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诊疗95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导管介入术是近年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股动脉途径是心脏介入诊疗的经典途径,股动脉内径较大,不易痉挛,穿刺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操作比较方便.但由于股动脉解剖部位较深,术后可发生尿潴留、穿刺口出血、破溃感染,压迫局部时可发生严重迷走神经反射性缓慢心率或低血压、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动脉鞘管需延迟4~6 h拔除,严格平卧12~24 h,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经皮股动脉穿刺的常见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戚跃勇  邹利光 《重庆医学》2004,33(9):1408-1410
目前,微创高效的介入治疗正日益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包括放射科、心内科、脑外科、肝胆科、消化科、肿瘤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等诸多学科都相继开展了血管内介入诊疗工作,但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却呈逐渐增多趋势.有报道经股动脉径路行诊断性与治疗性心脏介入的血管径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1%~2%和0.5%~5%,这不能不引起血管内介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本文就股动脉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的一些常见的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脏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好发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心脏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22例患者(观察组)及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未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22例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6例进行床旁反复压迫包扎,11例在超声引导下反复压迫包扎,5例行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压迫。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无致死性并发症。结论:预防心脏介入相关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关键是提前识别好发因素。在超声引导下无创或微创治疗心脏介入相关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不同径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 将需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径路组与经股动脉径路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血管穿刺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 经桡动脉径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组在减少手术时间、血管穿刺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优于经股动脉径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组.结论 在同样的临床适应证下,经桡动脉径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优于经股动脉径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是国内大多导管室的心血管医师常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 ,1989年Campeau首先 [1]成功地报道了经桡动脉径路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 ,此后该方法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的手术成功率可达96 %以上[2 ,3]。与经股动脉比较 ,桡动脉径路有穿刺血管并发症较低、避免病人术后卧床、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因此 ,经桡动脉径路已成为股动脉径路的重要补充 ,现总结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0月至2001年6月我院和美…  相似文献   

6.
仇建华  李海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506-3507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护理特点。方法观察100例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行PCI48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52例,比较两种径路PCI操作效果,术后卧床、体位、肝素应用及出血、血肿、肺栓塞和桡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桡动脉途径术后1例穿刺部位轻微渗血。经桡动脉途径比股动脉途径PCI术后局部出血、血肿、肺栓塞和血管并发症少。结论两种不同径路术后效果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PCI血管出血、血肿、肺栓塞并发症少且无须中断肝素抗凝,无砂袋压迫,无需卧床,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患者舒适感增加而且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介人性心脏导管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由于该技术需行股动脉穿刺,术中使用大量的肝素、造影剂及导管对冠状动脉的刺激加之病人术前、中、后的生理心理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1996年9月~2002年12月对施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加冠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858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产生因素及护理经验做一总结,旨在提高监护护士对可能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认知、预防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是目前诊断、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规人路为股动脉途径。自1989年Campeau首先成功报道经桡动脉径路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以来,此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改进,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的手术成功率已达96.0%以上。与径路股动脉比较,桡动脉径路有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避免患者术后卧床、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因此,经桡动脉径路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的重要径路。现将我院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初步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封闭股动脉穿刺点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患者手心脏介入术后用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封闭止血方法的护理要点及优点。结果:所有患者中,出现出血、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腰部不适及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4%,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短。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即刻行血管封堵器封闭股动脉穿刺点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压迫止血方法,卧床制动时间缩短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在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优势.方法 回顾行分析我院经桡动脉和传统股动脉路径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连续病例共152例,比较手术的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95.6%,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93.1%.2例因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股动脉途径手术成功,1例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而改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但手术医师必须很好掌握桡动脉穿刺技术,导管操作技术.同时需要不断积累预防处理血管痉挛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两种介入途径治疗乳腺癌所产生的并发症,旨在合理选择介入化疗的途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乳腺癌患者91例,分为两组:经尺动脉途径插管行介入化疗组28例(简称尺动脉组)和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介入化疗组63例(简称股动脉组),两组分别在DSA室于局麻下经尺动脉和股动脉插管,将导管置于锁骨下动脉与胸廓内动脉开口交界处的近侧,灌注化疗药物,尺动脉组留置导管行化疗1~2个疗程,股动脉组一次性灌注化疗药物后即拔管,观察并分析两种途径所产生的并发症.结果:尺动脉组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39.29%;股动脉组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6.35%(χ2=12.98,P<0.0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经股动脉介入化疗发生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尺动脉组,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股动脉是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最常用的血管入路,股动脉穿刺操作简单,但术后发生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外周血管并发症仍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3.
1989年Campeau[1]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途径的心脏导管术,这个途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近年来,随着技术以及器材不断发展完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临床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撼动了经股动脉入路的经典路径,受到心脏介入领域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洪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04-1105
冠脉介入术(PCI)是我国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冠心病快速而有效的检查及治疗方法[1]。此类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成功率高的特点,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加强术后护理,可大大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心脏介入手术的疗效,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给患者带来的不便等。因此近年来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操作中常常选择的入路。但桡动脉较细,存在导管操作较困难等缺点.对于复杂血管更是如此,因此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性治疗面临一定的挑战,故我们对比研究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途径和传统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症以及近期疗效,现将观察方法及结果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对照组按常规径路穿刺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显著提高(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介入诊疗术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常规操作多从股动脉径路进行,随着介入冶疗技术的发展,各种导管,支架的直径越来越小,使得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又一新途径.该方法以其创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无须停用肝素治疗、无体位限制和住院时间短、费用减少等诸多优点日益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总结了我科经挠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68例安全性观察及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内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37例524次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行介入诊疗术中或术后发生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结果 在437例524次中发生并发症20例次,其中,皮肤损伤0.4%(2/524),脊髓和神经根损伤0.2%(1/524),动脉夹层0.2%(1/524),导管打结和尖端断裂各0.2%(1/524),异位栓塞0.4%(2/524),迷走神经反射0.6%(3/524),对比剂过敏反应0.4%(2/524),股动脉严重痉挛0.2%(1/524),穿刺部位血肿1.1%(6/524).结论 加强介入诊疗的规范化和工作责任心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丽华 《广州医药》2005,36(1):77-78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其中20%,左右的病人未送到医院即已猝死,送到医院抢救的病人死亡率也高达10%以上。造成心梗的重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堵塞血管。抢救的首要方法是消除血栓,开通血管,也是心脏介入治疗的目的。它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心脏介入治疗由于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逐步被病人所接受。但该技术需要穿刺股动脉介入导管来完成,如果术后护士对穿刺口护理不当,容易造成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该术病人的创口观察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仁智  王艳红 《包头医学》2010,34(3):129-131
经股动脉穿刺是多数血管内介入性诊疗技术需涉及的第一步有创操作,为使血管内介入诊疗过程顺利进行,该操作尤为重要。但随着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各种经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亦有增多的趋势。在全面了解经股动脉穿刺的各种并发症,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按照正规程序操作后,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时积极处理可防止发生严重后果。故熟练的穿刺技术,轻柔的操作,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是预防经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