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8岁,体重84kg.因左手拇指屈拇长肌腱术后粘连,拟行肌腱松解术.患者一般状况良好.ASA Ⅰ级.入手术室测血压17.0/12.8 kPa(128/96 mmHg)、心率80次/min.行右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上法),注入2%利多卡因18 mL,5min后用针尖刺痛法测试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体重67kg。因左前臂内侧切割伤,拟急诊行左前臂清创探查及血管、神经、肌腱吻合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级,否认既往疾病史,术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0.1g及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经鼻吸氧3L/min,测血压为136/75mmHg(1mmHg=0.133kPa),心率为94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为100%。以20号套管针开放右侧手背静脉,术前30min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截瘫报道较多,但引起偏瘫并发症少见,现将我地区所遇2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50岁,干部,因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入院血压18.7/12Kpa(140/90mmHg),有20年高血压病史,EKG 正常。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燥动呕吐,血压下降,两次静滴麻黄素6mg,手术历时3个半小时,术后处于昏睡状态,2小时后清醒,血压24/14Kpa(180/100mmHg)。术后24小时发现患者语言不清,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向右侧,朣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右侧肢体肌力0级。脑脊液穿刺检查:潘氏(±),RBC35~40/cp,  相似文献   

4.
黄健  葛衡江  刘怀琼 《重庆医学》2003,32(8):1030-1030,1039
患者 ,女 ,5 3岁 ,体重 6 1kg ,右侧髋关节置换术 1 2年后拟行右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前检查心、肺、肝、肾等功能无异常 ,ASAⅠ级。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 ,于L2~ 3 间隙穿刺成功后以 1 .6 %利多卡因 (内含 1 :2 0 0 0 0 0肾上腺素 )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生效后患者在左侧卧位下开始手术。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 ,鼻导管吸氧 (氧浓度为 2 8% )。手术开始约 3h后术者向骨髓腔内填塞骨水泥 ,1 0min后患者诉胸闷 ,并咳嗽 ,BP由 1 2 0 /6 5mmHg(1mmHg =0 .1 33kPa)下降至 80 /40mmHg ,HR为 76次 /min。此时患者失血量约 1 80 0m…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ASAⅠ级~Ⅱ级妇产科患者100例,年龄21岁~51岁,其中子宫肌瘤挖除术27例,腹式宫切45例,卵巢囊肿切除术28例。所有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妇科患者术前晚口服舒乐安宁1mg~2mg。1.2方法麻醉穿刺取左侧曲躯,抱膝卧位,腰2~腰3间隙为穿刺点,有脑脊液顺畅流出后,产科患者注入0.75%布比卡因1.3ml~1.5ml;而妇科患者注入1:1:1液2.5ml~3ml(10%葡萄糖1ml+1%丁卡因1ml+3%麻黄碱1ml)术中观察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及动脉血氧饱和度。2结果2.1两组麻醉结果比较麻醉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x±s)组别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30min产科心率(次/min)82±1474±1567±4平均动脉压(mmHg)90±1576±1167±5妇科心率(次/min)81±1677±1366±7平均动脉压(mm...  相似文献   

6.
郑剑秋  冯继峰  彭伟 《广西医学》2011,33(12):1578-1580
目的 探讨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时麻醉中的安全性.方法 腹腔镜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50例,ASAⅠ级,均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进行手术,根据PETCO2情况分为两组,每组25例.N组PETCO2≤6 kPa(45mmHg),H组PETCO2>6 kPa(45 mmHg),观察两组患儿循...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单纯表面麻醉和球周麻醉在小梁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3眼小梁切除术,其中单纯表面麻醉42眼,球周麻醉31眼。结果单纯表面麻醉组Ⅰ级麻醉效果27眼(64.29%),Ⅱ级12眼(28.57%),Ⅲ级3眼(7.14%)。球周麻醉组Ⅰ级麻醉效果23眼(74.19%),Ⅱ级6眼(19.35%),Ⅲ级2眼(6.45%)。Ⅲ级麻醉效果者术前均为持续高眼压状态。单纯表面麻醉组无眼睑皮下出血、球结膜水肿的并发症。两组术后随访期间眼压均控制良好。结论单纯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前适当的病例选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例1,女,10岁.以“右下腹痛伴发热3h”于2009年10月28日为主诉入院.查体:T 38.6℃,BP 90/50mmHg,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伴有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min.血常规:WBC 17.6×109/L,N 80%,入院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入院后全身麻醉下拟行剖腹探查,术中探查:“阑尾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附件上可见有一大小约9mm×7mm×5mm,暗红色的囊性包块,请妇科会诊,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扭转720°.行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术后7d患者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0岁,诊断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术前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ECG检查无心律失常,Q-T间期正常.ASA评估急(Ⅰ~Ⅱ)级.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腹腔切开引流术.入手术室测BP 100mmHg/60mmHg,HR 106次/分,RR 24次/分,SpO2 9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利宁凝胶麻醉在纤维喉镜检查中局部麻醉的效果。方法 235例拟行纤维喉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利宁凝胶麻醉组(120例)和丁卡因喷雾麻醉组(115例)。将麻醉效果依照从高到低顺序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级。结果 利宁凝胶麻醉组效果达Ⅰ级标准者97例(占80.8%),丁卡因喷雾麻醉组麻醉效果达Ⅰ级标准者78例(占67.8%),两组均无其他情况出现。两组达Ⅰ级标准者的比例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x~2=5.23,P<0.05)。结论利宁凝胶麻醉在纤维喉镜检查中使用方便,其效果优于1%丁卡因喷雾麻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门诊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门诊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给予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的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时间A组为(6.0±2.8)s,B组为(5.7±3.1)s,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丙泊酚维持量B组为(0.5±0.4)mg/kg,显著低于A组(1.5±0.6)mg/kg。麻醉诱导后2min,A组MAP从(117.6±13.2)mmHg降至(93.1±8.9)mmHg,B组MAP从(119.2±12.7)mmHg降至(92.5±9.3)mmHg,2~3min后恢复正常。A组89%麻醉诱导后2min患者SpO2降至90%以下,显著高于B组(53%),给予辅助吸氧后两组SpO2均恢复正常。结论 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均是门诊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安全有效的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门诊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门诊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给予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时间A组为(6.0±2.8)s,B组为(5.7±3.1)s,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丙泊酚维持量B组为(0.5±0.4)mg/kg,显著低于A组(1.5±0.6)mg/kg.麻醉诱导后2 min,A组MAP从(117.6±13.2)mmHg降至(93.1±8.9)mmHg,B组MAP从(119.2±12.7)mmHg降至(92.5±9.3)mmHg,2~3 min后恢复正常.A组89%麻醉诱导后2 min患者SpO2降至90%以下,显著高于B组(53%),给予辅助吸氧后两组SpO2均恢复正常.结论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均是门诊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安全有效的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13.
<正> 例1,男,20岁,1996年出现浮肿、少尿、厌食、多囊肾、海绵肾、尿毒症。1998年5月20日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天后入院。查体:血压16.0/8.0kpa(120/60mmHg),体温36.7℃,脉搏80次/分,心肺肝胆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清,表情淡漠,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右歪,右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无感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失语伴右侧上、下肢活动受限一小时余收入院.入院时查体:Bp120/80mmHg,T36.4℃,P92次/分,R18次/分,意识清,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右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肌力0极,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病理征(+),颈强(-),感觉系统检查不合作.入院时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脑出血(血量约 10毫升)入院诊断:脑出血、3级高血压病.入院当天晚20时许,病人BP170/110mmHg,意识呈嗜睡状态,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舌不能伸出,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弱,双侧病理征(+),颈强(-).复查头颅CT 示: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液破入脑室)左侧为9ml,右侧为3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etral index,BI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深度的监测和调控作用.方法 择期行LC患者60例,ASA Ⅰ~Ⅱ级,根据术中丙泊酚输注的调节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30例:C组维持SBP100~140mmHg,DBP60~89mmHg;T组维持BIS40~60.分别记录两组各时点SBP/DBP、HR、BIS值及丙泊酚用量、拔管和离室时间,并于拔管和离室时进行警觉/镇静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术后评定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与C组比较,T组麻醉诱导后、气腹期间、术毕及拔管时SBP/DBP及BIS值均较高,而丙泊酚用量减少、拔管和离室时间缩短、OAA/S值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BIS调控LC术TIVA可避免麻醉过深,减少全麻药用量,加快麻醉恢复,防止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靶控输注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病人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20例),D1组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0.25 μg/kg)组,D2组为大剂量右旋美托咪啶(0.50μg/kg)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确定后,...  相似文献   

17.
恩丹西酮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小儿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啸  叶松 《现代实用医学》2008,20(7):561-562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小儿麻醉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25例。Ⅰ组静注恩丹西酮l00g/kg,Ⅱ组静注地塞米松0.2mg/kg,Ⅲ组静注恩丹西酮50g/kg加地塞米松0.1mg/kg,IV组静注生理盐水5mL。观察各组PONV发生情况。结果Ⅰ、Ⅱ、Ⅲ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0.05),Ⅲ组也明显低于Ⅰ、Ⅱ组(<0.05),而Ⅰ、Ⅱ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既安全又能提高止吐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Swan-Ganz肺动脉导管观察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气腹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Ⅰ组(n=15,术中采用气腹压10 mmHg)和Ⅱ组(n=15,术中采用气腹压14 mmHg).麻醉诱导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级或Ⅱ级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各30例。Ⅰ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0.9%生理盐水配置成4 mL),20 min后缓慢推注丙泊酚1~2 mg/kg;Ⅱ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4 mL,20 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 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即可开始手术,必要时每次追加丙泊酚0.5~1mg/kg。观察患者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宫腔操作时(T2)、检查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的SBP、HR、RR和SpO2变化;以及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术中肢动、术后腹痛和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患者在睫毛反射消失时的SBP较麻醉前有明显降低(P<0.05),在T1时Ⅱ组患者的SBP、RR明显较Ⅰ组低,Ⅱ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组苏醒时间长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术中肢动、术后腹痛、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可以安全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且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全凭七氟烷吸入和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进行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年龄1~10岁,平均年龄为(4.2±1.2)岁,体重9~30 kg,平均体重为(12.9±3.1)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全凭七氟烷吸入诱导组(A组)、七氟烷复合2 mg/kg丙泊酚组(B组)和七氟烷复合3 mg/kg丙泊酚组(C组).患儿入手术室后,调节挥发罐刻度至6%,氧流量为5 L/min,预充呼吸环路30 s后,予面罩吸入七氟烷.待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A组继续予七氟烷吸入诱导100 s后行气管插管;B、C两组先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再继续予七氟烷吸入100 s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即刻及插管后1、3、5 min时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插管时的反应.结果 所有患儿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插管,仅A组有4例患儿发生呛咳及有体动反应.A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为45%(9/20),显著低于B组的70%(14/20)和C组的80%(16/20,P值均<0.05).C组气管插管前即刻的MAP为(75±10)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同组诱导前的(92±11)mmHg(P<0.05).A组插管后1 min的MAP为(104±16)mmHg、HR为(126±14)次/min,显著高于同组诱导前的(89±9)mmHg、(106±10)次/min及同组插管前即刻的(80±10)mmHg和(100±14)次/min(P值均<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2~3 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过程平稳,可抑制插管反应,为气管插管提供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