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香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抗菌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不同提取方法与抗菌活性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水煮法、醇提法和超声法提取8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探讨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除蜂房外,7种中草药的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很明显,丁香的醇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抑制效果最佳,各提取液对白色念球菌抑制效果普遍不明显。除蜂房及穿心莲外的其它6种中草药醇提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显著低于其他提取方法。就抑菌效果和相对稳定性来说,丁香最为明显。结论用不同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抑菌效果比较发现,醇提法最优,其次为超声波提取法,水提法最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秦艽等四种宁夏道地药材及复方醇提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择秦艽、苦豆子、丁香、石榴皮四种药材提取物及其不同剂量比配制的复方6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分别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四种单味药对待测菌均有抑菌作用,丁香抑菌效果最好;各种复方也具有抑菌作用。结论:秦艽、苦豆子、丁香复方抑菌效果大于单味药;四种中草药混合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四种单方提取物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新肤螨灵霜中甲硝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肤螨灵霜有杀螨抑菌、消炎止痒和护肤美容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甲硝唑、百部提取液、白芷提取液、仙鹤草提取液等。其质量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本文利用HPLC法对其主要成分甲硝唑进行了测定。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五倍子、儿茶、乌梅、黄连和黄芩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用新的中药抗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等5种中药对28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与结论,5种中药对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好,其中以五倍子和儿茶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90均为1:640,而黄连,乌梅和黄芩的抑菌效果也较好,其MIC90分别为1:320,1:320和1:160。  相似文献   

5.
[目的]绵毛鹿茸草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抑菌活性分析。[方法]对绵毛鹿茸草不同提取液的总黄酮、总绿原酸、总生物碱、总皂甙、游离蒽醌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和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70%乙醇提取液、60%丙酮提取液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中等抑制作用,水提取液有弱抑制作用;70%乙醇提取液是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良好抑制剂.60%丙酮提取液是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良好抑制剂。[结论]绵毛鹿茸草提取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与绿原酸的含量具有显著的正性关,对枯草芽抱杆菌的抑菌活性与蒽醌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山苦茶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山苦茶的水蒸馏液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六种试验菌无抗菌作用。但山苦茶的水提取液对大部分试验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山苦茶干品的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1:1水提液抑菌环直径为11 mm,最小抑菌浓度1:32;对福氏志贺氏菌的效果次之,抑菌环直径为11.5 mm,最小抑菌浓度为1:8;对铜绿色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差,纸片法未见抑菌环,稀释法测得最小抑菌浓度为1:2。抗病毒作用研究用CPE法观察,对慢病毒Maedi病毒1011株无作用,而观察到在1:25的浓度时,对SYN羊二倍体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滋贺县制药和制药厂生产的液于1988年批准,同年上市。其组成为:每瓶(30m1)含黄连提取液0.6ml(相当于黄连600mg)、吴茱萸提取液0.1ml(相当于吴茱萸100mg)、苍术提取液0.6ml(相当于苍术600mg)、生姜提取液0.3ml(相当于生姜300m1)、陈皮提取物48mg(相当于陈皮240mg)、丁香酊剂0.1ml(相当于丁香30mg)、桂皮酊剂0.15m1(相当于桂皮  相似文献   

8.
医学文摘     
中草药抑制痢疾杆菌 1972年某部队医院用上海地区的230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筛选出的中草药如下: (1)1.56%浓度可抑菌的中草药:乌梅、石榴皮。 (2)3.125%浓度可抑菌的中草药:白芍、虎杖、白杨、泽兰、毛冬东、十大功劳、除虫菊、紫威、龙须海棠、夏枯草、田基黄、地榆、五倍子、平地木。 (3)6.52%浓度可抑菌的中草药: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植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应。方法:选取五倍子、五味子、石榴皮、丁香、芦荟为原料,分别用质量分数为60%、80%、95%的乙醇提取,以滤纸片扩散法、比浊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植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抑菌率及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用鸡蛋卵壳膜浸染研究植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侵袭作用。结果:5种植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用80%乙醇提取的植物成分抑菌活性较强。5种植物提取物中,综合抑制能力强弱依次为五味子>丁香>石榴皮>五倍子>芦荟;五味子、石榴皮、丁香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侵袭能力,抑菌率分别为18.88%、15.1%、15.98%。结论:五倍子、五味子、石榴皮、丁香和芦荟的植物乙醇提取物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五味子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浓度及温度对大蒜水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无菌蒸馏水作为溶剂,制备大蒜水提取液,采用平板法,测量大蒜水提取液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时抑制几种细菌生长的抑菌圈直径,分析两种因素下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浓度的大蒜水提取液抑菌效果不同,浓度越高,抑菌作用越强;质量百分比浓度6.3%及以上浓度的大蒜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温度对大蒜水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有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蒜水提取液的抑菌作用逐渐减弱。在80℃及以上温度时,大蒜水提取液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大蒜水提取液体外的抑菌效果在不同浓度与不同温度时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乌梅等10味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明确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各收集10株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制备适当浓度的各种中药煎液备用。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定量抑菌试验,分别测定和比较各种中药的MIC值。对抑菌作用明显的中药进行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MIC比较。结果中药乌梅、五倍子、黄连、黄芩、黄柏、穿心莲、鱼腥草、重楼、金银花、连翘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17.19±4.94)mg/mL、(18.75±6.59)mg/mL、(37.50±10.21)mg/mL、(46.20±15.10)mg/mL、(450±105.41)mg/mL、(475±79.06)mg/mL、(237.50±39.53)mg/mL、(118.75±59.29)mg/mL、(425±88.19)mg/mL、(225±52.70)mg/mL,其中乌梅、五倍子、黄连、黄芩的MIC均值分别为17.19mg/mL、18.75mg/mL、37.50mg/mL、46.20mg/mL,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乌梅、五倍子、黄连、黄芩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MIC值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10味中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乌梅和五倍子效果最强,其次是黄连、黄芩,其余的中药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八角科植物70%的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东东部,仅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的果实和地枫皮I.difengpi树皮被《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勒其它多为民间用。因八角科植物果帝形态多相似,含较强毒改天民分,为保证用药安全,本文主165种八角果实形态特征,并列有检索表,为八角科植物果实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青少年调节性近视患者42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38眼),对照组22例(42眼)。治疗组采用自制梅花近视针在75%乙醇消毒基础上,内加注蒸馏提纯的"4味"中药(黄芪、郁金、菊花、薄荷脑),先后叩刺睛明、攒竹、四白、瞳子眼周四穴,以局部潮红、不出血为度;对照组采用普通传统梅花针,操作方法同上。结果治疗组15例29眼中,显效14例27眼,有效1例2眼,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5例29眼中,显效8例16眼,有效5例10眼,无效2例3眼,总有效率87%(89.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结论自制"梅花近视针"治疗调节性近视,能在腧穴皮肤周围形成高浓度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加速眼部毛细血管的新陈代谢,清凉眼睛,起到松弛眼部肌肉、缓解消除视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永泰芙蓉李总多糖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纯化芙蓉李中的总多糖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芙蓉李果实中提取多糖,用大孔吸附树脂、Sevag法等技术纯化多糖,采用纸色谱法鉴别多糖中单糖的种类;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苯酚-硫酸法为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芙蓉李粗多糖提纯物中多糖平均含量为50.86%,苯酚和硫酸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含量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而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为1.61%(n=6)。结论首次从芙蓉李中提取得到粗多糖;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交泰丸一方出自明代韩懋所著《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两味药物构成,后经历代医家运用及现代药理研究佐证,被广泛应用于不寐、消渴、心悸、怔忡及郁证等疾患的治疗。交泰丸主治"心肾不交",药味简单而功效卓越,临床应用广泛,但究其病因病机却不尽相同,甚而错综复杂,当须厘清头绪,方才适证,事半而功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湿消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湿消丸中的木瓜、乌梅、白芍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湿消丸中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芍药苷在0.101 8μg~2.54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83%,RSD为0.6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控制湿消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考察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文献及近现代文献,结合当时寒冷的自然环境及灸法发展的社会背景,梳理古代雷火神针疾病谱的变化及其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探讨其适应证的改变。回顾中医古籍,发现与当时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相适应,雷火神针适应证主要是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侵袭、临床症状为疼痛的疾病,如鹤膝风、鸡脚风、脚气病等痹病,附骨疽及流注等外科病,杨梅疮及麻风等传染病。通过近现代文献梳理发现,雷火神针在演变过程中逐渐由实按灸变化为悬灸,药物组成及操作手法等亦发生改变,应用局限于原发性痛经、慢性胃炎、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对于附骨疽、流注、杨梅疮及麻风等疾病应用较少。建议应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法,并研究其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工艺、抗菌、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95%乙醇做溶剂,通过正交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对DPPH一自由基清除能力试验分别对八角中的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工艺、抑菌作用、自由基清除能力等进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八角茴香与95%乙醇溶液比为1:6,虹吸次数为6次,浸泡时间为2.4h是八角茴香油的较佳提取工艺。八角茴香油浓度在15.62-62.50mg/L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及黑曲霉菌等呈中度敏感: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八角茴香油工艺的较佳条件为A2B2C3,八角茴香油对细菌、真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和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乌梅散颗粒(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散中梓醇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ynergi(4.6 mm×250mm,5μm)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98);检测波长为20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建立了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的薄层定性鉴别的方法;建立了HPLC测定乌梅散中梓醇含量的方法,梓醇在1.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梓醇的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2.57%。结论建立的乌梅散颗粒鉴别及梓醇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乌梅散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肉桂油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辅料,制备肉桂油缓释胶囊.方法 应用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以溶出度的测定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工艺及处方优化,并用红外光谱法考察药物与载体是否具有相互作用.结果 所得优化处方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体外可持续释药12 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药物与辅料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固体分散体.结论 通过以上处方和工艺制得的固体分散体胶囊具有明显缓释作用,工艺简单,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