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OD1)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停灌-复灌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OD1蛋白预处理组,25、50、100μmol/L PEP-1-SOD1蛋白预处理组。复灌结束后,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SOD1组相比,各PEP-1-SOD1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下降,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PEP-1-SOD1融合蛋白可抑制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及下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二相药物代谢酶的转录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药物、毒物、致癌物等外来物质在体内一般经历两相代谢过程。一相代谢过程主要是在P450酶系的参与下,对外来物质进行氧化、还原、羟化、水解,使其大部分失活。二相代谢过程主要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将内源性极性小分子物质,经共价键结合到外来物质或一相代谢活化物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LF15基因突变导致心房颤动(房颤)的机制。方法:收集152例特发性房颤患者和206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数据和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分析KLF15基因以寻找致房颤突变。克隆KLF15基因,构建其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转染培养的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特点。结果:在1例特发性房颤患者中发现KLF15基因新突变c.946G>T (p.Glu316X),该突变不存在于206名对照者中。功能分析表明该突变型KLF15蛋白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首次揭示KLF15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是部分房颤的分子病因,对房颤患者的遗传咨询及预后风险评估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研究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OD1)穿透心肌组织能力及其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15b-SOD1和pET15b-PEP-1-SOD1,分别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和纯化SOD1和PEP-1-SOD1融合蛋白.采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大鼠离体心脏停灌30 min后复灌60 min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0μmol/L SOD1蛋白预处理组,25、50、100μmol/L PEP-1-SOD1蛋白预处理组.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PEP-1-SOD1的转导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转导的目的 蛋白的SOD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复灌后15 min内冠状动脉流出液肌酸激酶(CK)活性.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复灌60 min时红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均显示PEP-1-SOD1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转导入离体灌注的心肌组织内,SOD1蛋白预处理组心肌组织内未见到目的 蛋白.对照组,SOD1组和25、50、100 μmol/L PEP-1-SOD1处理组的SOD活性分别为(10.06±0.77),(10.59±0.71)和(32.29±1.42)、(43.16±1.16)、(55.14±1.59)U/mg蛋白,MDA含量分别为(1.48±0.19),(1.39±0.11)和(1.01±0.14)、(0.73±0.13)、(0.50±0.06)nmol/mg蛋白,CK活性分别为(1.73±0.58),(1.68±0.14)和(1.40±0.28)、(0.97±0.39)、(0.61±0.56)U/mg蛋白,心肌细胞凋亡率(AI)分别为(17.25±0.75)%,(16.63±1.07)%和(11.50±0.57)%、(6.50±0.63)%、(4.13±0.52)%,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5.13±2.18)%,(52.13±2.59)%和(33.88±2.06)%、(25.50±2.16)%、(15.38±1.14)%.与对照组和SOD1组比较,PEP-1-SOD13种剂量组的SOD活性、MDA含量、CK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说明PEP-1-SOD1蛋白预处理组SOD活性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高于SOD1组,MDA含量、CK活性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SOD1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SOD1组.结论 PEP-1肽介导SOD1蛋白能直接以天然活性的形式高效穿透进入离体心肌组织,转导的PEP-1-SOD1融合蛋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元认知和自主学习为基础,以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认为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构建基于元认知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更好地为网络学习环境下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认知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35名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态度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Annexin A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检测Annexin A1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AnnexinA1转位结果。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60 min再灌注24h后,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缺损性行为,在脑缺血前后以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大脑损伤性行为异常。在海马CA1、CA2、CA3、齿状回、皮质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Annex-in A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电针组大鼠Annexin A1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5)。在海马CA1、CA3、皮质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Annexin A1核转位和膜转位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在海马CA1、CA3区,电针组大鼠Annexin A1核转位和膜转位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Annexin A1表达上调,Annexin A1出现核转位和膜转位现象,电针可以逆转Annexin A1表达和转位。电针有可能通过调节Annexin A1的核转位和膜转位来改变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因"环状混和痔并血栓"于2010年2月4日收治入我院肛肠外科.体检:体温(T) 37 ℃,脉搏(P) 92次·min-1,呼吸率(R)20次·min-1,血压(BP) 130/75 mmHg(1 mmHg=0.133 kPa),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专科情况:肛缘部不平整,肛检,肛周肿块环状脱出,截石位以13:00,7:00,11:00位为重,各见1个2 cm×2 cm大小跨齿状线包块,充血,可见紫色血栓,触痛,指检距肛缘6 cm未见新生物,指套无染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了网络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迫切的课题。通过构建人体寄生虫学网络课程平台,将人体寄生虫的形态学特征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利用Web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现代数据库技术等生动形象地阐明人体寄生虫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的实践,阐述了网络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