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TGR5)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成员之一,表达于多种组织,如小肠、胃、肝、肺、胎盘以及脾脏等,参与体内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TGR5作为一种代谢调节受体,参与了葡萄糖和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机体能量代谢,也参与调节胆汁酸平衡,并发挥抗炎作用,进而有望成为治疗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该文就TGR5在代谢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葛根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葛根水提液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按Lieber-Decarli配方制备酒精液体饲料,以定量喂饲大鼠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肝损伤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无酒精液体饲料组(对照组)、酒精液体饲料组(模型组)及酒精液体饲料 葛根组(葛根组)。在造模第4周开始灌胃葛根水提液或蒸馏水。8周末取材观察:①肝组织病理变化;②肝组织三酰甘油(TG)含量;③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肝组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④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血清铁(Fe2 )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浸润明显,血清ALT、AST活性和组织γ-GT活性、TG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且肝组织MDA含量、NOS活性及血清Fe2 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肝组织SOD显著降低。葛根组的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浸润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肝组织γ-GT活性和TG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肝组织MDA含量、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而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葛根水提液有显著的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是西医学和我国本土的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形成的拥有原创优势的新学科[1]。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方-效-证"相结合研究,明确茵陈蒿汤对二甲基亚硝胺(di methylnitrosamine,DMN)或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两种造模方式所致的肝硬化模型大鼠的疗效特点。方法:分别采用DMN和CCl4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以肝纤维化已经形成并向肝硬化发展的时期(CCl4造模8周后)及其肝硬化成型后(DMN造模4周后)作为干预治疗的切入点,横向比较茵陈蒿汤在不同模型中的药效。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肝脏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DMN模型中,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活性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逐渐升高,均于4周时达到高峰(P〈0.01);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逐渐降低,4周时降至最低(P〈0.01);与6周模型对照组比较,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ALT、AST和GGT活性及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CCl4模型中,茵陈蒿汤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和GGT活性(P〈0.05),但对血清TBil和ALB含量的改善没有显著作用。茵陈蒿汤能显著改善DMN大鼠肝脏病理改变,降低羟脯氨酸含量,但对CCl4模型则没有显著作用。基因芯片结果表明,在CCl4模型中,茵陈蒿汤显著抑制Fas、Bax和caspase-3的表达,促进Bcl-xL的表达,但不能抑制CCl4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反而促使酪氨酸激酶受体上调了4.8倍。结论:茵陈蒿汤对DMN和CCl4两种大鼠肝硬化模型都表现出了疗效,但对DMN模型的干预尤其是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调控凋亡基因等的作用显著优于CCl4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健脾活血方"中抗内毒素攻击作用的主效应中药及其主要药理作用环节点。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及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模型,以血浆TNF-α含量为指标筛选主效应中药,并再次以该模型验证其药效;进一步检测肝组织CD68、CD14、TLR4、P-IκB蛋白表达及LBP、TLR2、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结果:健脾活血方中抗内毒素攻击的主效应中药为枳壳、白芍、泽泻、五味子的组合;主效应中药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NF-α含量;主效应中药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CD68、CD14、TLR4、P-IκB蛋白表达,且其降低肝组织CD68蛋白有优于健脾活血方的优势;主效应中药可显著降低LBP、TLR2、TNF-α、IL-1β、IL-6mRNA表达,均有优于全方的优势。结论:枳壳、白芍、泽泻、五味子组合是健脾活血方中对抗内毒素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的的主效应中药;主效应中药抗内毒素攻击的主要药理环节在于抑制肝脏库普弗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对照组5只外,Wistar雄性大鼠30只运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皮下注射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和甘乐(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组,每组10只,分别予祛湿化瘀方和甘乐10ml/kg灌胃。用药2周后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Q(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并分析其指标间的相关性。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磷酸化kB抑制蛋白(phospho-inhibitor kappa B,P—IkB)和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中Ctsb表达。结果:祛湿化瘀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TG(P〈0.05)、FFA(P〈0.01)含量和血清ALT活性(P〈0.05),而对照药物甘乐只显示有降低ALT活性(P〈0.05)作用;模型组肝组织Ctsb、p-IKB、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上升;而祛湿化瘀方组的上述蛋白表达则低于模型组。肝组织TG与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血清TNF-α与肝组织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结论:祛湿化瘀方抑制肝脏脂肪沉积和炎症作用可能与其抑制FFA以减轻其下游“FFA—Ctsb—TNF—α”肝脂毒性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激活库普弗细胞(KC)后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姜黄素的干预作用。方法①分离大鼠KC,培养48h后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培养3h,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分析药物毒性剂量;②取无细胞毒性的3种浓度姜黄素(10mmol/L~30mmol/L)分别温育KC,另设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1h后加LPS(浓度0.1mg/L)作用2h,然后取上清以ELISA法测定TNF-α含量;③将上述各组KC换液洗涤后,继续培养12h,然后取其培养液分别作用于分离培养24h的肝细胞,检测各时间点(作用后3h,6h,12h,24h)肝细胞上清的ALT、LDH活性。结果①姜黄素低于30mmol浓度对KC无细胞毒性;②姜黄素能显著抑制LPS刺激后KC的TNF-α的分泌量,量效关系显著,其中30mmol组接近正常水平;③经LPS作用的KC培养液对正常肝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而经姜黄素保护的各组培养液,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明显减轻,呈显著的浓度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LPS诱导的KC活化而减轻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酒精性肝损伤与小肠通透性改变、内毒素渗漏的病理联系,探讨健脾理气活血中药复方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复制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模型。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设正常组(n:6)、无酒精液体饲料组(对照组,n=12)、酒精液体饲料组(模型组,n=12)及酒精液体饲料+中药组(中药组,n=12)。在造模第3周开始灌胃给药或蒸馏水直至6周末。禁食5h后,各组复以10mg/kg的内毒素(LPS)灌胃,并在灌胃3.5h后取其门静脉血浆和下腔静脉血清及肝肠组织,观察:(1)通过门脉血浆内毒素含量测定判断小肠通透性变化;(2)小肠HE染色病理变化及其超微结构变化;(3)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TG含量,血清ALT活性变化;(4)血浆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肝脏TG含量大幅度提高;同时血清ALT活性及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2)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提示肠通透性增加;同时,可见小肠黏膜微绒毛的明显损伤。(3)较之模型组。中药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4)血浆TNF-α含量与内毒素水平及血清ALT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健脾理气活血中药可以抑制酒精引起的肠通透性增加,减轻内毒素渗漏,从而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口服治疗肾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0期)、Pub Med、EMbase、VIP、万方、CNKI、CBM中关于中药口服治疗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3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RCT,共828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可明显降低Scr与BUN含量(P〈0.05);并可降低血清PCⅢ、Ⅳ-C、LN、HA及尿CTGF、TGF-β1等肾纤维化指标(P〈0.05),且现有研究无不良反应报道。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西医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慢性肾病肾纤维化,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常用的口服中药为补益活血化瘀类。因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的方法学问题,上述结论尚需今后开展更高质量的相关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是以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作用形成的以肝实质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肝内外血管异常以致门静脉高压为特征的病理阶段,进展至失代偿期以肝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出现腹水、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治疗上多为对症治疗,死亡率高,预后差。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示中医药在防治终末期肝病、促进肝硬化组织重构方面具有潜在优势。现代中医名家认为,肝硬化主要由气阴亏虚(肝、脾、肾)而湿热疫毒内侵,脉络瘀阻所致。肝肾阴虚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的主要证候。中医滋肾养肝方剂一贯煎是现代临床治疗慢性肝病肝肾阴虚证的代表方。由清代名医魏玉璞(魏之琇)所创,载于《续名医类案》。临床研究显示一贯煎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促进腹水消退,减少肝性脑病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实验研究提示一贯煎具有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综合调节的特征,防治肝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抗氧化应激,改善肝脏炎症、提高肝细胞生物合成以及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轻胶原沉积、改善肝窦血管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有关。文章就近5年来关于一贯煎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系统综述,为进一步拓展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