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肠梗阻的原因.方法 2001年10月~2008年12月间笔者所在医院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9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发生肠梗阻的时间及性质与梗阻原因的关系.结果 96例肠梗阻中,肿瘤复发占60.4%(58/96),良性原因占39.6%(38/96).73.7%(28/38)的良性原因所致肠梗阻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肿瘤复发所致的肠梗阻全部出现在术后6个月以上.肿瘤局部复发是胃癌和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小肠坠入盆腔粘连成团也是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初次手术时间结合肿瘤原发部位可大致判断肠梗阻的性质和原因.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肿瘤术后复发与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复发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区别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复习了经手术治疗的86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在临床上区别和治疗特点。结果:86例中粘连性肠梗阻39例,肿瘤复发47例,在复发组胃癌术后复发最为多见(P<0.05),原发性肿瘤分化差的其复发引起肠道梗阻明显高于分化好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P<0.01)。症状上肿瘤复发组出现的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低于粘连性肠梗阻(P<0.01)。肿瘤复发的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梗阻,口服泛影葡胺治疗多能缓解,但大部分患者部分症状仍存在,粘连性肠梗阻多为完全性肠梗阻(P<0.005),多需要手术。结论:低分化原发肿瘤、不全性肠梗阻、低发生率的恶心和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的肠梗阻,多提示为肿瘤的复发,泛影葡胺治疗后梗阻缓解但仍有症状存在应首先考虑是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我院95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进行研究及分析。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腔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肠梗阻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5例,并根据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分为一组和二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原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梗阻的类型、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分期以及梗阻类型、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术后的并发症等观察指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比较上述2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的区别可以作为腹腔恶性肿瘤术后诊断肠梗阻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手术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在腹腔肿瘤术后肠梗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腹腔肿瘤术后肠梗阻中的临床运用。方法:我们对14例腹腔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进行腹腔镜手术,对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6例(43%),肿瘤广泛转移致肠梗阻8例(57%),13例通过腹腔镜解除梗阻,1例因肿瘤转移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腹腔内见肿瘤转移结节,12例腹腔内转移结节通过腹腔镜活检做病理。结论:对肿瘤术后肠梗阻,应及早进行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6.
中药辅助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76例术后早期肠梗阻,随机分为中药辅助治疗组(39例)和非中药辅助治疗组(37例),分析两组患者梗阻缓解时间、梗阻复发率,中转手术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39例患者,1例中转手术,5例梗阻复发经再次中药辅助治疗后缓解治愈;对照组37例患者,6例中转手术,13例梗阻复发,其中7例(53.8%)又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中药辅助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可以缩短梗阻缓解时间,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梗阻中转手术率及复发率,是一种经济、简便、可行,疗效确切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出现腹腔高压严重影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时应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8.
汪雷  刘弋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67-568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原因,总结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术后早期肠梗阻出现时间为术后4~11d,经再手术明确梗阻原因,术中证实粘连性肠梗阻12例,漏诊消化系统肿瘤3例,漏诊直肠癌1例,陈旧性粘连带致肠管卡压2例,遗漏多发肠石1例,合并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肠粘连梗阻2例,合并肠套叠1例。1例粘连性肠梗阻为术后17d再次手术,由于无法找到明确的梗阻点,故行梗阻远近两端侧侧吻合术,术后25d梗阻解除;其余20例经再手术后3~5d梗阻均解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多见为肠粘连。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可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精确细致的手术操作是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汪雷  刘弋 《中华全科医学》2011,9(4):567-568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原因,总结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术后早期肠梗阻出现时间为术后4~11 d,经再手术明确梗阻原因,术中证实粘连性肠梗阻12例,漏诊消化系统肿瘤3例,漏诊直肠癌1例,陈旧性粘连带致肠管卡压2例,遗漏多发肠石1例,合并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肠粘连梗阻2例,合并肠套叠1例。1例粘连性肠梗阻为术后17 d再次手术,由于无法找到明确的梗阻点,故行梗阻远近两端侧侧吻合术,术后25 d梗阻解除;其余20例经再手术后3~5d梗阻均解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多见为肠粘连。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可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精确细致的手术操作是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所致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致肠梗阻患者术中小肠梗阻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4例梗阻部位的肠管局限增厚、管腔狭窄,8例多段管腔粘连伴狭窄,14例呈瘢痕样“愈合”;严重者与腹壁、盆腔周围粘连愈着呈冰冻状态。结论 术后放疗所致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放疗结束后半年内,表现为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症状,诊断明确应立即手术治疗,术式宜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行肠切除术或肠侧侧捷径吻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在肠癌手术412例术后早期肠梗阻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经手术探查发现以机械性梗阻占多数(18/20),手术治愈18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延误手术时机造成;非手术治愈9例。结论: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虽有梗阻症状,但由于术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缺乏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处理中先进行适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者再手术。  相似文献   

12.
克罗恩病7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孙钢  罗莹 《疑难病杂志》2002,1(4):200-202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克罗恩病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和内镜检查、并发症及手术情况。结果 克罗恩病好发于男性,多见于青壮年,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及腹块为主,肠梗阻为主要并发症,手术率较高,术后易复发。结论 克罗恩病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及内镜检查,手术为获得病理诊断的主要方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马震 《吉林医学》2006,27(11):1349-135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新生儿环状胰腺的病例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4例新生儿环状胰腺病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出生情况(胎龄、出生体质量)、临床症状、发病时间、产前检查结果、并发畸形、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信息,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14例患儿中,102例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梗阻68例、环状胰腺4例;113例行腹部立位X线摄片检查,提示双泡征76例、单泡征12例、高位肠梗阻5例;10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梗阻102例。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110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例;开腹手术45例,腹腔镜手术69例(术中中转开腹1例)。术后平均禁食时间为(7.8±2.7)d,平均住院时间为(16.9±10.1)d,出现并发症5例。产前检查异常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产前检查无异常组低(P < 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平均禁食时间较开腹手术组缩短(P < 0.05)。结论: 出生后早期反复呕吐者需考虑环状胰腺可能。环状胰腺合并畸形率高,产前筛查异常患儿建议常规行胎儿染色体检查。手术为唯一确诊及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可作为有经验医生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引起急性肠梗阻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因和处理方法,以期提高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的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导致急性肠梗阻可能的病因。方法对34例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出现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全性肠梗阻的先兆症状;29例患者采用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后症状缓解;28例再准备肠道成功,5例经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和1例再准备肠道失败者转外科手术;手术的6例患者中1例死亡。34例患者中有33例发现明确病因,1例未发现明确病因。结论对怀疑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不宜口服甘露醇急泻做肠道准备,宜采用禁食、小剂量甘露醇缓泻;口服甘露醇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多有明确的病因,结肠镜检查是明确病因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小肠肿瘤5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洪  后强 《四川医学》2012,33(2):299-30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4例(25.9%),恶性肿瘤40例(74.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黄疸、消瘦及消化道穿孔等。其中52例经手术治疗,良性肿瘤行肿瘤局部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或捷径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腹部肿块等临床表现者,应怀疑本病可能,对诊断不明确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司荣祥  李兴东  杨博 《当代医学》2021,27(13):97-99
目的探析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施行腹腔镜手术和急诊开腹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采取手术治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减压后腹胀仍显著采取急诊开腹手术治疗的作为对照组,采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 d平均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者采取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并可及时缓解患者术前腹胀的情况,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时机分为A、B两组,各为42例。A组在发病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B组在发病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A组(73.81%)(P〈0.05);B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402.33±82.11)m/d、(5.02±0.16)d及(10.37±3.44)d,A组分别为(277.27±55.86)m/d、(7.89±0.27)d及(16.29±5.01)d,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肠坏死、死亡、出血、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90%、9.52%、9.52%、14.29%及7.14%,均显著高于A组(分别为4.76%、238%、2.38%、4.76%及2.38%)(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发作早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慢性肠套叠者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例),炎性水肿(1例),盲肠憩室(1例)及不明原因(1例)等.本组9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9例.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有病理因素存在,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首选外科手术.肠切除术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