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早期临床疗效,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 1例高龄、多合并症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监控下,植入人造血管内支架,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术后复查CT显示人造血管内支架通畅,无移位、扭曲,人造血管内支架外壁与瘤腔间充满血栓,无内漏。腹部搏动性肿块消失。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和恢复快的新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
补片扩大成型术构建猪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使用补片扩大成型技术建立猪腹主动脉瘤模型,验证其作为动脉瘤腔内修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猪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腹人工血管补片扩大成型术构建腹主动脉瘤模型,随即进行动脉造影,并实施覆膜支架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造影。结果 完成腹主动脉瘤模型建立及腔内修复10例,所有模型建立均获得成功,术中测量肾下腹主动脉直径平均为(10.5±0.4)mm;动脉瘤模型最大直径平均为(26.3±3.1)mm,直径平均增加(15.7±3.1)mm;动脉瘤模型建立前、后的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1例因腔内修复时支架遮盖肾动脉于术后24 h死亡,其余实验猪手术过程平稳,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未发生意外死亡,围手术期1个月及术后3个月生存率均为90%。腔内修复发生Ⅱ型内漏1例(10%),随访3个月造影均无内漏。结论 全身麻醉下开腹人工血管补片扩大成型技术构建猪腹主动脉瘤模型安全有效,该模型可作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 EV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微创血管外科技术。1991年,Parodi最先报道了在临床上应用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了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用微创手术来治疗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腔内修复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文锋  杨康  廖克龙  吴蔚 《重庆医学》2004,33(12):1779-1781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手术指征、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方法 2002年5月~2004年8月, 对多病并存的3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全麻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动态监控下施行了腔内主动脉修复术.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年龄39~83岁.其中Stanford B型胸腹主动脉夹层2例,腹主动脉瘤1例.其中2例经腔内人工血管支架修复后动脉夹层消失,1例腹主动脉瘤消失.3例随访1~24个月,螺旋CT提示血管内移植物无移位.结论腔内主动脉修复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缩短了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探讨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42例不累及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并对结果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P<0.05).结论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比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其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 5例 ,全部病例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和动脉瘤切开人工血管嵌入移植术的治疗方法 ,采取了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现总结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例 ,年龄 6 1~ 82岁。所有患者均为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 ,瘤颈 2~ 3cm ,其中单纯腹主动脉2例 ,腹主动脉瘤侵及双髂总动脉 2例 ,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 1例。1.2 手术经过 手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下进行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股三角或下腹斜切口 ,分离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态监测下,经腹股沟小切口、叠股沟小切口应用特殊的导入系统将折叠的附有人工血管薄膜的金属支架送入股主动脉瘤腔内,利用支架的弹性将固定于动脉瘤近远端的正常动脉壁,重建血流通道,隔绝高压血流对瘤壁的冲击。结果:通过腔内治疗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结论: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术前、术后全面的护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之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对1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其中5例合并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均采取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前均行彩超、C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术后即刻DSA显示,12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带膜支架与腹主动脉结合处均未见渗漏;4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带膜支架与腹主动脉结合处见少量渗漏。5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消失,带膜支架通畅。术后1年CT随访显示带膜支架无移位,无渗漏,动脉瘤腔无增大;5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者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结果 表明,腔内隔绝术对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近期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3月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在DSA指导下,经股动脉小切口将支架移植物导入腹主动脉内,从腔内将瘤体与血流隔绝.[结果] 16例腹主...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及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准直器宽度0.75mm,床进15mm/圈,由两名观察者分析图像,判断术后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转归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结果19例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假腔或腹主动脉瘤支架外瘤体内均有血栓形成,但1例腹主动脉瘤支架内膜下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瘤体均较术前缩小;4例出现内漏,其中Ⅰ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1例并合并支架变形;1例右肾恢复灌注;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溶解。结论MSCTA以其无创、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术后复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多种后处理方法能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国产化器具的动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开发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国产化器具。方法:以镍钛合金丝编织成Z形支架,外面包裹国产真丝超薄人造血管,装入导鞘制成腔内隔绝系统;以牛颈静脉间置法制作保留腰动脉的犬腹主动脉瘤模型;X线监视下将腔内隔绝系统经犬动脉导入动脉瘤腔内,释放后将移植物固定在动脉瘤两端正常血管壁上,使动脉瘤与血流隔绝。结果:10只模型犬接受手术,成功9只。术后即时检查,移植物与宿主结合紧密,没有移位、内漏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治疗动脉瘤六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带膜支架腔内治疗动脉瘤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应用直筒状及分叉状带膜支架通过外科及血管介入技术对降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共6例患者进行腔内治疗。结果 6例7个部位动脉瘤通过腔内介入治疗效果满意。2例术后有延迟性发热。1例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瘤腔内有少理漏血。结论动脉瘤的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技术操作可行,效果肯定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一体式覆膜支架在分叉部狭窄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使用特点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的19例腹主动脉瘤伴分叉部狭窄患者的资料、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支架植入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0.0±2.3)min,3例患者出现术中内漏(其中Ⅰ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1例),术后15 d复查消失。19例患者随访9~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无支架移位、远期内漏、下肢缺血。结论: 一体式支架的结构设计更适合腹主动脉瘤伴主动脉分叉部狭窄的患者,且可避免术后支架远端移位,中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在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合并结直肠癌21例,胃癌6例,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其中21例选择先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期行肿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动脉瘤破裂、肠缺血、肠瘘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存在Ⅱ型内漏,无腹主动脉瘤相关性死亡。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由于微创、不改变腹腔内解剖结构等特点,缩短了分期手术时间间隔,降低了消化系统肿瘤手术难度,是治疗方案中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uo W  Ge L  Zhang G  Liang F  Li R  Liu X  Kong Q  Zhao S  Cai J  D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5):291-293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 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设计合理支架型血管 ;经股动脉在透视下将移植物放置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重建血流通道 ;术后严格按照预期方案进行随诊 ,观察并发症及瘤体形态学变化。结果  34例接受腔内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技术成功率1 0 0 %。无中转开腹手术。原发性内漏 5例。神经并发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 1例。无肾动脉梗塞、肢体栓塞、结肠缺血等并发症。随访时间 1 2~ 40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2 1± 4 .7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0 % (0 /34) ,总死亡率 3 % (1 /34)。随访过程中发现 2例原发性内漏转为持续性内漏 ,另发现继发性内漏 2例。本组患者 1个月后内漏发生率 1 1 .7% (4/34)。 1例髂动脉支架滑脱经二期腔内治疗。无内漏患者平均瘤体最大直径术后 6个月、1 2个月、2年较术前有明显缩小 (P <0 .0 1 )。 2例继发性Ⅰ型内漏随访中瘤体增大 ,1例进行二期腔内治疗。结论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治疗手段。内漏血是该技术主要并发症。随访工作是整个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瘤腔被完全旷置、随诊过程中瘤体不增长是治疗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5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分别行传统外科手术19例,腔内修复术4例,非手术治疗2例。结果: 23例施行手术,死亡2例,均为AAA破裂急诊手术者,其中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术后死于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另2例AAA破裂患者因病情危重未治病死。围手术期死亡率为8.7%,其中择期手术为0,急诊手术为50%。随访18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无动脉瘤复发,无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无吻合口破裂出血,手术后人工血管通畅。腔内修复术患者支架无移位,通畅,无肠缺血、无内漏发生。结论: 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疗效是满意、安全的。腔内治疗特别适用于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7.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 has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and safe technique for abdominal or iliac artery aneurysm. However, for aneurysms extending to both iliac bifurcations, routine EVAR will occlude both internal iliac arteries (IIAs), which may increase the risk for pelvic ischemia. New endovascular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reserve the pelvic perfusion in EVAR for such situation. This article reports an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n aortoiliac aneurysm with an external iliac artery (EIA) to the IIA endograft to preserve the pelvic perfusion. First, an endograft was advanced into the left IIA under the help of an inflated aortic balloon. Coils were deployed to embolize the distal type-1 endoleak from the tunnel around the endograft. and an aortouniiliac endograft and an iliac extension were deployed below the renal arteries extending to the right EIA. Finally, a right-to-left femoro-femoral artery bypass was constructed. Angiography at completion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after 6 months demonstrated patency of all grafts and complete exclusion of the aneurysm without any endoleak. Endovascular repair with an EIA-to-IIA endograft to preserve the pelvic inflow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aortoiliac aneurysms. Coil embolization might be an option to repair the distal type of endoleak. The balloon assisted U-turn technique may help advance the endovascular device over a sharp-angled vessel bifur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