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探索骨髓基质细胞增强白血病细胞抗凋亡、抗药特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模拟骨髓微环境功能,与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体外共培养.0.5μmol/L DNR处理Jurkat细胞诱导凋亡,应用Annexin V/PI双标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率.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0.1~2.0μmol/L浓度范围DNR作用一定时间后,Jurkat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共培养后骨髓基质细胞抑制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与单独悬浮培养组比较白血病细胞凋亡率有显著降低(8.39±4.08)%比(16.02±1.00)%,P<0.05.白血病骨髓基质对白血病细胞的屏蔽效应强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分别是(5.73±1.78)%比(8.39±4.08)%,P<0.05.DNR处理共培养组Jurkat细胞G0/G1期比例高于悬浮培养DNR处理组,而正常与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屏蔽的白血病细胞G0/G1期阻滞现象无显著性差异(47.96±5.88)%比(39.25±3.04)%,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DNR在体外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骨髓基质细胞抑制化疗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提示骨髓微环境在骨髓白血病细胞获得耐药、抗凋亡特性以及残留白血病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结果显示骨髓微环境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通过阻滞白血病细胞于G0/G1期实现.实验结果提示,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屏蔽效应可能存在较细胞周期阻滞更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忠俊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06,35(11):979-980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在体外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的规律.方法应用DNR体外作用于Jurkat细胞,研究DNR诱导Jurkat 细胞凋亡的规律,Annexin V/PI双标法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凋亡率,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0.1~2.0μmol/L浓度范围DNR作用一定时间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DNR作用后Jurkat细胞G2/M期比例明显增加.结论一定浓度的DNR在体外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与DNR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黏附介导耐药模型中DNR在Jurkat细胞内的蓄积浓度及分布特征.方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与60Co照射的基质细胞层黏附培养,构建细胞黏附介导耐药模型,0.5μmol/L DNR作用24h,FITC-Annexin V/PI标记后流式细胞仪定量Jurkat细胞的凋亡率及DNR在Jurkat细胞内蓄积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荧光信号在Jurkat细胞内的分布.结果白血病基质细胞黏附组、正常基质细胞黏附组Jurkat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5±0.54)%、(8.48±0.86)%,与悬浮对照组(25.74±6.15)%比较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且白血病基质细胞组与正常基质细胞组间相差显著(P<0.05).基质细胞黏附并未降低Jurkat细胞内DNR的蓄积浓度,其红色荧光信号在Jurkat细胞内仍呈均匀、弥漫性分布.结论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介导Jurkat细胞耐药,但其耐药机制可能独立于药物泵出增多致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降低这一经典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白血病细胞黏附介导耐药(cell adhesion mediated drug resistance,CAM-DR)模型,从一新的角度研究白血病细胞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人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与经60Co射线照射后的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共培养构建CAM-DR模型,应用扫描电镜从形态及结构对该模型进行鉴定;MTT法测定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在Jurkat细胞中的IC50及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R在Jurkat细胞内的储积浓度及分布;Annexin V-FITC/PI双参数法流式细胞仪定量Jurkat细胞凋亡率.结果 Jurkat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24 h,即观察到Jurkat细胞通过伪足黏附于骨髓基质细胞层,部分Jurkat细胞通过伪足龛于骨髓基质细胞融合所形成的"网眼"中,培养48 h时可见部分Jurkat细胞移行到骨髓基质细胞层下,包裹于骨髓基质细胞层内,并可见Jurkat细胞呈巢状龛于骨髓基质细胞"网眼"中.该模型未影响DNR在Jurkat细胞中的蓄积及分布,但显著抑制了DNR诱导Jurkat细胞的凋亡及Jurkat细胞对DNR的反应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CAM-DR模型,从一新的角度为进一步研究白血病细胞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正常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对Jurk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与正常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共培养10d的Jurkat细胞,观测Jurka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分化及DNR摄药量的改变。结果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对Jurkat细胞黏附、趋化及降低摄药量的作用强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抑制增殖及促分化作用弱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抑制Jurkat细胞凋亡,而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促进其凋亡。结论正常骨髓源基质细胞微环境较白血病源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对Jurkat细胞具有更强的促进凋亡、分化及抑制增殖的作用,增加Jurkat细胞对DNR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上调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对共培养的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转染Cx43基因,罗氏黄染料传输法检测转染后骨髓基质细胞的GJIC功能变化;将Jurkat细胞与转染Cx4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观察共培养的Jurkat细胞对化疗药物甲氨蝶呤(MTX)药物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转染Cx43基因的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的GJIC功能明显增加;与转染Cx4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Jurkat细胞在MTX作用下的存活率(61.3±3.24)%较未转染Cx4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Jurkat细胞(82.4±3.12)%明显下降;与转染Cx4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Jurkat细胞在MTX作用下的凋亡率(48.1±3.78)%较与未转染Cx43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Jurkat细胞(18.5±3.43)%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调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GJIC功能能够增加共培养的Jurkat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依地福新对体外培养的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依地福新处理Jurkat细胞24-96 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并呈现浓度及时间依赖性;1.0 μmol/L、5.0 μmol/L、10.0μmol/L依地福新处理72 h后,Jurkat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依地福新对Jurkat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萍  娄世锋 《重庆医学》2005,34(9):1340-1341
目的观察131I-GMCSF在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凋亡与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放射免疫治疗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131I-GMCSF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对HL60/ADM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Annexin V/PI双染色法证实一定放射性浓度的131I-GMCSF能明显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流式细胞术显示作用24h后的细胞周期改变主要表现为S期阻滞和G2/M期阻滞,而作用48h后则主要引起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结论在放射免疫导向治疗中,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发生阻滞,特别是与G2/M期阻滞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周期阻滞与放射敏感性可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Chen XH  Gao L  Zhang X  Wang JG  Zhang C  Peng XG  Li ZJ  Zeng DF  Liu Y  Si Y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380-1383
目的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构建白血病细胞黏附介导耐药(CAM—DR)模型,从一新的角度探讨CAM—DR在白血病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与经^60Co射线照射后的ALL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共培养构建CAM—DR模型,应用扫描电镜从形态及结构对该模型进行鉴定;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柔红霉素(DNR)对Jurka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DNR在Jurkat细胞中的储积浓度及分布。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AM—DR模型中Jurkat细胞通过伪足黏附于骨髓基质细胞层,或移行到骨髓基质细胞层下,并可见Jurkat细胞呈巢状龛于骨髓基质细胞“网眼”中。流式细胞结果显示该模型并未影响DNR在Jurkat细胞中的蓄积及药物的分布,但显著抑制了Jurkat细胞对DNR的反应性。结论成功构建了以白血病BMSC为基础的CAM—DR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白血病细胞耐药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作用的浓度依赖性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发挥抗癌效应的内在机制.方法 以0.01、0.1、1、10、50 μmol/L紫杉醇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采用碘化丙啶(PI)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进而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采用PI单染法流式细胞术分析低浓度(0.01 μmol/L)紫杉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Ⅴ/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分析高浓度(50 μmol/L)紫杉醇对A2780细胞坏死的影响.结果 ①紫杉醇浓度为0.1、1、10 μmol/L时,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0.01 μmol/L组(P<0.01)和50 μmol/L组(P<0.01).②A2780细胞经同步化处理后给予0.01 μmol/L紫杉醇,经过一个细胞倍增时间未观察到G0/G1期阻滞.③0.01 μmol/L组,1 μmol/L组坏死细胞比例明显低于50 μmol/L组(P<0.01).结论 在0.1~10 μmol/L 的浓度范围内,紫杉醇可能通过诱导G2/M期阻滞使卵巢癌细胞发生凋亡,浓度为0.01 μmol/L时紫杉醇诱导凋亡与G0/G1期或G2/M期阻滞均无关,浓度为50 μmol/L时紫杉醇可能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坏死发挥抗癌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活体组织检查(bone marrow biopsy,BMB)在骨髓液涂片增生不良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5例骨髓检查患者的骨髓活检及涂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5例骨髓检查患者中骨髓涂片增生不良占10.33%(47/455),骨髓活检和涂片联检时表现增生不良的占6.57%(30/455);单一涂片法与骨髓活检和涂片联检法对骨髓增生不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1,P<0.05)。结论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时进行联检具有重要意义,可及时避免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经皮囊内注射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一枚骨穿针准确刺入骨囊肿内,抽去囊液后注入从髂骨吸取的红骨髓。平均注入自体红骨髓25ml(15-40ml),治疗12例病人,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12.5岁(7-19岁)。7例位于肱骨近端,3例位于股骨近端,1例位于股骨近端。结果:10例病人骨囊腔平均愈合为6.4个月(3-9个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治疗后10个月内X线示大部分囊腔骨化。随访8个月-2年3个月,平均16个月,骨愈合满意。结论:经皮囊腔注射移植自体红骨髓治疗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00例骨髓穿刺活检,进行了血液病理形态学观察。分析骨髓增生性。淋巴细胞增生性和网状细胞增生病变的血液病理形态特点。按照Kathy Foucar对淋巴瘤累及骨髓的分型,结合本文资料分型为:小梁旁弥漫型、小梁旁局限型、小梁旁散在型、无小梁弥漫型及无小梁局灶型。该文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骨髓病理学特征,探讨继发性骨髓纤维化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在临床表现及骨髓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对69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患者分别采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HGE(苏木素-吉姆萨-伊红)染色和骨髓涂片Wright染色进行组织与细胞形态学对比观察,并与3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纤维化期(PMF-F)患者骨髓组织形态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69例SMF患者初诊年龄显著低于PMF患者(P<0.05),在初诊时贫血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病例在骨髓涂片以及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不同级别网状纤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继发骨髓纤维化的发生年龄小,且多取决于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年龄。②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相比,增生情况较好,对临床年轻的骨髓纤维化患者及早寻找原发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骨髓组织印片(简称印片)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患者髂后上棘抽吸骨髓后,用骨髓活检针以环钻二步法将获取的骨髓组织(长度0.6 cm以上)置于载玻片上,均匀滚动制成印片272张,以同步采集的骨髓涂片(简称涂片)和骨髓切片(简称切片)为对照,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 印片有核细胞量明显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切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印片细胞数减少者涂片大多减少,反之差异明显;以切片为金标准,印片诊断性能指标和Youden指数优于涂片;印片还可大体观察肿瘤细胞的组织形态(浸润结构).结论 印片评估有核细胞有明显的长处,也可初步了解组织形态学概况,同涂片快速检查互补,可明显提高涂片的细胞学诊断水平,可作为常规项目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探讨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急性再障 )之间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方法 骨髓重度受抑和急性再障患者行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和末梢血涂片瑞姬氏染色后进行骨髓象和血象的检测 ;另外采静脉血应用血细胞自动化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 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障患者外周血象极为相似 ,但骨髓重度受抑患者的骨髓涂片、活检不同于急性再障患者的显示 ,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比例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虽少但还可见 ;骨髓重度受抑患者骨髓涂片的骨髓小粒并不少 ,且虽有部分空虚 ,但其中网络的是 3系造血细胞。结论 通过了解病史和治疗史 ,骨髓象和血象的检查 ,可以进一步找出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障之间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及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步观察302例MM患者骨髓涂片和活检塑料包埋切片。观察骨髓增生程度、浆细胞形态、增殖模式及浸润程度、网硬蛋白积分。结果MM患者骨髓造血组织在骨髓活检中观察到的增生程度明显高于骨髓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例患者(32.7%)骨髓瘤负荷处于Ⅰ期,140例(46.4%)处于Ⅱ期,63例(20.9%)处于Ⅲ期。骨髓切片中浆细胞以簇片-间质型、结节-间质型、结节型及塞实型为主,以结节状浆细胞瘤出现为阳性诊断标准,其敏感性273例(90.4%)明显高于涂片中浆细胞〉15%的指标(70.5%)。136例(45.0%)显示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内浆细胞的浸润度相符,109例(36.1%)患者的骨髓涂片浆细胞浸润度较活检低,57例(18.9%)患者的骨髓涂片浆细胞浸润度较活检高。骨髓涂片中双核、多核及火焰型浆细胞,以及浆细胞胞浆中出现Auer氏小体、鲁氏小体对诊断MM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 骨髓活检能准确反映骨髓组织的增生程度、浆细胞浸润情况及增殖模式、纤维增生程度,对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骨髓涂片典型的浆细胞形态对确诊MM有重要作用,骨髓涂片结合骨髓活检能提高MM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2例血液病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结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而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及FAB分型,骨髓涂片优于活检。结论:骨髓活检和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彭贤贵  陈幸华  孔佩艳  刘红  张曦  高蕾  刘思恒  王平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18-1719,1727
目的 研究骨髓切片组织病理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活组织病理学、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结果 300例血液病患者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完全吻合者215例(占71.67%),骨髓形态学不能肯定诊断而经骨髓活检结果确诊的病例30例(占10%),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不相吻合的有55例(占18.33%).结论 骨髓活检病理诊断是对骨髓形态学检查的补充和修正,二者合用能提高血液病诊断的正确率.在MDS、AA、MF的诊断上,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转移性肿瘤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否合并骨髓纤维化的诊断也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孙嘉峰  黄艳  杨佳  高芳  杨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11):912-914,942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诊断中的意义,以利于正确分型,指导治疗。方法观察64例MDS患者骨髓涂片及活检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4例MDS患者中,骨髓涂片三系病态造血分别为:粒系57例(89.1%),红系40例(62.5%),巨核系23例(35.9%)。涂片中原始细胞比例:<5%者29例,5%-9%者18例,10%-19%者17例。活检切片中检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immature precursor,ALIP)55例(85.9%);巨核系病态造血39例(60.9%);Gomori网状纤维染色呈现阳性者23例(35.9%),伴骨髓纤维化13例(20.3%);铁染色呈现阳性者39例(60.9%)。结论骨髓涂片从细胞形态及细微结构观察病态改变。而活检既可以全面观察并显示骨髓内造血细胞之间,造血细胞与骨小梁及间质细胞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可以反映是否存在骨髓纤维化及其他改变,如铁代谢异常等。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在MDS诊断、分型中各有优点,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可以全面反映MDS患者骨髓形态学改变,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