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44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术15例,行切除回盲部的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25例,全结肠切除术2例,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均证实结肠肠间神经节细胞减少变性或缺如。盲肠直肠吻合术后3月患者大便次数多数1~4次/日,平均2.3±1.1次/日,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后3月患者大便次数多数1~5次/日,平均2.5±1.2次/日,全结肠切除术后为3~8次/日,结肠部分切除术后为1~2次/1~2日。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方法,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与切除回盲部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3次/d,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3种不同外科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总结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结果 A组: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治疗5个病例,术后半年内随访,3例病人大便正常,但有2例病人便秘复发。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治疗8个病例,有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其他病人,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7次/d。C组: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9个病例。病人在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8次/d,无一例复发。结论通过观察这三组病人的术后疗效,我们认为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首选术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17例,其中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14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2例, 特发性巨结肠1例。评估患者术后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个月平均每天大便次数5 (3-7)次,半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平均每天大便次数3(2-4)次,固体状大便;术后2年平均每天大便次数2 (1-4)次。术后所有患者均不需用止泻药;1例混合型便秘患者仍间断使用泻药外其余患者均未用泻药。17 例患者(100%)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术后2例出现粘连性小肠梗阻,其余患者未出现腹泻、腹痛、腹部不适等并发症。结论对部分慢传输型便秘及特发性巨结肠患者,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董毅  刘副全  李斌  许广大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60-1461
目的分析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9例STC患者施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排便情况以确定该术式的疗效。结果17例排便基本正常,自然排便1~3次/d,不需要服用泻药;2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后好转,间断服用泻药,排便≥2次/d。结论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钟育波  邱磊  谢沛标  廖健南  周爱华  魏君 《广东医学》2012,33(13):1934-1936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altic cecoproctostomy,LASCAC)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例重度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腹部做小切口入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手术.结果 LASCAC完成13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50) min,出血量50~130 mL,中位出血量70 mL,辅助切口平均长(5±0.8)cm,肛门排气时间(2.1±1.1) d,可下地行走时间(3.5±1.5) d,术后住院时间(11±3)d,无发生切口感染、吻合漏、吻合狭窄、盆腔感染.术后1周内,2例发生不全性小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随访3~26个月,13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痊愈率100%,排便2~5次/d,1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指数(110±25)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0±15)分.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结肠次全切除术一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ISA)和结肠次全切除术一盲肠直肠吻合术(CRA)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省大肠肛门病研究中心就诊的6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结肠次全切除一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组(ISA组)、结肠次全切除一盲肠直肠吻合术组(CRA组),每组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止泻剂的使用、切口感染、吻合口漏、每周排便次数、腹胀评分、腹痛评分、大便性状、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评分、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IQLI)。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A组止泻剂使用比例显著低于CRA组(P<0.05)。术后疗效ISA组优于CRA组(x2=4.279,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腹胀评分、腹痛评分等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1),ISA组术后每周排便频率、腹胀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RA组(t=2.165、2.021、11.273,P<0.05)。ISA组大便性状优良率、手术满意度评分、GIQLI明显高于CRA组(t=6.513、3.663、5.310,P<0.05)。结论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时,结肠次全切除一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优于结肠次全切除一盲肠直肠吻合术,除了缓解便秘症状外,患者可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侍输型便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4年应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术后随访1~9年,治愈率100%,大便每日1~3次,无复发、无顽固性腹泻等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疗效满意.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0年6月~2004年12月入住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1个月平均每天排便3~6次,大便液体状.术后1年以后平均每天排便2次,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STC )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STC全保留组手术患者行全结肠切除,保留全部直肠,回肠直肠吻合,观察术后3、6、24个月临床效果及排便功能变化,同期18例STC残留组患者行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手术患者作对比。结果术后便秘无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腹痛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24个月患者每天大便次数、Wexner失禁评分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残留组低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全结肠切除治疗联合保留全直肠治疗STC安全、有效,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小于经典全结肠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对比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39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分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19例和开腹手术(开腹组)20例两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操作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39例均行结肠次全...  相似文献   

12.
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2例,其中17例单纯STC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术,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1例行全结肠及部分间肠切贮袋肛管吻合术,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15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者均加行改良式On‘s直肠悬吊、盆底抬高、子宫悬吊术;4例加盆底疝修复术;6例加直肠产膨出修补术。结果 17例单纯STC患者痊愈率100%(17/17),排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缓慢运输型便秘的病因、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例均经结肠运输试验,排粪造影,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肛管内测压,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等检查后确立诊断,并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直肠吻合术及结肠次全切除加盲肠、直肠吻合术等治疗,术后随访1a。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1例,1例术后腹泻。结论结肠缓慢运输型便秘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病程中一些因素可加重病情,结肠运输试验是确诊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结肠次全切除加盲肠、直肠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较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utely obstructed carcinoma of the left colon still remains controversial. We present 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wo-stage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taltic cecoproctostomy. During the first emergency operation, we performed the left hemicolectomy with terminal right transverse colostomy considering the high tension of colorectal anastomosis, ischemic proximal colon and poor general status. After the resection de residual transverse colon and partial ascending colon in the second operation, a real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taltic cecorectostomy was completed. Both patients had an uneventful recovery withou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The procedure had a satisfying functional outcome. One month after the second surgery, they defecated two to four times daily. After one or two years, bowel frequency can range from one to two bowel movements per day. We suggest that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taltic cecoproctos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obstructed left colon carcinoma is a feasible procedure that may reduce morbidit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次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协和医院2002~2007年接受次全结肠切除术的4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开腹组(21例)和腹腔镜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疗效评价.结果 48例均行次全结肠切除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便秘症状改善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引流管引流量、伤口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行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回肠远段环形贮袋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慢传输型便秘、7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3例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远段环形贮袋一直肠吻合术。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9例均手术成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5 d,36 d排便。术后随访6个月6 d排便。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顽固性腹泻、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全结肠切除、回肠远段环形贮袋一直肠吻合术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措施,术后排便控制能力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治疗慢传输性便秘护理。方法将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14例与开腹结肠次全切除术1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P〈O.05),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加强腹腔镜术后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治疗存在争论,本研究评价结肠次全切除术及改进方案对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对其中32例伴有不同的出口梗阻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方案进行改进,术后随访进行问卷调查,以判断手术疗效.结果 43全患者得到随访,手术后腹泻6例,肠梗阻1例,排便困难未明显缓解2例.41例对手术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满意率95.3%.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有效手段,其改进方案治疗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结肠切除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便秘的病因及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正常人及便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行肠道转运、肛肠动力学、盆底电生理及排粪造影检查。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结肠次全或全切除术,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肠道转运时间延长;直肠感觉功能降低;模拟排便时盆底肌抑制能力下降。部分患者伴盆腔器官松弛。病理示结肠纲间神经丛细胞减少、变性。术后平均随访33.1个月,手术有效率达92.9%。结论:顽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