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激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是医源性疾病,增加局部坏死组织血流量可否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影响,以了解针刺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中医学院的中西医结合系。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6在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30只.清洁级,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方法:采用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电针治疗组用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研制生产的PCF-88A型程控电针治疗仪作用于环跳、髀关两穴,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主要观察指标:针刺后即刻及治疗2周后坏死局部组织血流量曲线。结果:针刺后局部组织即时血流量电针治疗组(0.50&;#177;0.08)mL/(g&;#183;min)与空白对照组(8.63&;#177;0.83)mL/(g&;#183;min)、模型组(4.30&;#177;0.89)mL/(g&;#183;min)比较显著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2周后电针治疗组局部组织血流量(6.19&;#177;0.61)mL/(g&;#183;min)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8.33&;#177;0.65)mL/(g&;#183;min)、模型组(4.44&;#177;0.72)mL/(g&;#183;min)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电针治疗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血供的是非即时的.其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激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是医源性疾病,增加局部坏死组织血流量可否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影响,以了解针刺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中医学院的中西医结合系.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6在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30只,清洁级,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方法采用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电针治疗组用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研制生产的PCE-88A型程控电针治疗仪作用于环跳、髀关两穴,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主要观察指标针刺后即刻及治疗2周后坏死局部组织血流量曲线.结果针刺后局部组织即时血流量电针治疗组(0.50±0.08)mL/(g·min)与空白对照组(8.63±0.83)mL/(g·min)、模型组(4.30±0.89)mL/(g·min)比较显著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电针治疗组局部组织血流量(6.19±0.61)mL/(g·min)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8.33±0.65)mL/(g·min)、模型组(4.44±0.72)mL/(g·min)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血供的是非即时的,其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束缚———冷冻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胃窦、胃体粘膜和血液中NO、DA和NE含量在电针前后的变化,随机分为四组:应激性胃溃疡组、应激后电针组、先电针后应激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①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血清NO含量(x±s,578±149μmol/L)比对照组(1330±275)非常显著下降,P<001;胃窦粘膜DA含量显著下降(331±067vs678±465),P<005,胃体粘膜DA呈增高趋势.②电针足三里穴引起应激性胃溃疡大鼠NO水平回升(791±111),与应激组相比,P<001.电针引起胃窦和胃体粘膜DA及NE含量改变,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原降低者上升、原升高者下降,分别与应激组相比,均为P<001.结论电针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它是通过针刺对DA和NE的双向调节,发挥了DA的调控作用,影响NE的水平,通过NO参与的舒血管作用,调节血流量、增强粘膜防御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豚鼠外周性呕吐胃肠电活动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呕吐是多种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研究证实:呕吐有相关的异常胃肠电活动。临床与实验表明,针刺对消化系疾患有良好的疗效,针刺对胃肠电有双向调节作用。针刺有无镇吐效应?针刺镇吐作用机理如何?乃是本研究目的。我们在  相似文献   
5.
枳实、乌药及其复方对家兔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以无创伤性体表胃电图为客观指标,研究行气药枳实、乌药及其复方对家兔胃功能活动的影响。结果证明:枳实、乌药及其复方水煎液能使胃电图幅值、频率明显增高,作用潜伏期为30分钟,持续时间达2小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学习与记忆的分类;脑功能定位;神经回路;学习记忆与中枢神经突触的可塑性;神经递质、神经肽,相关基因及增强学习记忆的中西药物。  相似文献   
7.
观察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并对电外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NOS的变化及与胃粘膜损伤的关系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NOS均增高,尤其是胃粘膜NOS增高非常显著(P<0.01);电针足三里使脑和胃NOS回降,应激前先电针更为明显,使胃溃疡损伤指数显著下降(P<0.01);而电针阳陵泉.与应激组相比虽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NOS参与了电针对应激所致胃粘膜损伤的保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中枢和肠神经系统对胃功能的双重调节有关,同时NOS的变化与电针胃经足三里穴位特异性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血管活性肠肽参与电针对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参与电针对胃粘膜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束缚冷应激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和中枢迷走背核复合体(DVC)微量注射,观察电针对各组外周血、胃粘膜和脑组织的VIP含量的变化,胃粘膜血流量(GMBF)、损伤指数(LI)和跨壁电位差(PD)的影响。结果:电针模型组外周血、胃粘膜和脑组织VIP含量均增加,GMBF、PD也明显增加,LI下降;中枢DVC微量注射VIP后,外周血和胃粘膜中VIP含量增加。结论:VIP作为信号分子,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对胃粘膜损伤具有整体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学习与记忆的分类;脑功能定位;神经回路;学习记忆与中枢神经突触的可塑性;神经递质、神经肽,相关基因及增强学习记忆的中西药物。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胃肠病及针灸对其防治的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运动功能紊乱为主.FGID表现多种症状,情况复杂.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针灸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整作用更是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