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以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为研究载体,运用1 HNMR代谢组学技术比较针刺足阳明经穴与非经非穴治疗UC大鼠后大脑皮层代谢物的变化及差异,从整体代谢的角度为阐释“经穴—脑相关”的脑代谢物质基础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经穴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3只,另设相同数量的大鼠为对照.经穴组采用上巨虚、天枢和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非经非穴组在穴位旁开5 mm进行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后取直结肠和回盲部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分离脑皮层,分别提取水溶性和脂溶性脑组织代谢物,运用1 HNMR技术获取代谢谱图,将波峰归一化积分后的数值导入SIMCA-P10.0软件包,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信号校正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得分图和因子载荷图.结果 DSS诱导的UC模型大鼠肠道出现典型的UC症状;针刺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脑皮层代谢物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对水溶性脑代谢物的影响更明显,对脂溶性代谢产物影响较小.其中,乳酸、磷酸肌酸、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物是针刺经穴作用的关键代谢物;而针刺非经非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脑皮层代谢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γ-氨基丁酸、缬氨酸等.这表明针刺非经非穴的脑代谢物与经穴组存在着差异.结论 针灸经穴和非经非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脑代谢物有不同影响,其中脑皮层水溶性提取物的差别更为显著,脂溶性代谢产物差别不大,提示采用经穴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脑特异性代谢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ICH后线粒体形态学变化以及针刺"人中、内关"组穴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人中、内关"组穴治疗IC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选用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模型组(n=20)、穴位针刺组(n=20)、非穴针刺组(n=20)。造模后的每组再随机分为6 h、24 h、48 h、72 h 4个亚组。穴位针刺组针刺双侧"内关"和"人中"组穴。采用Bederson评分法对术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符合标准纳入实验;电镜观察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运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NGB相对表达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针刺"人中、内关"组穴能明显改善ICH后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损伤情况。(2)针刺"人中、内关"组穴能促进NGB高表达,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实验结论推断,针刺"人中、内关"组穴治疗ICH可能通过提高血肿周围组织NGB表达、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损伤程度、保护线粒体结构功能等途径,改善脑组织损伤和缺血缺氧状态,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下丘脑TPH、MAO-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除12只作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大鼠造疲劳力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头穴透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12只.共进行游泳大鼠模型训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力竭游泳后力竭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TPH、MAO-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传统针刺组和头穴透刺组均能显著降低TPH mRNA的表达,增强MAO-A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穴透刺组在降低TPH mRNA表达、增强MAO-A mRNA表达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透刺能降低大鼠下丘脑组织中TPH mRNA表达,增强MAO-A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对脑缺血大鼠抗心磷脂抗体(ACA)含量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纽、模型组、针刺组.针刺组每天针刺百会、水沟穴.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第1 d、第3 d、第7 d、第14 d采用酶免法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结果:针刺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第1 d、第3 d、第7 d IgG型AC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第14 d接近正常组(P>0.05).针刺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第1 d、第3 d、第7 d、第14 d IgM型AC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对脑缺血大鼠血清IgG型、IgM型ACA的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综合评价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针刺效应来研究经穴效应的特异性。方法:以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依据Zausinger六分法选择1-3分的大鼠入组。以随机对照设计原则设立基础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未干预组、尼莫地平组、人中旁组)和针刺组(内关组、委中组、三阴交组、尺泽组、人中组和非穴组)。而且针刺组内每个穴组采用正交设计法分别设置9个不同参数组合。每组12只,共60组。针刺干预组以提插手法针刺治疗,每12h1次,共干预6次。并以神经行为学、脑血流、梗死率、微循环、光镜等为测量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计算样本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比较(以SPSS17.0实现)。结果:针刺组内比较:每个经穴的针刺参数组合不同,则针刺效应亦不同。针刺组间比较:内关〉尺泽〉人中〉三阴交〉委中〉非穴。经穴与非穴比较:穴位组〉非穴组。针刺组与非针刺组比较:针刺组〉非针刺组。结论:经穴具有针刺效应的特异性;而且经穴特异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用合募配穴对胃溃疡大鼠的血清代谢物谱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针刺后进行模型复制。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并对各组大鼠血清和尿液利用LC-MS技术进行不同组间的差异代谢组分分析。结果:3个针刺组中,以合募配穴组的针刺相关代谢产物最多,提示合募配穴与针刺单穴相比特异性表达明显,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有3个代谢物是3个针刺组共同拥有的,相应谱峰的主要成分一致,但峰面积却有不同。而其他各代谢产物分布在不同的针刺组中,提示针刺不同腧穴可产生不同的标志性代谢物。结论: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血清代谢物谱有特异性表达,合募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的血清代谢物谱有一定的特异性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曲池"穴对高血压前期大鼠黏附分子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的影响。方法:SS雄性大鼠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DS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高盐饲料喂食建立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模型组每日捆绑固定20 min,不予针刺;针刺组捆绑大鼠后电针双侧"足三里""曲池"穴;非经非穴组捆绑大鼠后电针双侧非经非穴处,每周连续针刺6 d,治疗4周。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每周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1次/周,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P-选择素、E-选择素的含量。结果:4周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较,针刺组、非经非穴组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下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大鼠血清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非经非穴组血清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存在P-选择素、E-选择素的高表达,电针大鼠"曲池""足三里"穴可以通过调节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发挥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下丘脑组织线粒体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针刺肥胖大鼠"后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每次10min,每日一次,"后三里"穴左右轮换,连续治疗14d.结果:针刺组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比肥胖模型组降低(p<0.01或p<0.05),下丘脑组织Na -K -ATP酶活性比肥胖模型组提高(p<0.01).但与普食组仍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肥胖大鼠下丘脑组织Na -K -ATP酶活性的提高可能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针刺减肥需要一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透曲鬓穴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IL-10、TGF-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模型组(简称针刺组),每组按1 d、3 d、7 d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百会穴透曲鬓穴针刺干预,在1 d、3 d、7 d 3个时间点采用Longa评分法对脑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组织IL-10、TGF-β的表达。结果神经行为学: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各时间点针刺组大鼠与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相比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P 0. 05)。免疫组化结果:在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可见少量IL-10、TGF-β蛋白表达;模型组在各时间点IL-10、TGF-β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 0. 05);针刺组在3 d、7 d IL-10、TGF-β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调(P 0. 05)。结论针刺百会穴透曲鬓穴可以抑制IL-10、TGF-β蛋白的表达,降低血肿组织中炎症因子IL-10、TGF-β的含量,减轻脑出血后炎性损伤,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穴对大鼠失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空白对照;模型组:腹腔注射PCPA;针刺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 d给予针刺治疗,安定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 d给予安定灌胃治疗.分别观察大鼠脑内5-HT、5-HIAA、NE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脑内5-HT、5-HIAA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定组脑内5-HT、5-HIAA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脑内5-HT、5-HIAA含量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穴对失眠大鼠单氨类神经递质紊乱的影响显著,针刺五脏俞是治疗失眠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心经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心经组取“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非经非穴组取大鼠臀部非经穴刺激点,各刺入3根1寸毫针,间距约2 mm;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3次.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结果 末次针刺后即刻(0 min),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显著增加,MAP、RPP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上升(P<0.05,或P<0.01);末次针刺后10、20、30 min,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升高(P<0.01).结论 针刺心经可逆转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确切效应.  相似文献   

12.
针灸天枢穴对脾虚泄泻大鼠肠道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天枢穴治疗脾虚泄泻的免疫学机理.方法:32只W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脾虚模型组、针灸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观察针灸对脾虚模型大鼠尿中淀粉酶活性、尿中D-木糖排泄率和粪便中SIgA含量的影响.结果:脾虚泄泻模型大鼠淀粉酶活性降低、D-木糖排泄率下降,针灸天枢穴后,均有所回升;造模后SIgA减少,经过针灸天枢穴治疗后,SIgA分泌增多.结论:针灸治疗脾虚泄泻的机理可能与改善肠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为模型,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研究针刺对其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剌组运用噪声结合足底电击刺激的造摸方式,造模同时,针刺组针刺曲池穴、太冲穴进行干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天只做与针刺组相同的抓取刺激.记录在造模前1天、第3、5、7、9、11天大鼠的血压变化,11d后取大鼠左肾.运用Gene Chip Rat Gene 2.0 ST芯片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模型大鼠肾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的检测,分别找出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及模型组与针刺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运用GO数据库对各组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造模开始后,空白组血压基本稳定;第3天开始模型组血压开始上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出现行为改变.针刺干预第5天开始,针刺组血压低于模型组(P<0.05).芯片分析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共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6个上调,有48个下调;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后差异表达基因有11个上调,有45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与生物调节,刺激反应,多细胞生物体过程,代谢过程,免疫系统进程,受体活性,调节酶,转运蛋白活性等功能有关.结论 针刺太冲、曲池穴对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具有一定的降压效应,并可能通过下调Cntn4,Spta1,Mir10,Fbxo15基因来调节血压并对其早期肾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艾灸对坐骨神经痛大鼠神经痛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艾灸"环跳穴"对坐骨神经痛大鼠(CCI)的神经痛行为的影响,从而探讨史灸对CCl的治疗作用与疗程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手术结扎部分坐骨神经干制成CCI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4只CC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针刺组、艾灸组,分别针刺、艾灸"环跳穴"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10次为1疗程,休息2 d,行下1疗程;并通过观察其一般神经痛行为及测定热刺激痛阈、电刺激痛阈的改变与疗程之间的关系、评价艾灸对CCI模型大鼠的治疗效应.结果:造模后大鼠出现明显神经痛反应,各痛敏值明显增高;经治疗,1疗程后艾灸组、针刺组大鼠热刺激痛敏值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痛敏分数绝对值减小,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个疗程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艾灸"环跳穴"可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神经痛行为(症状、体征).2、艾灸"环跳穴"可减轻神经痛的发作,且疗效与疗程之间有一定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穴位的方法,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通过对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SOD、GSH-px含量及Nrf2、p-Nrf2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针刺百会、四神聪对CI/RI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15只);造模组(45只)。然后采用改良线栓法对造模组45只大鼠进行CIRI模型复制,评价模型成功后,再将成功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非穴区对照组和针刺组。最终实验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非穴区对照组和针刺组。假手术组大鼠采用相同术式但不予线栓干预。模型复制成功后,针刺组大鼠给予百会、四神聪穴针刺干预,间隔8 h 1次,至再灌注72 h结束;非穴区对照组大鼠分别于百会、四神聪穴区周边5 mm处进行针刺皮肤干预,间隔8 h 1次,至再灌注72 h结束。末次针刺后1 h,各组随机抽取7只大鼠,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3 m L/kg)麻醉大鼠,取全脑,置于冰面上,分离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用于SOD、GSH-px含量测定。剩余大鼠取全脑,浸泡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f2、p-Nrf2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非穴区对照组和针刺组大鼠缺血半暗带组织中SOD、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1),Nrf2、p-Nrf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差异;与非穴区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缺血半暗带组织中SOD、GSH-px含量和Nrf2、p-Nrf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百会、四神聪穴可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Nrf2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针刺不同腧穴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形态学影响的观察,筛选治疗高脂血症大鼠的最佳腧穴组方。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及针刺7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电针针刺。连续治疗4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脂及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升高,HDL-C降低(P0.01),说明造模成功。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LDL-C、HDL-C值均不同程度下降,除曲池组外余各针刺组TC降低,曲池+中院+丰隆组TG、ALT、AST降低(P0.05,P0.01)。模型组肝脏有明显病理学损伤,表现为轻至中度脂肪肝。结论:电针不同腧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曲池"、"中脘"、"丰隆"三穴配伍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探讨VIP参与针刺对胃黏膜损伤防御性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采用冷冻-束缚应激法复制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壁和迷走背核复合体VIP神经免疫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冷冻-束缚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胃黏膜出现点状、条状出血坏死灶,尤以胃窦部为主.胃壁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减少.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胃壁和迷走背核复合体VIP神经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大鼠VIP神经元免疫反应性变化,提示VIP可能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信号分子参与了针刺对胃黏膜的防御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俞原配穴针刺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配穴组、单穴组各12只,除对照组外每组大鼠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配穴组给予针刺神门、大陵、心俞、厥阴俞穴,单穴组仅针刺内关穴,对照组与模型组不作处理.比较各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等心功能指标,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 干预15 d后,与模型组比较,配穴组大鼠的LVSP、+dp/dtmax、-dp/dtmax、心率、SOD、GSH-PX水平较高,MDA、LPO、LVEDP较低(均P<0.05);与单穴组比较,配穴组LVSP、+dp/dtmax、-dp/dtmax SOD、GSH-PX水平较高,LPO水平较低(均P<0.05);配穴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模型组及单穴组(均P<0.05).结论 俞原配穴针刺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俞原配穴针刺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心肌受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下丘脑色氨酸羟化酶(TPH)、单胺氧化酶A(MAO-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除12只作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大鼠造疲劳力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头穴透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12只。共进行游泳大鼠模型训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力竭游泳后力竭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TPH、MAO-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传统针刺组和头穴透刺组均能显著降低TPHmRNA的表达,增强MAO-A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穴透刺组在降低TPHmRNA表达,增强MAO-AmRNA表达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能降低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TPHmRNA表达,增强MAO-A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对促进大鼠胃黏膜修复过程中相关蛋白磷酸化上调作用的研究.方法 将2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各组大鼠行胃黏膜损伤指数(UI)计数后,应用720磷酸化蛋白芯片对4组大鼠的胃黏膜细胞分别进行磷酸化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并分析.结果 胃黏膜损伤指数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针刺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磷酸化蛋白差异明显,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83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出现下调;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磷酸化水平出现上调的蛋白有65种,针刺对照磷酸化水平出现上调的蛋白有10种,针刺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在上调模型组的蛋白上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可引起大鼠胃黏膜损伤后修复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发生上调变化,提示促进胃黏膜修复其机制与胃黏膜损伤后修复信号蛋白的磷酸化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