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小肝癌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其超声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小肝癌共62例及肝脏良性小肿瘤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良性、恶性小肿瘤的二维图像表现有一定区别,但部分病例表现相似,并有部分小肝癌在二维图像上难以显示,组织谐波显像(THI)对小肝癌的图像显示清晰,小肝癌病灶内及周边彩色多普勒(CDFI)及能量多普勒(CDE)血流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小肿瘤,小肝癌病灶内及周边能量多普勒血流显示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率,小肝癌病灶内及周边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S)及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良性小肿瘤(P<0.01),小肝癌病人的肝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小肿瘤的病人。结论THI能为小肝癌提供高清晰度的声像图,结合CDFI及CDE对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小肝癌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其超声诊断提供依据.提高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小肝癌共31例,对其临床资料、甲胎蛋白(AFP)和超声显像等进行分析。结果:肝脏部分原发性小肿瘤在二维图像上难以显示,随着瘤灶渐增大,其回声由弱到强演变:瘤灶增大周围声晕出现率越高,其确诊率越高。并且小肝癌病灶内及周边彩色多普勒(CDFI)、能量多普勒(CDE)血流显示率、肝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均有特点。结论:由于超声检查灵敏、廉价等优点,且肝癌检出率高,应作为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79例肝脏肿瘤,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5例,35个病灶;肝脏转移癌8例,14个病灶,肝血管瘤46例,59个病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CDE与CDFI分别对HCC和肝转移癌的瘤内血流信号检出率有明显差别(85.7%,48.6%,42.8%,28.5%),对肝血管瘤(88.1,49.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DE是较CDFI更敏感的彩色血流显示模式,将CDE技术用于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明显提高了多普勒血流探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在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对 37例共 5 3个病灶的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观察 ,观察其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病灶周边的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呈“树枝状”及“星形”多为搏动性血流 ,且原发性肿瘤显示率 >继发性肿瘤 ;血管瘤血流呈“火球状”。未见有搏动性血流显示 ;非肿瘤占位性病变病灶内未见血流显示。结论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具有非角度依赖性及显示信号范围广泛等特点 ,能较完整地显示微小及弯曲迂回的血管并能有效地显示低速血流或平均速度为零的灌注区 ,而恶性肿瘤与血管瘤及非肿瘤性占位的血供方面存在差异 ,这使 CDE在肝脏小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范 《甘肃医药》2009,28(4):274-27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价值。方法:对4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良性31例,恶性10例)行CDFI和CDE检查,了解肿瘤囡边和内部血流分布情况。结果:血流显示率在CDFI和CDE中分别为65.9%和90.2%,CDE较CDFI提高了24.3%(P〈0.05)。甲状腺恶性肿瘤CDFI及CDE大多数表现为血流丰富,且肿瘸内部血流多于肿瘤周边血流,显示率分别为66.7%和77.8%:良性肿瘤大多表现为血流稀疏,且肿瘤周边血流多于肿瘤内部血流,显示率分别为66.7%和72.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DE在甲状腺肿瘤血流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上优于CDFI,但二者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乳腺患者(良性62例,恶性28例)行CDFI和CDE检查,了解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结果血流显示率在CDFI和CDE中分别为65.56%和88.89%,CDE较CDFI提高23.33%(P<0.01)。乳腺恶性肿瘤CDFI及CDE大多数表现为血流丰富,且肿瘤内部血流多于肿瘤周边血流,显示率分别为68.00%和76.00%;良性肿瘤大多数表现为血流较为稀疏,且肿瘤周边血流多于肿瘤内部血流,显示率分别为67.65%和73.5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E在显示乳腺肿瘤血流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上优于CDFI,但两者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52个,恶性27个)的彩色和能量多普勒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DE和CDFI在乳腺肿块血流显示率分别为45.6%(36/79)和77.2%(61/79),CDE对肿块的血流信号显示率比CDFI高31.6%;恶性肿块的血管血流显示率,无论是CDFI或CDE检测结果均高于良性肿块的血管显示,恶性肿块的血流较良性肿块血流丰富。结论:CDE技术提高了乳腺肿块血流的显示率,在二维超声基础上与CDFI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曾玲慧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33-935
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改变,对比分析102例肝癌病例。其中,原发性(HCC)73例,继发性(MHC)29例。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与能量图血流形态学改变对比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形态学改变,应用两组3个类型,分别对比分析表明:①CDFI及CDE检测显示:血流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②2种血流显像CDE优于CDFI,血流形态显示:血流随瘤体增大血流显示检出率增高;③肿瘤体增大其血流搏动指数(RI)、血流阻力指数(PI)随之增高,以结节型及巨块型增高为主。结论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多普勒指数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应用结果相一致[1]。对肝癌更进一步广泛应用、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 128XP/10型及G-5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9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图像中显示清晰。CDFI可清晰显示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恶性肿瘤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高于良性肿瘤(P〈0.01),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则恶性肿瘤低于良性肿瘤(P〈0.01)。结论:通过二维图像及CDFI观察肿瘤形态及血流动力肇参数时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241个肝脏肿瘤进行了彩色和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56例69个肿块)和肝血管瘤(67例89个肿块)的血液信号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97.1%,44.9%)。HCC中94.2%显示肿块周边弧形彩色血流包绕征,82.6%显示肿瘤内部片状或条索状彩色血流及肝内动脉扩张,流速加快,而肝血管瘤无以上特点。结论: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5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肝动脉碘化油栓塞后CT扫描显示,除部分转移性肝肿瘤碘化油呈环状聚集外,所有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病和部分肝转移瘤碘化油聚集形态无明显差别,所以碘油CT不能作为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方法;碘油CT能检出CT、超声未能发现的小肝癌及卫星病灶。  相似文献   

12.
孙艳霞 《中外医疗》2014,(10):38-39
目的:该研究主要就乙肝并发小肝癌患者的发展规律以及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所收治的12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经过实验室检查,其结果显示患者的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表面抗原(HBsAg)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二维超声检查以及三维图像重建,对其图像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肝内结节的二维以及三维超声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该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小肝癌的情况,对此类患者行三维超声检查可以对肝内的增生结节、小肝癌的形状及其与周边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地显示,其检查出的小肝癌数量也明显多于二维超声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乙肝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动态观察可以尽早发现患者肝内结节性病变,三维超声多角度、多切面的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在对乙肝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超声诊断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30例,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CDFI显示病变周边Vmax(80.30±9.10)cm/s,RI(0.70±0.11),28个(75.68%)可探及动脉频谱;病变内部Vmax(58.17±8.24)cm/s,RI(0.72±0.13),32个(86.49%)可探及动脉频谱。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动脉相均呈高增强,动脉中晚期或门脉早期快速廓清,呈快进快退表象。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而分化程度高者的开始廓清时间明显晚于分化程度低者(P〈0.05)。结论小肝癌CDFI和超声造影具有特殊的征象,超声造影并能初步评价其病理分化程度,可以提高正确诊断率,因此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小肝癌无水乙醇治疗后肿瘤灭活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8例小肝癌患者110个病灶在无水乙醇治疗前后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从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及造影剂灌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EUS对肿瘤灭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分别为91.7%、92.3%、91.8%和48.4%、61.5%、50%。结论:CEUS可以作为肝癌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增强CT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3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0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 肝细胞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各有特点,其鉴别要点主要在于病灶的充盈方式及消退时间.原发性肝癌的造影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而局灶性结节增生由于滋养血管在中央疤痕中穿行,其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甚至在门脉相和延迟相增强呈等回声,消退时间明显晚于原发性肝癌.结论 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原发性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造影充填过程及充填方式,对它们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超声造影、小肝癌"为检索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Cochrance图书馆、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对采纳资料的原始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及质量评价,进而计算合并灵敏度和特异度,建立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对比增强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根据循证医学中的证据质量评价标准,应用QUADAS项目对所采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共入选9篇文献,670例病人。按照固定效应模型合并,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86%,曲线下面积为93.41%。结论:超声造影对于小肝癌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血清白介素-6(IL-6)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3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30例肝良性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患者血清IL-6水平(25.99±18.57 ng/L)及AFP水平(441.40±351.75μg/L)明显高于肝良性病组IL-6(9.09±7.44 ng/L)及AFP水平(86.86±58.64μg/L)和正常对照组IL-6(1.43±1.00 ng/L)及AFP水平(7.92±4.8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81%,而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98%。二者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则分别为90%,82%。结论:血清IL-6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检测中敏感性明显高于AFP。若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阳性检出率,有助于防止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8.
蒋学英 《海南医学》2013,24(24):3649-3651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疑难肿块超声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超声检查无法确定良恶性并且有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乳腺疑难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结果。结果超声诊断21例疑为良性病变但是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块,25例患者疑为恶性病变术后证实为良性肿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21例疑为良性病变者术后病理为恶性,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13例、2例黏液癌、1例髓样癌、3例乳腺导管内癌同时伴有乳腺小叶增生、2例炎性乳癌;25例疑为恶性病变者术后病理为良性,确诊为纤维腺瘤伴腺病5例、乳腺增生病5例、乳腺腺病伴导管扩张4例、炎性病变2例、潴留性囊肿3例、潴留性囊肿伴纤维瘤1例、乳腺钙化灶2例、复杂腺病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内纤维腺形成1例;病理确诊为恶性、良性的患者超声影像学观察结果进行比较,肿块边缘、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疑难在肿块边缘、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方面相似性极高,良性病变具有一定恶性肿瘤的特性影像学表现,而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程度的良性肿瘤特征影像学表现,提示超声检查疑难肿块时要丰富诊断思路,疑难乳腺肿块要进一步采取其他方法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液化碘油与无水乙醇混合后栓塞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小肝癌的新方法。方法对经彩超CT或MRI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88例共126个病灶,进一步行肝动脉造影,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后,对小肝癌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插管,并以超液化碘油混入无水乙醇(1:0.5)对发现的126个小肝癌病灶充分栓塞。结果 88例患者共126个小肝癌病灶全部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病灶直径0.8~3.0 cm,平均直径2.75 cm,术后3月复查,肿瘤完全消失16例,72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平均直径1.45 cm。术后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7%(15/88)、25%(22/88)、36%(32/88)。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88)、86%(76/88)、68%(60/88)。结论超液化碘油混合无水乙醇栓塞治疗小肝癌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于外科手术治疗,可作为治疗小肝癌的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6例肝癌患者共118个肿瘤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术后1个月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对残余消融灶行动态分析,并与同期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病理为金标准,对肿瘤残余消融病灶良恶性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肝脏射频消融治疗后超声造影疗效的准确性为82.2%,增强MRI为83.9%;超声造影与增强MR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消融术后良性残留消融灶与恶性残留灶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示峰值强度(IMAX)良性残留消融灶小于恶性残留灶(P<0.01),峰值强度上升时间(RT)及达峰时间(TTP)良性残留消融灶长于恶性残留灶(P<0.01);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判断残余病灶良恶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动态、直观、定量地反映灭活灶及良恶性残留灶与周围肝实质血流灌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