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福建省食管癌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在福建省1989~1990年曾进行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的14个县市68个抽样点(乡、镇、街道),每个抽样点按1981年全国人口标准构成调查45~74岁的居民200人,探讨各抽样点食管癌标化截缩死亡率与人群20年前饮食、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资料的简单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霉粮、腌制蔬菜、腌制豆类、粗粮占口粮的比例及男性吸烟等因素与食管癌的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新鲜蔬菜则可能为保护性因素。进一步的多元中位数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方程的因素为腌制蔬菜、腌制豆类、新鲜蔬菜及男性的新鲜水果等。未发现鱼露、饮酒、腌制海产品等因素与食管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结论食用腌制蔬菜、腌制豆类,少吃新鲜蔬菜、水果可能是福建省食管癌流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探讨福建省食管癌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在福建省1989 ̄1990年曾进行居民死国回顾性调查的14个县市68个抽样点(乡、镇、街道),每个抽样点的安1981年全国人口标准构成调查45 ̄74岁的居民200人,探讨各抽样点食管癌标化截缩死亡率与人群20年前饮食、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资料的简单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霉粮、腌制蔬菜、腌制豆类、粗粮占口粮的比例及男性吸烟等因素与食管癌的死亡率呈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农民肺心病标化截缩死亡率与吸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35岁以上的农民29498人5年随访的结果显示:肺心病死亡在全死因中的构成比为30.35%,居首位;男女性吸烟率分别为86.48%和38.96%;男女吸烟者肺心病标化死亡率与不吸烟者差异无显著性,相对危险度(RR)为1左右(P>0.05);按性别和年龄分层分析表明各年龄组肺心病标化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心病标化截缩死亡率随累计吸烟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小剂量短时期吸烟与肺心病标化截缩死亡率间的关系不明显,RR也为1左右(P>0.05),但是,当累计吸烟总量达一定阈值时,(吸晒烟量达270kg以上,吸香烟量达20000包以上),其RR为1.40~3.94;归因危险度为171~1610/10万人年(P<0.05~0.01)。  相似文献   

4.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糖尿病城乡分布的研究依然较少。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现状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5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库为基础,从中筛选2010—2020年报告的糖尿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浦东新区各街道、镇居民糖尿病死亡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浦东新区糖尿病死亡现状与变化趋势,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糖尿病死亡的空间分布图并分别开展趋势面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 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为37.9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90/10万,早死概率为0.52%。2010—2020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粗死亡率=5.59%,Z=13.887,P=0.001;APC标化死亡率=2.06%,Z=4.547,P=0.001;APC早死概率=1.50%,Z=2.476,P=0.035)。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由北向南逐步降低,早死概率在南北方向上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APC由北向南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在东西方向上,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均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APC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均呈空间正相关(P粗死亡率<0.001,P标化死亡率<0.001,P早死概率=0.003)。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的高-高聚集区域为浦东新区西部,均包含6个街道与1个镇且存在部分地理重叠;标化死亡率低-低聚集区为浦东新区中部的川沙新镇与宣桥镇;浦东新区西部包含3个街道及2个镇的区域为早死概率的高-高聚集区。 结论 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并呈上升趋势,浦东新区西部城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较高,中部城郊结合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上升速度较快,应引起关注。 该文的微信推文内容及相关研究报告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相似文献   

5.
背景 脑卒中是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依然缺乏。目的 了解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与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中提取死亡日期为2002—2017年死因为脑卒中死亡居民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同人群间粗死亡率比较采用Poisson分布资料Z检验,标化死亡率比较采用Mantel-Haenszel检验。脑卒中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 4.0.4计算。减寿指标包括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对于脑卒中死亡率变化的贡献采用率差别分解法进行评价。结果 2002—2017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56 180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29.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3/10万。2002—2017年脑卒中粗死亡率保持稳定(Z=1.362,P=0.195);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78%,Z=-14.950,P<0.00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3.62%,Z=14.055,P<0.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0.74%,Z=4.639,P<0.001);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粗死亡率=-1.46%,Z粗死亡率=-5.739,P粗死亡率<0.001;APC标化死亡率=-5.43%,Z标化死亡率=-13.409,P标化死亡率<0.001)。男性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5.465,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35.779,P<0.001)。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年龄别死亡率分别为0.15/10万、2.52/10万、27.86/10万、248.02/10万、2 019.20/10万。年龄别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2002—2017年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居民脑卒中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脑卒中PYLL为87 302年,PYLLR为2.02‰,AYLL为1.55年/人。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高于2002年,其中人口因素影响死亡率升高,而非人口因素作用使死亡率下降。结论 2002—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保持稳定,导致了严重的疾病负担,人口老龄化因素发挥主要促进作用,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行第二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一组代谢紊乱症候群—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ets) 与GC(gastric cancer,GC)的关系备受瞩目,大量研究表明Mets中各因素及其合并症均可以影响GC的发生、发展,可能机制包括高血糖、肥胖、胰岛素因子等单或多方面因素协同作用。旨在围绕近年相关研究,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等方面综述MetS各项代谢相关因素及合并症与GC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云南省大姚县低剂量青石棉相关暴露与当地恶性肿瘤死亡的关联,为制定当地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大姚县部分青石棉污染区的农村居民进行27年回顾性队列(1984年2月至2011年4日)研究。结果:观察队列共1 249人,随访总人年数为28 848.27人年,其中443人死亡,占全部随访对象的35.47%。队列中有121人死于恶性肿瘤,总死亡率为1 535.64/10万人年。居恶性肿瘤死因顺位首位的是肝癌,共29例,粗死亡率为100.53/10万人年(标化死亡率为51.22/10万人年);居第2位的是肺部恶性肿瘤(不含胸膜间皮瘤),共27例,粗死亡率为93.59/10万人年(标化死亡率为41.05/10万人年);居第3位的是胸膜间皮瘤,共26例,粗死亡率为90.13/10万人年(标化死亡率为54.36/10万人年)。肠癌与胃癌死亡率分别为45.06/10万人年(标化死亡率为23.68/10万人年)和41.60/10万人年(标化死亡率为18.27/10万人年)。多因素分析显示,当地主要青石棉暴露因素(生产石棉炉、使用石棉炉数量、石棉修路和居住时间)均与恶性肿瘤死亡相关。而且男性的相对危险度高于女性。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大姚县居民健康的首位癌种,以肝癌、肠癌及胃癌为主,青石棉相关暴露是当地恶性肿瘤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农民肺心病标化截缩死亡率与吸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35岁以上的农民29498人5年随访的结果显示:肺心病死亡在全死因中的构成比为30.35%,居首位;男女性吸烟率分别为86.48%和38.96%;男女吸烟者肺心病标化死亡率与不吸烟者差异无显著性,相对危险度(RR)为1左右,按性别和年龄分层分析表明各年龄组肺心病标化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其间无显著性差异,肺心病标化截缩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L:为了评价膳食因素对癌症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日本国家营养调查和国民健康的相关资料。分析不同食品消费与癌症和非传染性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研究发现谷类食物,植物性能量和植物性蛋白的摄入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均显示了有意义的负相关;其中,分别与男女肺癌,结肠癌和男性直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及女性的乳房癌呈有意义的负相关,但与男女的男癌呈有意义的正相关,而动物性食物,动物性能量,动物性蛋白和脂肪的摄入与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率之间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其中,分别与男女的肺癌,结肠癌和男性直肠癌,肝癌及女性的乳房癌呈正相关。相反与男女的胃癌和女性的食管癌,肝癌,子宫癌呈较强的负相关,蔬菜和水果和消费与胃癌死亡率显示了较弱的负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认为膳食因素不仅可增加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危险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因此,强调平衡膳食对预防癌症和非传染性疾病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对福州市台江区10个街道和惠安县4个乡镇共2018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地胃癌死亡率与居民的鱼露摄入量呈正相关趋势,相关系数 r=0.7,P<0.01。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