤后耳蜗毛细胞的缺失,寻求一种治疗药物性耳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15只杂色豚鼠,研究组A注入带有GDNF基因的腺病毒(Ad—GDNF)而研究组B注入带有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空白对照组C经圆窗注入人工外淋巴液(AP),11d后15只杂色豚鼠双侧耳蜗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然后处死取材,耳蜗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铺片。结果 研究组听阈值与庆大霉素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表明Ad—GDNF可能保护庆大霉素损伤后内耳结构和功能。结论 这些数据提示腺病毒介导GDNF可以用于保护受氨基苷类药物毒害的感觉毛细胞和耳蜗听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和氟化物喂养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形态,了解两者毛细胞的形态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取正常大鼠和添加氟化物饲料喂养180 d的大鼠各2只,处死后取出耳蜗经制样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耳蜗基底毛细胞差异。结果:正常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排成4排,内毛细胞排成1排,静纤毛呈"一"字型;外毛细胞排成3排,静纤毛呈"V"字型,毛细胞排列整齐、规则;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出现排列不整齐、静纤毛形态不规则的现象,外毛细胞静纤毛呈柱状或不规则的团块状,静纤毛排列有缺失。结论: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有明显形态学改变,但大鼠听力是否受到损害还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10.
JNK在豚鼠丁胺卡那霉素中毒后耳蜗毛细胞的激活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JNK在丁胺卡那霉素中毒后豚鼠毛细胞的激活表达。方法 :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只 ,分别行 30 0mg·kg-1·d-1丁胺卡那霉素和生理盐水肌注。 8d后处死 ,处死前检测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变化。左耳铺片 ,右耳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NK在毛细胞中的激活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DPOAE幅值无明显改变 ,冰冻切片中Cortis器无JNK激活表达 ,耳蜗铺片内、外毛细胞正常。实验组DPOAE幅值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冰冻切片中Cortis器中外毛细胞P JNK表达阳性 ,而内毛细胞、支持细胞无表达。耳蜗铺片显示外毛细胞大部分受损。结论 :JNK激活能够在丁胺卡那中毒后豚鼠外毛细胞中表达 ,在耳蜗损害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产率以及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培养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产率以及活性 ,使实验的细胞模型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法 实验分析了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过程中 ,从选材、取材到分散细胞等一系列步骤中维持细胞活性的内在因素 ,应用细胞形态学指标 ,Trypanblue染色计数分析以及染色观察。结果 每侧大脑皮质得到细胞约 2 .5× 10 6~ 3.0× 10 6个 ,而且种植不同时间 6 ,12 ,48h细胞存活率均在 95 %以上。结论 该法是较好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机械分离法从豚鼠前庭感觉上皮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前庭感觉毛细胞(VHC)。VHC主要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形态虽有所差异,但一般均有四形或瓶形胞体,胞核位于细胞基部,胞颈和纤毛变化较大。细胞的活性可通过1%中性红染色鉴定,发现在室温下,1h内大约90%以上的分离VHC可维持其正常形态和活性。并参照对外毛细胞形态的研究提出活性VHC的鉴别标准。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VHC的感觉机制和某些疾病的发生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方便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酶解分离方法.方法:采用二步酶消化法分离VSM-C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锥虫蓝染色观察细胞成活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荧光强度(FI)在KCl激下的变化,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结果:分离的VSMCs镜下呈典型的梭状或长条状,成活率达68.0%;VSMCs内钙FI在KCl刺激下可增高;并可记录到稳定的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结论:本法可获得大量形态和结构良好的VSMCs,且胞膜离子通道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毛囊隆突处外根鞘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利用中性蛋白酶分离得到单个毛囊,采用胰酶消化法进行细胞培养,倒置6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细胞生长增殖曲线,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识分子角蛋白19(K19)和β1整合素表达情况,分别用分离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s)做对照。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90%左右的毛囊外根鞘细胞胞浆中均有K19和β1整合素的阳性表达。结论应用中性蛋白酶和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毛囊隆突处外根鞘细胞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稳定可用的流式细胞仪校准用鸡红细胞。方法引入明胶沉降、无Ca2+ Hank’s 平衡盐缓冲液处理及低速离
心等方法对传统鸡红细胞分离方法进行改良;并采用Triton X-100 打孔及Rnase 酶降解RNA的方法增强细胞DNA染色效
果,检测所得新鲜细胞活率及固定后细胞DNA含量在流式细胞仪上的变易系数(CV)值,并与传统方法获得的鸡红细胞进
行对比。结果改良后方法获得的鸡红细胞活率(98.5±3.5)% 高于传统方法(93.5±2.7)%(P<0.05)。经戊二醛固定后,该细
胞在90 d 的保存时间内基本稳定,且其CV值显著低于传统方法[(6.0±0.3)%~(6.2±0.4)% vs(8.6±0.5)%~(13.1±1.4)%,P<
0.01)]。结论改良后方法获得的鸡红细胞可被开发作为流式细胞仪校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求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培养小鼠被毛毛乳头细胞的方法.方法 取5周龄C57小鼠背部皮肤,刮去毛发后予0.2%Ⅰ型胶原酶37℃消化2h,刮下毛球部,经过2次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纯净的毛乳头进行培养.检测毛乳头贴壁率、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表达及其体内毛囊重建能力.结果 该分离方法能显著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污染机会,获得的毛乳头贴壁快、细胞迁出快.qRT-PCR、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均证实体外培养的小鼠被毛毛乳头细胞可表达与毛囊诱导能力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ALP、β-catenin及Versican,且与触须毛乳头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培养的小鼠被毛毛乳头细胞具有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结论 胶原酶消化结合Ficoll梯度离心是一种简单、有效地分离获取小鼠背部毛乳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两种不同方法提取人血清,研究对比得出最快速、廉价、安全而有效的富含生长因子的人血清提取方法,以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分离并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使用全血凝固后离心法和Anitua法提取人血清。测定各血清样本中PDGF-AB及TGF-β1的含量。分别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和10%人血清(HS)的DMEM培养基培养成纤维细胞,比较不同培养基对细胞形态、活力、增殖的影响。结果各组细胞形态正常,增殖活力良好。B组(全血凝固后离心组)细胞的数量及活力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该法获得的血清中生长因子含量最高(P<0.05),与生长曲线及MTT曲线所示结果一致。结论全血凝固后离心法提取的HS内所含生长因子浓度最高,对细胞生长促进作用最大,提取方法简单、廉价、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skeletal myoblast cells,SM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并观察犬SMCs的生长特性。方法采用机械分解法与IA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的二步酶消化法相结合,分离消化法培养获取犬SMCs,用DMEM培养液培养,以Ficoll梯度液纯化,进行Desmin免疫组化鉴定,并观察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结果犬SMCs培养后经台盼蓝检查成活率达95%以上,在接种后4~5d增殖达高峰,细胞生长旺盛;Fiooll分离纯化的SMCs纯度较高;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有97%的SMCs胞浆呈阳性反应。结论改良方法获得的SMCs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采用FicollU纯化以血清培养,即可获得高产量高纯度的SMC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pcDNA3-EGFP基因转染修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用增荧光绿色蛋白(enhanced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EGFP)cDNA作为报告基因,采用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系统(pcDNA3-EGFP)以脂质体法转染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转染结果、表达情况及对靶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证实成功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现了基因转染,持续表达时间超过8周;没有发现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及对细胞活力的显著影响.结论采用真核转染技术可以介导外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今后采用基因增强组织工程方法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神经束膜细胞的有效方案,并初步研究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对神经束膜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采用"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束膜细胞进行培养和纯化,同时培养大鼠触须垫hfNCSC,并对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借助Transwell小室建立hfNCSC与神经束膜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在Transwell上室接种神经束膜细胞,下室接种hfNCSC(hfNCSC共培养组)或不接种细胞(对照组),共培养6、12和18 h后进行结晶紫染色,观测神经束膜细胞的迁移情况.取hfNCSC条件培养基(hfNCSC条件培养基组)和含2%FBS的DMEM培养基(对照组)分别作用于神经束膜细胞,24、48和72 h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本方案可在2周的时间内获得纯度高达(97.66±2.08)%的神经束膜细胞.将神经束膜细胞与hfNCSC共培养6、12和18 h后,可见hfNCSC共培养组神经束膜细胞的迁移数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hfNCS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神经束膜细胞24 h和48 h后,hfNCSC条件培养基组与对照组神经束膜细胞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作用72 h后,hfNCSC条件培养基组神经束膜细胞的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可成功培养和纯化神经束膜细胞;hfNCSC可激活神经束膜细胞,促进其迁移和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