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被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9例,又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54例及多支血管病变组43例.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浆hs-CRP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组hs-CR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在冠心病各亚组中,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hs-CRP浓度依次增高.多支血管病变组hs-CRP含量亦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血浆hs-CRP浓度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血浆hs-CRP水平,CHD组中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46例,三支病变2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结果hs-CRP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SAP组、UAP组、AM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以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水平也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中hs-CRP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预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择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心绞痛患者,20例非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hs-CR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水平高于心绞痛组(P<0.01)。表明血清hs-CRP水平作为识别冠心病高危患者、监测病情的指标,其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 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hs—CRP)蛋白的浓度,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165例健康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SAP、UAP、AMI患者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的浓度。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随机方差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平均浓度在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正常人血清浓度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根据造影结果,将269名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2例(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63例(UAP)、稳定性心绞痛组84例(SAP)、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空腹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结果 冠心病组hs-CRP,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细(AMI)的UA与hs-CRP呈负相关(r=0.459,P<0.01),而UAP组UA与hs-CRP呈正相关(r=0.326,P<0.01),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hs-CRP血症、高UA血症是反映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水平高低与冠脉病变累及的范围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均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TC、HDL-C水平。比较两组hs-CRP及TC/HDL-C升高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hs-CRP水平在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结论 hs-CRP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hs-CRP、TC、HDL-C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高,对于一些无法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基层医院诊断冠心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晓晖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53-454,45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对冠心病患者(110例)和正常对照组(36例)进行血浆BNP和hs-CRP水平检测。其中,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7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51例)、双支(34例)、多支(25例)病变组。结果:(1)AMI组平均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多支病变组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2)AMI组hs-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hs-CR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BNP及hs-CRP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病变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稳定性心绞痛(22例)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18例)为对照,测定其hs-CRP水平。观察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冠心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斑块形成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颈动脉IMT、斑块形成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296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RDW 和 hs-CRP 水平,并分析 RDW、hs-CRP 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 Gensini 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 hs-CRP、RDW、冠状动脉 Gensini 评分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 <0.05或<0.01)。hs-CRP 和RDW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逐渐递增,其中3支病变组 hs-CRP 和 RDW 水平明显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 <0.01),双支病变组 RDW 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Gensini 评分和 hs-CRP、RDW 呈正相关(P <0.05), hs-CRP 与 RDW 亦呈正相关(P <0.05)。结论:RDW 和 hs-CRP 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明显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的改变及二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并探讨二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显著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显著相关(r=0.387,P〈0.05)。结论 hs-CRP及尿酸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二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书建  徐君华 《右江医学》2004,32(5):408-409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 (hs 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 84例患者 ,按疾病类型分组 ,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 3 2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40例 ,急性心肌梗死组 12例 ,正常对照组 5 0例。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hs CRP浓度。结果 hs CRP水平在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增高。稳定性心绞痛组hs 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hs 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 (P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 CRP水平升高 ,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 ;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有关 ;hs CRP水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非脑血管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心绞痛组(20例)和心肌梗死组(20例)。冠心病依据心电图、肌钙蛋白、运动试验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结果:对照组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未见狭窄及粥样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组90%(36/40)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颈动脉血流速〉0.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样硬化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 [LP (a)]的血清水平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梗组)18例;单纯心绞痛( AP )者23例为AP组,既往有一次心梗病史的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者20例为OMI组。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hs-CRP、 LP ( a)的血清水平差异。结果 OMI组、 AP组、再梗组hs-CRP、 Lp (a)浓度逐渐升高,且各组间hs-CRP、 Lp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梗组Lp (a)和hs-CRP呈正相关性(r =0.697, P<0.001)。结论(1)血清hs-CRP、 Lp (a)浓度升高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极大的相关性,是再发心梗的危险因素,在预测再发心梗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2)冠心病患者血清 Hs-CRP、 Lp ( a)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相对增高,说明hs-CRP、 Lp ( a)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脂联素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代表抗炎因素的血浆脂联素显著降低,代表炎症活跃的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两者结合应用可以为早期抗炎治疗及对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阐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同时选择60岁以上体检健康的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浆,检测血浆Hcy和CRP。结果:老年冠心病各组TC和TG均高于对照组(P<0.05),TG升高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老年冠心病各组血浆Hcy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各组之间血浆Hcy和CRP水平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结论:老年冠心病与Hcy和CRP水平升高有关,高同型半胱氨基(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血脂异常与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有关联。随着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Hcy和CRP水平也增高,可以通过监测血浆Hcy和CRP水平增高程度来预测老年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组患者75例,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MI)32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1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PAPP-A,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IL-6,采用ABC-HRP方法测定IL-10,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结果:①PAP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浓度较稳定性心绞痛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②PAPP-A与血清总胆固醇(TC)、ApoA1/ApoB的浓度有明显相关性(r=0.348、-0.420,P<0.05)。③IL-6、IL-10浓度冠心病患者较正常对照明显偏高(P<0.05);且在AMI、UAP、SAP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APP-A与IL-6、 IL-10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46、0.523,P<0.05)。结论:PAPP-A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检测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SDF-1α水平。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轻度组11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20例,与23名对照组进行血浆SDF-1α水平比较。结果: 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血浆SDF-1α水平依次降低,除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血浆SD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 < 0.05~P < 0.01)。结论: 血浆SDF-1α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低表达,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