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654-656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牙周致病菌检出率。方法选择南阳市口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牙周机械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象治疗前后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出血指数(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4个月患者的PD、B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PL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患者的PLI、PD、BI与治疗后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致病菌Aa、Fn、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龈沟液中致病菌伴放线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硒赛类标菌(Tf)、牙龈卟林单胞菌(Pg)、中间普菌(Pi)、变黑普菌(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a、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Aa、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的致病菌Aa、Tf、Pg、Pi、Pn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徐娟 《中外医疗》2016,(10):25-27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唾液与龈沟液内牙周致病菌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唾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43.7%、100%、87.5%、81.3%、56.3%、100%和18.7%、56.3%、25%、31.2%、25%、43.7%;龈沟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17.2%、95.3%、75%、84.3%、40.6%、56.2%和7.8%、75%、14.1%、21.4%、15.6%、23.4%;治疗后唾液与龈沟液内Aa、Pg、Tf、Td、Pi以及Fn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唾液与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维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慢性牙周炎患者(chronic periodontitis,cP)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 收集50例CP患者及50例CP合并CHD患者的龈下菌斑,提取细菌DNA以巢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法检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ficola,Td),并比较6种微生物在CP及CP合并CHD患者物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结果 CP组细菌检出率为:Pg 98%,Pi 92%,Fn 88%,Aa6%,Tf92%和Td98%;CP合并CHD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 100%,Pi 94%,Fn 80%,Aa 14%,Tf96%和Td98%,2组间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组及cP合并CHD组的龈下菌斑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是否存在牙周致病菌。方法:共选取在手术过程中剥离的、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动脉内膜标本10例,采用PCR扩增16S rDNA (16S ribosomal DNA)片段的方法,检测7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 Tf)、伴放线聚生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 Pn)、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 Td)及直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Cr)。结果:10例标本中有3例检测出了牙周可疑致病菌,3例样本均检出了Pg,这3例中有1例同时检出了Tf,另1例同时检出了Pn;其余7例标本未检出相关牙周致病菌。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本中检出了部分牙周可疑致病菌,为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提供了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纵向观察猴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根分叉部位龈下菌斑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 方法:在猴下颌双侧第二前双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制备慢性Ⅲ度根分叉病损后,行牙周手术治疗,3只猴共18个牙位。分别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取根分叉部位(颊、舌侧)的龈下菌斑。每只猴每时间点有12个样本,3只猴36个菌斑样本,用16S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样本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inticola,Td)、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结果:根分叉病变模型建立后,局部炎症明显,牙周手术后6个月根分叉区牙周组织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局部炎症依然存在,Pg、Tf、Td和Fn的检出率均逐渐显著增加,分别从58.3%、69.4%至88.9%(P<0.01),从47.2%、69.4%至83.3%(P<0.01),从13.9%、36.1%至61.1%(P<0.01),从69.4%、91.7%至91.7%(P<0.05)。Aa的检出率3次取样变化不大(从25.9%、13.9%至33.3%)。同时检出3种以上微生物的检出率从38.9%、61.1%至83.3%(P<0.01),以及红色复合体(Pg + Tf + Td)的同时检出(从8.3%、27.8%至44.4%,P<0.01)也逐渐明显增加。根据术后6个月组织学有无炎症细胞浸润,分成8个感染牙位和10个未感染牙位,术后6个月感染位点与其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的红色复合体检出率(87.5%,62.5%)明显高于根分叉病变建立前(0.0%,P<0.01)。虽然均高于非感染部位(60.0%,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色复合体(Pg 、Tf 和 Td)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Fn则可能是龈下菌斑中的常驻菌,而Aa可能不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EB病毒1型(Epstein-Barr virus.1,EBV一1),探讨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及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9名AgP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2种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1型(EBV-1),同时应用16S 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 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 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直形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 Cr)、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 Td)、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 Pn).结果:89名AgP患者的HCMV检出率为43.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P组的EBV-1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6~8种牙周致病菌的AgP患者其HCMV和EBV-1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仅检出3~5种细菌的AgP患者的病毒检出率(P<0.05).结论:HCMV、EBV-1在AgP患者龈下的检出率较健康对照高;且在检出牙周致病菌种类数较多的样本中,疱疹病毒的检出率高,提示牙周感染HCMV和EBV-1与侵袭性牙周炎相关,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在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构建兔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其龈下菌斑中的主要牙周致病菌与平原组的差异。方法选取清洁级家兔40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平原实验组、平原对照组、高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双下颌前牙,并给予高糖饮食;高原组置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氧舱,每天缺氧23 h,持续饲养8周。8周后提取龈下菌斑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方法检测标本中6种牙周炎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Dor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斯坦纳菌(Bacterides forsythus,Bf)、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的检出率。结果与平原实验组相比,高原实验组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可疑致病菌Pg、Bf、Aa、Pi、Fn和Td在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实验组都可检出,其中高原实验组Fn的检出率80%高于平原实验组20%(P<0.05);平原实验组Pi的检出率70%高于高原实验组15%(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是牙周炎加重的主要原因,Fn与高原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病原菌的体外抗生作用。【方法】分别取每升 3× 10 8CFU (集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units,CFU)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Pg) ,具核梭杆菌 (Fn)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Aa) ,中间普氏菌 (Pi)菌液 2 0μL与每升 3× 10 10 CFU的DM 85 0 4菌液 2 0 μL混合培养 ,每株菌做 16支试管 ,以各菌的单独培养作对照 ,厌氧培养 36h ,平板菌落计数法定量测 DM85 0 4的抑菌作用 ,计算抑制率。【结果】 DM85 0 4对Pg 1312、Pg 332 77、Pi 2 5 2 6 1、Pi 2 5 6 11、Aa2 95 2 3、AaY4、Fn 10 95 3抑制率分别达到 5 5 42 %、5 7 2 1%、48 2 1%、46 6 9%、43 0 0 %、39 0 4%、49 36 %。双歧杆菌本身所受抑制作用则较弱 ,与Pg332 77混合培养的抑制率为 2 1 0 2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抑制作用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结论】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致病菌Pg、Aa、Fn、Pi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纵向观察猴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根分叉部位龈下菌斑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方法:在猴下颌双侧第二前双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制备慢性Ⅲ度根分叉病损后,行牙周手术治疗,3只猴共18个牙位。分别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取根分叉部位(颊、舌侧)的龈下菌斑。每只猴每时间点有12个样本,3只猴36个菌斑样本,用16S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样本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inticola,Td)、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结果:根分叉病变模型建立后,局部炎症明显,牙周手术后6个月根分叉区牙周组织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局部炎症依然存在,Pg、Tf、Td和Fn的检出率均逐渐显著增加,分别从58.3%、69.4%至88.9%(P<0.01),从47.2%、69.4%至83.3%(P<0.01),从13.9%、36.1%至61.1%(P<0.01),从69.4%、91.7%至91.7%(P<0.05)。Aa的检出率3次取样变化不大(从25.9%、13.9%至33.3%)。同时检出3种以上微生物的检出率从38.9%、61.1%至83.3%(P<0.01),以及红色复合体(Pg+Tf+Td)的同时检出(从8.3%、27.8%至44.4%,P<0.01)也逐渐明显增加。根据术后6个月组织学有无炎症细胞浸润,分成8个感染牙位和10个未感染牙位,术后6个月感染位点与其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的红色复合体检出率(87.5%,62.5%)明显高于根分叉病变建立前(0.0%,P<0.01)。虽然均高于非感染部位(60.0%,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色复合体(Pg、Tf和Td)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Fn则可能是龈下菌斑中的常驻菌,而Aa可能不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构建兔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其龈下菌斑中的主要牙周致病菌与平原组的差异.方法 选取清洁级家兔40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平原实验组、平原对照组、高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双下颌前牙,并给予高糖饮食;高原组置模拟海拔5000m的低压氧舱,每天缺氧23 h,持续饲养8周.8周后提取龈下菌斑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方法检测标本中6种牙周炎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Dor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斯坦纳菌(Bacterides forsythus,Bf)、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 ma denticola,Td)的检出率.结果 与平原实验组相比,高原实验组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可疑致病菌Pg、Bf Aa、Pi、Fn和Td在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实验组都可检出,其中高原实验组Fn的检出率80%高于平原实验组20%(P<0.05);平原实验组Pi的检出率70%高于高原实验组15% (P <0.05).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是牙周炎加重的主要原因,Fn与高原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袋深减少不同位点的临床和龈下可疑致病微生物的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20例AgP患者拍全口根尖片,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复查,每位患者每象限取同1个位点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龈沟液,同时记录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检测龈沟液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和6种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分析治疗前后不同袋深减少位点间的临床指标、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及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的特征。结果: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在治疗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琥珀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均高于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有机酸浓度和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诊深度≥6 mm的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多数伴有角型骨吸收。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袋深减少与治疗前的临床指标有关,基础治疗后深袋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需要积极的进行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病人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静脉血和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病人64例(病例组)和64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2组PLI、PD、附着丧失(AL)以及血清、龈沟液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结果:治疗前后病例组PD、PLI和A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病例组治疗后PD、PLI和A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治疗前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病例组治疗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1)。PD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呈正相关(P < 0.05),AL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呈正相关(P < 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牙周炎病人牙周情况以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畸治疗过程中龈沟液内细菌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采用直丝弓技术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细菌的变化。方法:采集正畸过程中的龈沟液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矫治初两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随治疗的进行,3种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上述3种细菌可能是正畸中引起牙龈炎性反应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纤周非手术治疗前后龈沟液中P物质含量的变化,了解牙周组织恢复健康的程度.方法:对15名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8周用滤纸袋内取样法在测试牙位取GCF样本30 s,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SP含量.结果:所有进行牙周治疗测试部位的临床条件均有明显改善,表现为P物质含量(pg/30s总量)从术前的45.48下降到术后的10.11(P<0.05),浓度从术前的36.90pg/ml下降到术后的25.82 pg/ml(P<0.05).结论:牙周炎症减轻,其程度与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伴与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分析两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与白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无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2例(CP组),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7例(CP+DM组)。所有患者行全口牙周检查和空腹血液检查,记录患者入院时的数据作为基线资料,包括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CP+DM组额外记录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重复入院时的所有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液指标的变化差异,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WBC与牙周临床指标及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和破坏程度一致,但CP+DM组WBC水平显著高于CP组[(7.14±1.99)×109/L vs. (6.01±1.26)×10 9/L, P=0.01]。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全口平均PD、AL、BI及PLI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基线水平,且6个月时CP+DM组的PD比3个月时仍有进一步降低[(3.33±0.62) mm vs. (3.61±0.60) mm,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相比,两组各项牙周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DM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7.09±0.79)% vs. (7.64±1.16)%,P<0.05;(7.06±0.78)% vs. (7.64±1.16)%,P<0.05], 6个月时的FBG显著低于基线水平[(7.35±1.14) mmol/L vs. (8.40±1.43) mmol/L,P<0.05]。CP组的WBC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时显著低于基线水平[(5.35±1.37)×10 9/L vs. (6.01±1.26)×10 9/L,P<0.05],CP+DM组的WBC水平在治疗后6个月时显著低于基线水平[(6.00±1.37)×109/L vs. (7.14±1.99)×10 9/L,P<0.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显示,WBC水平与PD及FBG呈一定程度正相关。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均能有效改善伴与不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但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指标及WBC水平对牙周基础治疗的反应慢于不伴糖尿病的患者,WBC在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相互关联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分析替硝唑在老年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以甲硝唑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则以替硝唑口服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牙周指标、血清及龈沟液相关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血清及龈沟液相关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牙周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血清及龈沟液相关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替硝唑在老年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其对血液及龈沟液相关检测指标的影响也更为积极,因此认为其在老年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纯钛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冠对种植体周围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97例行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病人,根据种植体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纯钛组(n=51)和钴铬合金组(n=46)。分别在种植体制备前(T0)和烤瓷冠黏固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12个月(T4)对牙周指标进行检测,提取种植体周围组织龈沟液,利用ELISA法对龈沟液中丙二醛(MDA)、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T0时相比,2组病人T2~T4时牙龈指数(GI)和牙龈龈沟探诊深度(PD)均明显升高(P < 0.01),钴铬合金组T2~T4时龈沟液含量增加(P < 0.05),而纯钛组T1~T4时龈沟液含量与T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纯钛组GI、PD和龈沟液含量均低于钴铬合金组(P < 0.05~P < 0.01);与T0时相比,2组T3~T4时龈沟液中MDA和IL-6水平均升高,而SOD和GST水平均降低(P < 0.05~P < 0.01);纯钛组T3~T4时龈沟液中IL-6水平均低于钴铬合金组,而GST水平则高于钴铬合金组(P < 0.05~P < 0.01)。结论随着时间推移,纯钛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均会对种植体周围牙周组织产生影响,但纯钛烤瓷冠的刺激作用相对弱于钴铬合金烤瓷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牙周袋内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phur cornpounds,VSC)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炎症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牙周基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CP患者(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岁),在治疗前用金刚牙周诊断仪检测硫化物水平,并记录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探诊出血等临床指标,基础治疗后3个月再次检查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在治疗前,浅、中、深袋组的VSC阳性位点率分别为17.1%、52.3%、86.0%,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各个水平级别的VSC在不同袋深组中均有分布,各组中VSC水平〈1.0的位点占绝大多数,随着袋深的增加,高水平的VSC位点比例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VSC阴性位点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VSC阳性位点的临床指标虽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的改善均明显差于阴性位点。结论:VSC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周的炎症程度,并影响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VSC的检测可以作为评判牙周炎活动性及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卓锋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0):735-737
目的观察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合金烤瓷冠修复的患牙各15颗共30颗,患者26例,于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分别进行常规牙龈龈沟探诊深度(GCD),龈沟液称量及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的检测。结果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6个月、12个月时各项指标与修复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金合金烤瓷冠修复后6个月时,各项指标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2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氧化锫全瓷冠修复体对患牙的牙周组织影响较小,有利于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桥(porcelain—fused—to-metalbridge,PFMB)固定牙周病松动牙列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因牙周病松动需要单侧固定修复松动牙,且对侧存留相应天然牙的病例,将对侧天然牙作为对照组。在修复后2周、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定期检测基牙与对照组的龈沟液(GCF)量、牙龈出血指数(GBI)、茵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等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松牙用PFMB固定修复后,实验组GCF等牙周指数仍有不断升高趋势(P〈0.05),但与对照组(对侧相应天然牙)升高水平接近(P〉0.05)。结论:用PFMB固定松动牙列对牙周组织有刺激性,但短期对牙周组织影响不明显,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