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对ACI患者85例,对照组85例,进行hs—CRP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的hs-CRP,ACI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有斑块组与无斑决组的hs—CRP。结果:ACI组与对照组hs—CRP分别为7.53±1.9和1.86±1.52mg/L,有显著差异(P〈0.01);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别为8.54±3.58和4.16±2.52mg/L,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s—CRP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s—CRP检测。结果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为(8.46±1.37)mg/L,30例对照组hs—CRP为(1.26±1.47)m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麦贻思  周群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36-173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按患者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分别对其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糖组的病死率(10.81%)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6.00%),P〈0.01;死亡组的血糖均值(7.56±1.04)mmol/L也显著高于存活组(6.09±1.35)mmol/L,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糖水平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e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2周后脑梗死组Hey、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ey为(16.43±3.88)μmol/L,hs—CRP为(4.28±0.27)mg/L,130名健康对照组患者的Hey为(7.32±1.21)μmol/L,hs—CRP为(1.12±0.34)mg/L,病例组的Hey、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入院时Hcy为(17.34_+3.89)umol/L,hs—CRP为(3.61±0.35)mg/L,治疗2周后,病例组Hcy为(11.96±4.02)μmol/L,hs—CRP为(1.24±0.52)mg/L,上述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h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00例和尿酸正常组100例,住院期间死于本病者为死亡组,好转出院者为存活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预后。结果尿酸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高尿酸血症组,脑梗死病死率尿酸正常组(4%)较高尿酸血症组(16%)低,存活组血尿酸均值(403±60)μmol/L低于高尿酸血症组(480±7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文铠 《河北医学》2008,14(7):777-77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14例脑梗死患者CRP含量,同时选择年龄情况和其他身体一般状况与老年患者具有可比性的老年健康者41例为健康对照组。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经CT/MR I检查确诊。结果:①老年脑梗死患者CRP异常率为68.5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②老年脑梗死患者CRP的水平为(13.07±2.37)mg/L,与正常对照组(2.16±0.76)mg/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老年脑梗死患者大梗死灶组较小梗死灶组CRP水平升高明显,分别为(17.87±3.64)mg/L和(14.47±2.14)m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④小梗死灶组较腔隙性梗死CRP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15.45±2.14)和(6.93±1.02)mg/L,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⑤老年脑梗死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CRP含量依次增高(P<0.01)。⑥老年脑梗死预后好转组CRP异常率53.33%,明显低于无好转组的71.01%(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与CRP水平关系密切,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CRP可作为老年脑梗死患者判断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在脑梗死中的变化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985例及对照组813例(其中非脑梗死249例,健康体检者564例),分别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循环酶法检测hs-CRP、Hcy的含量并观察其结果。结果985例脑梗死患者lls-CRP含量为(12.62±41.75)mg/L,Hey含量为(18.52±11.34)ttmol/L;健康体检者hs—CRP含量为(6.20.4±8.79)mg/L;非脑梗死患者Hey含量为(14.40±7.64)p,mol/L。脑梗死组He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O.01)。结论脑梗死患者hs—CRP、Hey增高,联合检测动态观察对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博  毛蕾  沈滔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39-41
目的观察血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82例,中型(16~30分)61例,重型(31~45分)55例,选取同期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胆红素、hs—CRP和Hey水平变化.观察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s—CRP[(14.82±1.93)mg/L1和Hey[(23.76±8.59)μmol/L]水平较对照组[(1.24±0.47)mg/L、(7.23±3.82)μ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TBIL[(11.91±3.82)μmol/L]和IBIL[(6.54±1.26)μmol/L]水平较对照组[(15.53±2.18)、(9.95±2.98)μ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hs—CRP和Hcy水平[(18.04±2.27)mg/L、(27.73±8.03)mg/L1高于中型组[(14.93±2.02)mg/L、(24.06±8.63)μmol/L]和轻型组[(12.58±1.18)mg/L、(20.87±7.52)μmol/L]患者,中型组hs—CRP和Hcy水平高于轻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重型组患者TBIL和IBIL水平f(8.97±2.08)、(3.64±3.29)Wmol/L]低于中型组[(10.87±2.37)mg/L、(5.51±2.87)μmol/L]和轻型组[(14.65±3.98)mg/L、(9.25±2.25)μmol/L]患者,中型组TBIL和IBIL水平低于轻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发展,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血胆红素、hs—CRP和He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81例ACS患者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0例,测定人院时血浆CRP水平,另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非冠心病患者各30例的血浆CRP水平作为对照。结果:AMI、UA、SA与非冠心病患者人院时血浆CRP水平分别为(56.19±83.00)mg/L、(26.23±31.45)mg/L、(2.96±1.94)mg/L和(3.32±2.99)mg/L,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组CRP水平高于UA组(P〈0.05),显著高于SA、非冠心病两组(P〈0.01)。UA组CRP水平亦高于SA、非冠心病两组(P〈0.05)。结论:ACS患者的CRP水平明显增高,高危ACS患者CRP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探讨两者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观察97例年龄〉60岁的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梗死组)和同期同年龄范围的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测定CRP和FIB的含量,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梗死面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和FIB的水平。结果(1)老年急性脑梗死组CRP和FIB分别为(14.03±2.19)mg/L和(8.26±2.73)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CRP和FIB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严重程度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CRP和FIB的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的CRP和FIB水平,可预测梗死面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17例,分为C反应蛋白正常组(CRP≤3 mg/L,115例)和C反应蛋白增高组(CRP〉3 mg/L,102例),对患者随访1年,计算危险比(risk ratio,RR)以比较预后。结果:脑梗死患者CRP增高组预后明显较差。3、6、12个月后的RR死亡分别为3.76、2.58和2.08(均P〈0.05),而3、6、12个月的RR再发脑梗分别为4.51、3.38和2.93(均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冠心病不同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正常对照组21例。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冠心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CRP(28.08±4.26mg/L)高于UA组(8.4±1.52mg/L),P〈0.001。结论:血清CRP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其变化可早期预测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21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资料。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186例体检者[(4.29±2.30)与(2.13±1.79)mmoVL,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分的127例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NIHSS评分≤8分89例患者[(5.89±4.15)与(2.11±1.45)mg/L,P〈0.05)];9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的hs—CRP水平为(6.32±4.12)mv/L,hs.CRP阳性(〉3mg/L)率为85.7%(84/98),均高于穿支小动脉病变型[(1.97±0.86)mg/L,7/71]、心源性栓塞型[(3,70±2.76)mg/L,14/24]、不明病因型[(3.43±3.52)mg/L,5/11]和其他原因明确型[(3.41±3.25)mg/L,5/1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吸烟、TC、高同型半胱氨酸及he—CRP与ACI呈正相关(OR值为1.17~3.08,均P〈0.01)。提示AC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症和凝血指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和病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炎症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指标。根据1个月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佳组,同时根据随访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将患者分成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结果恢复不佳组hs-CRP水平[(4.9±1.6)mg/L]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1.9±0.9)mg/L)](P〈0.01),恢复不佳组D二聚体水平[(402±67)μg/L]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195±51)μg/L](P〈0.01);进展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3.9±1.5)mg/L]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2.5±0.7)mg/L](P=0.03),进展性脑梗死组D二聚体水平[(415±78)μg/L]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177±56)μg/L](P〈0.01)。结论早期检测hs-CRP和D二聚体等炎症和凝血指标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预后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ACS组12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76例,选择稳定性心绞痛66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FIB。结果ACS组CRP高于SAP组[(18.82±17.32)mg/Lvs(1.96±0.88)mg/L,P〈0.05],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8.74±23.19)mg/Lvs(11.03±10.17)mg/L、(1.96±0.88)m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11.03±10.17)mg/Lvs(1.96±0.88)mg/L,P〈0.05]。ACS组FIB高于SAP组[(3.55±1.33)g/Lvs(2.46±2.77)g/L,P〈0.051,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3.98±1.46)g/Lvs(3.23±1.02)g/L、(2.46±2.77)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3.23±1.02)g/Lvs(2.46±2.77)g/L,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和FIB水平增高可作为ACS的危险信号,同时也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杨国东 《中原医刊》2009,(22):11-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及同期同年龄纽体检健康者6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发病后1、2、5、7、14d血清MMP-9的浓度,与健康组比较。结果患者组MMP-9血清浓度发病后1、2、5、7、14d分别是(272±128)μg/L、(395±157)μg/L、(378±140)μg/L、(307±127)μg/L、(236±112)μg/L,与对照纽(149±110)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发病后2d水平升高明显,后持续5d左右;并且大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中和小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清MMP-9水平明显增高,且其增高程度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提供定量信息,为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予以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症状。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ET-1、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血清hs—CRP、ET-1、TNF-α水平分别为(4.51±1.93)mg/L、(74.13±25.38)ng/L、(1.17±0.83)μ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04±2.17)mg/L、(84.76±25.51)ng/L、(2.03±0.94)I.L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ET-1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博锋  何本进 《广西医学》2010,32(10):1253-125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 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测定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RP水平。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为(11.71±3.28)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2±1.73)mg/L(P〈0.01)。结论血清CRP的检测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脓毒症(sepsis)患儿血清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CHE、PA、hsCRP和CRP变化及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7-01—2009—02住院的59例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患儿,经治疗原发病和应用呼吸支持、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对症治疗等处理后,依据疾病转归情况将患儿分为未愈/死亡组18例和治愈/存活组41例,全部于人组当天及第3天检测血清CHE、hsCRP、CRP、肝功能等其他各项指标,49例同时检测血清PA,设同龄普通肺炎对照组患儿30例。结果脓毒症患儿未愈/死亡组与治愈/存活组比较:人组当天及第3天血清CHE、PA均明显降低(均分别为P〈0.05和P〈0.01);hsCRP及CRP人组当天及第3天均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和P〈0.01)。两组分别与正常儿童比较:血清CHE、PA、均明显降低(P均〈0.01);hsCRP未愈/死亡组较对照组增高(P〈0.01);CRP治愈/存活组及未愈/死亡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脓毒症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血清CHE、PA降低,hsCRP及CRP增高,血清CHE、PA、hsCRP及CRP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脓毒症患儿病情的危重程度,对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虹  温锐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23-24,28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0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及9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含量,并根据梗死面积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分析各组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CRP浓度为(10.81&;#177;3.4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8&;#177;1.33)mg/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小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最低;中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较小梗死灶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大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最高,与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轻型组平均CRP浓度最低;中型组平均CRP浓度较轻型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重型组平均CRP浓度最高,与轻、中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大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CRP是可以评价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判定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