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兔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能量制剂ATP-MgCl2和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对缺血小肠能量代谢的保护。结果显示,应用ATP-MgCl2治疗可显著提高小肠组织缺血1h后肠组织ATP储存,ATP-MgCl2和verapamil都明显增加30min再灌注后肠组织ATP的合成,防止再灌注期间组织细胞Ca^2+浓度超负荷,减轻血浆乳酸水平。提示ATP-MgCl2和verapamil可  相似文献   

2.
采用兔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能量制剂ATP-MgCl_2和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对缺血小肠能量代谢的保护。结果显示,应用ATP-MgCl_2治疗可显著提高小肠组织缺血1h后肠组织ATP储存,ATP-MgCl_2和verapamil都明显增加30min再灌注后肠组织ATP的合成,防止再灌注期间组织细胞Ca ̄2+浓度超负荷,减轻血浆乳酸水平。提示ATP-MgCl_2和verapamil可改善缺血小肠的能量代谢,增强肠组织对抗缺血缺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腺苷和ATP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腺苷和ATP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并进行相互比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缺血再灌注组(IR)、给予ATP后缺血再灌注组(ATP)和给予腺苷后缺血再灌注组(AD),分别观察各组中在再灌注0h、2h和6h的Na^+和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病理学组织肾小管评分,腺苷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均明显低于IR组和ATP酶的活性,在腺苷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IR组ATP组(P〈0.01),而IR组和ATP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腺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没有保护作用,ATP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肠系膜上动脉注射液对缺血小肠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制成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缺血即刻完全阻断60min和再灌注30min时小肠细胞膜Na^+-ATP酶,Ca^2+-ATP酶活性和小肠线粒体离Ca^2+浓度。  相似文献   

5.
山莨菪碱对脑缺血后海马突触体ATP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对海马ATP和ATP敏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10min。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常温缺血再灌注组,山莨菪组,每组8只动物。测定脑缺血后和再灌注30及60min时海马触体ATP和ATP酶活性。结果 脑缺血后ATP与缺血前后相比明显下降(P〈0.01),常温再灌注30min时,ATP恢复到缺血前的64%。山莨菪碱组ATP含量明显高于常温组(P〈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离子泵,离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在低心肌缺血预处理模型,观察预处理(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钠泵(Na^2+K^+-ATP酶)、钙泵(Ca^2+-ATP酶)活性、Na^+、Ca^2+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C组缺血再灌注心肌缺泵、钙泵的活性降低幅度小(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和其有效部位组方抗脑缺血后DND作用与脑组织能量代谢、NO和NOS的关系 ,采用沙鼠 2 2例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再灌注后 4 8h取前脑皮质测定Na K ATP酶、Ca2 ATP酶、Mg2 ATP酶、乳酸、NO和NOS。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 4 8h脑组织Na K ATP酶、Ca2 ATP酶及Mg2 ATP酶活性均降低 ,NO含量和NOS活性降低 ,而乳酸含量无明显变化。补阳还五汤和有效部位组方腹腔注射均可防止缺血再灌注 4 8h后Na2 K ATP酶活性的降低 ,增加NO含量…  相似文献   

8.
无Ca~(2 )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Ca2+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以含不同Ca2+浓度的St.ThomasⅡ停搏液间歇灌注心脏停搏,经20℃、90min缺血后再灌注30min。再灌注末,测定心肌组织Ca2+-ATP酶活性、ATP和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无Ca2+组Ca2+-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P<0.05),SOD活性为4662.50±124.80NU·g-1亦低于对照组。此外,无Ca2+组MDA含量为118.01±29.17nmol·g-1,呈显著增高。结论低温缺血期间,无Ca2+St.ThomasⅡ停搏液间歇灌注清除了未成熟心肌细胞外间隙的Ca2+,增加了细胞内外的Ca2+浓度梯度,破坏了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完整。再灌注后,心肌细胞质膜的脂质过氧化的增加,表明了氧自由基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致因作用。显然,无Ca2+晶体停搏液不利于缺血成熟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电图变化和血浆CK、LDH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硒+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组。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结扎40min再灌注60rain。记录标准ⅡA导联心电图变化。再灌注60min后取血,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后心电图PP间期明显延长(与结扎前相比,P〈0.01),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项曲线;再灌注期间PP间期进一步显著延长,ST段进一步显著抬高;血浆CK、LDH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硒+DS-201组在结扎期间PP间期和sT段的变化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再灌注期间与结扎期间相比PP间期无明显延长,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再灌注期间ST段显著回落(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0.01)。硒+DS-201组血浆CK、LDH含量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血浆cK、LDH含量和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药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尼可地尔 (nicorandil,NIC)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 (IR)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64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 :假手术组、IR组、NIC +IR组、GL+NIC +IR组。分别测定各组的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 (CK)浓度和梗死部位心肌细胞ATP含量。结果 缺血后CK含量升高 ,局部ATP浓度下降 ;NIC可显著缩小心梗范围、降低CK浓度、减少梗死部位心肌细胞ATP的消耗 (P <0 .0 5 ) ;格列苯脲 (glibenclamide ,GL)可明显减弱NIC的上述作用 (P <0 .0 5 )。结论 NIC对在体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远距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远距缺血后处理组。实验过程中监测心电图Ⅱ导联指标,再灌注结束后分别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应用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Bax和Bcl-2 mRN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远距缺血后处理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评分明显降低(P < 0.01),LDH及CK活性降低(P < 0.01),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减小(P < 0.05),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比值升高(P < 0.05)。结论:远距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梗面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穿线结扎左冠脉制备心肌I/R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n=12)、I/R 组(n=12)和I/R NAC治疗组(N组,n=12),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心肌I/R后心肌梗死范围明显,血浆CK-MB活性和MDA含量增高,心肌细胞坏死增多.NAC干预后心肌梗死范围缩小,CK-MB活性和MDA含量下降,心肌细胞坏死程度较轻.N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中 Caspase-3 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R组(P<0.01).结论 NAC可缩小大鼠I/R后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KATP通道在硝酸甘油诱导的第二心肌保护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硝酸甘油(NTG)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I/R)心肌是否具有延迟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 I/R组、NTG I/R组、NTG 格列苯脲 I/R组、格列苯脲 I/R组及假手术组。以心肌梗塞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TG可显著缩小24h后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塞范围(P<0.01),而且血清CK活性、心肌MDA含量亦显著降低(P<0.01);而在I/R前给予格列苯脲可取消NTG的保护作用,且血清CK、心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NTG可产生延迟心肌保护效应,而该效应可能由KATP通道介导。  相似文献   

14.
布托啡诺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开放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I/R组;C组:布托啡诺后处理组;D组:布托啡诺联合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缺血前1h给予米诺环素(45mg/kg,ip),结扎冠脉前降支缺血30min后,恢复灌注4h;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原位脱氧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B1(HMGB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诺环素预处理显著减小了心肌梗死面积,降低了心肌细胞凋亡和LDH、CK等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表达(P<0.05)。米诺环素预处理也显著降低了MDA的表达,抑制了SOD的减少(P<0.05)。同时,米诺环素预处理抑制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HMGB1的表达(P<0.05)。结论:米诺环素预处理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HMGB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非罗齐对高脂饮食喂养的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24只新西兰兔分成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吉非罗齐治疗+缺血再灌注组(GF+I/R组)和假手术组。测定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各组兔血浆CK、LDH、CRP和IL-6的变化,观察各组兔心肌梗死范围,并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光镜观察心肌炎症细胞浸润。结果I/R组与GF+I/R组在缺血后及再灌注后血浆CK、LDH、CRP、IL-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I/R组CK、LDH、CRP、IL-6值明显高于GF+I/R组(P〈0.01)。GF+I/R组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可见吉非罗齐能明显减轻心肌病理损伤。结论吉非罗齐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C-132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6h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I30minR/6h+T)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0.75mg/kg,对照((I30minR/6)组、假手术(Sham)组和缺血30min无再灌注(I30min)组注射与之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心肌梗死体积、心肌酶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30min组的心肌梗死体积以及心肌梗死体积占左室心肌体积的百分比均明显增加(P〈0.01),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TnⅠ)显著升高;再灌注前蛋白酶体抑制MG-132治疗则明显减小了缺血30min再灌注6h组大鼠的心肌梗死体积(P〈0.05)以及降低了血浆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P〈0.05)。结论:MG-132能有效地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6)、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6)和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锌原卟啉组(ZnPP组)(n=16)。采用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在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0 s,缺血10 s,重复3次后,完全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2 h后开胸,每组8只取心尖部缺血心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中HO-1蛋白表达。I/R组I、Po组和ZnPP组另取8只大鼠测定心梗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缺血心肌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1),I/R组HO-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R组比较,IPo组缺血心肌中MDA降低,SOD活性升高且心梗面积明显减小(P<0.01),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IPo组比较,ZnPP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HO-1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和增加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AAV-rHO-1)基因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大鼠心肌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AAV-rHO-1基因组(A-r组,n=12)。基因转染3个月后,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C组持续灌注100 min,其他各组均平衡15 min,停灌40 min与再灌注45 min,记录各组心功能变化,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检测梗死面积。结果:经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血红素加氧酶在A-r组心肌中有效表达。离体心肌Langendorff灌注时,与I/R组比较,A-r组在复灌后各时间点心功能明显增强(P<0.01),复灌后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1),复灌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增高(P<0.01),梗死面积较小(P<0.01)。结论:腺相关病毒携带的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能有效地转染心肌组织,并在体内稳定表达,AAV-rHO-1转染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