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贯煎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CCl4 9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3周、第6周末各处死6只大鼠作动态观察,自第7周起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于继续造模的同时给予一贯煎灌胃3周,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第9周末处死全部大鼠,采集肝组织标本,检测肝组织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m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1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等的蛋白表达以及MMP-2、-9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造模第3、6和9周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增加,肝组织α-SMA、ColI、TIMP-1、TIMP-2、MMP-13、MMP-14蛋白表达和MMP-2、MMP-9活性逐渐升高(P<0.05或P<0.01);与9周模型组比较,一贯煎组大鼠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显著减轻(P<0.05),肝组织α-SMA、Col I、TIMP-1、TIMP-2、MMP-13和MMP-14蛋白表达及MMP-2、MMP-9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一贯煎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胶原的合成,促进过度增生的胶原纤维的降解,从而抑制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整合素(integrin)αV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integrinαV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腹腔内注射四氯化碳(CCl4)溶液,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第2、4、6、8周肝纤维化发展不同阶段取肝组织,采用HE染色确定模型建立情况,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胶原沉积情况,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integrinαV mR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mRNA)及其蛋白在肝纤维化不同时期肝组织中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①Masson三色染色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模型组2、4、6、8周大鼠肝组织内胶原纤维逐渐增多,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②RT-PCR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integrinαV mRNA的表达,随着造模时间延长,纤维化程度的加重,integrinαVmRNA表达逐渐增加,α-SMAmRNA的表达也有类似变化,二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造模时间的延长integrinαV及α-SMA蛋白表达均增强。结论Integr...  相似文献   

3.
目的猪血清法肝纤维化模型中,致纤维化因子停止作用于肝脏后α-SMA、TIMP-1阳性HSCs表型与组织中I型胶原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猪血清10周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6周、10周、14周和20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α-SMA、I型胶原,肝组织原位杂交法检测TIMP-1阳性表型HSCs在肝组织中的分布,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比率,SPSS11.0分析各参数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相关性。结果α-SMA于造模第6周、10周即有表达,主要分布于汇管区血管或中央静脉内膜下。于造模第14周、20周时持续表达。TIMP-1于造成模第6周时,表达也限于汇管区血管和中央静脉内膜下。造模第10周、14周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向肝组织内伸展,并持续维持高阳性表达至造模第20周。α-SMA和TIMP-1在造模过程中随肝纤维化的进程呈显著正相关(r=0.989,P=0.000),二者分别与Ⅰ型胶原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00;r=0.923,P=0.000)。结论猪血清攻击法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致纤维化因子启动肝纤维化进程,但不随致纤维化因子的终止而终止。所以,抗肝纤维化治疗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模型组(n=15)、IFN-α治疗组(n=15)。正常组大鼠予以橄榄油2 mL/kg腹腔注射,每周注射2次,共8周;模型组及IFN-α治疗组大鼠予以50%CCl4 2 mL/kg腹腔注射造模,每周注射2次,共8周;IFN-α治疗组于第9周予以IFN-α每日10万U/只,皮下注射,共治疗3周。11周末处死所有大鼠。取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半定量评分、纤维化半定量评分,检测羟脯氨酸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mRNA表达量,以及MMP-9和TIMP-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IFN-α治疗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半定量评分、纤维化半定量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脯氨酸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CTGF,α-SMA,TIMP-1 mRNA表达量及TIMP-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蛋白及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α可明显减轻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促肝纤维化因子TGF-β1和CTGF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抑制肝纤维化降解因子TIMP-1的表达,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甲益肝颗粒(SJG)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18只)和SJG组(17只)均采用40%CCl4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对照组(15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从实验开始之日起,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SJG组每天给予SJG灌胃。分别于6周末、8周末收获大鼠肝组织做Masson染色,检测胶原纤维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胶原纤维所占面积多于对照组(P〈0.01),SJG组胶原纤维所占面积少于模型组(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α-SMA仅在汇管区的小叶间动脉、静脉血管壁处表达,模型组α-SMA的表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SJG组α-SMA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1),8周α-SMA的表达虽比6周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JG可能抑制肝星形细胞的活化,抑制胶原纤维的沉积,从而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干扰素-α对CCl4诱导的SD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39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每只大鼠给予花生油0.003 mL/g皮下注射,共10周。模型组(n=15),每只大鼠给予40%CCl4(CCl4∶花生油=2∶3)0.003 mL/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10周。干扰素-α治疗组(n=14)。每只大鼠给予40%CCl4(CCl4∶花生油=2∶3)0.003 mL/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10周。于第7周皮下注射干扰素α-2b每日10万单位/只,至第10周。于第10周末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肝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Ⅰ型胶原、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的表达。结果:CCl4诱导的SD大鼠肝纤维化的肝脏病理检查HE染色示,纤维化分期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干扰素-α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Masson染色纤维半定量评分,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干扰素-α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肝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型胶原免疫组化半定量评分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干扰素-α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α-SMA免疫组化半定量评分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干扰素-α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GF-β1免疫组化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干扰素-α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干扰素α-2b可降低CCl4诱导的SD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降低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α-SMA和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膈下逐瘀汤组共3组,每组20只,用4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膈下逐瘀汤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α-SMAt和MMP-2表达。结果模型组α-SMA和MMP-2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为(21.97±1.68和14.12±0.6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88±1.26和5.90±0.70)(P〈0.05),表明模型组α-SMA和MMP-2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膈下逐瘀汤组α-SMAt和MMP-2 IOD值分别为(14.44±0.83和8.47±0.68)显著降低(P〈0.05),表明α-SMA和MMP-2表达下调。结论膈下逐瘀汤可能通过下调肝组织中α-SMA和MMP-2的表达,调控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从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心宁对大鼠肝纤维化α-SMA,MMP-13及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心宁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肝心宁高剂量组、肝心宁低剂量组。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并饲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和30%酒精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分别处理,6周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MMP-13及TIM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心宁高剂量组、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相比,α-SMA及TIMP-1均明显降低,P〈0.05;肝心宁高剂量组与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相比,α-SMA及TIMP-1均明显降低,P〈0.05;肝心宁高剂量组、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相比,MMP-13显著升高,P〈0.05;肝心宁高剂量组与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相比,MMP-13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心宁抑制大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形成可能与其降低α-SMA,TIMP-1蛋白表达并增强MMP-1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肝脏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50%CCl4-橄榄油溶液1mL/kg剂量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9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3周和6周后,随机抽取正常及模型大鼠各6只,处死作动态观察,其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5只)和下瘀血汤组(11只),同龄正常大鼠6只设为正常对照。自第7周开始灌胃给予下瘀血汤干预治疗3周,于第9周末取材,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on Willebrandfactor,v WF)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 receptor-2,VEGFR2)、补体衰变加速因子(complement 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actin,α-SMA)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肝组织受损,脂肪变性显著,胶原纤维沉积严重,随造模时间的推移,肝组织CD31、v WF、VEGF、VEGFR2、DAF和α-SMA蛋白表达逐渐升高,MMP-2、MMP-9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9周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显著改善肝组织损伤、脂肪变性及胶原纤维的沉积,降低肝组织CD31、v WF、VEGF、VEGFR2、DAF和α-SMA蛋白的表达及MMP-2、MMP-9的活性(P〈0.01)。结论:下瘀血汤可有效地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下调MMP-2、MMP-9的活性以及消解新生血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柯尊平  高爱梅  平洁  汪晖 《西部医学》2010,22(11):1992-1994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st)对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l4、酒精、高脂低蛋白饲料三种复合因素制备雄性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用17-βEst治疗3天后,检测大鼠肝组织的羟脯氨酸(Hyp)含量;通过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肝脏胶原含量改变;Western blot分析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2(MMP-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7-βEst治疗组肝组织中Hyp含量降低,以大剂量组明显(P〈0.05),MMP-2蛋白表达升高。病理学改变尤其胶原纤维的沉积明显减轻(P〈0.05)。结论 17-βEst能促进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基质胶原降解,其机制可能与17-βEst能增强MMP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菌丝提取物(Cordyceps myceliaextract,CME)对二甲基亚硝胺(di methylnitrosamine,DMN)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防治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采用10μg/kg DMN腹腔注射持续4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并取1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即日起CME预防组大鼠(n=15)予0.74g/(kg.d)CME灌胃(按冬虫夏草菌丝生药质量计算),1次/d,预防用药持续4周;CME治疗组大鼠(n=10)于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用药4周。分别于造模后3d、2周、4周和造膜终止后2周、4周进行动态效应观察,肠系膜前静脉分支插管法检测门静脉压力(pressure of portal vein,Ppv);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窦壁CD44、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层黏连蛋白(laminin,LM)、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olⅣ)和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表达。结果:预防用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CME组大鼠门静脉管径显著缩小,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P〈0.05),血清HA含量显著下降(P〈0.05),v WF、α-SMA、ColⅣ、LM、ColⅠ染色减弱(P〈0.05),CD44染色增强(P〈0.05)。治疗用药2周时,与模型组比较,CME组大鼠门静脉直径显著缩小,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P〈0.05),血清HA含量显著下降(P〈0.05)。治疗用药4周时CME组大鼠门静脉管径与门静脉压力恢复至同期正常对照组大鼠水平。治疗用药2、4周时,与模型组比较,CME组大鼠肝窦壁CD44染色面积增加(P〈0.05),LM、α-SMA、v WF和ColⅠ染色减弱(P〈0.05),肝窦壁ColⅣ染色无显著变化。结论:CME对DMN致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具有良好的干预和治疗作用。CME抗肝窦壁损伤、保护肝窦内皮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肝窦毛细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探讨一贯煎干预肝硬化的部分效应机制。 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及造模组(n=36),采用5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橄榄油溶液1 mL/kg腹腔注射(2次/周,共9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于开始造模后3周和6周分别随机处死6只大鼠,作药物干预前的动态观察,其余24只模型大鼠于开始造模后第7周首日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及一贯煎干预组(n=12)。大鼠于第9周末全部处死取材。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肝组织总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及数据库查询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差异蛋白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Cu/Zn SOD)和DJ-1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验证。 结果: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肝组织2-DE图谱,经质谱鉴定的50个差异蛋白质中,与氧化应激相关的5个蛋白质分别是Cu/Zn SOD、DJ-1、谷胱甘肽合成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Yb-1亚基、醛酮还原酶7,A2。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肝组织Cu/Zn SOD、DJ-1、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醛酮还原酶7,A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其中Cu/Zn SOD、醛酮还原酶7,A2在造模3周、6周及9周后呈梯级下降,而DJ-1、谷胱甘肽S-转移酶于造模3周、6周及9周后均呈低水平表达;谷胱甘肽合成酶表达显著升高。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组Cu/Zn SOD、DJ-1、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醛酮还原酶7,A2表达均明显增高,谷胱甘肽合成酶表达显著降低。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了Cu/Zn SOD、DJ-1在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与蛋白质组学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抗氧化应激功能降低是CCl4致大鼠肝硬化的重要病理环节,提高抗氧化应激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可能是一贯煎治疗CCl4所致大鼠肝硬化的主要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董吉  唐琳  刘章锁  程根阳  权松霞 《医学争鸣》2009,30(10):889-89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对环孢素A(CsA)所致肾组织炎细胞浸润及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探讨RGZ对CsA肾病(CC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①对照组(n=6),LSD;②RGZ组(n=6),LSD+RGZ[5mg/(kg.d)];③CsA组(n=8),LSD+CsA[15mg/(kg.d)],④RGZ+CsA组(n=8),LSD+CsA[15mg/(kg.d)]+RGZ(5mg/(kg.d)).在实验开始后的2wk及5wk处死大鼠,分别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68和ColⅣ,RT-PCR方法检测MMP-9和TIMP-1的表达量;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A组及RGZ+CsA组CD68,ColⅣ,MMP-9,TIMP-1的表达均增高,肾小管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数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且CsA组显著高于RGZ+CsA组.RGZ组无明显变化.结论:RGZ可显著降低CsA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其机制部分是通过降低CCN大鼠CD68,ColⅣ,MMP-9,TIMP-1的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芪麝丸对直立大鼠腰椎骨质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癖丸干预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0.5%的DMN溶液2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周连续注射3d,每日1次,共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3周开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消癖丸组,消癖丸组给予消癖丸煎剂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大鼠比较,造模2和4周时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P〈0.05),4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血清AIT、AST、ALP、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模型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及胶原沉积逐渐加重,4周时部分大鼠肝组织已形成完整包绕的假小叶结构,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3)模型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周时显著高于2周模型组(P〈0.01);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显示,肝组织α—SMA、TGF—β1、TIMP-1和HO-1mRNA的表达随着模型的进展逐渐升高(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α-SMA蛋白的表达及α—SMA、TGF-β1、TIMP-1、HO-1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消癣丸能够显著抑制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且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干扰素-α (interferon α,IFN-α)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模型组(n=15)、IFN-α治疗组(n=15).正常组大鼠予以橄榄油2 mL/kg腹腔注射,每周注射2次,共8周;模型组及IF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桂芍知母汤对实验性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探讨桂芍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方法:选用60只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桂芍知母汤低剂量组、桂芍知母汤中剂量组、桂芍知母汤高剂量组、激素组。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建立CIA大鼠模型。药物干预治疗30天后,采用ELISA方法测血中TNF-α、MMP-2及MMP-9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桂芍知母汤各剂量组及激素组TNF-α、MMP-2及MMP-9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桂芍知母汤各剂量组及激素组TNF-α、MMP-2及MMP-9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激素组相比,桂芍知母汤组与其无显著差异。结论:桂芍知母汤可降低血清中CIA大鼠血清中TNF-α、MMP-2及MMP-9水平,减少关节局部滑膜炎和软骨的破坏,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