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的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颈椎病患者与200例正常人员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两组人员均行X线颈椎侧位片摄片,研究观察两组人员在X线颈椎侧位片下颈椎曲度的形态。结果:有颈椎病的患者出现颈椎曲度异常187例,占93.50%,正常13例,占6.50%;对照组颈椎曲度异常77例,占38.50%,正常123例,占61.50%。结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这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平片特点及临床防治对策.方法 以120例37岁以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且X线表现有异常的青少年患者的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最多(97.5%)且是最早出现的征象,多与患者工作或生活中的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与姿势有关.结论 颈椎曲度异常是青少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正确认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及早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及纠正不良体位与姿势是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30岁临床诊断为颈椎病且影像学有异常的青少年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异常征象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软性)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椎间韧带肥厚、颈椎失稳、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等非骨软骨性改变为主要特征.非骨软骨性改变中以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最多(97.78%).结论:颈椎非骨软骨性改变特别是颈椎曲度异常是青少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征,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可作为青少年颈椎病的一种X线客观诊断标准,对青少年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牵引两联疗法配合杜氏推拿、针灸治疗方案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患者疗效。方法将78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患者,按临床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牵引两联疗法配合微波、中频治疗的比较组(37例)和牵引两联疗法配合杜氏推拿、针灸治疗的观察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差值、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和临床综合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差值和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均高于比较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比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两联疗法配合杜氏推拿针灸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矫正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曲度异常与颈交感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18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分为无交感症状组(n=284)和有交感症状组(n=34),采用Borden法测量两组患者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的颈椎曲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有交感症状组患者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为67.6%(23/34),明显高于无交感症状组的50.7%(144/284)(P<0.05).结论 颈椎曲度异常可能是影响颈交感症状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推拿组患者单纯采用整脊推拿治疗,针刀组患者单纯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3组患者观察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以及3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结果:针刀组显效率为51.67%,总有效率为80.00%;整脊推拿组显效率为55.00%,总有效率为76.67%;联合组显效率为71.67%,总有效率为93.33%,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颈椎生理曲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出现明显下降,颈椎生理曲度出现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的下降幅度,颈椎生理曲度上升程度均较其他组相比,变化幅度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X线平片评定与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无明显骨质退变或骨质退变轻微的颈椎病患者的早期X线平片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77例X线均有颈椎生理性曲度改变,其中曲度变直71例(40.11%),曲度反弓53例(29.94%),生理前突减小27例(15.25%),生理前突加大2例(1.13%),成角6例(3.39%),阶梯状错位16例(9.04%),颈曲变直或变小中伴有弧顶上移或下移34例(19.21%)。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及弧顶点移位为生理性曲度异常改变的主要X线平片表现,临床具有隐匿性,对诊断早期颈椎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院79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学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结果:有51例患者表现为颈椎生理弯曲改变,其中38例患者表现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13例患者为反弓;12例患者颈椎失衡,其余为增生、钙化、退行性病变等相关情况.结论:X线影像学结果可以较好的显示青少年颈椎病的特征性表现,生理曲度的临床X线影像学表现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与后路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生理曲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该院治疗的MCSM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49例。后路组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LP),前路组接受颈前路分节段减压内固定术(ACH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ACCF)治疗。观察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路组颈椎生理曲度较后路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SM患者接受颈椎前路手术及后路手术均是安全、可行的,但前路手术更有利于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青少年颈椎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X线表现为颈椎生理性曲度改变、颈椎失稳.结论 青少年颈椎病X线表现有其特征性,生理性曲度的改变及颈椎失稳对诊断青少年颈椎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颈舒十四味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该型病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采用颈舒十四味口服处理,对照组(B组)采用根痛平颗粒口服处理,疗程4周.观察指标为比较治疗两组患者疼痛症状VAS评分,各临床症状、体征情况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常规安全性指标.结果 (1)颈舒十四味的临床有效率为93.3%、根痛平颗粒的临床有效率为89.7%,治疗4周后,颈舒十四味与根痛平颗粒的疗效相等,两组在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主次症状、体征总积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舒十四味在改善疼痛方面基本与根痛平颗粒基本相等(P>0.05),但降低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根痛平颗粒(P<0.05).(3)颈舒十四味未见任何不良事件,安全性高.结论 颈舒十四味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咽化痰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咽化痰汤治疗,同时2组治疗期间均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并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2组治疗前后精神状态。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主要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TNF-α水平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2水平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下清咽化痰汤联合布地奈德,更有效缓解慢性咽炎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胃黏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CAG伴IM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调和致中”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年,对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胃黏膜镜下征象、病理变化、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对照组胃脘胀满和/或疼痛与嗳气泛酸、呈颗粒(结节)状与糜烂、炎症与肠化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胃中嘈杂与饮食减少、黏膜皱襞、血管透见与出血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皱襞积分、炎症、肠化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CAG伴IM患者,“调和致中”针药结合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逆转内镜下黏膜及病理表现,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新风胶囊(XFC)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R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XFC,对照组25例采用风湿骨痛胶囊,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积分、SDS标准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XFC在总有效率、改善症状体征、活动性指标等方面与风湿骨痛胶囊相似,但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在改善SDS标准分、脾虚症状、生活质量积分方面优于风湿骨痛胶囊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XFC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可改善RA患者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示XFC调节内分泌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整体调节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排痰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9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排痰护理。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胸闷、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EV1、FEV1/FVC、P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排痰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在胃食管反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食管动力学的影响状态.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收治的76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38例和观察组(兰索拉唑组)38例,然后将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及食管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及食管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及食管动力学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兰索拉唑在胃食管反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改善此类患者的症状体征及食管动力学状态,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盆炎康合剂对抗热休克蛋白60抗体阳性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盆炎康组和盆炎康加阿奇霉素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血清H-HSP60抗体IgG、宫颈黏液CT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HSP60IgG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宫颈分泌物CT转阴率比较,盆炎康加阿奇霉素组为100%,盆炎康组为61.5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均可改善和消除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治疗下生殖道CT感染中,盆炎康合剂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较单纯中药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62例嗜肺军团菌肺炎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进行检测,根据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2).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和临床体征症状.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城镇患儿比例及住院天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BC<4×109/L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ALT异常、AST异常、肌酸激酶同工酶>10 U/L、心电图ST-T段改变及心动过速、C反应蛋白>8.0 mg/L、WBC>20×109/L、胸片检查胸腔积液及大片斑片影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及咳嗽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肝脏增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心率加快、肺部阳性体征、热程≥5 d、热峰≥40.0℃、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及不良体征明显加重,且多合并肺外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颈椎病行手术治疗病人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组(观察组)和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颈椎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各15例。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和术后3 d,2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术前2组病人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手术前后各时点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各时点的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生理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神经功能和恢复效果较好,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阿奇霉素+常规治疗组(B组)和阿奇霉素联合维生素D+常规治疗组(C组)。所有患儿治疗前后均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17浓度,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变化、症状体征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2和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血清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L-17水平降低(P<0.01),其中C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P<0.01);C组均较A组、B组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短、住院时间缩短(P<0.05~P<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维生素D可以改善患儿气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